一种桁架式悬臂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39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桁架式悬臂模板,包括模板、桁架、斜撑后移装置、中间平台、三角架、斜拉、吊杆、吊平台、预埋件、支脚、受力横杆、连接板、斜拉螺杆、木梁、横楞和挑架,所述模板的背面设有若干木梁,所述若干木梁上设有若干横楞,所述若干横楞上固定有至少两个桁架,所述上下排的桁架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最上排的桁架的上端设有挑架,所述最下排桁架的下端设竖楞和斜撑,所述竖楞和斜撑分别连接在后移装置的前后两端,所述后移装置的前端通过预埋件固定在墙壁上,所述后移装置底部固定在三角架上;其可根据墙体需要浇筑的高度,选择安装多排桁架,后移装置方便模板的安装和拆卸,实现对模板系统进行整体的搬运施工。

A Truss Type Cantilever Formwor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uss type cantilever template, which comprises a template, a truss, a diagonal brace back-moving device, a middle platform, a triangle frame, a cable-stayed, a suspender, a suspension platform, embedded parts, supporting feet, a stressed cross bar, a connecting plate, a diagonal screw, a wooden beam, a transverse corrugation and a cantilever frame. On the back of the template, a number of wooden beams are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transverse corrugations, and a number of transverse corrugations are described. There are at least two trusses fixed on the top, the upper and lower trusses are connected by connecting plates, the upper end of the upper truss is provided with a cantilever, the lower end of the lowest truss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and an oblique brace, the vertical and oblique brace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front and rear ends of the back moving device, the front end of the back moving device is fixed on the wall through a pre-embedded part, and the bottom of the back moving device is fixed. It can install multi-row trusses according to the height of the wall, and the back-moving device can facilitate the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of the formwork, so as to realize the overall handling construction of the formwork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桁架式悬臂模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模板,特别涉及一种桁架式悬臂模板。
技术介绍
悬臂模板主要用于大坝、桥墩、混凝土挡土墙、隧道及地下厂房的混凝土衬砌等结构的模板施工。其施工简单、迅速,且十分经济,混凝土表面光洁。但对于一些高仓位大体积的混凝土的施工,需要同时满足施工的高度和施工时混凝土对模板的高强度冲击的要求,模板的强度和稳定性需要较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高、适合较高的大坝、桥墩、混凝土挡土墙的施工的桁架式悬臂模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桁架式悬臂模板,包括模板、桁架、斜撑后移装置、中间平台、三角架、斜拉、吊杆、吊平台、预埋件、支脚、受力横杆、连接板、斜拉螺杆、木梁、横楞和挑架,其特征是:所述模板的背面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木梁,所述若干木梁上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横楞,所述若干横楞上固定有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桁架,所述若干桁架可设置上下多排,所述上下排的桁架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最上排的桁架的上端设有挑架,所述最下排桁架的下端设竖楞和斜撑,所述竖楞和斜撑分别连接在后移装置的前后两端,所述后移装置的前端通过预埋件固定在墙壁上,所述后移装置底部固定在三角架上,所述三角架上设有与墙壁接触的支脚,所述三角架的底部通过吊杆连接有吊平台,所述吊杆与预埋件之间还连有斜拉;所述后移装置的下面还搭建中间平台的受力横杆。采用上述设置,可根据墙体需要浇筑的高度,选择安装多排桁架,且桁架结构稳定,强度高;后移装置方便模板的安装和拆卸,同时可对模板系统进行整体的搬运施工。进一步的,所述桁架包括横杆、竖杆、竖楞和斜杆,所述竖楞由两块U形槽钢组成,所述竖杆、横杆和斜杆均为矩形钢管,所述横杆、竖杆和竖楞组成一个矩形框架,所述斜杆安装在矩形框架的对角线上;其中横杆固定在竖楞的两块U形槽钢中间,且横杆安装在竖杆和竖楞的端部距离末端5-10cm的位置。其中竖楞采用两块U形槽钢结构,方便桁架与模板之间的对拉固定;而横杆安装在竖杆和竖楞的端部距离末端5-10cm的位置,其给横杆上铺设工字木板留有间隙,方便施工平台的搭建。进一步的,所述竖杆和竖楞的端部位置均设有沿长度方向间隔相等设置的若干连接孔;所述连接板设有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上下排桁架之间通过连接板和螺栓连接固定;其结构安装可靠,同时可选择固定竖杆和竖楞端部不同位置的连接孔,可对上下排桁架间的距离进行微调,来更好的满足施工时小尺寸的调整。进一步的,所述后移装置包括移动上支架、移动底架、卡爪、移动前座和移动后座,所述移动上支架安装在移动底座上,所述移动前座和移动后座安装在移动上支架的前后两端,所述卡爪安装在移动上支架和移动底架之间来限制的两者的上下相对运动;所述移动上支架的底部设有直线齿轮,所述移动底架包括两块槽钢,两块槽钢之间留有间隙,间隙中间靠近移动后座位置设有与直线齿轮配合的调节齿轮,所移动底架的两块槽钢的侧壁上设有插孔,通过在插孔中插入楔块来锁紧调节齿轮和直线齿轮;所述移动后座与移动底架之间还连接斜拉螺杆。通过卡爪把移动上支架安放在移动底架上,旋转调节齿轮,通过调节齿轮与直线齿轮的啮合转动,带动移动上支架左右移动,对模板系统进行位置调整,然后将楔块对调节齿轮进行锁定,再通过对拉螺杆进一步对移动上支架和移动底座进行固定,其安装十分方便。进一步的,所述移动上支架上还设有滚轮,所述移动上支架通过滚轮可以在移动底架上左右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斜撑包括两个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接头和一个与两个螺纹接头相配合的螺纹筒;通过旋转螺纹筒可以调整斜撑的长度,从而可以使模板系统前后小角度倾斜,方便模板系统的安装和拆卸。进一步的,所述螺纹通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手柄;可在不借用工具的情况下,人工用手对斜撑进行调整。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根据墙体需要浇筑的高度,选择安装多排桁架,且桁架结构稳定,强度高;后移装置方便模板的安装和拆模,同时可对模板系统进行整体的搬运施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桁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斜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板;2、桁架;3、斜撑;4、后移装置;5、中间平台;6、三角架;7、斜拉;8、吊杆;9、吊平台;10、预埋件;11、支脚;12、受力横架;13、连接板;14、斜拉螺杆;15、木梁;16、横楞;17、挑架;21、横杆;22、竖杆;23、竖楞;24、斜杆;25、连接孔;31、螺纹接头;32、螺纹筒;33、手柄;41、移动上支架;42、直线齿轮;43、滚轮;44、移动底架;45、调节齿轮;46、楔块;47、卡爪;48、移动后座;49、移动前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桁架式悬臂模板,包括模板1、桁架2、斜撑3后移装置4、中间平台5、三角架6、斜拉7、吊杆8、吊平台9、预埋件10、支脚11、受力横杆12、连接板13、斜拉螺杆14、木梁15、横楞16和挑架17,所述模板1的背面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木梁15,所述若干木梁15上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横楞16,所述若干横楞16上固定有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桁架2,所述若干桁架2可设置上下多排,其中桁架2的高度和数量可根据要浇筑墙体的高度来选择;所述上下排的桁架2之间通过连接板13固定连接,所述最上排的桁架2的上端设有挑架17,所述最下排桁架2的下端设竖楞23和斜撑3,所述竖楞23和斜撑3分别连接在后移装置4的前后两端,所述后移装置4的前端通过预埋件10固定在墙壁上,所述后移装置4底部固定在三角架6上,所述三角架6上设有与墙壁接触的支脚11,所述三角架6的底部通过吊杆8连接有吊平台9,所述吊杆8与预埋件10之间还连有斜拉7,斜拉7的作用可以防止吊平台9的摆动,具有一定的抗风能力;所述后移装置4的下面还搭建中间平台5的受力横杆12。如图5所示,所述桁架2包括横杆21、竖杆22、竖楞23和斜杆24,所述竖楞23由两块U形槽钢组成,所述竖杆22、横杆21和斜杆24均为矩形钢管,所述横杆21、竖杆22和竖楞23组成一个矩形框架,所述斜杆24安装在矩形框架的对角线上;其中横杆21固定在竖楞23的两块U形槽钢中间,且横杆21安装在竖杆22和竖楞23的端部距离末端5-10cm的位置;所述竖杆22和竖楞23的端部位置均设有沿长度方向间隔相等设置的若干连接孔25。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板13设有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上下排桁架2之间通过连接板13和螺栓连接固定。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后移装置4包括移动上支架41、移动底架44、卡爪47、移动前座49和移动后座48,所述移动上支架41安装在移动底座44上,所述移动前座49和移动后座48安装在移动上支架41的前后两端,所述卡爪47安装在移动上支架41和移动底架44之间来限制的两者的上下相对运动;所述移动上支架41的底部设有直线齿轮42,所述移动底架44包括两块槽钢,两块槽钢之间留有间隙,间隙中间靠近移动后座48位置设有与直线齿轮42配合的调节齿轮45,所移动底架44的两块槽钢的侧壁上设有插孔,通过在插孔中插入楔块46来锁紧调节齿轮45和直线齿轮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桁架式悬臂模板,包括模板(1)、桁架(2)、斜撑(3)后移装置(4)、中间平台(5)、三角架(6)、斜拉(7)、吊杆(8)、吊平台(9)、预埋件(10)、支脚(11)、受力横杆(12)、连接板(13)、斜拉螺杆(14)、木梁(15)、横楞(16)和挑架(17),其特征是:所述模板(1)的背面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木梁(15),所述若干木梁(15)上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横楞(16),所述若干横楞(16)上固定有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桁架(2),所述若干桁架(2)可设置上下多排,所述上下排的桁架(2)之间通过连接板(13)固定连接,所述最上排的桁架(2)的上端之间设有挑架(17),所述最下排桁架(2)的下端设竖楞(23)和斜撑(3),所述竖楞(23)和斜撑(3)分别连接在后移装置(4)的前后两端,所述后移装置(4)的前端通过预埋件(10)固定在墙壁上,所述后移装置(4)底部固定在三角架(6)上,所述三角架(6)上设有与墙壁接触的支脚(11),所述三角架(6)的底部通过吊杆(8)连接有吊平台(9),所述吊杆(8)与预埋件(10)之间还连有斜拉(7);所述后移装置(4)的下面还搭建中间平台(5)的受力横杆(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桁架式悬臂模板,包括模板(1)、桁架(2)、斜撑(3)后移装置(4)、中间平台(5)、三角架(6)、斜拉(7)、吊杆(8)、吊平台(9)、预埋件(10)、支脚(11)、受力横杆(12)、连接板(13)、斜拉螺杆(14)、木梁(15)、横楞(16)和挑架(17),其特征是:所述模板(1)的背面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木梁(15),所述若干木梁(15)上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横楞(16),所述若干横楞(16)上固定有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桁架(2),所述若干桁架(2)可设置上下多排,所述上下排的桁架(2)之间通过连接板(13)固定连接,所述最上排的桁架(2)的上端之间设有挑架(17),所述最下排桁架(2)的下端设竖楞(23)和斜撑(3),所述竖楞(23)和斜撑(3)分别连接在后移装置(4)的前后两端,所述后移装置(4)的前端通过预埋件(10)固定在墙壁上,所述后移装置(4)底部固定在三角架(6)上,所述三角架(6)上设有与墙壁接触的支脚(11),所述三角架(6)的底部通过吊杆(8)连接有吊平台(9),所述吊杆(8)与预埋件(10)之间还连有斜拉(7);所述后移装置(4)的下面还搭建中间平台(5)的受力横杆(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桁架式悬臂模板,其特征是:所述桁架(2)包括横杆(21)、竖杆(22)、竖楞(23)和斜杆(24),所述竖楞(23)由两块U形槽钢组成,所述竖杆(22)、横杆(21)和斜杆(24)均为矩形钢管,所述横杆(21)、竖杆(22)和竖楞(23)组成一个矩形框架,所述斜杆(24)安装在矩形框架的对角线上;其中横杆(21)固定在竖楞(23)的两块U形槽钢中间,且横杆(21)安装在竖杆(22)和竖楞(23)的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盛桥王吉祥邓勇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煜胜昌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