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式机油泵泵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9554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5:35
一种转子式机油泵泵盖,涉及机油泵技术领域,其包括泵盖本体,所述泵盖本体上设有轴孔、进油口以及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包括吸油端和封油端,所述封油端包括封油凸起部以及往转子转动方向延伸并连通进油口的扩容吸油口,所述扩容吸油口呈半月牙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转子过了封油端后继续带油从而增大吸油量,以提高机油泵的容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式机油泵泵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油泵
,尤其指一种转子式机油泵泵盖。
技术介绍
转子式机油泵由壳体、内转子、外转子和泵盖等组成,外转子的凹齿数比内转子的凸齿数多一个,这样内、外转子同向不同步的旋转,转子齿形齿廓设计得使转子转到任何角度时,内、外转子每个齿的齿形廓线上总能互相成点接触。在转子腔的进油侧,由于转子脱开啮合,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机油被吸入,转子继续旋转,机油被带到转子腔的出油侧,这时,转子正好进入啮合,使这一空腔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机油从齿间挤出并经出转子腔压送出去。这样,随着转子的不断旋转,机油就不断地被吸入和压出。现有的机油泵泵盖通常主要是用于配合泵体装配,方便拆卸后对泵体内的配件进行安装或维护,对于一些特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机油泵在与其装配连接时需使泵盖表面与配合,而机油泵的进出油口通常都是设置在泵体上,故此时与发动机缸体的安装配合存在一定的难度,对此有的机油泵直接对其泵体的结构进行改进用以配合发动机缸体的进出油口位置,但却增大了机油泵的体积,不仅占用空间,还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的转子式机油泵泵盖,可便于特定的发动机缸体进行装配连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子式机油泵泵盖,包括泵盖本体,所述泵盖本体上设有轴孔、进油口以及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包括吸油端和封油端,所述封油端包括封油凸起部以及往转子转动方向延伸并连通进油口的扩容吸油口,所述扩容吸油口呈半月牙形。进一步地,所述泵盖本体的外侧面间隔设置有三个向外凸出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连接孔。其中,所述连接部与泵盖本体之间连接有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泵盖本体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机油泵泵体连接的安装孔。优选地,所述泵盖本体采用粉末冶金材料制成。更优选地,靠近所述轴孔的进油口内壁面沿轴孔的外径延伸形成弧形面,靠近所述轴孔的出油口内壁面沿轴孔的外径延伸形成弧形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该转子式机油泵泵盖装配在泵体上,其进油口和出油口位于转子腔的上方并且分别对应转子腔的进油侧和出油侧位置,可配合特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进行装配连接,达到将泵盖本体表面与发动机缸体配合安装时即可连通发动机缸体的进出油口实现通油的目的;另外,在内转子的转动过程中(图2中所示内转子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封油凸起部可起到封油位置的作用,即内转子转动时,内转子的凸齿左侧端和外端可转动到封油凸起部的下方,使得该凸齿无法再带油进入转子腔进油侧(已经进入的机油随着转子的带动进入到转子腔出油侧),而此时由于封油端还包括往内转子转动方向延伸并连通进油口的扩容吸油口,因此当上述内转子的凸齿经过封油凸起部的下方之后,扩容吸油口还可以继续进行吸油,进而在不影响油泵高低压腔封油性能的情况下可极大程度地提高容积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平面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泵盖本体装配在泵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泵盖本体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标记有封油区域的泵盖、内转子和外转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泵盖本体2——轴孔3——进油口3a——封油凸起部3b——扩容吸油口4——出油口5——连接部5a——连接孔6——加强筋7——安装孔8——内转子9——外转子9a——外转子型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3所示,一种转子式机油泵泵盖,包括泵盖本体1,泵盖本体1上设有轴孔2、进油口3以及出油口4,进油口3包括吸油端和封油端,封油端包括封油凸起部3a以及往转子转动方向延伸并连通进油口3的扩容吸油口3b,扩容吸油口3b呈半月牙形。将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转子式机油泵泵盖装配在泵体上,其进油口3和出油口4位于转子腔的上方并且分别对应转子腔的进油侧和出油侧位置,可配合特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进行装配连接,达到将泵盖本体1表面与发动机缸体配合安装时即可连通发动机缸体的进出油口实现通油的目的;另外,在内转子8的转动过程中(图2中所示内转子8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封油凸起部3a可起到封油位置的作用,即内转子8转动时,内转子的凸齿左侧端和外端可转动到封油凸起部3a的下方,使得该凸齿无法再带油进入转子腔进油侧(已经进入的机油随着转子的带动进入到转子腔出油侧),而此时由于封油端还包括往内转子8转动方向延伸并连通进油口3的扩容吸油口3b,因此当上述内转子8的凸齿经过封油凸起部的下方之后,扩容吸油口3b还可以继续进行吸油,进而在不影响油泵高低压腔封油性能的情况下可极大程度地提高容积效率。下面进一步结合图4进行详细说明,泵盖本体1已安装在泵体上,泵体的转子腔中设置有内转子8和外转子9,内转子8和外转子9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具体地,在图4中A1至A3的区域为封油区域,在此区域中,内转子8和外转子9的齿间间隙包容空间最大,那么通常在没有设置扩容吸油口3b时,进油口3处内外转子啮合齿间封闭位置在转动到达A1位置时,通过A1位置进入封油区域的油量就直接变成最大吸油容积腔的油量(Qmax1)了;而当设置了扩容吸油口3b时,进油口3处内外转子啮合齿间封闭位置在转动到达A1位置时,不仅有通过A1位置进入封油区域的油量,还由于外转子型线9a与A2位置在此时没有封闭,从而使得扩容吸油口3b也可以补充一部分机油进入到封油区域当中,得到一个新的最大吸油容积腔的油量(Qmax2),显然,Qmax2大于Qmax1,可见在设置了扩容吸油口3b后,可以很好地提高容积效率。进一步,泵盖本体1的外侧面间隔设置有三个向外凸出的连接部5,连接部5开设有连接孔5a,通过连接孔5a与泵体上对应的孔装配在一起后方便将机油泵整体安装到发动机缸体上,其中,连接部5与泵盖本体1之间连接有加强筋6,可提高泵盖本体1的结构强度,同时还可作为加工工艺搭子。作为优选地,泵盖本体1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机油泵泵体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式机油泵泵盖,包括泵盖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本体(1)上设有轴孔(2)、进油口(3)以及出油口(4),所述进油口(3)包括吸油端和封油端,所述封油端包括封油凸起部(3a)以及往转子转动方向延伸并连通进油口(3)的扩容吸油口(3b),所述扩容吸油口(3b)呈半月牙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式机油泵泵盖,包括泵盖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本体(1)上设有轴孔(2)、进油口(3)以及出油口(4),所述进油口(3)包括吸油端和封油端,所述封油端包括封油凸起部(3a)以及往转子转动方向延伸并连通进油口(3)的扩容吸油口(3b),所述扩容吸油口(3b)呈半月牙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式机油泵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本体(1)的外侧面间隔设置有三个向外凸出的连接部(5),所述连接部(5)开设有连接孔(5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式机油泵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顺许仲秋刘光明刘铁飞佘笑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