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式机油泵泵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4341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5:09
一种转子式机油泵泵体,涉及机油泵技术领域,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内转子和外转子的转子腔,所述转子腔的底部设有轴孔、进油槽以及出油槽,所述出油槽呈弧形并沿内转子的转动方向设置,所述出油槽的前端槽壁面设有导油斜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机油在进入转子腔的出油侧时较为顺畅,在较大程度上降低泵内的压力波动。

A Rotor Oil Pump Body

A rotor type oil pump body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il pump,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rotor cavity for installing an inner rotor and an outer rotor. The bottom of the rotor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shaft hole, an oil inlet tank and an oil outlet tank. The oil outlet tank is arced and arranged along the rotating direction of the inner rotor. The front end tank wall of the oil outlet tank is provided with an oil guide ramp. The invention can make the oil enter the oil outlet side of the rotor chamber more smoothly and reduce the pressure fluctuation in the pump to a large ex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式机油泵泵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油泵
,尤其指一种转子式机油泵泵体。
技术介绍
转子式机油泵由壳体、内转子、外转子和泵盖等组成,外转子的凹齿数比内转子的凸齿数多一个,这样内、外转子同向不同步的旋转,转子齿形齿廓设计得使转子转到任何角度时,内、外转子每个齿的齿形廓线上总能互相成点接触。在转子腔的进油侧,由于转子脱开啮合,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机油被吸入,转子继续旋转,机油被带到转子腔的出油侧,这时,转子正好进入啮合,使这一空腔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机油从齿间挤出并经出转子腔压送出去。这样,随着转子的不断旋转,机油就不断地被吸入和压出。现有的机油泵泵体通常在对应转子腔底部设置有配合泵盖进油口和出油口的进油槽和出油槽,由于机油在进入转子腔的出油侧时油压较高,而出油槽的槽底面和出转子腔的底面存在一定的高度差,这样容易导致机油在从转子腔底面流入出油槽中时不够顺畅,甚至会增大泵体内的压力波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子式机油泵泵体,可使机油在进入出转子腔时较为顺畅,在较大程度上降低泵内的压力波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子式机油泵泵体,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内转子和外转子的转子腔,所述转子腔的底部设有轴孔、进油槽以及出油槽,所述出油槽呈弧形并沿内转子的转动方向设置,所述出油槽的前端槽壁面设有导油斜坡。作为优选地,所述导油斜坡的中部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向上隆起的弧形面。优选地,靠近所述进油槽的转子腔内壁面上沿其高度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下端连接进油槽的槽底面,靠近所述出油槽的转子腔内壁面上沿其高度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下端连接出油槽的槽底面。更优选地,所述本体上设有多个减重槽。更优选地,所述本体的外侧面间隔设置有三个向外凸出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开设有安装孔。更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与本体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内转子、外转子、转子轴、泵盖在该转子式机构泵泵体的本体上安装好后,机油泵在工作时,随着转子的转动,机油从转子腔的进油侧进入到转子腔的出油侧时,本体底部的机油可沿着出油槽前端槽壁面的导油斜坡滑入到出油槽中,其流动过程较为顺畅,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泵内的压力波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本体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本体安装内转子和外转子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本体2——内转子3——外转子4——轴孔5——进油槽6——出油槽7——导油斜坡7a——弧形面8a——第一凹槽8b——第二凹槽9——减重槽10——连接部11——安装孔12——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6所示,一种转子式机油泵泵体,包括本体1,本体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内转子2和外转子3的转子腔,转子腔的底部设有轴孔4、进油槽5以及出油槽6,出油槽6呈弧形并沿内转子2的转动方向设置,出油槽6的前端槽壁面设有导油斜坡7。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转子式机油泵泵体,将内转子2、外转子3、转子轴、泵盖在该转子式机构泵泵体的本体1上安装好后,机油泵在工作时,随着转子的转动,机油从转子腔的进油侧进入到转子腔的出油侧时,本体1底部的机油可沿着出油槽6前端槽壁面的导油斜坡7滑入到出油槽6中,其流动过程较为顺畅,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泵内的压力波动。作为进一步的方案,导油斜坡7的中部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向上隆起的弧形面7a,该弧形面7a的轮廓圆弧对应的半径大小可以根据油泵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5mm,该弧形面7a的存在可加强对机油的导流作用,使机油在进入出油槽6的该处部位时能够圆滑过渡,更加顺畅。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可安装带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的泵盖,并且出油口和进油口的形状大小分别与本体的进油槽5和出油槽5的形状大小相匹配,然后在靠近进油槽5的转子腔内壁面上沿其高度开设有第一凹槽8a,第一凹槽8a的下端连接进油槽5的槽底面,靠近出油槽6的转子腔内壁面上沿其高度开设有第二凹槽8b,第二凹槽8b的下端连接出油槽6的槽底面,这里结合图5进行详细说明,在图5中,内转子2和外转子3已安装在本体1上,内转子2和外转子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在转子腔的进油侧,机油从泵盖的进油口进入后不仅可被吸入到内转子2与外转子3的齿间间隙中,还可进入第一凹槽8a并沿着第一凹槽8a往下流动然后进入到进油槽5当中,从而也可进入到转子腔当中(转子腔进油侧的内转子2和外转子3的齿间间隙中);在转子腔的出油侧,当内转子2与外转子3齿间的机油被挤压出去后,还有一部分机油可向下从出油槽8进入到第二凹槽8b中,然后顺着第二凹槽8b向上流动并从泵盖的出油口排出,这样一来可以充分利用本体1的空间,这样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吸油和出油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整个机油泵的容积效率。进一步,还可在本体1上设置多个减重槽9,本体1壁厚满足铝件压铸工艺性,减重槽9的设置可达到节约材料的作用。除此之外,本体1的外侧面还间隔设置有三个向外凸出的连接部10,连接部10开设有安装孔11,方便与泵盖、发动机缸体装配连接,而在连接部10与本体1之间还连接有加强筋12,以提高本体1的结构强度,同时还可作为加工工艺搭子,结构紧凑。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专利技术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式机油泵泵体,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内转子(2)和外转子(3)的转子腔,所述转子腔的底部设有轴孔(4)、进油槽(5)以及出油槽(6),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槽(6)呈弧形并沿内转子(2)的转动方向设置,所述出油槽(6)的前端槽壁面设有导油斜坡(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式机油泵泵体,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内转子(2)和外转子(3)的转子腔,所述转子腔的底部设有轴孔(4)、进油槽(5)以及出油槽(6),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槽(6)呈弧形并沿内转子(2)的转动方向设置,所述出油槽(6)的前端槽壁面设有导油斜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式机油泵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斜坡(7)的中部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向上隆起的弧形面(7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式机油泵泵体,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进油槽(5)的转子腔内壁面上沿其高度开设有第一凹槽(8a),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顺许仲秋刘光明刘铁飞佘笑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