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机构和具有其的码放作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9141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机构和具有其的码放作业装置,提升机构包括导轨、载物架、驱动组件和绳索式动滑轮传动机构,机架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件,导轨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于导向件,载物架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于导轨的另一侧,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导轨沿竖直方向移动,绳索式动滑轮传动机构包括提升绳索,提升绳索沿导轨的周向可移动地设于导轨,提升绳索的一端与机架相连且提升绳索的另一端与载物架相连,其中,绳索式动滑轮传动机构被构造成当驱动组件驱动导轨移动距离L时,载物架在提升绳索带动下同向移动距离S,且S大于L。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提升机构的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且可以实现速度提升,作业效率高。

Lifting mechanism and code-placing device with i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code-placing operation device there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guide rail, a carrier frame, a driving component and a rope-type dynamic pulle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extending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ne side of the guide rail is movably positioned on the guide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nd the carrier frame is movably position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guide rail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driving component is used for the lifting mechanism. The driving rail moves vertically. The rope-type dynamic pulle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cludes the lifting rope. The lifting rope is movably located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guide rail. One end of the lifting ro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lifting ro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rrier frame. The rope-type dynamic pulle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s constructed to carry the lifting rope when the driving component drives the guide rail to move L. Driven by the same direction moving distance S, and S is greater than L.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lifting mechanism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mpact structure, small space occupation, high speed and high opera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升机构和具有其的码放作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码放作业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升机构和具有其的码放作业装置。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码放作业装置的提升机构的升降速度较慢,作业效率低,而且结构较为臃肿,占用空间较大,进而导致环境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的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且可以实现速度提升,作业效率高。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提升机构的码放作业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提升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件;导轨,所述导轨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向件;载物架,所述载物架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轨的另一侧;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导轨沿竖直方向移动;绳索式动滑轮传动机构,所述绳索式动滑轮传动机构包括提升绳索,所述提升绳索沿所述导轨的周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轨,所述提升绳索的一端与所述机架相连且所述提升绳索的另一端与所述载物架相连,其中,所述绳索式动滑轮传动机构被构造成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导轨移动距离S,且S大于L。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提升机构,通过采用绳索式动滑轮传动机构,利用动滑轮的传动原理,有效地实现对载物架移动速度的提升,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载物架的移动距离S和所述导轨的移动距离L满足关系:S=2L。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绳索式动滑轮传动机构包括:惰轮组,所述惰轮组包括多个惰轮,多个所述惰轮沿所述导轨的周向边缘间隔开设置且与所述导轨相连;所述提升绳索呈环形绕设于所述惰轮组,所述提升绳索的与所述机架相连的一端和所述提升绳索的与所述载物架相连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的相对两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所述惰轮组包括第一惰轮、第二惰轮、第三惰轮和第四惰轮,所述第一惰轮、所述第二惰轮、所述第三惰轮以及所述第四惰轮沿所述导轨的周向依次设于所述导轨的四个对角,所述提升绳索依次绕设所述第一惰轮、所述第二惰轮、所述第三惰轮以及所述第四惰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所述第一惰轮与所述第二惰轮、所述第三惰轮与所述第四惰轮分别相对于所述导轨的竖向中心线轴对称,所述第一惰轮与所述第四惰轮、所述第二惰轮与所述第三惰轮分别相对于所述所述导轨的纵向中心线轴对称,所述第一惰轮的外周沿与所述第二惰轮的外周沿的最小间距大于所述导轨的宽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所述提升绳索包括上提升绳索和下提升绳索,还包括与所述载物架相连的第一固定座和与所述机架相连的第二固定座,所述上提升绳索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连,所述上提升绳索的第二端依次绕设所述第一惰轮以及所述第二惰轮后与所述第二固定座相连,所述下提升绳索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座相连,所述下提升绳索的第二端依次绕设所述第三惰轮以及所述第四惰轮后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多个惰轮安装座,多个所述惰轮安装座分别安装于所述导轨的四个对角,且所述第一惰轮、所述第二惰轮、所述第三惰轮以及所述第四惰轮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对应的所述惰轮安装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轨朝向所述导向件的一侧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槽,所述导向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沿竖直方向设于所述机架;多个第一导向轮,多个所述第一导向轮沿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布置且每个所述第一导向轮的外周沿均与所述导轨的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内表面相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所述第一导向轮包括转轴方向与所述导轨的侧壁垂直的第一横向导向轮和转轴方向与所述导轨的侧壁平行的第一纵向导向轮,多个所述第一横向导向轮和多个所述第一纵向导向轮分别相对于所述导向件的竖向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本体设有多个避让槽,多个所述第一横向导向轮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所述避让槽且与所述机架相连,多个所述第一纵向导向轮设于所述本体,其中,每个所述第一横向导向轮的外周沿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侧壁相切且每个所述第一纵向导向轮的外周沿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底壁相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多个所述第一横向导向轮和多个所述第一纵向导向轮沿所述导向件的延伸方向交替布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一横向盖体和多个第一纵向盖体,所述第一横向盖体与所述导轨的朝向所述导向件的一侧相连以将所述第一横向导向轮夹设于所述第一横向盖体与所述导向件之间,且每个所述第一横向导向轮的外周沿同时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侧壁以及所述第一横向盖体的侧壁相切;所述第一纵向盖体与所述导轨的朝向所述导向件的一侧相连以将所述第一纵向导向轮夹设于所述第一纵向盖体与所述导向件之间,且每个所述第一纵向导向轮的外周沿同时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底壁以及所述第一纵向盖体的底壁相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设于所述导轨与所述载物架之间,所述滑动板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轨的另一侧,所述载物架与所述滑动板的另一侧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所述导轨的背向所述导向件的一侧设有间隔开布置第二导向槽和第三导向槽,所述滑动板的朝向所述导轨的一侧设有位置与所述第二导向槽和所述第三导向槽对应的多个第二导向轮,多个所述第二导向轮中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槽且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的所述第二导向轮的外周沿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内表面相切,多个所述第二导向槽中的另一部分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三导向槽且位于所述第三导向槽内的所述第二导向轮的外周沿与所述第三导向槽的内表面相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所述第二导向轮包括转轴方向与所述导轨的侧壁垂直的第二横向导向轮和转轴方向与所述导轨的侧壁平行的第二纵向导向轮,多个所述第二横向导向轮关于所述导轨的竖向中心线对称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和所述第三导向槽,多个所述第二纵向导向轮关于所述导轨的竖向中心线对称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和所述第三导向槽,其中,每个所述第二横向导向轮的外周沿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侧壁和所述第三导向槽的侧壁相切且每个所述第二纵向导向轮的外周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侧壁和所述第三导向槽的底壁相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所述第二横向导向轮和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所述第二纵向导向轮沿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延伸方向间隔开且交替设置,位于所述第三导向槽的所述第二横向导向轮和位于所述第三导向槽的所述第二纵向导向轮沿所述第三导向槽的延伸方向间隔开且交替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所述机架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开布置的左立板和右立板;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立板和所述右立板相连,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所述导轨的一侧的边沿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于所述上支撑架,所述电机的转轴设有驱动齿轮;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架,且所述传动轴的邻近所述驱动齿轮的位置套设有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轴的邻近所述导轨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所述左立板和所述右立板分别设有所述导向件,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所述导轨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件;导轨,所述导轨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向件;载物架,所述载物架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轨的另一侧;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导轨沿竖直方向移动;绳索式动滑轮传动机构,所述绳索式动滑轮传动机构包括提升绳索,所述提升绳索沿所述导轨的周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轨,所述提升绳索的一端与所述机架相连且所述提升绳索的另一端与所述载物架相连,其中,所述绳索式动滑轮传动机构被构造成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导轨移动距离L时,所述载物架在所述提升绳索带动下同向移动距离S,且S大于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件;导轨,所述导轨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向件;载物架,所述载物架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轨的另一侧;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导轨沿竖直方向移动;绳索式动滑轮传动机构,所述绳索式动滑轮传动机构包括提升绳索,所述提升绳索沿所述导轨的周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轨,所述提升绳索的一端与所述机架相连且所述提升绳索的另一端与所述载物架相连,其中,所述绳索式动滑轮传动机构被构造成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导轨移动距离L时,所述载物架在所述提升绳索带动下同向移动距离S,且S大于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架的移动距离S和所述导轨的移动距离L满足关系:S=2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式动滑轮传动机构还包括:惰轮组,所述惰轮组包括多个惰轮,多个所述惰轮沿所述导轨的周向边缘间隔开设置且与所述导轨相连;所述提升绳索呈环形且张紧绕设于所述惰轮组,所述提升绳索的与所述机架相连的一端和所述提升绳索的与所述载物架相连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的相对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轮组包括第一惰轮、第二惰轮、第三惰轮和第四惰轮,所述第一惰轮、所述第二惰轮、所述第三惰轮以及所述第四惰轮沿所述导轨的周向依次设于所述导轨的四个对角,所述提升绳索依次绕设所述第一惰轮、所述第二惰轮、所述第三惰轮以及所述第四惰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惰轮与所述第二惰轮、所述第三惰轮与所述第四惰轮分别相对于所述导轨的竖向中心线轴对称,所述第一惰轮与所述第四惰轮、所述第二惰轮与所述第三惰轮分别相对于所述所述导轨的纵向中心线轴对称,所述第一惰轮的外周沿与所述第二惰轮的外周沿的最小间距大于所述导轨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绳索包括上提升绳索和下提升绳索,还包括与所述载物架相连的第一固定座和与所述机架相连的第二固定座,所述上提升绳索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连,所述上提升绳索的第二端依次绕设所述第一惰轮以及所述第二惰轮后与所述第二固定座相连,所述下提升绳索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座相连,所述下提升绳索的第二端依次绕设所述第三惰轮以及所述第四惰轮后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惰轮安装座,多个所述惰轮安装座分别安装于所述导轨的四个对角,且所述第一惰轮、所述第二惰轮、所述第三惰轮以及所述第四惰轮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对应的所述惰轮安装座。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朝向所述导向件的一侧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槽,所述导向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沿竖直方向设于所述机架;多个第一导向轮,多个所述第一导向轮沿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布置且每个所述第一导向轮的外周沿均与所述导轨的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内表面相切。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轮包括转轴方向与所述导轨的侧壁垂直的第一横向导向轮和转轴方向与所述导轨的侧壁平行的第一纵向导向轮,多个所述第一横向导向轮和多个所述第一纵向导向轮分别相对于所述导向件的竖向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本体设有多个避让槽,多个所述第一横向导向轮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所述避让槽且与所述机架相连,多个所述第一纵向导向轮设于所述本体,其中,每个所述第一横向导向轮的外周沿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侧壁相切且每个所述第一纵向导向轮的外周沿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底壁相切。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辉梁耀棠黄善胜李建韬黄知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