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联动式起重机用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3752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联动式起重机用提升装置,支撑杆上端固定在方杆两端,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形成两个门架,方管中部固定连接安装板,安装板底部设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绞盘,绞盘上设有两个绳槽,绳槽内绕接第一绳索,第一绳索分别通过两个方管上的第一滑轮,支撑杆下方的外壁均滑动套接有套管,两个套管之间固定连接炭纤维棒,炭纤维棒的两端均套接有滑动机构,滑动机构内设有钩子,第二绳索两端分别栓接在方管下方的碳纤维棒上的吊环内,并且中间依次穿过第二滑轮,第一绳索固接在所述第二绳索中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在上货时通过钩子钩取货物,钩子通过轴承转动避免手动钩取货物,提高了货物码垛效率。

A lifting device for two-way linkage cra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fting device for two-way linkage crane.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fixed at both ends of the square rod, the lower end is fixed with the base to form two ports,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quare pipe is fixed with the installation plate, the bottom of the installation plate is fixed with a deceleration motor,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deceleration motor is sleeved with a winch, two rope grooves are arranged on the winch, the first rope is wound in the rope groove, and the first rope is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first pulley on the two square pipes, the outer wall under the support rod is slipped and sleeved, and the carbon fiber rod is fixed and connected between the two sleeves. The two ends of the carbon fiber rod are sleeved with sliding mechanism. The sliding mechanism is equipped with hooks. The two ends of the second rope are respectively bolted in the sling ring on the carbon fiber rod under the square pipe, and the middle of the second pulley passes through the second pulley in turn, and the first rope is fixed. In the middle of the second rop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ook for picking up goods when loading, and the hook avoids picking up goods manually by rotating a bearing, thereb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goods stac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联动式起重机用提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起吊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双向联动式起重机用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起重设备有的工作特点是做间歇性运动,即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取料、运移、卸载等动作的相应机构是交替工作的,起重机在市场上的发展和使用越来越广泛。由于不用支腿吊重及吊重行驶经常出现一些事故,行驶的速度也较履带起重机(履带吊)快;作业稳定、起重量大、可在特定范围内吊重行走、但必须保证道路平整坚实、轮胎气压符合要求、吊离地面不得超过50CM;禁止带负荷长距离行走。现有的用于码垛的起重机结构复杂,且提升装置是通过人工勾放货物比较麻烦,且影响起重机码垛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联动式起重机用提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联动式起重机用提升装置,包括两个方管和底座,两个所述方管两端部下方的均开设有安装孔,支撑杆上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孔中,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形成两个门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方管相对一侧中部固定连接安装板,且安装板底部固定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绞盘,所述绞盘上设置有两个绳槽,两个所述方管底部中轴线处均固定有第一滑轮,所述支撑杆的外壁均套接有限位套,位于所述限位套下方支撑杆的外壁均滑动套接有套管,同一个方管下方的两个套管之间固定连接一个炭纤维棒,所述炭纤维棒外壁的两端均套接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内设有钩子,限位套的相对一侧内壁固定有第二滑轮,所述炭纤维棒顶部两端均固定有吊环;两个所述绳槽内均绕接有第一绳索,且两个绳槽内的第一绳索分别通过两个方管上的第一滑轮,第二绳索两端分别栓接在方管下方的碳纤维棒上的吊环内,并且中间依次穿过同一根方管两端下方的第二滑轮后栓接在方管下方的碳纤维棒上的吊环内,所述第一绳索固接在所述第二绳索中间。进一步,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动套,钩子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滑动套内并套装在所述纤维棒上,钩子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动套的外壁设置的矩形开口,钩子贯穿矩形开口且可绕炭纤维棒转动,滑动套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钩子底部。进一步,所述滑动套的底部外壁的两侧均开设有螺孔,且两个螺孔的内壁均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纤维螺栓可穿过所述滑动套底部直接与炭纤维棒接触,所述钩子套装在碳纤维棒上安装在两端限位螺栓之间。进一步,相对设置的限位套之间固定有限位杆。进一步,所述减速电机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微处理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双向联动式起重机用提升装置,通过在炭纤维棒上设置的滑动机构,又在滑动机构上设置的钩子,上货时通过钩子钩取货物,钩子可以通过轴承转动避免手动钩取货物,提高了货物码垛效率,解决了现有的起重机码垛效率低的问题。2、本双向联动式重机用提升装置,通过减速电机带动绞盘转动带动绳索提升货物,结构简单方便维护,又通过在滑动套底部设置紧固螺栓,方便根据货物的尺寸调节两个滑动机构之间的距离,限位杆限制货物的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滑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方管、2-第一滑轮、3-支撑杆、4-安装板、5-减速电机、6-绞盘、7-限位套、8-第二滑轮、9-套管、10-炭纤维棒、11-底座、12-吊环、13-滑动机构、14-滑动套、15-钩子、16-弹簧、17-限位螺栓、18-限位杆、19-第一绳索、20-第二绳索。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向联动式起重机用提升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双向联动式起重机用提升装置,包括两个方管1和底座11,两个所述方管1两端部下方的均开设有安装孔,支撑杆3上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孔中,下端与底座11固定连接形成两个门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方管1相对一侧中部固定连接安装板4,且安装板4底部固定有减速电机5,所述减速电机5的输出轴上套接有绞盘6,所述绞盘6上设置有两个绳槽,两个所述方管1底部中轴线处均固定有第一滑轮2,所述支撑杆3的外壁均套接有限位套7,且相对设置的限位套7之间固定有限位杆18,位于所述限位套7下方支撑杆3的外壁均滑动套接有套管9,同一个方管下方的两个套管9之间固定连接一个炭纤维棒10,所述炭纤维棒10外壁的两端均套接有滑动机构13,所述滑动机构内设有钩子15,限位套7的相对一侧内壁固定有第二滑轮8,所述炭纤维棒10顶部两端均固定有吊环12;两个所述绳槽内均绕接有第一绳索19,且两个绳槽内的第一绳索19分别通过两个方管上的第一滑轮2,第二绳索20两端分别栓接在方管下方的碳纤维棒10上的吊环12内,并且中间依次穿过同一根方管两端下方的第二滑轮8后栓接在方管下方的碳纤维棒10上的吊环12内,所述第一绳索19固接在所述第二绳索中间。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是,滑动机构13包括滑动套14,钩子15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滑动套14内并套装在所述纤维棒10上,钩子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动套14的外壁设置的矩形开口,钩子15贯穿矩形开口且可绕炭纤维棒10转动,滑动套14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钩子15底部。在上述实施例中,货物放置在减速电机5的正下方,通过减速电机5驱动绞盘6进而使第一绳索19伸长,套筒9以及炭纤维棒1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高度下降,当炭纤维棒10下降时,炭纤维棒10上的钩子15在碰到货物时会向上转动,当钩子15通过货物时钩子15在弹簧16的作用下回复原位,将货物勾住,在通过减速电机5带动绞盘6转动,第一绳索19收紧,从而拉动第二绳索20,第二绳索20可以拉动炭纤维棒10向上,套筒9在支撑杆上向上滑动,在提升下个货物时钩子15将上一个货物放在下一个货物的顶部,钩子15再次下降勾住最下层的货物再次提升货物。在本实施例中,在下降钩子15的过程中,因为钩子15通过轴承与滑动套连接,轴承外圈固定在滑动套内,内圈与钩子15连接,同时钩子又套装在炭纤维棒10上,所以钩子15在碰到货物时会自己发生转动,当钩子15通过货物时钩子15在弹簧16的作用下回复原位从而钩住货物,另外滑动套整体是可以在炭纤维棒10上左右滑动的,可以根据货物的大小调节钩子15之间的距离,可以适用不同尺寸的货物,两个所述方管1两端部下方的均开设有安装孔,支撑杆3上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孔中,下端与底座11固定连接形成两个门架,两个门架之间通过安装板4连接,可以形成稳固的结构,限位套7为固定在支撑杆3上的一个套筒,限位杆18固定在两个限位套7之间用来限制要提升的货物的高度。实施例2: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滑动套增加了限位装置,如图2和4所示,滑动套14的底部外壁的两侧均开设有螺孔,且两个螺孔的内壁均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17,所述纤维螺栓17可穿过所述滑动套14底部直接与炭纤维棒10接触,所述钩子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联动式起重机用提升装置,包括两个方管(1)和底座(11),两个所述方管(1)两端部下方的均开设有安装孔,支撑杆(3)上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孔中,下端与底座(11)固定连接形成两个门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方管(1)相对一侧中部固定连接安装板(4),且安装板(4)底部固定有减速电机(5),所述减速电机(5)的输出轴上套接有绞盘(6),所述绞盘(6)上设置有两个绳槽,两个所述方管(1)底部中轴线处均固定有第一滑轮(2),所述支撑杆(3)的外壁均套接有限位套(7),位于所述限位套(7)下方支撑杆(3)的外壁均滑动套接有套管(9),同一个方管下方的两个套管(9)之间固定连接一个炭纤维棒(10),所述炭纤维棒(10)外壁的两端均套接有滑动机构(13),所述滑动机构内设有钩子(15),限位套(7)的相对一侧内壁固定有第二滑轮(8),所述炭纤维棒(10)顶部两端均固定有吊环(12);两个所述绳槽内均绕接有第一绳索(19),且两个绳槽内的第一绳索(19)分别通过两个方管上的第一滑轮(2),第二绳索(20)两端分别栓接在方管下方的碳纤维棒(10)上的吊环(12)内,并且中间依次穿过同一根方管两端下方的第二滑轮(8)后栓接在方管下方的碳纤维棒(10)上的吊环(12)内,所述第一绳索(19)固接在所述第二绳索中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联动式起重机用提升装置,包括两个方管(1)和底座(11),两个所述方管(1)两端部下方的均开设有安装孔,支撑杆(3)上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孔中,下端与底座(11)固定连接形成两个门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方管(1)相对一侧中部固定连接安装板(4),且安装板(4)底部固定有减速电机(5),所述减速电机(5)的输出轴上套接有绞盘(6),所述绞盘(6)上设置有两个绳槽,两个所述方管(1)底部中轴线处均固定有第一滑轮(2),所述支撑杆(3)的外壁均套接有限位套(7),位于所述限位套(7)下方支撑杆(3)的外壁均滑动套接有套管(9),同一个方管下方的两个套管(9)之间固定连接一个炭纤维棒(10),所述炭纤维棒(10)外壁的两端均套接有滑动机构(13),所述滑动机构内设有钩子(15),限位套(7)的相对一侧内壁固定有第二滑轮(8),所述炭纤维棒(10)顶部两端均固定有吊环(12);两个所述绳槽内均绕接有第一绳索(19),且两个绳槽内的第一绳索(19)分别通过两个方管上的第一滑轮(2),第二绳索(20)两端分别栓接在方管下方的碳纤维棒(10)上的吊环(12)内,并且中间依次穿过同一根方管两端下方的第二滑轮(8)后栓接在方管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虎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