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式双支撑组合式高速重载曳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9133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曳引机。该曳引机包括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以及安装于活动安装于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中的主轴,主轴上位于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之间的位置安装有曳引轮;后支撑座中设有定子组件,主轴的后端部安装有转子组件,所述的后支撑座前端安装有鼓刹组件,所述的曳引轮上设有与鼓刹配合的柱形面,所述的前支撑座、后支撑座下方、以及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之间分别设有底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前后支撑座分体设置后通过底架连接,机架与主轴根据不同载重和速度曳引机组合匹配,只需要一套铸件模具,可组合生产出载重1000‑10000kg,速度0.5‑5m/s多种型号曳引机。大幅度降低了模具开发费用。主轴承载能力大。曳引轮与制动轮为一体铸造,安全可靠。

Drum-type double-support combined high-speed heavy haul tracto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ractor. The tractor comprises a front support seat and a rear support seat, and a spindle mounted in the front support seat and the rear support seat, which is movably mounted in the front support seat and the rear support seat. A traction guide wheel is mounted at the position between the front support seat and the rear support seat; a stator component is installed in the rear support seat, a rotor component is installed at the rear end of the main shaft, a drum brake component is install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rear support seat, and a traction guide wheel is mounted on the rear support seat. There is a cylindrical surface matched with the drum brake. The front support se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rear support seat, and the front support seat and the rear support sea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chassis. The front and rear support seats are separately arranged and connected through the chassis. The frame and the spindle are combined and match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oad and speed tractor. Only one set of casting die is needed to produce a variety of tractor models with load of 1000 10000kg and speed of 0.5 5m/s. The cost of mould development has been greatly reduced. The main bearing has large load capacity. The traction guide wheel and brake wheel are cast as a whole, which is saf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鼓式双支撑组合式高速重载曳引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牵引动力装置,尤其是一种鼓式双支撑组合式高速重载曳引机。
技术介绍
曳引机是通过钢丝绳连接并牵引电梯的电梯牵引动力装置,是电梯轿厢能够升降运行的动力来源,现有的曳引机一般包括机座和设于机座上的曳引轮、主轴、转子和定子,其中,根据转子和定子的配合结构不同一般可分为内转子结构的曳引机和外转子结构的曳引机。在散热要求较高的使用场景中,一般使用外转子曳引机,现有的外转子曳引机的结构一般有大载重高速曳引机悬臂和双支撑结构,悬臂结构存在主轴承载小,机座变形大,模具不能通用的缺点。主要用于小载重电梯。市场上现有的双支撑结构曳引机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双支曳引轮,采用碟刹制动,另外一种是双支曳引轮和转子,采用鼓式或碟刹制动。均存在以下缺点,双支曳引轮,碟刹制动曳引机存在加工困难,总体成本过高,安装维护不方便。另外一种双支曳引轮和转子,采用鼓式或碟刹制动曳引机,主轴承载小,功率密度低,散热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鼓式双支撑组合式高速重载曳引机。该曳引机包括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以及安装于活动安装于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中的主轴,主轴上位于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之间的位置安装有曳引轮;后支撑座中设有定子组件,主轴的后端部安装有转子组件,所述的后支撑座前端安装有鼓刹组件,所述的曳引轮上位于主轴中部附近位置设有与鼓刹配合的柱形面,所述的前支撑座、后支撑座下方、以及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之间分别设有底架。优选地,所述的底架包括为了两侧相互平行的工形铁及位于两侧工形铁之间前端、中部、后端的前横梁、中横梁和后横梁,两侧工形铁前端及前横梁上设有垫于前支撑座下方的两个前垫块,两侧工形铁后端设有垫于后支撑座下方两侧的后垫块,工形铁外侧的凹槽中设有多个垂直支撑板;工形铁上位于曳引轮所在区域内设有避让曳引轮的缺口。优选地,所述的前支撑座中设有前轴承,前轴承通过前轴承外压盖和前轴承内压盖安装于前支撑座中。优选地,所述的前支撑座的外端部设有编码器,编码器通过一编码器盖板安装在前支撑座上。优选地,所述的前支撑座中设有前注油管组件和前泄油管组件。优选地,所述的曳引轮的柱形面由曳引轮的绳槽部分的后端面向后方外扩延伸形成。优选地,所述的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安装于定子铁芯上的绕组,其中定子铁芯与主轴的结合部位于主轴中部往后的位置。优选地,所述的后轴承外压盖部分地位于曳引轮的柱形面范围内。优选地,所述的鼓刹组件包括位于后支撑座上方的驱动部及与驱动部链接并位于曳引轮柱形面两侧的作用臂。优选地,所述的底架后侧壁处位于转子下方处设有与转子作用的盘车组件。本专利技术的鼓式双支撑组合式高速重载曳引机将前后支撑座分体设置后通过底架连接,机架与主轴根据不同载重和速度曳引机组合匹配,只需要一套铸件模具,可组合生产出载重1000-10000kg,速度0.5-5m/s多种型号曳引机。大幅度降低了模具开发费用。主轴承载能力大。曳引轮与制动轮为一体铸造,安全可靠。说明书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面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截面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侧面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鼓式双支撑组合式高速重载曳引机包括前支撑座1和后支撑座2以及安装于活动安装于前支撑座1和后支撑座2中的主轴3,主轴3上位于前支撑座1和后支撑座2之间的位置安装有曳引轮4;后支撑座2中设有定子组件5,主轴3的后端部安装有转子组件6,所述的后支撑座2前端安装有鼓刹组件7,所述的曳引轮4上位于主轴中部附近位置设有与鼓刹配合的柱形面41,所述的前支撑座1、后支撑座2下方、以及前支撑座1和后支撑座2之间分别设有底架8。工作时,转子组件相对于定子组件转动,带动主轴转动,固定在主轴上的曳引轮随之转动产生曳引作用,在结构特点上,首先,前支撑座1和后支撑座2在制造和安装时时分别制造和安装,然后通过底座7连接,所以,前、后支撑座可以分别根据需要制造和选用,底座可以通过型材和板块的组合来装配,装配难度和成本大幅低于铸造模具设计的难度和成本,同时大幅提高了匹配的灵活性,降低了模具成本和部件安装精度。另外,鼓刹组件7和曳引轮4上用于配合鼓刹的柱形面41位于中轴的中部附近,也就是整机的中部附近,使刹车时更加平稳。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架8包括为了两侧相互平行的工形铁81及位于两侧工形铁81之间前端、中部、后端的前横梁82、中横梁83和后横梁84,两侧工形铁81前端及前横梁上设有垫于前支撑座1下方的两个前垫块85,两侧工形铁81后端设有垫于后支撑座2下方两侧的后垫块86,工形铁外侧的凹槽中设有多个垂直支撑板87;工形铁81上位于曳引轮4所在区域内设有避让曳引轮的缺口88。在前支撑座1内部的部件结构设置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支撑座1中设有前轴承11,前轴承11通过前轴承外压盖12和前轴承内压盖13安装于前支撑座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支撑座1的外端部设有编码器14,编码器14通过一编码器盖板15安装在前支撑座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支撑座1中设有前注油管组件17和前泄油管组件16。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曳引轮4的柱形面41由曳引轮的绳槽部分42的后端面向后方外扩延伸形成。柱形面41的直径大于绳槽部分42的直径,使得柱形面与鼓刹组件7有更大的接触面,更有利于安全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子组件5包括定子铁芯51和安装于定子上的绕组52,其中定子铁芯51与后支撑座的结合部位54于主轴3中部往后的位置。为了使整机运行和刹车时更加平稳,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后支撑座2的后轴承外压盖55部分地位于曳引轮4的柱形面41范围内。此结构为提高刹车时平稳度的关键要点,由于在产生动力时,是由转子带动主轴运动从而带动曳引轮,在刹车时,曳引轮离转子较远,在刹车扼制主轴转动时,转子部分还有动力,此时容易造成主轴的摆动给轴承较大的压力,降低了使用的稳定性和轴承件寿命,采用本技术方案以后,曳引轮的柱形面41向转子方向延伸,后轴承外压盖55部分的设于柱形面41范围内,最大范围的使后轴承接近刹车时的作用区域,使其更加平稳,提高刹车时整体的稳定性和轴承寿命。本实施例中,鼓刹组件7包括位于后支撑座上方的驱动部71及与驱动部71链接并位于曳引轮柱形面两侧的作用臂72。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曳引轮一侧组合部件多,没有空间安装盘车组件,所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架8后侧壁处位于转子组件6下方处设有与转子作用的盘车组件18。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鼓式双支撑组合式高速重载曳引机,起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以及安装于活动安装于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中的主轴,主轴上位于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之间的位置安装有曳引轮;后支撑座中设有定子组件,主轴的后端部安装有转子组件,所述的后支撑座前端安装有鼓刹组件,所述的曳引轮上位于主轴中部附近位置设有与鼓刹配合的柱形面,所述的前支撑座、后支撑座下方、以及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之间分别设有底架。

【技术特征摘要】
1.鼓式双支撑组合式高速重载曳引机,起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以及安装于活动安装于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中的主轴,主轴上位于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之间的位置安装有曳引轮;后支撑座中设有定子组件,主轴的后端部安装有转子组件,所述的后支撑座前端安装有鼓刹组件,所述的曳引轮上位于主轴中部附近位置设有与鼓刹配合的柱形面,所述的前支撑座、后支撑座下方、以及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之间分别设有底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式双支撑组合式高速重载曳引机,起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包括为了两侧相互平行的工形铁及位于两侧工形铁之间前端、中部、后端的前横梁、中横梁和后横梁,两侧工形铁前端及前横梁上设有垫于前支撑座下方的两个前垫块,两侧工形铁后端设有垫于后支撑座下方两侧的后垫块,工形铁外侧的凹槽中设有多个垂直支撑板;工形铁上位于曳引轮所在区域内设有避让曳引轮的缺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鼓式双支撑组合式高速重载曳引机,起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撑座中设有前轴承,前轴承通过前轴承外压盖和前轴承内压盖安装于前支撑座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鼓式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秋邓轶华张军锋朱昊江建平戴命夫
申请(专利权)人: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