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曳引机三轿厢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4509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曳引机三轿厢电梯,包括两套曳引驱动装置,一套曳引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绳吊板、小轿厢、曳引机、大轿厢、第二绳吊板,两套曳引驱动装置共用同一个大轿厢。所述大轿厢质量等于第一小轿厢质量加第二小轿厢质量之和,且第一小轿厢和第二小轿厢质量相等。这种电梯实现可以省去对重块,节约整个电梯系统的安装成本的目的,也可以增加整个电梯系统的载客量,节省乘客等待电梯的时间。

A Double Tractor Three-car Elev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vators, in particular to a two-tractor three-car elevator, comprising two sets of traction driving devices, one set of traction driving devices including the first rope suspension plate, small car, tractor, large car and second rope suspension plate, and two sets of traction driving devices share the same large car. The mass of the large car is equal to the sum of the mass of the first small car and the mass of the second small car, and the mass of the first small car and the second small car are equal. This kind of elevator can save the weight, save the installation cost of the whole elevator system, increase the passenger load of the whole elevator system, and save the time for passengers to wait for the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曳引机三轿厢电梯
本技术涉及电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曳引机三轿厢电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梯一般都会配置对重块,这种带对重装置的电梯,对重块会占有一定的井道空间,使得轿厢的空间不得不减少,因此在电梯的使用高峰期,会给乘客带一些不必要的等待时间。部分无对重块电梯都是采用一台曳引机控制一个轿厢,增加了整个电梯系统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曳引机三轿厢电梯。利用两个曳引机来带动三个电梯轿厢,提高井道的使用率,省去了对重块的使用,节约了电梯系统的生产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曳引机三轿厢电梯包括两套曳引驱动装置,一套曳引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绳吊板、小轿厢、曳引机、大轿厢、第二绳吊板,所述第一绳吊板、小轿厢、曳引机、大轿厢、第二绳吊板依次通过设有的钢丝绳牵引;所述两套曳引驱动装置共用一个大轿厢。作为优选,所述大轿厢质量等于第一小轿厢质量加第二小轿厢质量之和。三个轿厢作为一个电梯系统,当两个小轿厢的质量之和跟大轿厢的质量相等时,可以保证电梯的运行平稳。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小轿厢质量和第二小轿厢质量相等,均为大轿厢质量的一半。两个小轿厢的质量相等,可以保证大轿厢顶部的两个轿顶轮受力相等。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绳吊板、曳引机、第二绳吊板均设于电梯机房内,机房中间设有圈梁,圈梁上承载曳引机、第二绳吊板,机房侧边设有承重梁,承重梁承载第一绳吊板,承重梁上靠近曳引机侧还设有引导钢丝绳的导向轮。作为优选,所述钢丝绳和曳引机存在120度至160度之间的的包角,有效的增加钢丝绳与曳引机之间的摩擦。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普通的带对重的曳引电梯,一个对重块对应一个轿厢,对重块作为轿厢的平衡重物;本技术取消了对重块,采用一个大轿箱,两个小轿箱,两个曳引机,大轿箱既充当了轿厢运输的本职功能,又充当了两个小轿箱的对重平衡功能,使得整个电梯省去了对重块部件,大大节约了电梯的生产成本。同时,省去了对重块,原来的对重块使用轿厢代替,提高井道的使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在电梯机房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在电梯井道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电梯系统的主视图。图中1-曳引机,2-导向轮,3-大轿厢,4-第一小轿厢,5-第二小轿厢,6-第一绳吊板,7-第二绳吊板,8-钢丝绳,9-大轿厢轿顶轮,10-第一小轿厢轿顶轮,11-第二小轿厢轿顶轮,12-圈梁,13-承重梁,14-曳引机机架,15-主机承重梁。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一种双曳引机三轿厢电梯包括两套曳引驱动装置,一套曳引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绳吊板6、第一小轿厢4、曳引机1、大轿厢3、第二绳吊板7,两套曳引驱动装置共用一个大轿厢3,但两套驱动装置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立小轿厢。所述第一绳吊板6、第一小轿厢3、曳引机1、大轿厢3、第二绳吊板7依次通过设有的钢丝绳8牵引,另一套曳引驱动装置中的第一绳吊板6、第二小轿厢5、曳引机1、大轿厢3和第二绳吊板7也通过设有的钢丝绳8牵引。为了使电梯运行平稳,对于大轿厢3、第一小轿厢4和第二小轿厢5三者之间的载重关系为大轿厢3质量等于第一小轿厢4质量加第二小轿厢5质量之和。大轿厢3顶部的轿顶轮9通过两个曳引机1分别连接两个小轿厢,为了使大轿厢3顶部的轿顶轮9受力一致,所以选取的两个小轿厢质量尽可能的相等。在这种双曳引机三轿厢电梯安装过程中,两套驱动装置的第一绳吊板6、曳引机1、第二绳吊板7均设于电梯机房内,机房中间设有圈梁12,圈梁12上又装有主机承重梁15,两台曳引机机架14固定在主机承重梁15上,两套驱动装置的曳引机1安装在各自的机架14上,同时第二绳吊板7又承载在主机承重梁15上。机房侧边设有承重梁13,承重梁13承载两套驱动装置的第一绳吊板6,承重梁13上靠近两台曳引机的位置均设有引导钢丝绳8的导向轮2。安装的时候,曳引机1的位置要高于导向轮2的位置,架高曳引机的圈梁可用水泥浇筑而成。架高曳引机1,钢丝绳8和曳引机1的接触弧所对的圆心角可以增加,即增加了包角的大小,包角一般控制在120度至160度之间。包角的增加说明了钢丝绳8和曳引机1之间的接触面变大,增加了摩擦力。防止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打滑现象,延长钢丝绳8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电梯在运行时的平稳。再架高曳引机的过程当中,要注意钢丝绳8不能和主机承重梁15直接接触在一起。这种双曳引机三轿厢电梯,在运行的时候,两台曳引机1采用同频率,不同转向的控制方式。当大轿厢3上升的时候,第一小轿厢4和第二小轿厢5同时下降;当大轿厢3下降的时候,第一小轿厢4和第二小轿厢5同时上升,完成整个电梯的运行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曳引机三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套曳引驱动装置,一套曳引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绳吊板(6)、小轿厢、曳引机(1)、大轿厢(3)、第二绳吊板(7),第一绳吊板(6)、小轿厢、曳引机(1)、大轿厢(3)、第二绳吊板(7)依次通过设有的钢丝绳牵引;两套曳引驱动装置共用同一个大轿厢(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曳引机三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套曳引驱动装置,一套曳引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绳吊板(6)、小轿厢、曳引机(1)、大轿厢(3)、第二绳吊板(7),第一绳吊板(6)、小轿厢、曳引机(1)、大轿厢(3)、第二绳吊板(7)依次通过设有的钢丝绳牵引;两套曳引驱动装置共用同一个大轿厢(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曳引机三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轿厢质量等于两个小轿厢质量之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曳引机三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小轿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阳李杰夏家福冯凯文钱俊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夏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