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7553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包括:圈梁,为环状结构,牺牲阳极等附属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圈梁上;支撑结构,预设在单桩基础外侧,用于支撑所述圈梁;导向结构,设置在所述圈梁上,用于引导所述圈梁在单桩基础外侧竖直向下运动至所述支撑结构上。该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在安装到单桩基础上时,通过导向结构引导,在单桩基础外侧沿竖直方向运动,可避免圈梁与单桩基础之间的摩擦、碰撞,导向结构的设置可保证套笼的运动方向,不需要再反复调整其位置,有效的节约了安装时间,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
本技术涉及海上风力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
技术介绍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日趋成熟,依靠风力发电增加能源供应的方式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广阔的海洋因其拥有丰富、稳定的风能资源,早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海域蕴藏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目前,河北、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都制定了海上风电发展规划。海上风电设计寿命一般为25年,由于钢管桩基础所处环境非常恶劣,常年受到海水侵蚀,因此海上风电防腐要求较高,一般采用涂层+牺牲阳极联合防腐方式。现有牺牲阳极一般直接在钢管桩上,若打桩前焊接,打桩过程中阳极受振动容易被振落,若打桩后焊接,需要水下焊接,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危险系数大,且成本高。中国专利文献CN204610156U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集成式附属结构,该附属结构整体套装在单桩基础上,并支撑于单桩基础下部桩表面预设的支撑牛腿上;所述附属结构包括风机外平台、电缆保护管、防撞系统、牺牲阳极和若干可套装于单桩基础上的圈梁,所述圈梁与圈梁间隔一定距离、同心共轴布置,圈梁之间和圈梁与风机平台之间经电缆保护护管、防撞系统和若干圈梁支撑杆连接为整体;所述牺牲阳极焊接于最下方圈梁上或圈梁支撑杆的下部。上述现有技术减少了海上施工作业时间,可有效规避打桩过程中桩身附属构件被振动破坏,但是上述集成式附属构件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受到风、浪、流的影响,与单桩的相对位置不能稳定,给海上安装作业带来极大困难,在安装过程中套笼与单桩之间的摩擦、碰撞不可避免,套笼及单桩桩身上的油漆容易被碰掉,防腐能力降低。再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6706812U公开了一种防扭转结构及具有防扭转结构的海上风机单桩基础,包括倒U型燕尾扣和支撑结构,其中倒U型燕尾扣下端开有朝向下方的倒U型槽,该支撑结构上端面为与倒U型槽相适配的圆弧面,所述倒U型燕尾扣的倒U型槽开口处具有外扩的导向槽口。该现有技术在安装时,很难保证倒U型槽与支撑结构的对正,往往需要施工人员反复调整套笼位置才能使其精确就位,安装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海上风机单桩基础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与单桩基础不方便安装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包括:圈梁,为环状结构,牺牲阳极等附属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圈梁上;支撑结构,预设在单桩基础外侧,用于支撑所述圈梁;导向结构,设置在所述圈梁上,用于引导所述圈梁在单桩基础外侧竖直向下运动至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竖直焊接在所述圈梁内表面上的两个夹板以及可滚动的设置在两个所述夹板之间的导向轮。两个所述夹板与所述圈梁之间还分别设有第一加强筋板,所述第一加强筋板的第一侧面与所述圈梁焊接,第二侧面与所述夹板焊接。两个所述夹板之间还设有第二加强筋板,所述第二加强筋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板焊接。所述第二加强筋板竖直设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单桩基础的外表面之间有间隙。所述导向轮的表面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为氯丁橡胶。所述导向结构的数量为3至5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圈梁上。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该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在安装到单桩基础上时,通过导向结构引导,在单桩基础外侧沿竖直方向运动,可避免圈梁与单桩基础之间的摩擦、碰撞,导向结构的设置可保证套笼的运动方向,不需要再反复调整其位置,有效的节约了安装时间,安装方便。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竖直焊接在所述圈梁内表面上的两个夹板以及可滚动的设置在两个所述夹板之间的导向轮,导向轮的设置能保证套笼在安装过程中受到波、浪、流影响的情况下,能够保持与单桩基础的相对位置,安装过程中不发生晃动,保证套笼精确就位。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两个所述夹板与所述圈梁之间还分别设有第一加强筋板,所述第一加强筋板的第一侧面与所述圈梁焊接,第二侧面与所述夹板焊接,第一加强筋板的设置增加了导向结构与圈梁的连接强度,从而可减小两个所述夹板的尺寸,减轻该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的整体重量。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两个所述夹板之间还设有第二加强筋板,所述第二加强筋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板焊接,第二加强筋板的设置增加了两个所述夹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可减小两个所述夹板的尺寸,减轻该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的整体重量。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所述第二加强筋板竖直设置,给导向轮流出足够的空间,减小了两个所述夹板的尺寸。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单桩基础的外表面之间有间隙,这样设置既能使该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能够精确就位,又能够避免因单桩基础制造误差产生的椭圆问题使得套笼不能安装到位。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所述导向轮的表面设有缓冲层,在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安装过程中起到缓冲碰撞的作用,避免了对油漆涂层的破坏。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所述导向结构的数量为3至5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圈梁上,能够保持改套笼与单桩基础的相对位置,安装过程中不发生晃动,保证套笼精确就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一种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的局部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单桩基础;2-圈梁;3-牺牲阳极;4-导向结构;5-牛腿结构;41-夹板;42-导向轮;43-第一加强筋板;44-第二加强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其特征在于,包括:圈梁,为环状结构,牺牲阳极等附属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圈梁上;支撑结构,预设在单桩基础外侧,用于支撑所述圈梁;导向结构,设置在所述圈梁上,用于引导所述圈梁在单桩基础外侧竖直向下运动至所述支撑结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其特征在于,包括:圈梁,为环状结构,牺牲阳极等附属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圈梁上;支撑结构,预设在单桩基础外侧,用于支撑所述圈梁;导向结构,设置在所述圈梁上,用于引导所述圈梁在单桩基础外侧竖直向下运动至所述支撑结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竖直焊接在所述圈梁内表面上的两个夹板以及可滚动的设置在两个所述夹板之间的导向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附属构件套笼,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与所述圈梁之间还分别设有第一加强筋板,所述第一加强筋板的第一侧面与所述圈梁焊接,第二侧面与所述夹板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怀明孟雷侯元柏张星波张康孔德煌赵辉余刚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