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755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塔吊基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设置在基坑内、与塔吊塔身相配合的灌注桩,位于灌注桩上方的钢格构柱,以及位于钢格构柱顶部的十字梁;灌注桩内的钢筋骨架由竖向主筋、绕设于竖向主筋外侧的螺旋箍筋和位于竖向主筋内侧的加劲箍筋组成;钢筋骨架的上部为螺旋箍筋的加密段,中部为过渡段,竖向主筋包括沿灌注桩高度方向通长设置的长主筋,以及设置在加密段和过渡段的短主筋;钢格构柱包括主弦杆和位于主弦杆内部的混凝土柱芯,钢格构柱下部为锚入灌注桩内的锚固段;十字梁通过桩帽钢板与钢格构柱固定连接;塔吊的支腿通过螺栓与十字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施工,牢固性和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
本技术涉及塔吊基础
,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
技术介绍
塔吊是施工现场常用的起重机械,其运行的平稳和安全,与其固定的基础结构是否牢固稳定有着直接的关系。现有的塔吊基础结构一般为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承台,塔吊标准节通过预埋或高强螺栓与现浇混凝土承台连接,塔吊桩基锚入现浇混凝土承台内,由塔吊的桩基实现抗压和抗拔,由混凝土承台抵抗冲切。但是这种塔吊基础施工周期长,牢固性和稳定性差,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施工,牢固性和稳定性好的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塔吊基础,施工周期长,牢固性和稳定性差,安全性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内、与塔吊塔身相配合的灌注桩,位于灌注桩上方的钢格构柱,以及位于钢格构柱顶部的十字梁;灌注桩内的钢筋骨架由竖向主筋、绕设于竖向主筋外侧的螺旋箍筋和位于竖向主筋内侧的加劲箍筋组成;钢筋骨架的上部为螺旋箍筋的加密段,中部为过渡段,竖向主筋包括沿灌注桩高度方向通长设置的长主筋,以及设置在加密段和过渡段的短主筋;钢格构柱与灌注桩对应设置,包括主弦杆和位于主弦杆内部的混凝土柱芯,钢格构柱下部为锚入灌注桩内的锚固段;十字梁通过桩帽钢板与钢格构柱固定连接;塔吊的支腿通过螺栓与十字梁固定连接。本技术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加密段的高度a1不小于灌注桩总高度的1/3,过渡段的高度a2不小于灌注桩总高度的1/4;所述短主筋的长度不大于灌注桩总高度的3/4。本技术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灌注桩顶面、与钢格构柱连接处设置有厚度不小于700mm的底板,底板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下表面低于灌注桩顶面不小于30mm。本技术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主弦杆的底部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止水钢板,环形止水钢板水平设置、位于底板内,宽度不小于100mm,环形止水钢板与底板上表面的距离不小于300mm。本技术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钢格构柱的锚固段长度不小于5m。本技术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锚固段的主弦杆外侧壁上设置有长度不小于80mm的细腰螺栓,细腰螺栓均匀间隔排布。本技术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主弦杆的中部设置有水平横撑,两端与主弦杆侧壁焊接固定;水平横撑为方钢管,方钢管的横截面积不小于主弦杆横截面积的1/6。本技术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进一步的,相邻所述主弦杆之间还设置有斜撑杆,斜撑杆与主弦杆之间的夹角不小于45°,所述斜撑杆为方钢管,方钢管的横截面积不小于主弦杆横截面积的1/6。本技术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桩帽钢板为厚度不小于20mm的钢板,设置在主弦杆顶部;桩帽钢板下方竖直设置有加劲筋板。本技术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加劲筋板呈直角梯形,相邻两直角边分别与桩帽钢板下表面和主弦杆的外侧壁焊接固定,加劲筋板沿主弦杆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为厚度不小于20mm的钢板。本技术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为灌注桩与钢格构柱组成的复合式基础结构,共同构成塔吊的竖向支撑,灌注桩内的钢筋骨架分段加密设置,不仅提高了灌注桩与钢格构柱的连接牢固性,而且增加了基础结构的抗拔能力和抗压能力。钢格构柱锚入灌注桩内的锚固段长度不小于5m,确保钢格构柱的锚固稳定性和基础结构的承载力;锚固段的外侧壁设置有细腰螺栓,在灌注桩内可以增大主弦杆与灌注桩的摩擦力,提高基础机构的承载力;钢格构柱之间通过水平支撑和斜撑杆连接成有机整体,共同承担塔吊的荷载,提高了整体基础结构的稳定性,也提高了基础结构的荷载能力。本技术钢格构柱顶部设置十字梁与塔吊塔身连接,可有效抵抗塔吊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水平向扭矩,提高了基础结构的抗冲切能力。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灌注桩内的钢筋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钢筋骨架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为钢格构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基础结构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灌注桩;11-长主筋;12-短主筋;13-螺旋箍筋;14-加劲箍筋;2-底板;21-环形止水钢板;3-钢格构柱;31-锚固段;32-细腰螺栓;4-水平横撑;5-斜撑杆;6-桩帽钢板;7-加劲筋板;8-十字梁;9-支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5所示,本技术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内、与塔吊塔身相配合的灌注桩1,位于灌注桩1上方的钢格构柱3,以及位于钢格构柱3顶部的十字梁8。如图2和图3所示,灌注桩1内的钢筋骨架由竖向主筋、绕设于竖向主筋外侧的螺旋箍筋13和位于竖向主筋内侧的加劲箍筋14组成;钢筋骨架的上部为螺旋箍筋13的加密段,加密段的高度a1不小于灌注桩1总高度的1/3,钢筋骨架的中部为过渡段,过渡段的高度a2不小于灌注桩1总高度的1/4;竖向主筋包括沿灌注桩1高度方向通长设置的长主筋11,以及设置在加密段和过渡段的短主筋12,短主筋12的长度不大于灌注桩1总高度的3/4。钢格构柱3与灌注桩1对应设置,底部通过螺旋焊管与灌注桩1锚固,灌注桩1顶面、与钢格构柱3连接处设置有厚度不小于700mm的底板2,底板2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下表面低于灌注桩1顶面不小于30mm;钢格构柱3包括主弦杆和位于主弦杆内部的混凝土柱芯,主弦杆为壁厚不小于10mm的圆钢管,混凝土柱芯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40;如图4所示,钢格构柱3下部为锚入灌注桩1内的锚固段31,锚固段31的长度不小于5m,锚固段31的主弦杆外侧壁上设置有长度不小于80mm的细腰螺栓32,细腰螺栓32均匀间隔排布,在灌注桩1内可以增大主弦杆与灌注桩1的摩擦力,提高基础机构的承载力;主弦杆底部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止水钢板21,环形止水钢板21水平设置、位于底板2内,宽度不小于100mm,环形止水钢板21与底板2上表面的距离不小于300mm,与主弦杆外侧壁焊接固定。主弦杆的中部设置有水平横撑4,两端与主弦杆侧壁焊接固定;相邻主弦杆之间还设置有斜撑杆5,斜撑杆5与主弦杆之间的夹角不小于45°,水平横撑4与斜撑杆5均为方钢管,方钢管的横截面积不小于主弦杆横截面积的1/6。主弦杆顶部设置有桩帽钢板6,桩帽钢板6为厚度不小于20mm的钢板,桩帽钢板6下方竖直设置有加劲筋板7,加劲筋板7呈直角梯形,相邻两直角边分别与桩帽钢板6下表面和主弦杆的外侧壁焊接固定,加劲筋板7沿主弦杆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为厚度不小于20mm的钢板。十字梁8设置在桩帽钢板6上方,与桩帽钢板6焊接固定,十字梁8为水平双拼的方钢管。塔吊的支腿9通过螺栓与十字梁8固定连接。本技术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塔吊的设计位置,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放线;步骤二、预制钢格构柱3;步骤三、施工灌注桩1;采用混凝土直升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制作灌注桩1,灌注桩1内预埋钢筋骨架;步骤四、将钢格构柱3的锚固段31送入灌注桩1,与灌注桩1的钢筋骨架固定,并设置环形止水钢板21;钢格构柱3施工前破除外层包裹的素混凝土,切除设计柱顶标高以上多余钢管;步骤五、浇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坑内、与塔吊塔身相配合的灌注桩(1),位于灌注桩(1)上方的钢格构柱(3),以及位于钢格构柱(3)顶部的十字梁(8);灌注桩(1)内的钢筋骨架由竖向主筋、绕设于竖向主筋外侧的螺旋箍筋(13)和位于竖向主筋内侧的加劲箍筋(14)组成;钢筋骨架的上部为螺旋箍筋(13)的加密段,中部为过渡段,竖向主筋包括沿灌注桩(1)高度方向通长设置的长主筋(11),以及设置在加密段和过渡段的短主筋(12);钢格构柱(3)与灌注桩(1)对应设置,包括主弦杆和位于主弦杆内部的混凝土柱芯,钢格构柱(3)下部为锚入灌注桩(1)内的锚固段(31);十字梁(8)通过桩帽钢板(6)与钢格构柱(3)固定连接;塔吊的支腿(9)通过螺栓与十字梁(8)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坑内、与塔吊塔身相配合的灌注桩(1),位于灌注桩(1)上方的钢格构柱(3),以及位于钢格构柱(3)顶部的十字梁(8);灌注桩(1)内的钢筋骨架由竖向主筋、绕设于竖向主筋外侧的螺旋箍筋(13)和位于竖向主筋内侧的加劲箍筋(14)组成;钢筋骨架的上部为螺旋箍筋(13)的加密段,中部为过渡段,竖向主筋包括沿灌注桩(1)高度方向通长设置的长主筋(11),以及设置在加密段和过渡段的短主筋(12);钢格构柱(3)与灌注桩(1)对应设置,包括主弦杆和位于主弦杆内部的混凝土柱芯,钢格构柱(3)下部为锚入灌注桩(1)内的锚固段(31);十字梁(8)通过桩帽钢板(6)与钢格构柱(3)固定连接;塔吊的支腿(9)通过螺栓与十字梁(8)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段的高度a1不小于灌注桩(1)总高度的1/3,过渡段的高度a2不小于灌注桩(1)总高度的1/4;短主筋(12)的长度不大于灌注桩(1)总高度的3/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1)顶面、与钢格构柱(3)连接处设置有厚度不小于700mm的底板(2),底板(2)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下表面低于灌注桩(1)顶面不小于3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弦杆的底部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止水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邹子义徐欢姚元朝崔秀生袁蜜花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