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结构及转运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7267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7
本技术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结构及转运站,该装配结构包括:钢横梁和预制柱组件,钢横梁设置有第一连接部,预制柱组件包括钢管柱,钢管柱内填充有混凝土,钢管柱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以使钢横梁与预制柱组件相互垂直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预制柱组件,该预制柱组件包括钢管柱,其内部填充有混凝土,且该预制柱组件通过连接结构与钢横梁刚性连接,既满足了刚性要求,又不需要设置柱间支撑,便于施工,安装快捷,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物料输送,具体涉及一种装配结构及转运站


技术介绍

1、转运站是在产品产地(或集中地点)至目的地之间所设的中转站,转运站作为散料输运行业的关键设备,主要用于将物料从一条输送皮带传到另外一条输送皮带或将物料从输送皮带转移到物料处理设备。

2、常规转运站建筑的建造采用钢结构或者现浇混凝土结构两种形式,钢结构转运站通常采用钢横梁、钢柱、钢支撑通过螺栓相互连接搭建而成,但这种结构由于需要增加钢结构的整体刚度,通常在竖向平面内增加若干柱间支撑,造成进出皮带机与其发生干涉,影响工艺方案的布置;而混凝土结构转运站虽然无需设置柱间支撑,但传统的建造方法的施工环节较多,施工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结构及转运站,以解决现有的采用钢结构形式影响工艺方案的布置以及混凝土结构形式施工环节多、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结构,包括:

3、钢横梁,设置有第一连接部;

4、预制柱组件,包括钢管柱,所述钢管柱内填充有混凝土,所述钢管柱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以使所述钢横梁与所述预制柱组件相互垂直连接。

5、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预制柱组件,该预制柱组件包括钢管柱,其内部填充有混凝土,且该预制柱组件通过连接结构与钢横梁刚性连接,既满足了刚性要求,又不需要设置柱间支撑,便于施工,安装快捷,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钢管柱内部设置有第一加劲结构,所述第一加劲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加劲肋板,多个所述第一加劲肋板水平设置且沿所述钢管柱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钢管柱内。

7、有益效果:通过在钢管柱内水平设置多个第一加劲肋板,保证钢管柱在水平方向的稳定性和抗扭性,有效提高了钢管柱与钢横梁连接节点处的承载能力、抗压能力以及抗震性能。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钢管柱内部设置有第二加劲结构,所述第二加劲结构包括第二加劲肋板,所述第二加劲肋板垂直于所述第一加劲肋板设置。

9、有益效果:通过在钢管柱内垂直设置第二加劲肋板,增大钢管柱在竖直方向的刚度和抗弯强度,防止钢管柱受压导致屈曲,保证钢管柱的稳定性和抗屈曲性。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钢横梁的钢横梁腹板一侧的多个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钢管柱靠近所述钢横梁一侧的腹板连接板,所述腹板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螺栓孔,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一螺栓孔和所述第二螺栓孔内,以使所述钢横梁和所述钢管柱连接。

11、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腹板连接板与钢横梁腹板螺栓连接,便于安装,提高钢横梁和钢管柱的安装效率,将钢横梁和钢管柱初步定位固定,为后续焊接固定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焊接的效率和准确性。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腹板连接板沿所述钢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第二螺栓孔沿所述腹板连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13、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沿钢横梁长度方向设置的腹板连接板,且第二螺栓孔沿腹板连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可增加与钢横梁腹板的连接面积,提高钢横梁与钢管柱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焊剂垫,所述焊剂垫设置在所述钢横梁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的下端,所述焊剂垫适于在焊接时与所述钢管柱接触。

15、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焊剂垫,在进行焊接时,焊剂垫与钢管柱接触,可堵住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与钢管柱之间的缝隙,防止焊接过程中焊剂洒落。

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三加劲结构,所述第三加劲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三加劲肋板,两个所述第三加劲肋板分别设置在所述钢横梁的两侧。

17、有益效果:通过在钢横梁两侧设置第三加劲肋板,相当于增加了上翼缘板与下翼缘板的宽度,进而增加钢横梁上翼缘板与下翼缘板和钢管柱的连接区域,在进行焊接时,第三加劲肋板随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与钢管柱外表面焊接,进一步提高了钢横梁与钢管柱的连接强度,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混凝土柱,所述钢管柱两端插设于所述混凝土柱内,在所述混凝土柱的外部设置有柱箍筋。

19、有益效果:通过在混凝土柱外部设置柱箍筋,起到加固结构的作用,能够提高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同时减少混凝土柱的变形,提高混凝土柱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2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柱纵筋,所述柱纵筋与所述柱箍筋相互垂直连接。

21、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柱纵筋,可抵抗混凝土柱的压力,防止混凝土柱的压弯变形,且可抵抗混凝土柱拉应力和剪应力,提高混凝土柱结构的稳定性。

22、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转运站,包括:输送设备和如前述第一方面提供的装配结构,所述输送设备安装于所述装配结构的钢横梁上。

23、有益效果:因为转运站包括装配结构,具有与装配结构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2)内部设置有第一加劲结构,所述第一加劲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加劲肋板(23),多个所述第一加劲肋板(23)水平设置且沿所述钢管柱(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钢管柱(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2)内部设置有第二加劲结构,所述第二加劲结构包括第二加劲肋板(24),所述第二加劲肋板(24)垂直于所述第一加劲肋板(23)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钢横梁(1)的钢横梁腹板(11)一侧的多个第一螺栓孔(111),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钢管柱(2)靠近所述钢横梁(1)一侧的腹板连接板(22),所述腹板连接板(2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螺栓孔(221),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一螺栓孔(111)和所述第二螺栓孔(221)内,以使所述钢横梁(1)和所述钢管柱(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连接板(22)沿所述钢横梁(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第二螺栓孔(221)沿所述腹板连接板(22)的长度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焊剂垫(3),所述焊剂垫(3)设置在所述钢横梁(1)的上翼缘板(12)和下翼缘板(13)的下端,所述焊剂垫(3)适于在焊剂时与所述钢管柱(2)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加劲结构,所述第三加劲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三加劲肋板(25),两个所述第三加劲肋板(25)分别设置在所述钢横梁(1)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凝土柱(4),所述钢管柱(2)两端插设于所述混凝土柱(4)内,在所述混凝土柱(4)的外部设置有柱箍筋(5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柱纵筋(52),所述柱纵筋(52)与所述柱箍筋(51)相互垂直连接。

10.一种转运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设备(6)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结构,所述输送设备(6)安装于所述装配结构的钢横梁(1)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2)内部设置有第一加劲结构,所述第一加劲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加劲肋板(23),多个所述第一加劲肋板(23)水平设置且沿所述钢管柱(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钢管柱(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2)内部设置有第二加劲结构,所述第二加劲结构包括第二加劲肋板(24),所述第二加劲肋板(24)垂直于所述第一加劲肋板(23)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钢横梁(1)的钢横梁腹板(11)一侧的多个第一螺栓孔(111),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钢管柱(2)靠近所述钢横梁(1)一侧的腹板连接板(22),所述腹板连接板(2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螺栓孔(221),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一螺栓孔(111)和所述第二螺栓孔(221)内,以使所述钢横梁(1)和所述钢管柱(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连接板(22)沿所述钢横梁(1)的长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光明葛圳东赵新辉石鑫王二峰张新春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