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UACJ专利>正文

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6811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其仅通过比以往更简便的一次处理即可获得较高的白度。铝部件具有:由铝或者铝合金构成的基材;以及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0μm以下的阳极氧化覆膜,其中,阳极氧化覆膜具有:形成于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nm~150nm的阻挡层;以及形成于阻挡层上的厚度为6μm以上的多孔层,多孔层具有:从多孔层和阻挡层的边界沿多孔层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孔;以及与第一孔连通、且在所述多孔层的厚度方向朝向多孔层的表面以辐射状分支延伸的第二孔。

Aluminum parts and their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luminium component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hich can obtain a higher whiteness only by one treatment which is simpler than before. The aluminium component has: a base material consisting of aluminium or aluminium alloy; and an anodic oxidation coating with a thickness of less than 100 microns on the surface of the base material, in which the anodic oxidation coating has a barrier layer with a thickness of 10 to 150 nanometers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base material; and a porous layer with a thickness of more than 6 microns formed on the barrier layer, which has: a boundary edge between the porous layer and the barrier layer. The first hole extending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porous layer and the second hole connecting with the first hole and extending radially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porous layer towards the surface of the porous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建材、电子设备的壳体等要求设计性的用途,期望具有不透明白色的铝部件。不透明白色是通过在铝部件的阳极氧化处理中所使用的一般的染色方法以及着色方法难以实现的色调。因此,以往提出了具有不透明白色的铝部件的制造方法。日本特开昭53-087945号公报公开了如下方法:在壁垒型阳极氧化处理之后进行伴随电流恢复的多孔型阳极氧化处理,使覆膜构造发生变化,由此制造具有不透明白色的铝部件。日本特开2017-25384号公报公开了如下方法:将颜料填充至通过阳极氧化处理而形成的细孔,由此对铝部件进行着色。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以往的具有不透明白色的铝部件的制造方法需要复杂的电解工序,例如需要进行二次处理以上的处理工序等。另外,还存在必须进行交流电解所需的高额的设备投资之类的设备方面的问题。并且,通过现有的铝部件的制造方法,仍旧无法获得足够白度的铝部件。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比以往更简便的一次处理而获得的、白度较高的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各实施方式。[1]一种铝部件,其具有:由铝或者铝合金构成的基材;以及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0μm以下的阳极氧化覆膜,其中,所述阳极氧化覆膜具有:形成于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nm~150nm的阻挡层(barrierlayer);以及形成于所述阻挡层上的厚度为6μm以上的多孔层,所述多孔层具有:从所述多孔层和阻挡层的边界沿所述多孔层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孔;以及与所述第一孔连通、且在所述多孔层的厚度方向朝向多孔层的表面以辐射状分支延伸的第二孔。[2]上述[1]所述的铝部件,其中,所述第二孔与所述基材的表面所成的角度为30度~85度。[3]上述[1]所述的铝部件,其中,从所述阳极氧化覆膜的表面侧对所述铝部件进行测定时的亨特白度(Hunterwhiteness)为70~90。[4]上述[1]所述的铝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孔的平均直径为10nm~150nm,并且,相邻的所述第一孔的平均间隔为25nm~400nm。[5]一种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准备由铝或者铝合金构成的基材的工序;以及在含有浓度为0.01mol·dm-3~2.0mol·dm-3的选自无机酸以及有机羧酸中的第一酸或者第一酸盐、以及浓度为0.01mol·dm-3~5.0mol·dm-3的由酸酐构成的第二酸的电解液中,在电流密度为5mA·cm-2~30mA·cm-2、电解液的温度为0℃~80℃的条件下对所述基材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的工序。[6]上述[5]所述的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酸是选自焦磷酸(diphosphoricacid)、三磷酸(triphosphoricacid)以及多磷酸(polyphosphoricacid)中的至少一种酸酐。[7]上述[5]所述的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铝部件具有:由铝或者铝合金构成的基材;以及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0μm以下的阳极氧化覆膜,其中,所述阳极氧化覆膜具有:形成于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nm~150nm的阻挡层;以及形成于所述阻挡层上的厚度为6μm以上的多孔层,所述多孔层具有:从所述多孔层和阻挡层的边界沿所述多孔层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孔;以及与所述第一孔连通、且在所述多孔层的厚度方向朝向多孔层的表面以辐射状分支延伸的第二孔。[8]一种铝部件,其采用上述[5]所述的铝部件的制造方法制造。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通过比以往更简便的一次处理而获得的白度高的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附图说明图1A和图1B是示意性地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铝部件的图。图2是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对实施例3中的阳极氧化覆膜的截面进行拍摄所得的照片。图3是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对实施例3中的阳极氧化覆膜和基材的边界截面进行拍摄所得的照片。图4是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对实施例3中的多孔层表面进行拍摄所得的照片。具体实施方式1.铝部件铝部件具有基材、和基材表面上的阳极氧化覆膜。以下,对构成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铝部件的各部分进行说明。(基材)基材可以由铝构成,也可以由铝合金构成。可以根据铝部件的用途而适当地选择基材的材质。例如,从提高铝部件的强度的方面考虑,优选将5000系铝合金或者6000系铝合金作为基材。另外,从进一步提高阳极氧化处理后的白度的方面考虑,优选将难以通过阳极氧化处理而发生着色的1000系铝合金或者6000系铝合金作为基材。(阳极氧化覆膜)阳极氧化覆膜具有:形成于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nm~150nm的阻挡层;以及形成于阻挡层上的厚度为6μm以上的多孔层。阳极氧化覆膜的整体具有100μm以下的厚度。若阳极氧化覆膜的厚度超过100μm,则电解时间延长而导致生产率的降低,除此之外,还会产生伴随不均匀生长的斑点,从而造成外观不良。优选阳极氧化覆膜的整体具有80μm以下的厚度。阻挡层具有10nm~150nm的厚度,从而能够抑制干渉引起的着色,并能够提高白度。多孔层具有6μm以上的厚度。若多孔层的厚度不足6μm,则由漫反射引起的光扩散变得不充分,因此,阳极氧化覆膜容易变得透明。而且,若阳极氧化覆膜变得透明,则铝部件的色调变得接近基材的色调,因此,不优选。多孔层的厚度优选为6μm以上且不足100μm,更优选8μm~75μm,进一步优选10μm~50μm。多孔层具有第一孔以及第二孔。第一孔从多孔层和阻挡层的边界沿多孔层的厚度方向延伸。由此,第一孔位于多孔层的阻挡层侧(多孔层和阻挡层的边界及其附近),并沿多孔层的厚度方向(与基材的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二孔与第一孔连通、且在多孔层的厚度方向上朝向多孔层的表面以辐射状而分支延伸。即,第二孔随着接近多孔层的表面,从一个孔分支的一个以上的孔以如下方式在规定的角度范围扩展而存在:一个以上的孔从一个孔以规定角度分支延伸、进而一个以上的孔进一步从该孔以规定角度分支延伸。第二孔沿多孔层的厚度方向朝向多孔层的表面以倒置树枝状扩展伸长。由此,第二孔位于多孔层的表面侧(多孔层的表面及其附近)。“多孔层的表面”表示多孔层的相互对置的两个面中的与阻挡层相接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当利用与其厚度方向平行的截面对多孔层进行观察时,从基材侧朝向多孔层的表面侧依次存在第一孔以及第二孔。一个实施方式的铝部件在多孔层中具有第二孔,从而因入射至多孔层内的光的漫反射而引起光的扩散,能够提高铝部件的白度。第二孔与基材的表面所成的角度优选为30度~85度,更优选为35度~80度,进一步优选为40度~75度。关于第二孔与基材表面所成的角度,利用使用FE-SEM(SU-8230:日立制作所制造)对阳极氧化覆膜的表面以及截面进行观察的结果而进行测定。在对截面的观察中,针对通过使阳极氧化处理后的样品弯曲成V字状而产生的覆膜的裂纹倾斜地进行观察。更具体而言,在分岔的起点相对于分岔的起点、包含该起点的第一孔以及基材表面所成的垂直线引出平行线,对该平行线与第二孔所成的角度进行计算,将SEM像的每一个视野中的任意10点的平均值设为第二孔与基材表面所成的角度。在该情况下,基材表面与上述平行线平行。第二孔与基材的表面所成的角度为30度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部件,其具有:由铝或者铝合金构成的基材;以及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0μm以下的阳极氧化覆膜,其中,所述阳极氧化覆膜具有:形成于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nm~150nm的阻挡层;以及形成于所述阻挡层上的厚度为6μm以上的多孔层,所述多孔层具有:从所述多孔层和阻挡层的边界沿所述多孔层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孔;以及与所述第一孔连通、且在所述多孔层的厚度方向上朝向多孔层的表面以辐射状分支延伸的第二孔。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28 JP 2017-2274821.一种铝部件,其具有:由铝或者铝合金构成的基材;以及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0μm以下的阳极氧化覆膜,其中,所述阳极氧化覆膜具有:形成于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nm~150nm的阻挡层;以及形成于所述阻挡层上的厚度为6μm以上的多孔层,所述多孔层具有:从所述多孔层和阻挡层的边界沿所述多孔层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孔;以及与所述第一孔连通、且在所述多孔层的厚度方向上朝向多孔层的表面以辐射状分支延伸的第二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部件,其中,所述第二孔与所述基材的表面所成的角度为30度~85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部件,其中,从所述阳极氧化覆膜的表面侧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村顺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UACJ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