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6440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货物部分分层地装载到装载面上的装载设备,其具有能够沿至少一个方向移动的装载头,在装载头中布置有放置元件用以容纳一层货物部分,移走元件横向于移动方向地布置在放置元件上,放置元件和移走元件能够沿移动方向或沿放置元件的纵向方向相对彼此运动,在位于装载位置中的放置元件上装载的货物部分能够通过放置元件和移走元件相对彼此的运动从放置元件移走,装载头尤其是在位于装载位置中的放置元件下方具有输出开口用以对层进行输出,其中放置元件具有中间的安放区域和与安放区域的纵向侧联接的侧部,侧部相对于中间的安放区域的延伸平面倾斜地向上弯折,其中在每个侧部上能够容纳有一列沿移动方向依次布置的货物部分。

Load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oading device for layering cargo parts onto a loading surface, which has a loading head capable of moving in at least one direction, a placing element is arranged in the loading head to accommodate a layer of cargo parts, a moving element is arranged on the placing element laterally in the moving direction, and a placing element and a moving element can be placed along the moving direction or along the placing element. The cargo part loaded on the placement element in the loading position can be removed from the placement element by the relative movement of the placement element and the removal element. The loading head, especially under the placement element in the loading position, has an output opening for output to the layer, where the placement element has an intermediate placement area and a placement area. On the side of the longitudinal side connection of the domain, the extension plane of the side relative to the middle placing area is inclined upward bending, in which each side can accommodate a row of cargo parts arranged sequentially along the moving di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载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货物部分分层地装载到装载面上的装载设备,所述装载设备具有能够移动的装载头,装载头在输送路线的端部上以层的形式容纳一定数量的、例如五个或十个货物部分,例如袋子、包或纸板,并且完整的层放置在装载面上的期望的位置上。
技术介绍
为了使一定数量的叠置的层具有最佳的结合,层形成通常根据预先确定的模式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说明一种装载设备,利用所述装载设备能够实现完整的层的有利的和紧凑的输出,从而各个货物部分在尽可能紧密相邻的定位中输出,并且所述层尽可能好地填充例如运输工具(如货车或火车)的竖直的侧壁之间的预先确定的空间。该任务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用于将货物部分分层地装载到装载面上的装载设备解决,所述装载设备具有能够沿至少一个方向移动的装载头,在装载头中布置有放置元件用以容纳一层货物部分,移走元件(Abschiebeelement)横向于水平的移动方向或纵向方向地布置在放置元件上,其中放置元件和移走元件能够沿移动方向或沿放置元件的纵向方向相对彼此运动,并且其中在位于装载位置中的放置元件上装载的货物部分能够通过放置元件和移走元件相对彼此的运动从放置元件移走,其中装载头尤其是在位于装载位置中的用于放置层的放置元件下方具有输出开口,其中根据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是,放置元件具有中间的安放区域和与安放区域的纵向侧联接的侧部,侧部相对于中间的安放区域的延伸平面倾斜向上弯折,其中在每个侧部上能够容纳一列沿移动方向依次布置的货物部分。优选地,移走元件位置固定地布置,而放置元件能够沿移动方向或纵向方向在装载位置与放置位置之间运动,在装载位置中,放置元件能够位于输出开口上,在放置位置中,放置元件能够与输出开口相邻,释放输出开口。备选地,放置元件位置固定地布置,并且移走元件能够沿移动方向或纵向方向在装载位置与放置位置之间水平运动。输出开口能够在该情况下位于放置元件前方。安放区域能够具有矩形的平面图,具有平行于移动方向延伸的纵向侧。通过倾斜向上弯折的侧部在放置元件上的布置,一方面在放置过程中实现货物部分的有利的运动学,这是因为从侧部导出的货物部分具有相互或向内指向的运动的趋势,从而有利于层的紧凑的放置。此外,设有倾斜的侧部的放置元件具有如下优点:其宽度相对于水平布置减小,从而相应能够比在水平的构造方案中更窄的装载头在侧向受限的装载面或装载空间中的定位能够与放置元件的平坦的构造方案相比更简单地实现。适宜地,放置元件能够在装载位置与放置位置之间运动一个层长度,从而层在其整个长度上被移走。优选地设置的是,侧部是平坦的或者具有平坦的安放面,其中备选地存在如下可能性:每个侧部虽然总体上是平坦的或者具有平坦的延伸平面,但具有各个沿移动方向延伸的安放肋,以便减小形状稳定的货物部分、例如纸板的安放面。安放区域也能够是平坦的或总体上平坦的并且设有安放肋。在变型方案中,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是,中间的安放区域在其纵向侧具有向下倾斜的或弯折的侧边缘,侧边缘与侧部在相应形成通道形的凹陷部的情况下联接。由此实现的是,由侧部容纳的货物部分与之前描述的实施方案相比具有更深的层,由此获得输出运动的另外的运动学,这在货物部分的特定的特性中,在特定的层模式中或也在装载面不具有侧壁的情况下证实为有利的。通道形的凹陷部能够具有倒圆的或有棱角的横截面。侧部能够相对于中间的安放区域的延伸平面倾斜向上弯折20º至70º,优选30º至60º,或者例如40º至50º,优选45º。侧边缘能够相对于延伸平面向下弯折20º至70º,优选30º至60º,或者例如40º至50º,优选45º。优选地,在侧边缘与侧部之间存在90º的角度。优选地设置的是,具有第一支脚和相对其弯折的第二支脚的V形弯折的覆盖元件围绕在支脚之间的枢转轴能够枢转地铰接在每个侧部的外端部上,其中在第一位置中,第一支脚覆盖通道形的凹陷部并且第二支脚在具有相应的侧部的平面内并且在相应的侧部的延长部中延伸,并且在第二位置中,第一支脚在具有相应的侧部的平面内并且在相应的侧部的延长部中延伸。在该变型方案中,支脚中的一个支脚替代相应的侧部的外部分,从而侧部能够与在没有能够枢转的覆盖元件的实施方案中相比相应更短地构造。枢转轴能够平行于移动方向地延伸。两个支脚能够相互弯折110º至160º,优选135º。通道形的凹陷部和覆盖元件优选在放置元件的整个长度上延伸。装载头能够具有与移走元件对置的前壁和与移走元件相邻地布置的侧壁,其能够垂直于放置元件的安放区域的延伸平面地布置。在此优选设置的是,装载头的输出开口从前壁延伸至移走元件,并且进一步优选的是,输出开口从一个侧壁延伸至对置的侧壁。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设置的是,放置元件的中间的安放区域梯形地构造,并且安放区域的纵向侧和侧部与移动方向相反地或沿纵向方向朝放置元件的、在放置位置中位于移走元件下方的输出端部的方向汇聚地布置。分别在纵向侧或侧部与放置元件的移动方向或纵向方向之间形成的角度优选在1º至10º之间,进一步优选在3º至7º之间,例如5º。通过放置元件的汇聚的构造,货物部分得到紧凑的放置的有利的趋势,其中能够实现对位于布置在侧部上的货物部分之间的货物部分的一定的挤压或压缩。在具有通道形的凹陷部的实施方案中,通道形的凹陷部能够朝放置元件的、在放置位置中位于移走元件下方的输出端部的方向汇聚地布置,优选平行于侧部。在需要时,通道形的凹陷部能够通过具有三角形的横截面的置入元件填充或关闭。装载头能够具有后壁,其中移走元件能够居中地位于后壁与前壁之间。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随后借助实施例描述,其中参见附图,附图中:图1a、b示意性地以侧视图示出了用于给货车装载货物部分的已知的装载设备;图2a、b以俯视图示出了根据图1的装载设备;图3a-d示意性阐述了利用根据图1和2的已知的装载设备的装载过程;图4a-d阐述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载设备和利用其实施的装载过程;图5a-d和6a、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载设备的两个变型方案和利用其实施的装载过程;图5e示出了根据图5和6的放置元件的变型方案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和图7-9示出了放置元件的不同的变型方案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和2阐述了借助自身已知的装载设备2实现的装载过程,其中货车6的装载面4分层地装载有货物部分8。货物部分8的每个单层10作为整体由装载设备2放置到装载面4上或已经放置的层10上。在所示的示例中,每个层10包括总共十个货物部分8,其中两个货物部分8分别沿纵向方向12依次布置,并且五个货物部分8沿横向方向14并排布置。装载设备2具有装载头20,其可沿至少一个方向,例如沿两个或三个方向移动,其中装载头20在所示的示例中可至少沿纵向和横向方向12、14移动,以便能够根据长度和高度装载货车6。装载头20保持在未示出的承载和驱动设备上,利用承载和驱动设备,装载头能够沿提到的方向移动,即在图1a所示的卸载位置(以便将一层在特定的位置中放置在装载面4上或已经放置的层10上)与装载位置之间移动,装载位置例如位于运输装置的输出端部上,利用运输装置能够传输货物部分8,并且在运输装置上,装载头20能够被装载以相应于一层的数量的货物部分。图1b仅示出了装载头20,其中除了前壁22、后壁24和底壁26以外还示出了放置元件28,其能够在位置固定地保持的移走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将货物部分(8)分层地装载到装载面(4)上的装载设备(2),所述装载设备具有能够沿至少一个方向移动的装载头(20),在装载头中布置有放置元件(28、38)用以容纳一层货物部分(8),移走元件(30)横向于水平的移动方向(16)地布置在放置元件上,其中放置元件和移走元件能够沿移动方向相对彼此运动,并且其中在位于装载位置中的放置元件(28、38)上装载的货物部分(8)能够通过放置元件(28、38)和移走元件相对彼此的运动从放置元件(28、38)移走,其中装载头(20)具有输出开口用以对层进行输出,其特征在于,放置元件(28、38)具有中间的安放区域(32)和与安放区域(32)的纵向侧联接的侧部(34),侧部相对于中间的安放区域(32)的延伸平面(32a)倾斜地向上弯折,其中在每个侧部(34)上能够容纳有一列沿移动方向(16)依次布置的货物部分(8)。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29 EP 17204412.51.一种用于将货物部分(8)分层地装载到装载面(4)上的装载设备(2),所述装载设备具有能够沿至少一个方向移动的装载头(20),在装载头中布置有放置元件(28、38)用以容纳一层货物部分(8),移走元件(30)横向于水平的移动方向(16)地布置在放置元件上,其中放置元件和移走元件能够沿移动方向相对彼此运动,并且其中在位于装载位置中的放置元件(28、38)上装载的货物部分(8)能够通过放置元件(28、38)和移走元件相对彼此的运动从放置元件(28、38)移走,其中装载头(20)具有输出开口用以对层进行输出,其特征在于,放置元件(28、38)具有中间的安放区域(32)和与安放区域(32)的纵向侧联接的侧部(34),侧部相对于中间的安放区域(32)的延伸平面(32a)倾斜地向上弯折,其中在每个侧部(34)上能够容纳有一列沿移动方向(16)依次布置的货物部分(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放置元件(28、38)能够在装载位置与放置位置之间运动一个层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侧部(34)是平坦的。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设备,其特征在于,中间的安放区域(32)具有向下延伸的或弯折的侧边缘(40),侧边缘与侧部(34)在相应形成通道形的凹陷部(42)的情况下联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载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支脚(50)和相对其弯折的第二支脚(52)的V形弯折的覆盖元件(48)围绕在支脚(50、52)之间布置的枢转轴(46)能够枢转地铰接在每个侧部(34)的外端部上,其中在第一位置中,第一支脚(50)覆盖通道形的凹陷部(42)并且第二支脚(52)在具有相应的侧部(34)的平面内并且在具有相应的侧部的延长部中延伸,并且在第二位置中,第一支脚(50)在具有相应的侧部(34)的平面内并且在相应的侧部的延长部中延伸。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维内
申请(专利权)人:伯曼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