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带式输送器的可调节防夹入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8438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带式输送设备的输送带的支撑站,该支撑站带有多个在承载支架处可转动地保持的承载滚筒和防夹入保护装置,该防夹入保护装置带有多个防夹入保护区段,其中,防夹入保护区段分别相邻于一个承载滚筒并且相对于输送带以间距布置,其中,每个防夹入保护区段保持在一个支撑件处,其中,柔性的中间区段分别布置在两个相邻的防夹入保护区段的端部之间并且将它们柔性地相互连接,其中,支撑件中的至少一个支撑件是能调节的,并且由此保持在该支撑件处的防夹入保护区段与输送带的间距以及至少一个中间区段与输送带的间距是能调整的,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调整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带式输送器的可调节防夹入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带式输送设备的输送带的支撑站、一种这样的带有至少一个这种支撑站的带式输送设备以及一种用于调整输送带与防夹入保护装置之间间距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带式输送设备中要避免在运转的带与旋转的承载滚筒之间的拉入部位或要尽可能将其调整到不危险,因为这种拉入区域尤其是对于可能处于输送带的区域中、在那进行工作并且用手或衣服够到拉入区域中的工作人员而言是危险源。由EP1847486B1已知一种用于带有输送带用的多个引导和支撑滚筒的输送器的支撑站,其中,设置有防夹入保护装置,该防夹入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型材轨道,该保护型材轨道连续地沿着至少两个承载滚筒的长度延伸。已知的防夹入保护装置由多个防夹入保护区段组合而成,这些防夹入保护区段以其纵向方向分别平行于承载滚筒伸延。在相邻的承载滚筒之间的过渡区域处、即在各个防夹入保护区段之间的过渡部位处,防夹入保护区段相互焊接。在这些部位处,防夹入保护装置构造尖棱的且非柔性的角度(或称为角,即Winkel)。而输送带在这些部位处通常具有带有一定半径的倒圆,该半径的大小取决于输送带的负载、输送带的预紧力、输送速度、输送带的老化和其他因素。在防夹入保护区段之间的刚性角度不能与输送带的改变的半径相匹配。由此,输送带在这些部位处有可能具有相对于防夹入保护装置不期望地大的间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克服上文描述的问题。尤其是应提供一种支撑站,该支撑站确保在输送带与防夹入保护装置之间预设的小的间距。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站解决。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撑站提供如下优点:可减小在拉入区域中输送带与防夹入保护装置之间的间距,该拉入区域处于相邻的承载滚筒之间的过渡区域中。这首先在于,支撑站是能柔性调整的。如果例如输送带的形状由于改变的负载、输送带的改变的预紧力、带式输送设备或输送带老化或改变的运输速度而改变,则这可以通过调整防夹入保护装置来补偿(或称为平衡,即ausgeglichen)。为此,可以改变一个或多个防夹入保护区段和/或中间区段的位置。不能调节的支撑件可以完全或部分地通过承载滚筒的支承架或承载支架形成。如上文已经表明的,拉入区域的特别关键的位置是在两个承载滚筒之间的过渡区域。在这样的部位处,输送带的形状由于上文提及的影响而特别强烈地改变,因为该输送带在那不靠置在承载滚筒上。承载滚筒相对彼此具有角度,从而防夹入保护装置在这些区段中也是成弯角的。在已知的支撑站中,在该部位处防夹入保护装置的两个直线的区段撞到(或称为相交,即stoßen)彼此。防夹入保护装置的形状即仅不充分地描绘(或称为复刻,即abbilden)输送带在该部位处的半径。由此,在输送带与防夹入保护装置之间可能出现相对大的间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撑站可特别好地覆盖在两个承载滚筒之间的所述关键的过渡部位,因为在这些部位处设置有柔性的中间区段。柔性的中间区段是弹性的,也就是说这些柔性的中间区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变形。尤其地,所述柔性的中间区段可以比联接到所述柔性的中间区段处的防夹入保护区段具有更强弹性,所述防夹入保护区段分别相邻于承载滚筒布置。优选地,两个防夹入保护区段(这两个防夹入保护区段借助于柔性的中间区段在端部侧相互连接)由于柔性的中间区段的柔性能够相对于彼此运动。相应地,柔性的中间区段可以形成如下半径,该半径基本上相应于输送带在该部位处的半径。因为防夹入保护区段能够相对于彼此运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柔性的中间区段的半径也是能调节的。由此,柔性的中间区段的形状可以在输送带的形状改变时柔性地与该输送带的形状相匹配。由此,可以使柔性的中间区段与输送带之间的间距最小或可以将其调整到能预设的程度。支撑站可以具有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大数量的承载滚筒。防夹入保护装置可以每个承载滚筒分别具有一个防夹入保护区段。中间的防夹入保护区段可以固定地保持在固定的支撑件处,而外部的两个防夹入保护区段由此可以支承在相应的支撑件处,所述外部的两个防夹入保护区段能够相对于该支撑件运动,其中,相应的支撑件也是或也可以是能调节的。至少一个防夹入保护区段通过调节该防夹入保护区段支承所在的支撑件能够在其位置方面调整。可以是多个、优选所有防夹入保护区段能通过调节相应的支撑件来调整。在一种带有三个承载滚筒和三个防夹入保护区段的实施方式中,外部的两个防夹入保护区段可以是能借助于其支撑件来调整的。支撑站的承载滚筒的转动轴线优选相对彼此具有一定角度,该角度例如可以处于5°与45°之间,从而输送带在横截面方面是槽形的并且中间的承载滚筒水平地布置。承载滚筒支撑所利用的支撑件可以完全或部分地与防夹入保护区段的固定的或不能调节的支撑件相一致。在未受载或负载小的状态下,可发生的是,输送带仅沿着直线接触部靠置在承载滚筒处,该直线接触部可明显比承载滚筒的轴向长度短。如果输送带的负载状态提高,则输送带被更强地压到承载滚筒上并且在承载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接触长度提高,从而输送带的横截面形状改变。优选地,承载滚筒的所有旋转轴线处于一个平面中,该平面正交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防夹入保护区段布置在输送带下方并且沿输送方向看处于承载滚筒之前或上游。每个防夹入保护区段可以沿着关于相应的承载滚筒的旋转轴线的平行线在中间布置在承载滚筒之前。在此,防夹入保护区段可以沿着承载滚筒的旋转轴线至少覆盖承载滚筒长度的50%、75%、80%或90%的长度。分别在端部侧联接到两个防夹入保护区段处的柔性的中间区段覆盖在两个承载滚筒之间的过渡区域,该过渡区域可以为相应的承载滚筒长度的至少5%、10%、25%或50%。承载滚筒可以是被动地转动的滚筒,所述被动地转动的滚筒仅通过输送带的运动来驱动,或可以是主动地转动的滚筒,所述主动地转动的滚筒设有驱动器或与驱动器联结并且驱动输送带。至少一个防夹入保护区段的支承件的位置通过沿竖直方向或沿平行于相邻的承载滚筒的转动轴线的方向调节防夹入保护区段的支撑件可调节的。至少一个支撑件可以是沿带式输送设备的输送方向、也就是说沿输送带的运转方向能移位或能调节的。支撑件可以固定在地上,或固定在支座(或称为台座,即Gestell)处,承载滚筒也保持在该支座处。中间区段的形状可以通过改变相邻的防夹入保护区段相对于彼此的位置来改变。如果两个相邻的防夹入保护区段相对彼此的相对位置改变,则经由支承件沿纵向方向可运动地支承在支撑件处的防夹入保护区段沿着调节方向移动,因为该防夹入保护区段经由柔性的中间区段与相邻的防夹入保护区段连接。由此,改变中间区段的斜率(或称为坡度,即Steigung)和曲率半径,该中间区段将两个防夹入保护区段相互连接。至少一个支撑件可以经由支承件与保持在该支承件处的防夹入保护区段连接,其中,支承件允许防夹入保护区段相对于支撑件平行于承载滚筒的转动轴线受限制的纵向运动,所述承载滚筒位于相邻于防夹入保护区段,或换言之,支承件允许防夹入保护区段相对于支撑件沿平行于承载滚筒的转动轴线伸延的方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站,所述支撑站用于支撑带式输送设备的输送带,所述支撑站带有/n多个在承载支架处可转动地保持的承载滚筒(8a,8b,8c),和/n防夹入保护装置(2),所述防夹入保护装置带有多个防夹入保护区段(4a,4b,4c),其中,防夹入保护区段分别相邻于一个承载滚筒(8a,8b,8c)并且相对于所述输送带以间距布置,/n其中,每个防夹入保护区段(4a,4b,4c)保持在一个支撑件(14a,14b,14c)处,/n其中,柔性的中间区段(6a,6b)分别布置在两个相邻的防夹入保护区段(4a,4b,4c)的端部之间并且将所述两个相邻的防夹入保护区段柔性地相互连接,/n其中,所述支撑件(14a,14b,14c)中的至少一个支撑件是能调节的,并且由此在该支撑件处保持的防夹入保护区段(4a,4b,4c)与所述输送带(10)的间距以及至少一个中间区段(6a,6b)与所述输送带(10)的间距是能调整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8 EP 19165800.41.一种支撑站,所述支撑站用于支撑带式输送设备的输送带,所述支撑站带有
多个在承载支架处可转动地保持的承载滚筒(8a,8b,8c),和
防夹入保护装置(2),所述防夹入保护装置带有多个防夹入保护区段(4a,4b,4c),其中,防夹入保护区段分别相邻于一个承载滚筒(8a,8b,8c)并且相对于所述输送带以间距布置,
其中,每个防夹入保护区段(4a,4b,4c)保持在一个支撑件(14a,14b,14c)处,
其中,柔性的中间区段(6a,6b)分别布置在两个相邻的防夹入保护区段(4a,4b,4c)的端部之间并且将所述两个相邻的防夹入保护区段柔性地相互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件(14a,14b,14c)中的至少一个支撑件是能调节的,并且由此在该支撑件处保持的防夹入保护区段(4a,4b,4c)与所述输送带(10)的间距以及至少一个中间区段(6a,6b)与所述输送带(10)的间距是能调整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夹入保护区段(4a,4b,4c)中的至少一个防夹入保护区段是刚性的或柔性的,其中,所述防夹入保护装置(2)总体上能够构造成一件式的。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站,其特征在于,通过至少一个能调节的支撑件(14a,14b,14c),在该支撑件处保持的防夹入保护区段(4a,4b,4c)能够沿横向于和/或平行于相邻的承载滚筒(8a,8b,8c)的转动轴线的方向调节。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站,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能调节的支撑件(14a,14b,14c)能够沿横向于和/或平行于所述承载滚筒(8a,8b,8c)的转动轴线的方向调节,所述承载滚筒位于相邻于由所述支撑件(14a,14b,14c)保持的防夹入保护区段(4a,4b,4c)。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站,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撑件(14a,14b,14c)与在该支撑件处保持的防夹入保护区段(4a,4b,4c)固定连接。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站,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撑件(14a,14b,14c)经由支承件(12a,12b,12c)与保持在该支承件处的防夹入保护区段(4a,4b,4c)连接,其中,所述支承件(12a,12b,12c)允许所述防夹入保护区段相对于所述支撑件(14a,14b,14c)沿平行于所述承载滚筒(8a,8b,8c)的转动轴线伸延的调节方向(V)的受限制的纵向运动,所述承载滚筒位于相邻于所述防夹入保护区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站,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承件(12a,12b,12c)具有第一调节驱动器,以用于沿所述调节方向(V)调节保持在该支承件处的防夹入保护区段(4a,4b,4c)。


8.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N博格霍夫
申请(专利权)人:伯曼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