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物件从多个引入输送器聚集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8543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物件从多个引入输送器聚集的输送装置,其用于将物件从至少一个引入输送器聚集到引出输送器上,该输送装置带有:对准输送器,其具有接收端,一个或多个引入输送器的一交出端或彼此并排布置的交出端联接到该接收端处,以及平行于接收端布置的交出端,引出输送器的接收端联接到该交出端处,其中,在该或第一引入输送器的处于外部的第一侧缘与引出输送器的相对而置的第一侧缘之间布置有导引元件,其具有垂直于且直接在对准输送器的输送表面之上布置的导引面,其中,对准输送器的输送方向具有纵向分量,其从该或第一引入输送器指向引出输送器且与该输送方向形成一角度,且具有相对导引元件垂直指向的横向分量。

Conveying device for assembling objects from multiple imported conveyor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veying device for assembling objects from a plurality of inlet conveyors for assembling objects from at least one inlet conveyor to an outlet conveyor with an aligned conveyor having a receiving end, one or more inlet conveyors at one end, or an intersection arranged side by side with each other. The outgoing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receiving end and the outgoing end arranged parallel to the receiving end, and the receiving end of the outgoing conveyor is connected to the outgoing end, wherein a guiding eleme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outer side edge of the outgoing or the first introducing conveyor and the opposite first side edge of the outgoing conveyor, which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outgoing conveyor. The guide plane arranged directly above the conveying surface of the collimating conveyor has a longitudinal component in the conveying direction of the collimating conveyor, which points from the first or the first inlet conveyor to the outgoing conveyor and forms an angle with the conveying direction, and has a transverse component vertically directed by the relative guiding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将物件从多个引入输送器聚集的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物件(Stückgutteil)从至少一个引入输送器(Einschleusförderer)聚集到引出输送器(Abzugsförderer)上的输送装置,如其例如从文件GB2114521A、文件US4,054,201或还有文件DE102007034519A1中已知的那样。
技术介绍
在已知的输送装置中,物件从两个引入输送器在平行的、相间隔的轨道上到达更宽的对准输送器(Ausrichtförderer)上,在对准输送器上借助于倾斜于对准输送器的输送方向布置的导引元件或导引输送器将物件挤到较狭窄的轨道上且在对准输送器的端部处由引出输送器接管。在较高的输送速度下与这样的布置相联系的是如下缺点,即来到引入输送器上的物件一部分以显著的相对速度撞向导引元件或导引输送器,这可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将已知的输送装置改进成使得这样的碰撞过程不会发生。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将物件从至少一个引入输送器聚集到引出输送器上的输送装置,其带有:对准输送器,该对准输送器具有接收端,该或多个引入输送器的一交出端或彼此并排布置的交出端联接到该接收端处,以及平行于接收端布置的交出端,引出输送器的接收端联接到该交出端处,其中,在该或第一引入输送器的处于外部的第一侧缘与引出输送器的相对而置的第一侧缘之间布置有导引元件,其具有垂直于且直接在对准输送器的输送表面之上布置的导引面,其中,对准输送器的输送方向具有纵向分量,其从该或第一引入输送器指向引出输送器且与输送方向形成角度α,并且具有相对导引元件垂直指向的横向分量。对准输送器优选地具有平行四边形的输送表面,其中,角度α小于90°且交出端相对于接收端平行地且横向错位地布置。输送方向在此相对于接收端和交出端以角度α伸延。优选地,接收端直接联接到该引入输送器的交出端或多个引入输送器的交出端处,其中,适宜地接收端平行于该或多个引入输送器的一个或多个交出端。优选地,对准输送器的输送方向平行于侧缘伸延,侧缘在接收端和交出端的端点之间延伸。导引元件优选地构造为竖立输送器(Hochkantförderer),其中,那么导引面构造为输送面且竖立输送器可以是滑动输送器(例如滑动板)、滚动输送器或者带-或皮带输送器,其被马达式驱动。竖立输送器尤其能够以一输送速度驱动,该输送速度等于对准输送器的从接收端至交出端且横向于其指向的纵向速度分量。竖立输送器的导引面或输送面适宜地布置在垂直于对准输送器的输送表面伸延的平面中。角度α优选地可在3°与45°之间、尤其在10°与30°之间。尽管在许多情况中设置有两个引入输送器,可存在仅仅唯一一个或者可存在三个、四个或更多个。优选地设置成,引入输送器直接彼此相邻地布置且其输送方向平行。优选地,该或第一引入输送器的处于外部的第一侧缘(其与导引元件或竖立输送器对齐)平行于引出输送器的相对而置的第一侧缘。该或第一引入输送器的输送方向尤其可平行于引出输送器的输送方向,并且在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该或第一引入输送器的处于外部的第一侧缘和引出输送器的第一侧缘在导引面所延伸的平面中伸延。当引入输送器、引出输送器和导引元件在一方向上延伸时,或者换言之,当该或第一引入输送器和引出输送器的分别处于外部的侧缘在还有导引面所延伸的平面中延伸时,可期待物件的较小打滑,因为所有输送器可在输送方向上具有相同的速度矢量,也就是说在引入-和引出输送器的方向上。该或最远离导引元件或竖立输送器布置的引入输送器的处于外部的第二侧缘可与竖立输送器与竖立输送器具有间距a,对于该间距适用a=L·tanα,其中,L是接收端在对准输送器的交出端前的间距。导引元件或竖立输送器的长度同样可等于该间距L。在这样的布置下保证,在该或一个引入输送器上沿着最远离竖立输送器的运动轨道被运送给对准输送器的物件也还与导引面或者说与竖立输送器相接触且通过其来对齐。上述条件例如可在考虑物件的最小宽度-或长度尺寸的情况下被修改成使得该或最远离竖立输送器布置的引入输送器的处于外部的第二侧缘可与竖立输送器具有间距a,对于该间距适用a=(L·tanα+d),其中,d是预设量,例如是所运送的物件的最小的水平尺寸如宽度或长度。可设置成,在对准输送器的接收端处布置有两个平行的、相间隔的、固定的转向型材(Umlenkprofile),在转向型材之间布置有相对于此成角度α的驱动-或转向滚子。相应地,在对准输送器的交出端处可布置有两个平行的、相间隔的、固定的转向型材,在转向型材之间布置有相对于此成角度α的驱动-或转向滚子。竖立输送器可具有成排的垂直于对准输送器的输送表面布置的滚子或无端环绕的输送带。在后一情况中,其可在下边缘处具有直接邻近对准输送器的输送表面布置的带载体(Radtraeger)。在对准输送器的与竖立输送器相对而置的侧缘处可布置有固定的侧部(Seitenwange)。在一备选的实施形式中,对准输送器可具有矩形的输送表面,其中,接收端联接到该或多个引入输送器的一交出端或彼此并排布置的交出端处,并且交出端联接到引出输送器的接收端处。适宜地,该或多个引入输送器构造为梯形的过渡输送器(Uebergangsfoerderer)或者包括过渡输送器,其中,该或多个引入输送器的输送方向可平行于引出输送器的输送方向和平行于对准输送器的纵向分量。附图说明接下来根据一实施例来阐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参考附图: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将物件从两个引入输送器聚集到引出输送器上的输送装置的透视图,图2示出了对根据图1的输送装置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对对准输送器的示意性俯视图,图4示出了对准输送器的示意性的透视图,图5示出了竖立输送器的横截面视图,图6阐述了根据第一实施形式输送装置的工作方式,图7阐述了根据第二实施形式输送装置的工作方式,以及图8阐释了本专利技术的一备选实施形式。附图标记清单2,102(第一)引入输送器2a,102处于外部的第一侧缘2f,102f输送方向4,104引入输送器4a,104a处于外部的第二侧缘4f,104f输送方向6,106引出输送器6a,106a第一侧缘6f,106f输送方向8,108对准输送器8a,108a接收端8b,108b交出端8c,108c第一侧缘8d,108d第二侧缘8f,108f输送方向8f1,108f1输送方向的纵向分量8f2,108f2输送方向的横向分量10,110(8,108的)输送表面12侧部14,114导引元件(竖立输送器)14a,114a导引-或输送表面15,115传送带16转向型材18,118驱动-、转向-和/或张紧滚子20,120输送带22带载体30,40物件102',104',106'过渡输送器a(4a,104a与14,114的)间距d物件的最小尺寸L(14,114的)长度α(在8f,108f和6f,106f之间的)角度v1(vf的)纵向速度分量v2(vf的)横向速度分量vf8(108)在方向8f(108f)上的输送速度。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至4中所阐述的实施例示出了用于将物件从两个平行的第一和第二引入输送器2、4聚集到引出输送器6上的输送装置,其带有布置在此之间的、平行四边形的对准输送器8。引入输送器2、4和引出输送器6优选地构造为带输送器,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将物件(30,40)从至少一个引入输送器(2;102,4;104)聚集到引出输送器(6;106)上的输送装置,其带有:对准输送器(8;108),所述对准输送器具有接收端(8a;108a),所述引入输送器或多个引入输送器的一交出端或彼此并排布置的交出端联接到所述接收端处,以及平行于所述接收端(8a;108a)布置的交出端,所述引出输送器(6;106)的接收端连接到所述交出端处,其中,在所述引入输送器或第一引入输送器(2;102)的处于外部的第一侧缘(2a;102a)与所述引出输送器(6;106)的相对而置的第一侧缘(6a;106a)之间布置有导引元件(14;114),其具有垂直于且直接在所述对准输送器(8;108)的输送表面(10;110)之上布置的导引面(14a;114a),其中,所述对准输送器(8;108)的输送方向(8f;108f)具有纵向分量(8f1;108f1),其从所述引入输送器或第一引入输送器(2;102)指向所述引出输送器(6;106)且与所述输送方向(8f;108f)形成角度(α),且具有相对所述导引元件(14,114)垂直指向的横向分量(8f2;108f2)。...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27 EP 17163072.61.一种用于将物件(30,40)从至少一个引入输送器(2;102,4;104)聚集到引出输送器(6;106)上的输送装置,其带有:对准输送器(8;108),所述对准输送器具有接收端(8a;108a),所述引入输送器或多个引入输送器的一交出端或彼此并排布置的交出端联接到所述接收端处,以及平行于所述接收端(8a;108a)布置的交出端,所述引出输送器(6;106)的接收端连接到所述交出端处,其中,在所述引入输送器或第一引入输送器(2;102)的处于外部的第一侧缘(2a;102a)与所述引出输送器(6;106)的相对而置的第一侧缘(6a;106a)之间布置有导引元件(14;114),其具有垂直于且直接在所述对准输送器(8;108)的输送表面(10;110)之上布置的导引面(14a;114a),其中,所述对准输送器(8;108)的输送方向(8f;108f)具有纵向分量(8f1;108f1),其从所述引入输送器或第一引入输送器(2;102)指向所述引出输送器(6;106)且与所述输送方向(8f;108f)形成角度(α),且具有相对所述导引元件(14,114)垂直指向的横向分量(8f2;108f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输送器(8)具有平行四边形的输送表面(10),其中,所述角度(α)小于90°并且所述交出端(8b)相对于所述接收端(8a)平行地且横向错位地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元件(14)的导引面(14a)布置在垂直于所述对准输送器(8)的输送表面(10)伸延的平面中。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输送装置,所述导引元件构造为竖立输送器(14),其中,所述导引面(10a)构造为输送面,并且所述竖立输送器(14)可以是滑动输送器、滚动输送器或者带-或皮带输送器,其能够被马达式驱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立输送器(14)能够以一输送速度驱动,所述输送速度等于所述对准输送器(8)的在所述对准输送器(8)的输送方向(8f)的纵向分量(8f1)的方向上指向的纵向速度分量(v1)。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海特普拉茨L佩林
申请(专利权)人:伯曼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