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充分的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530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充分的热交换器,涉及化工设备领域,旨在解决对需要冷却的介质进行充分冷却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冷却充分的热交换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待冷却介质入口和待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流组件,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侧壁绕设有冷却导管,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冷却介质入口,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导管的一端连接于冷却介质入口,另一端连接于冷却介质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冷却充分的热交换器能够对需要冷却的介质进行充分的冷却。

A fully cooled heat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ully cooled heat exchanger,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hemical equipment, aiming at solving the problem of fully cooling the medium that needs to be cooled. The technical scheme key points are: a fully cooled heat exchanger, including a shell, the side wall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entrance to the cooling medium and an outlet to the cooling medium, and the inner rotation connection of the shell is conductive. A flow component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number of fixed rods in the shell. The side wall of the fixed rod is surrounded by a cooling pipe. The top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ooling medium inlet, and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ooling medium outlet. One end of the cool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oling medium inlet,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oling medium outlet. A fully cooled heat exchange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fully cool the medium that needs to be coo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充分的热交换器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冷却充分的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热交换器是工业生产中经常使用到的装置,尤其是在化工、轻工等领域更为常见。化学工厂中,在生产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时,需要将戊二烯进行冷却,便需要用到热交换器。现有的热交换器种类繁多,结构差别较大,然而大都存在着热交换率低,结构复杂等缺点。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0920082938.7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化工用螺旋式热交换器,其技术要点是:一种化工用螺旋式交换器,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的顶端设置有伸出外筒外的冷却介质出口,内筒底端设置有伸出外筒外的冷却介质入口,所述外筒的上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待冷却介质入口,外筒下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待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设置有螺旋连接片,螺旋连接片将内筒和外筒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内筒内设置有星形换热片,内筒和星形换热片呈一体整体结构。该方案解决了增大冷却介质与待冷却介质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果的问题,但是待冷却介质在从外筒中经过时,难以均匀且充分地与散热片接触,导致热交换效果较差。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充分的热交换器,具有冷却充分的作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冷却充分的热交换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待冷却介质入口和待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流组件,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侧壁绕设有冷却导管,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冷却介质入口,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导管的一端连接于冷却介质入口,另一端连接于冷却介质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壳体内通入待冷却介质,冷却导管内通入冷却介质,待冷却介质通过与冷却导管的接触,达到冷却的效果。导流组件能使待冷却介质在壳体中产生转动,使得待冷却介质在热交换器内的行程边长,且使得待冷却介质与待冷却介质与冷却导管之间的接触更加均匀充分,以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组件包括若干转动连接于壳体两端的导流杆,所述导流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表面倾斜的导流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杆与导流片也具有一定的冷却效果,导流片在使待冷却介质产生转动的同时也增大了与待冷却介质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待冷却介质的流速调节电机的转速,当待冷却介质温度较高时,需要更加充分地进行冷却时,可降低待冷却介质的流速,减缓电机的转速,便能增加待冷却介质与冷却导管的时间,提高冷却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杆呈中空设置,且能通入冷却介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杆与导流片在长时间工作后温度会大幅度升高,热交换效果会变差,在导流杆的内部通入冷却介质,降低导流杆与导流片的温度,使设备能够保证长时间的热交换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片上固定连接有若干阻力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流杆带动热交换器内的待冷却介质转动时,阻力片会加大与待冷却的受力面积,使其转动更加充分,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上端面开设有散热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设备内部的温度过高时,设备内部的压力可能会升高,散热口在散热的同时也可降低设备内部的压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呈中空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可使该设备整体处于悬空状态,增大了设备外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测温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随时监测设备的温度状况,当设备的温度过高时,立即停止工作,对其进行检查维护。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壳体内通入待冷却介质,冷却导管内通入冷却介质,待冷却介质通过与冷却导管的接触,达到冷却的效果。导流组件能使待冷却介质在壳体中产生转动,使得待冷却介质在热交换器内的行程变长,待冷却介质与待冷却介质与冷却导管之间的接触更加均匀充分,以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待冷却介质入口;3、待冷却介质出口;4、导流组件;5、固定杆;6、冷却导管;7、冷却介质入口;8、冷却介质出口;9、导流杆;10、导流片;11、从动齿轮;12、电机;13、驱动齿轮;14、阻力片;15、散热口;16、支架;17、测温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冷却充分的热交换器,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流组件4,对通入壳体1内的待冷却介质进行导流和转动,使得待冷却介质在壳体1内产生转动且增加在壳体1内的行程,加强热交换效果。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固定杆5上绕设有冷却导管6,冷却导管6内通入冷却介质,冷却导管6与待冷却介质直接接触,对其进行充分的冷却。如图2和图3所示,导流组件4包括转动连接于壳体1两端的导流杆9,壳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3,导流杆9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1,从动齿轮11与驱动齿轮13啮合。电机12通过驱动齿轮13与从动齿轮11带动导流杆9转动。导流杆9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对待冷却介质进行导流的导流片10,使得在待冷却介质在壳体1内能够转动,从而使待冷却介质均匀且充分地与冷却导管6接触。导流片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阻力片14,增大了与待冷却介质的受力面积,使得待冷却介质更加充分转动,增强冷却效果。导流杆9的内部呈中空设置且同样可通入冷却介质,避免导流杆9的温度过高,提高冷却效果。壳体1的顶端开设有待冷却介质入口2,待冷却介质从待冷却介质入口2进入到壳体1进行冷却。壳体1的底端开设有待冷却介质出口3,待冷却介质完成冷却工作后从待冷却介质出口3进入到下一步工序的设备中。壳体1的顶端侧壁开设有冷却介质入口7,壳体1底部的侧壁开设有冷却介质出口8,冷却导管6的一端连接于冷却介质入口7,另一端连接于冷却介质出口8。冷却导管6绕设在固定杆5,且冷却导管6间留有间隙,使得待冷却介质能够在导管之间的间隙中流动,使得待冷却介质能与冷却导管6表面充分接触。冷却介质最后从冷却介质出口8流出。壳体1的顶端开设有散热口15,以免壳体1内温度过高导致壳体1内的压力过大。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16,支架16呈中空设置且与壳体1均采用导热性强的材料,在对热交换器起到支撑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在壳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测温计17,能够随时监测设备的温度,当设备的温度过高时,停止工作,对其进行检查维护。在本技术进行工作时,在待冷却介质入口2内通入待冷却介质,在冷却介质入口7内通入冷却介质。启动电机12,带动导流杆9转动,带动待冷却介质在热交换器内转动,与通入冷却介质的冷却导管6均匀充分的接触。当导流杆9的温度过高时,可在导流杆9的内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充分的热交换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开设有待冷却介质入口(2)和待冷却介质出口(3),所述壳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流组件(4),所述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侧壁绕设有冷却导管(6),所述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冷却介质入口(7),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冷却介质出口(8),所述冷却导管(6)的一端连接于冷却介质入口(7),另一端连接于冷却介质出口(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充分的热交换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开设有待冷却介质入口(2)和待冷却介质出口(3),所述壳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流组件(4),所述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侧壁绕设有冷却导管(6),所述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冷却介质入口(7),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冷却介质出口(8),所述冷却导管(6)的一端连接于冷却介质入口(7),另一端连接于冷却介质出口(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充分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4)包括若干转动连接于壳体(1)两端的导流杆(9),所述导流杆(9)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表面倾斜的导流片(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充分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杆(9)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南洋万事兴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