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2267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9 03:29
一种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的热交换器制造成本较高、热交换效率低等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汇流管连接2根以上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的介质流管和外傍管相套装,外傍管两端设置堵流板,侧壁相对设置有进出口与汇流管连接,在介质流管和外傍管之间设置导流螺旋板,使外傍管内形成螺旋通道,介质流管内外各自一种介质流动进行热交换。它主要是用于温度不同的两种物质进行热交换。

Parallel tube spiral heat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ide-tube spiral heat exchanger, which mainly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high manufacturing cost and low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of existing heat exchangers. The main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as follows: connecting two or more side-pipe spiral heat exchanger pipes through the confluence pipe, the medium flow pipe and the outer side pipe of the side-pipe spiral heat exchanger pipe are fitted together, the two ends of the outer side pipe are equipped with a blocking plate, the side wall is relatively equipped with an inlet and outlet connection with the confluence pipe, and the guide spiral plate is set between the medium flow pipe and the outer side pipe to form a spiral passag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medium flow pipe. Each medium flows for heat exchange. It is mainly used for heat exchange between two substances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目前,热交换器都是通过在箱体内螺旋布置的热交换管进行热交互,通常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会增加热交换管的长度,从而使热交换器的体积增大,重量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耗材少、重量轻,热交换面积大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1根以上平行设置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和4根汇流管2,所述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包括介质流管11、导流螺旋板12和外傍管13,所述外傍管13套装在介质流管11上,介质流管11和外傍管13之间设置有导流螺旋板12,形成介质流管11的管内通道和介质流管11外的螺旋通道,介质流管11的管内通道两端有介质流管入口14和介质流管出口15,介质流管11外的螺旋通道两端有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4根汇流管2分别对应连接介质流管入口14、介质流管出口15、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所述汇流管2一端封闭一端连接联接头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其特征是:它包括2组以上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单元总成通过U形弯头4依次串联而成,所述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单元总成包括1根以上平行设置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和4根汇流管2,所述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包括介质流管11、导流螺旋板12和外傍管13,所述外傍管13套装在介质流管11上,介质流管11和外傍管13之间设置有导流螺旋板12,形成介质流管11的管内通道和介质流管11外的螺旋通道,介质流管11的管内通道两端有介质流管入口14和介质流管出口15,介质流管11外的螺旋通道两端有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4根汇流管2分别对应连接介质流管入口14、介质流管出口15、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所述汇流管2一端封闭一端连接联接头3或U形弯头4。所述导流螺旋板12套装并焊接在介质流管11外壁上。外傍管13两端设置有堵流板18,两端相对侧壁上设置有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所述外傍管13外壁上包覆有保温层。所述导流螺旋板12外径与外傍管13内径大小相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介质流管与外傍管之间设置导流螺旋板,增加了过滤原液在热交换器中的行程和热交换面积,同等热交换效率下,热交换器的体积、重量和耗材明显减小,同等的制冷源功率下,其效率比原有的蒸发器提高了3-5倍,有效的节约了能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图4的主视图。图7是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侧视图。图9是图8的A-A剖视图。图10是外傍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侧视图。图12是图10的主视图。图13是介质流管和导流螺旋板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侧视图。图15是图13的主视图。图中:1-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1-介质流管,12-导流螺旋板,13-外傍管,14-介质流管入口,15-介质流管出口,16-外傍管入口,17-外傍管出口,18-堵流板,2-汇流管,3-联接头,4-U形弯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包括2根以上平行设置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和4根汇流管2,所述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包括介质流管11、导流螺旋板12和外傍管13,所述介质流管11外壁上设置有导流螺旋板12,外傍管13套装在导流螺旋板12外,外傍管13两端设置有堵流板18,两端相对侧壁上设置有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介质流管11穿过堵流板18,两端为介质流管入口14和介质流管出口15,4根汇流管2分别对应连接介质流管入口14、介质流管出口15、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参阅图1至图3,图7至图15,2根以上平行设置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介质流管入口14全部连接在介质流管入口汇流管上,介质流管出口15全部连接在介质流管出口汇流管上,外傍管入口16全部连接在外傍管入口汇流管上,外傍管出口17全部连接在外傍管出口汇流管上,汇流管一端封闭一端设置有联接头与其他设备连接。过滤原液从连接头引入外傍管入口汇流管内,从外傍管流向外傍管出口汇流管;同时,冷介质从连接头引入介质流管入口汇流管内,从介质流管流向介质流管出口汇流管,导流螺旋板12的设置,使过滤原液在外傍管内螺旋前进,增加了热交换的面积,提高了热交换效率。通过汇流管的设置,平行设置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内可以同时进行热交换。实施例2,参阅图4至图15,为了进一步提高热交换器的工作效率,继续增加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的数量。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2组以上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单元总成通过U形弯头4依次串联而成,所述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单元总成包括1根以上平行设置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和4根汇流管2,所述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包括介质流管11、导流螺旋板12和外傍管13,所述介质流管11外壁上设置有导流螺旋板12,外傍管13套装在导流螺旋板12外,外傍管13两端设置有堵流板18,两端相对侧壁上设置有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介质流管11穿过堵流板18,两端为介质流管入口14和介质流管出口15,4根汇流管2分别对应连接介质流管入口14、介质流管出口15、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2组以上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单元总成通过U形弯头4依次串联,即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单元总成的介质流管出口汇流管与相邻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单元总成的介质流管入口汇流管通过U形弯头连接起来,同时,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单元总成的外傍管出口汇流管与相邻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单元总成的外傍管入口汇流管通过U形弯头连接起来,首末两端的汇流管设置有联接头与其他设备连接。实施例3,参阅图1至图15,其余同上述实施例。所述导流螺旋板12套装并焊接在介质流管11外壁上。实施例4,参阅图1至图15,其余同上述实施例。所述外傍管13外壁上包覆有保温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其特征是:它包括1根以上平行设置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和4根汇流管(2),所述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包括介质流管(11)、导流螺旋板(12)和外傍管(13),所述外傍管(13)套装在介质流管(11)上,介质流管(11)和外傍管(13)之间设置有导流螺旋板(12),形成介质流管(11)的管内通道和介质流管(11)外的螺旋通道,介质流管(11)的管内通道两端有介质流管入口(14)和介质流管出口(15),介质流管(11)外的螺旋通道两端有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4根汇流管(2)分别对应连接介质流管入口(14)、介质流管出口(15)、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其特征是:它包括1根以上平行设置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和4根汇流管(2),所述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包括介质流管(11)、导流螺旋板(12)和外傍管(13),所述外傍管(13)套装在介质流管(11)上,介质流管(11)和外傍管(13)之间设置有导流螺旋板(12),形成介质流管(11)的管内通道和介质流管(11)外的螺旋通道,介质流管(11)的管内通道两端有介质流管入口(14)和介质流管出口(15),介质流管(11)外的螺旋通道两端有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4根汇流管(2)分别对应连接介质流管入口(14)、介质流管出口(15)、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汇流管(2)一端封闭一端连接联接头(3)。3.一种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其特征是:它包括2组以上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单元总成通过U形弯头(4)依次串联而成,所述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单元总成包括1根以上平行设置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和4根汇流管(2),所述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包括介质流管(11)、导流螺旋板(12)和外傍管(13),所述外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勤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市红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