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系统及电热水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25309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系统及电热水器,其中,加热系统包括:储能箱,储能箱内填充有相变材料,且储能箱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换热器,设于储能箱内;循环管路,循环管路通过通孔进出储能箱,且部分循环管路设于换热器内;铝压铸加热器,设于循环管路上,通过铝压铸加热器内的加热器主体对绕设于加热器主体外的传热管路中的流体加热,其中,相变材料用以存储通过换热器与循环管路中经铝压铸加热器加热后的流体交换的热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加热系统,有利于增大导热面积,加快相变材料的储能速度,同时能够避免铝压铸加热器与相变材料直接接触,相变材料不易出现局部温度过高、受热不均的现象。

Heating system and electric water heat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eating system and an electric water heater, in which the heating system includes: an energy storage box filled with phase change materials, and at least two through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energy storage box; a heat exchanger is arranged in the energy storage box; a circulating pipeline and a circulating pipeline enter and exit the energy storage box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and part of the circulating pipeline is arranged in the heat exchanger; and an aluminium die casting heater is arranged in the circulating chamber. In the pipeline, the fluid in the heat transfer pipeline is heated by the heater body in the aluminum die-casting heater.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 is used to store the heat exchanged by the fluid heated by the aluminum die-casting heater in the heat exchanger and the circulating pipeline. The heating system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advantageous to increase the heat conduction area, accelerate the energy storage speed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s, and avoid direct contact between the aluminum die casting heater and phase change materials, so that the phenomenon of excessive local temperature and uneven heating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s is not easy to occu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系统及电热水器
本技术涉及热水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系统及一种电热水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利用相变材料加热储能的电热水器中,是将加热器埋入相变材料中直接对相变材料进行加热,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直接将加热器埋入相关材料的方式,导致导热面积小,相变材料储能缓慢,且相变材料局部温度过高,受热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系统。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加热系统的电热水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系统,包括:储能箱,储能箱内填充有相变材料,且储能箱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换热器,设于储能箱内;循环管路,循环管路通过通孔进出储能箱,且部分循环管路设于换热器内;铝压铸加热器,设于循环管路上,通过铝压铸加热器内的加热器主体对绕设于加热器主体外的传热管路中的流体加热,其中,相变材料用以存储通过换热器与循环管路中经铝压铸加热器加热后的流体交换的热量。本技术提供的加热系统,包括储能箱、换热器、循环管路和铝压铸加热器,具体地,铝压铸加热器设于循环管路上,以使铝压铸加热器内的传热管路连通至循环管路,使循环管路中的流体在循环流动时能够流经传热管路,通过铝压铸加热器内的加热器主体对绕设于加热器主体外的传热管路中的流体加热,即可实现对循环管路中的流体加热。通过在储能箱中填充相变材料,将换热器设于储能箱中,并设置循环管路通过通孔进出储能箱,且部分循环管路设于换热器内,能够使循环管路中经铝压铸加热器加热后的流体流动至换热器中,从而能够利用循环管路中经铝压铸加热器加热后的流体的热量,实现相变材料的储能,有利于增大导热面积,加快相变材料的储能速度,同时能够避免铝压铸加热器与相变材料直接接触,相变材料不易出现局部温度过高、受热不均的现象,此外,通过将铝压铸加热器设置在循环管路上,还达到了便于对加热器进行维修、保养和更换的效果,实用性高。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加热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铝压铸加热器具体包括:加热器主体,传热管路绕设于加热器主体外;铝压铸体,设于传热管路外。本方案中,通过将传热管路绕设于加热器主体外,能够对流经传热管路的流体均匀有效地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通过在传热管路外设置铝压铸体,提高了对传热管路的保护作用,使传热管路不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同时使传热管路不易因外部结构挤压而产生变形,提高了传热管路的使用寿命。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传热管路的两端分别包括与循环管路相连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进水口与出水口设于加热器主体的不同侧。在本方案中,通过传热管路的两端分别包括与循环管路相连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并将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设于加热器主体的不同侧,使加热器主体能够对流经传热管路的流体充分、均匀的加热,提高了加热效果。其中,可选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于加热器主体的上下两侧,和/或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于加热器主体的左右两侧。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密封件,设于传热管路与循环管路之间。在本方案中,通过在传热管路与循环管路之间设置密封件,使传热管路与循环管路之间不易产生流体泄露,提高了可靠性。其中,可选地,密封件为密封胶和/或密封胶带。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与水源连通,进水管的另一端与循环管路连通。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与水源连通,进水管的另一端与循环管路连通,实现利用与水源连通的进水管向循环管路内注入冷水,再由加热器加热后形成热水通过换热器将热量交换给相变材料。其中,可选地,进水管为软管、硬管或软管与硬管相结合(例如依次交替设置)。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冷却水管,围设于铝压铸体外,且冷却水管与进水管连通。在本方案中,通过在铝压铸体外围设冷却水管,并使冷却水管与进水管连通,能够在铝压铸加热器停止加热后,实现通过流入冷却水管中的流体对铝压铸加热器进行降温,降温作用较佳,有利于提高铝压铸加热器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降低铝压铸加热器意外烫伤用户的情况。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循环泵,设于循环管路内,以驱动流体在循环管路中流动。在本方案中,通过在循环管路中设置循环泵,驱动流体在循环管路中流动,实现对相变材料进行循环加热,即通过循环泵的驱动作用有效提升了相变材料的储能速度。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循环泵设于连接换热器与进水管之间的循环管路中,以使流体通过进水管进入循环管路时,经循环泵驱动。在本方案中,通过将循环泵设于连接换热器与进水管之间的循环管路中,使流体通过进水管进入循环管路时,经循环泵驱动流向循环管路,流体由于压力作用不易逆流回进水管,提高了可靠性。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铝压铸加热器设于连接换热器与循环泵的循环管路上,以使流体经进水管流入循环管路后,先经铝压铸加热器加热后流入换热器。在本方案中,铝压铸加热器设于连接换热器与循环泵的循环管路中,使流体经进水管流入循环管路后,先经铝压铸加热器加热后才会流入换热器,最大程度减小了流体流动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提高了加热后的流体与相变材料进行热交换时的换热效率,且加热后的流体不易出现逆流回进水管的现象,提高了换热稳定性。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加热系统。本技术提供的电热水器,因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加热系统,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铝压铸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铝压铸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2储能箱,104相变材料,106换热器,108循环管路,110铝压铸加热器,112进水管,114循环泵,116加热器主体,118传热管路,120铝压铸体,122进水口,124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系统及电热水器。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系统,包括储能箱102、换热器106、循环管路108和铝压铸加热器110。具体地,铝压铸加热器110设于循环管路108上,以使铝压铸加热器110内的传热管路118连通至循环管路108,使循环管路108中的流体在循环流动时能够流经传热管路118,通过铝压铸加热器110内的加热器主体116对绕设于加热器主体116外的传热管路118中的流体加热,即可实现对循环管路108中的流体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箱,所述储能箱内填充有相变材料,且所述储能箱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换热器,设于所述储能箱内;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通过所述通孔进出所述储能箱,且部分所述循环管路设于所述换热器内;铝压铸加热器,设于所述循环管路上,通过所述铝压铸加热器内的加热器主体对绕设于所述加热器主体外的传热管路中的流体加热,其中,所述相变材料用以存储通过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循环管路中经所述铝压铸加热器加热后的流体交换的热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箱,所述储能箱内填充有相变材料,且所述储能箱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换热器,设于所述储能箱内;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通过所述通孔进出所述储能箱,且部分所述循环管路设于所述换热器内;铝压铸加热器,设于所述循环管路上,通过所述铝压铸加热器内的加热器主体对绕设于所述加热器主体外的传热管路中的流体加热,其中,所述相变材料用以存储通过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循环管路中经所述铝压铸加热器加热后的流体交换的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压铸加热器具体包括:加热器主体,所述传热管路绕设于所述加热器主体外;铝压铸体,设于所述传热管路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路的两端分别包括与所述循环管路相连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加热器主体的不同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设于所述传热管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谢亚光申勇兵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