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2358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包括动力部件调温子系统和空调子系统;所述空调子系统包括车内换热组和第一换热器;所述车内换热组和所述第一换热器并联或串联;所述动力部件调温子系统和所述空调子系统通过第一换热器连接并换热。由于能够得到空调子系统传递的源源不断的冷量或热量,大大提高了对动力部件调温子系统的调温效率和调温效果,且两个子系统协调配合,同步运行,极大地提高了整车的控制协调性。

A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Vehicl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vehicle, including a power component temperature regulating subsystem and an air conditioning subsystem; the air conditioning subsystem comprises an in-car heat exchange group and a first heat exchanger; the in-car heat exchange group and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are in parallel or in series; the power component temperature regulating subsystem and the air conditioning subsystem are connected and heat exchanged through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Because of the continuous cooling or heat transfer from the air conditioning subsystem,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 of the power component temperature control subsystem are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two subsystems coordinate and operate synchronously,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control coordination of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电动汽车越来越受欢迎,其取代传统车辆的趋势已不可避免。电动汽车需要进行热管理的空间及部件较多,车厢内部空间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制冷或制热,驱动电机和控制模块需要进行散热以防止高温运行损坏,电池组则需要维持在最佳运行温度以保证其工作效率及寿命。目前一般采用电驱动空调器对车厢内部空间进行温度调节,驱动电机、电池组、控制模块等则通过冷却液或风冷形式进行散热,冷却液或风冷的效果和效率都不太理想。随着纯电动汽车对续航里程的要求越来越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也越来越大。这意味着电池充放电时的发热量也越来越大,对电池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当电动汽车长时间放置于低温环境下时,电池组温度过低导致放电效率降低,此时需要对电池组进行加热。目前通常是通过水暖PTC电加热器加热冷却液的方式实现,电加热器的效率较低,加热效率和加热效果都有待提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动力部件调温子系统和空调子系统;所述空调子系统包括车内换热组和第一换热器;所述车内换热组和所述第一换热器并联或串联;所述动力部件调温子系统和所述空调子系统通过第一换热器连接并换热。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子系统还包括控制所述车内换热组和所述第一换热器并联或串联的控制组件。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子系统还包括压缩机、车外换热器、气液分离器、闪发器和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车外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车外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节流装置与所述闪发器的第一口连通,所述闪发器的第二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闪蒸器的第二口和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通断件。进一步的,所述车内换热组包括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节流装置与所述闪发器的第三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还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所述闪发器的第三口还通过第三节流装置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所述车外换热器的一端还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间管路上的第二三通阀、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进口的第二通断件和设于所述车外换热器和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间的第三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包括第四接口、第五接口和第六接口,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三通阀包括第七接口、第八接口和第九接口,所述第七接口与所述车外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八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六接口与所述车外换热器的一端和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间的管路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三通断件,所述第三通断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接口间的管路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九接口连通;所述第九接口还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车内换热组包括第四换热器;所述闪发器的第三口分别与第四节流装置的一端和第五节流装置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节流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五节流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支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支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所述车外换热器的一端还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支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间的管路上设有第四通断件,所述车外换热器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五通断件。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六通断件和第七通断件,所述第六通断件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支路管的一端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七通断件设于所述第二支路管上,所述第二支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和所述第四通断件间的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支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通断件间的管路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动力部件调温子系统包括用管路依次首尾连通的驱动件、至少一个调温器和第一换热器;车辆的动力部件设于所述调温器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空调子系统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连通,所述动力部件调温子系统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动力部件调温子系统包括第一调温器、第二调温器和第三调温器;所述第一调温器内设有电池组,所述第二调温器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调温器内设有控制模块。进一步的,所述动力部件调温子系统还包括并联在所述第二调温器两端的第一短路管和用于选择所述第二调温器与所述第一短路管之一连通的第一选择组件;所述动力部件调温子系统还包括并联在所述第三调温器两端的第二短路管和用于选择所述第三调温器与所述第二短路管之一连通的第二选择组件。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思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热管理系统,第一换热器与所述车内换热组并联或串联,空调子系统中流向车内换热组的换热剂,分流一部分流过第一换热器或全部流经第一换热器;且通过第一换热器将所述空调子系统和所述动力部件调温子系统连接,且两个子系统能通过第一换热器进行换热。空调子系统对车内进行制冷时,流向车内换热组的换热剂能够蒸发制冷,可降低与其热交换的动力部件调温子系统内的调温介质的温度,即可将其携带的冷量传递至调温介质,调温介质则可将得到的冷量用于对车辆的动力部件的降温;空调子系统对车内进行制热时,流向车内换热组的换热剂能够冷凝制热,可提高与其热交换的动力部件调温子系统内的调温介质的温度,即可将其携带的热量传递至调温介质,调温介质则可将得到的热量用于对车辆的动力部件的升温。由于能够得到空调子系统传递的源源不断的冷量或热量,大大提高了对动力部件的调温效率和调温效果,且两个子系统协调配合,同步运行,极大地提高了整车的控制协调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热管理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热管理系统常态制冷流向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热管理系统极限高温时制冷流向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热管理系统常态制热流向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热管理系统极限低温时制热流向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热管理系统制热且除雾时的流向示意图。其中,1-压缩机;2-压缩机的排气口;3-压缩机的补气口;4-压缩机的吸气口;5-第一三通阀;6-第一接口;7-第二接口;8-第三接口;9-车外换热器;10-第一节流装置;11-闪发器;12-第一通断件;13-第二节流装置;14-第三节流装置;15-第一换热器;16-第二三通阀;17-第四接口;18-第五接口;19-第六接口;20-第三换热器;21-第三三通阀;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部件调温子系统和空调子系统;所述空调子系统包括车内换热组和第一换热器(15);所述车内换热组和所述第一换热器(15)并联或串联;所述动力部件调温子系统和所述空调子系统通过第一换热器(15)连接并换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部件调温子系统和空调子系统;所述空调子系统包括车内换热组和第一换热器(15);所述车内换热组和所述第一换热器(15)并联或串联;所述动力部件调温子系统和所述空调子系统通过第一换热器(15)连接并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子系统还包括控制所述车内换热组和所述第一换热器(15)并联或串联的控制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子系统还包括压缩机(1)、车外换热器(9)、气液分离器、闪发器(11)和第一三通阀(5);所述第一三通阀(5)包括第一接口(6)、第二接口(7)和第三接口(8);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2)与第一接口(6)连通,所述第二接口(7)与所述车外换热器(9)的一端连通,所述车外换热器(9)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节流装置(10)与所述闪发器(11)的第一口连通,所述闪发器(11)的第二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3)连通;所述闪发器(11)的第三口通过第一换热器(15)和车内换热组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4)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闪蒸器的第二口和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3)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通断件(1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换热组包括第二换热器(29)和第三换热器(20);所述第三接口(8)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9)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2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5)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1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节流装置(13)与所述闪发器(11)的第三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15)的一端还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所述闪发器(11)的第三口还通过第三节流装置(14)与所述第三换热器(20)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换热器(20)的另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所述车外换热器(9)的一端还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5)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9)间管路上的第二三通阀(16)、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5)的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进口的第二通断件(26)和设于所述车外换热器(9)和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间的第三三通阀(21);所述第二三通阀(16)包括第四接口(17)、第五接口(18)和第六接口(19),所述第四接口(17)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9)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五接口(18)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5)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三通阀(21)包括第七接口(22)、第八接口(23)和第九接口(24),所述第七接口(22)与所述车外换热器(9)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八接口(23)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九接口(24)与所述第三换热器(2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潇吴会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