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155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拆卸簧环13的一凹进部分15是以在位置上与活塞销孔2a中形成的开口槽12相一致的方式形成,以减小由推力负荷引起的活塞销10的压缩变形。(*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活塞的活塞销孔结构。通常将用于连接连杆的活塞销装配到发动机的活塞上,而活塞销的轴向两端支承在活塞的一对活塞销支承部分中的相互同轴线地形成的活塞销孔中。在上述的活塞中,如未经审查的公开号为91-42046的日本技术中所述,通过在活塞销孔的内周面(用于活塞销)上沿着其轴向形成一个轴向槽来提供一个润滑油保持部分。此外,通常将是一个环状的一弹性挡圈安装在销孔内周面上形成的弹性挡圈槽中来阻止活塞销移动。在维护保养车辆时,需要拆卸活塞销,为了便于拆卸它,形成有一个作为凹进部分的弹性挡圈槽间隙以便插一有关工具,用于拆卸弹性挡圈。然而,由于需要将工具插入,该凹进部分要形成得比轴向槽深。这就产生一个问题活塞销支承部分的刚性在该凹进部分上减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即使当为了便于拆卸用于防止活塞销移动的环夹形成有凹进部分时也可实现防止在活塞销支承部分上的刚性减小。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活塞销孔结构,其中在销孔(2a)内周面上形成一用于装配进一环夹(13)的圆周槽(14),以防止已穿进活塞销孔(2a)的活塞销(10)移动。在活塞销孔(2a)外端的内周面上形成凹进部分(15)以便可以通过在径向向内方向上使环夹变形拆卸环夹(13),该凹进部分在位置上与在销孔(2a)内周面上形成的轴向槽(12)相一致。按照上述结构,由于采用了使凹进部分在位置上与轴向槽相一致的方式来形成轴向槽的这样一个位置来形成该凹进部分,就可防止由于设置该凹进部分将会产生的刚性减小的情况。而且,由于通过该凹进部分可以将润滑油引入该轴向槽,可以使在销孔内的润滑情况得到改善。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活塞1的前视图;图2是沿图1的箭头II-II指示的剖切线所取的一个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从由图2的箭头III指示方向看到的一活塞销孔的放大端视图;以及图4是从由图1的箭头IV指示的方向看到的活塞的背侧视图。下面将参照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活塞1的前视图,而图2是沿图1的箭头II-II指示的剖切线所取的一个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活塞1包括一活塞头1a和一对活塞销支承部分2(在图2中仅示出一对中的一个),该活塞销支承部分是以从与其燃烧室侧相对的活塞头的背部伸出的方式设置。在活塞头1a的外周面上、于活塞的轴向上以预定的间距形成有三个环槽3、4、5。压缩环(未图示)安装在燃烧室侧(在图中的上部)的两个环槽3、4中,一个油环(未图示)安装在油盘侧(图中下部)的作为为油环槽的环槽5中。如图2所示,一活塞销孔2a形成在活塞销支承部分2上,该支承部分有可使活塞销10穿过的一内径,活塞销2在其两端上由两个活塞销支承部分2支承。连杆11的小端牢固地压配在暴露于两个活塞销支承部分2之间的中间部分上。开口槽(broached groove)12是轴向槽,在如轴向看它们是在销孔2a中的横向对称位置上沿其轴向形成,如在图3中清楚所示。该开口槽12是用作减小应力的措施,使在燃烧和爆炸冲程中产生的推力负荷所引起的活塞销10的压缩变形减小,它们还用作一润滑油供给结构,以将润滑油引入活塞销孔中。这些开口槽12相对于销孔2a的内圆周表面形成得较浅。此外,由一圆周槽组成的环夹槽14在销孔2a的面对活塞外周面侧的内周面上形成,以便防止已穿过销孔2a的活塞销10移动的环状簧环13可以弹性方式紧配其中。然而,在车辆维护保养时拆卸活塞销10的情况时,簧环13在径向向内方向随相关的工具变形,使簧环脱离进入环夹槽14的配合而释放以将它拆卸。按照本专利技术,用作为拆卸簧环13而插入相关工具的一孔的凹进部分15是以在位置上与开口槽12相一致的方式在销孔2a外端的内周面上形成。换言之,在销孔2a的内周面上形成的凹进部分15在位置上与在销孔(用于活塞销10)的内周面上形成的开口槽(轴向槽)12相一致,以便不仅起着减小应力措施的作用,而且起着润滑油供给手段的作用。按照上述的结构,由于凹进部分15不是在轴向槽12所形成的不同位置上形成,在销孔2a中形成的凹进部分(槽)的数目可以限制到最小的要求数,由此可防止由于设置凹进部分所引起的刚性的减小。此外,如上所述,由于用于减小活塞销10的压缩变形的开口槽12原先是在具有较大刚性的活塞销支承部分2的一部分中形成,即使凹进部分15形成得较深以使相关工具可以插入其中,也可忽略因形成凹进部分15对减小刚性的影响。因此,可以进一步防止由于形成凹进部分15而在活塞销支承部分上的刚性减小,而且不存在由于形成得较深的凹进部分与开口槽12对准、被簧环13中断润滑油的危险,由此大量的润滑油可以被引入销孔2a中,从而可以改善其润滑。此外,在图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凹进部分的圆周宽度W1比开口槽12的圆周宽度W2小。按照这种结构,即使当切削形成凹进部分时沿着凹进部分15的边缘产生毛刺,由于该凹进部分容纳在开口槽12内,可防止这样产生的毛刺从销孔2a的内周面径向向内凸出,这就避免了需要包括去毛刺的附加加工。换言之,由于防止了毛刺从开口槽12的内部向活塞销10的滑动表面突出,就无需进行例如去毛刺的附加加工。而且,在已形成凹进部分15后形成开口槽12时,可以避免上述的去毛刺加工。此外,按照本专利技术轴向槽(开口槽)的位置并不限于在此实施例中所示的位置,它可以设置在相对于销孔2a的圆周方向的任何位置上,例如,它可以设置在销孔2a的下端部上(在其曲轴侧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对轴向槽的位置的限制,只要凹进部分15可以在位置上与轴向槽(开口槽12)相一致即可。此外,虽然本实施例揭示了圆周槽(环夹槽14)的深度形成得比轴向槽(开口槽12)深,相反,轴向槽的深度可以形成得比圆周槽深。在这种情况时,该轴向槽还可以起到供插入工具用的凹进部分15的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活塞1中,为了减小活塞头1a的重量力求在其背部上切削掉尽可能多的多余金属,但如在示出活塞头的背部的图4中所示,在形成在图的左侧和右侧所示的外圆周壁的裙部1b之间分别形成有一对穿过一对活塞销支承部分2的连接壁16,以确保所要求的刚度。此外,由于在燃烧和爆炸行程中巨大的推力负荷从由箭头P所示方向作用于活塞1上,在其接受推力负荷P的一侧的连接壁16的厚度W3要比在与推力负荷接受侧相对的一侧(与推力侧相对的一侧)的壁厚W4厚。这帮助提高活塞1的刚度,而连接壁16的厚度只有最小要求的增加。此外,该凹进部分15在与裙部1b的推力侧相对的一侧上形成。即,由于凹进部分15在与巨大的推力负荷所施加的推力侧的相对侧上形成,就可以抑制在活塞销孔2a上的刚度减小。这样,按照本专利技术,由于不仅可以防止由于形成凹进部分而引起的刚度减小,而且还可以通过凹进部分将润滑油引入轴向槽,从而可以大大改善在销孔中的润滑。此外,即使当在切削形成凹进部分时在凹进部分的边缘产生毛刺,由于允许凹部容纳在开口槽中还可防止这样产生的毛刺从销孔的内周面进一步向内突出,这就避免了必需进行包括去毛刺的附加加工。另外,通过在具有较大刚性的并使凹进部分与为此形成的轴向槽对准的部分上形成起着减小应力措施作用的轴向槽,可以进一步防止由形成凹进部分引起的刚性减小。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活塞销孔结构的活塞,其中一圆周槽是在销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活塞销孔结构的活塞,其中一圆周槽是在销孔的内周面上形成,用于在其中装配一环状卡环以防止已穿入所述活塞孔的活塞销的移动,其特征在于:在活塞销孔的外端的内周面上形成一凹进部分,以便通过使所述的环状卡环在径向向内的方向变形可使环状卡环 取下,以及所述的凹进部分在位置上与在所述销孔的所述内周面上形成的轴向槽相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嶋英夫野口幸宏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