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金属络合物和含有所述金属络合物的电子器件、特别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0719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核金属络合物和含有所述金属络合物的电子器件,特别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Binuclear metal complexe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containing the metal complexes, in particula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binuclear metal complexe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containing the metal complexes, in particular to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核金属络合物和含有所述金属络合物的电子器件、特别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核金属络合物,其适合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发光体。
技术介绍
根据现有技术,用于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中的三重态发光体特别是具有芳族配体的双邻位金属化和三邻位金属化的铱络合物,其中所述配体经由带负电的碳原子和不带电的氮原子或经由带负电的碳原子和不带电的卡宾碳原子与金属结合。这种络合物的实例是三(苯基吡啶基)铱(III)和其衍生物,其中所用的配体是例如1-苯基异喹啉或3-苯基异喹啉、2-苯基喹啉或苯基卡宾。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铱络合物通常具有显著大于1μs的相当长的发光寿命。然而,为了在OLED中使用,需要短的发光寿命,以便能够在高亮度和低滚降特性下操作OLED。还需要改进红色磷光发光体的效率。由于在常规红色磷光发光体情况下的低三重态能级T1,光致发光量子产率通常远低于理论上可能的值,这是因为在低T1下,非辐射通道也起到较大的作用,特别是当络合物具有高发光寿命时。这里需要通过增加辐射水平来改进,而辐射水平增加又可以通过降低光致发光寿命来实现。通过使用多足配体实现了络合物稳定性的改进,如例如WO2004/081017、US7,332,232和WO2016/124304中所述。即使这些络合物与具有相同配体结构但其中个别配体不具有多足桥接的络合物相比显示出优势,但仍然需要改进。因此,即使在具有多足配体的络合物的情况下,在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时,在性能方面,特别是在激发态的发光寿命、效率、电压和/或寿命方面,仍然需要改进。US2003/0152802公开了双金属铱络合物,其具有与两种金属配位的桥接配体。这些络合物以多个阶段合成,这构成了合成的缺点。此外,在这些络合物中可能存在面式-经式异构化和配体扰乱,这同样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适合作为用于OLED中的发光体的新型金属络合物。一个特定目的是提供在效率、工作电压和/或寿命方面展现改进性能的发光体。令人惊奇地发现,下文所述的双核铑和铱络合物与相应的单核络合物相比显示出光物理性质的明显改善,并且因此当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时也导致改进的性能。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具有改进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和明显降低的发光寿命。较短的发光寿命导致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滚降特性得到改善。本专利技术提供这些络合物和包含这些络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下式(1)的化合物:其中所用的符号如下:M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铱或铑;D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C或N,其条件是一个C和一个N与两个M中的每一个配位;X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CR或N;V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以下式(2)或(3)的基团:其中虚线键中的一个代表与式(1)所示的相应六元芳基或杂芳基基团连接的键,并且另外两个虚线键各自代表与亚配体L连接的键;L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双齿单阴离子亚配体;X1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CR或N;A1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C(R)2或O;A2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CR、P(=O)、B或SiR,其条件是,当A2=P(=O)、B或SiR时,符号A1是O并且与该A2键合的符号A不是-C(=O)-NR'-或-C(=O)-O-;A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CR=CR-、-C(=O)-NR'-、-C(=O)-O-、-CR2-CR2-、-CR2-O-或以下式(4)的基团:其中虚线键代表双齿亚配体L或式(1)中描绘的相应六元芳基或杂芳基基团与该结构的键合位置,并且*代表所述式(4)的单元与中心环状基团,即式(2)或(3)中明确示出的基团的连接位置;X2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CR或N,或者两个相邻的X2基团一起是NR、O或S,因此形成五元环,并且其余X2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CR或N;或者当所述环中的X3基团之一是N时,两个相邻的X2基团一起是CR或N,因此形成五元环;其条件是不超过两个相邻的X2基团是N;X3在每种情况下是C,或者同一环中的一个X3基团是N并且另一X3基团是C;其条件是当所述环中的X3基团之一是N时,两个相邻的X2基团一起是CR或N;R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H,D,F,Cl,Br,I,N(R1)2,CN,NO2,OR1,SR1,COOH,C(=O)N(R1)2,Si(R1)3,B(OR1)2,C(=O)R1,P(=O)(R1)2,S(=O)R1,S(=O)2R1,OSO2R1,COO(阳离子),SO3(阳离子),OSO3(阳离子),OPO3(阳离子)2,O(阳离子),N(R1)3(阴离子),P(R1)3(阴离子),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基团,或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烯基或炔基基团,或具有3至20个碳原子的支链或环状的烷基基团,其中所述烷基、烯基或炔基基团在每种情况下可被一个或多个R1基团取代,其中一个或多个非相邻的CH2基团可被Si(R1)2、C=O、NR1、O、S或CONR1代替,或具有5至40个芳族环原子并且在每种情况下可被一个或多个R1基团取代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同时,两个R基团一起也可形成环系;R'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H,D,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基团,或具有3至20个碳原子的支链或环状的烷基基团,其中所述烷基基团在每种情况下可被一个或多个R1基团取代,并且其中一个或多个非相邻的CH2基团可被Si(R1)2代替,或具有5至40个芳族环原子并且在每种情况下可被一个或多个R1基团取代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R1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H,D,F,Cl,Br,I,N(R2)2,CN,NO2,OR2,SR2,Si(R2)3,B(OR2)2,C(=O)R2,P(=O)(R2)2,S(=O)R2,S(=O)2R2,OSO2R2,COO(阳离子),SO3(阳离子),OSO3(阳离子),OPO3(阳离子)2,O(阳离子),N(R2)3(阴离子),P(R2)3(阴离子),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基团,或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烯基或炔基基团,或具有3至20个碳原子的支链或环状的烷基基团,其中所述烷基、烯基或炔基基团在每种情况下可被一个或多个R2基团取代,其中一个或多个非相邻的CH2基团可被Si(R2)2、C=O、NR2、O、S或CONR2代替,或具有5至40个芳族环原子并且在每种情况下可被一个或多个R2基团取代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同时,两个或更多个R1基团一起可形成环系;R2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H,D,F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脂族、芳族或杂芳族有机基团,特别是烃基基团,其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还可被F代替;阳离子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选自质子、氘核、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铵、四烷基铵和四烷基阴离子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选自卤离子、羧酸根离子R2-COO-、氰离子、氰酸根离子、异氰酸根离子、硫氰酸根离子、异硫氰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BF4-、PF6-、B(C6F5)4-、碳酸根离子和磺酸根离子。当两个R或R1基团一起形成环系时,它可以是单环或多环的并且是脂族、杂脂族、芳族或杂芳族的。在这种情况下,一起形成环系的基团可以是相邻的,这意味着这些基团与同一碳原子键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式(1)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0.12 EP 16193521.81.一种式(1)化合物其中所用的符号如下:M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铱或铑;D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C或N,其条件是一个C和一个N与两个M中的每一个配位;X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CR或N;V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式(2)或(3)的基团其中虚线键中的一个代表与式(1)中所示的相应六元芳基或杂芳基基团连接的键并且另外两个虚线键各自代表与亚配体L连接的键;L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双齿单阴离子亚配体;X1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CR或N;A1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C(R)2或O;A2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CR、P(=O)、B或SiR,其条件是,当A2=P(=O)、B或SiR时,符号A1是O并且与该A2键合的符号A不是-C(=O)-NR'-或-C(=O)-O-;A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CR=CR-、-C(=O)-NR'-、-C(=O)-O-、-CR2-CR2-、-CR2-O-或式(4)的基团:其中虚线键代表双齿亚配体L或式(1)中描绘的相应六元芳基或杂芳基基团与该结构的键合位置,并且*代表所述式(4)的单元与中心环状基团,即式(2)或(3)中明确示出的基团的连接位置;X2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CR或N,或者两个相邻的X2基团一起是NR、O或S,因此形成五元环,并且其余X2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CR或N;或者当所述环中的X3基团之一是N时,两个相邻的X2基团一起是CR或N,因此形成五元环;其条件是不超过两个相邻的X2基团是N;X3在每种情况下是C,或者同一环中的一个X3基团是N并且另一X3基团是C;其条件是当所述环中的X3基团之一是N时,两个相邻的X2基团一起是CR或N;R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H,D,F,Cl,Br,I,N(R1)2,CN,NO2,OR1,SR1,COOH,C(=O)N(R1)2,Si(R1)3,B(OR1)2,C(=O)R1,P(=O)(R1)2,S(=O)R1,S(=O)2R1,OSO2R1,COO(阳离子),SO3(阳离子),OSO3(阳离子),OPO3(阳离子)2,O(阳离子),N(R1)3(阴离子),P(R1)3(阴离子),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基团,或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烯基或炔基基团,或具有3至20个碳原子的支链或环状的烷基基团,其中所述烷基、烯基或炔基基团在每种情况下可被一个或多个R1基团取代,其中一个或多个非相邻的CH2基团可被Si(R1)2、C=O、NR1、O、S或CONR1代替,或具有5至40个芳族环原子并且在每种情况下可被一个或多个R1基团取代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同时,两个R基团也可一起形成环系;R'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H,D,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基团,或具有3至20个碳原子的支链或环状的烷基基团,其中所述烷基基团在每种情况下可被一个或多个R1基团取代,并且其中一个或多个非相邻的CH2基团可被Si(R1)2代替,或具有5至40个芳族环原子并且在每种情况下可被一个或多个R1基团取代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R1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并且是H,D,F,Cl,Br,I,N(R2)2,CN,NO2,OR2,SR2,Si(R2)3,B(OR2)2,C(=O)R2,P(=O)(R2)2,S(=O)R2,S(=O)2R2,OSO2R2,COO(阳离子),SO3(阳离子),OSO3(阳离子),OPO3(阳离子)2,O(阳离子),N(R2)3(阴离子),P(R2)3(阴离子),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基团,或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烯基或炔基基团,或具有3至20个碳原子的支链或环状的烷基基团,其中所述烷基、烯基或炔基基团在每种情况下可被一个或多个R2基团取代,其中一个或多个非相邻的CH2基团可被Si(R2)2、C=O、NR2、O、S或CONR2代替,或具有5至40个芳族环原子并且在每种情况下可被一个或多个R2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菲利普·斯托塞尔克里斯蒂安·埃伦赖希菲利普·哈巴克安娜·阿耶埃斯特·布罗伊宁
申请(专利权)人:默克专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