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8971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4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包括:步骤一、模具内表面喷涂脱模油;步骤二、安装预埋件及吊放钢筋笼;步骤三、浇筑混凝土及振捣混凝土;步骤四、混凝土摸面;步骤五、静停养护;步骤六、混凝土光面;步骤七、蒸汽养护;步骤八、取出预制件并表面处理存放;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如摸面、光面、静停养护、蒸汽养护和表面处理方式使得混凝土的表面更光滑,并且有效避免了内部的气孔。

A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Concrete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crete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manufacturing process, which includes: step 1, spraying demoulding oil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mould; step 2, installing embedded parts and hanging steel cage; step 3, pouring concrete and vibrating concrete; step 4, concrete touch surface; step 5, static stop maintenance; step 6, concrete smooth surface; step 7, steam maintenance; step 8, taking out prefabricated parts. The invention makes the surface of concrete smoother by means of such methods as touch surface, smooth surface, static stop curing, steam curing and surface treatment, and effectively avoids internal air ho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预制件的
,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的

技术介绍
混凝土预制件是用混凝土材料按设计图纸在预制厂或施工现场事先加工成型的半成品或成品的构件,等强度达到一定后运动施工现场直接安装的构件。现有的混凝土预制件制造方式采用人工方式,通过工具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不仅耗费人力,并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能够提高一定的生产效率,并且使得混凝土预制构件更紧实,避免气孔。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其中,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预备模具,在所述模具的内表面喷涂适量的脱模油;步骤二、将预埋件安放于钢筋笼的固定位置处,用专用吊具将所述钢筋笼吊放到所述模具中,将所述模具盖板合上;步骤三、将所述模具送入隔音室,将混凝土浇筑入模具,同时被振捣密实;步骤四、将所述模具移动出所述隔音室后,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外表面进行摸面,同时对所述模具的外表面进行卫生清理;步骤五、将所述模具和新浇筑的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在接下来的一定数量的工位上静停养护;步骤六、当混凝土流动性减小,对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混凝土的外表面进行光面;步骤七、当混凝土接近终凝时,将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件移动至蒸汽养护室进行蒸汽养护;步骤八、当混凝土达至脱模强度,将所述模具和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移出所述蒸汽养护室;通过专用吊具,将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从所述模具中吊出,吊出后对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表面处理,随后吊运至临时堆存区。上述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其中,还包括:步骤九:将所述模具内表面的残渣清理干净,并将其移动至清洗槽的上方;通过水管将所述残渣冲洗,并且滤网结构过滤所述残渣,同时将清洗水导流至排水通道中。上述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其中,所述隔音内设置有震动机,所述震动机的震动分为三个时间段:第一时间段:震动机的震动频率650-750次/min,震动时间为1-3分钟;第二时间段:900-1100次/min,振动时间为40-50秒;第三时间段:300-500次/min,振动时间为1-2分钟。上述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其中,第一时间段:所述震动机的震动频率为700次/min,震动时间为2分钟;第二时间段:1100次/min,振动时间为60秒;第三时间段:400次/min,振动时间为1分钟。上述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其中,所述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的原料:上述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其中,所述表面处理包括步骤如下:对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表面进行清洁、打磨和防水处理。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工艺流程化以及相应的设备,使得模具内设置预制件、填充混凝土以及取出混凝土预制构件更效率化。本专利技术通过如摸面、光面、静停养护、蒸汽养护和表面处理方式使得混凝土的表面更光滑,并且有效避免了内部的气孔。本专利技术通过不同频率的振捣使得混凝土内部的气孔缩小。本专利技术通过通过设置隔音室,使得振捣过程避免产生嘈杂的工作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的流程图。附图中:1、模具内表面喷涂脱模油;2、安装预埋件及吊放钢筋笼;3、浇筑混凝土及振捣混凝土;4、混凝土摸面;5、静停养护;6、混凝土光面;7、蒸汽养护;8、取出预制件并表面处理存放;9、清洗模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的流程图。请参见图1所示,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其中,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模具内表面喷涂脱模油1:预备模具,在模具的内表面喷涂适量的脱模油。防止混凝土硬化时粘结在模具上,造成无法脱模。步骤二、安装预埋件及吊放钢筋笼2:将预埋件安放于钢筋笼的固定位置处,用专用吊具将钢筋笼吊放到模具中,将模具盖板合上。步骤三、浇筑混凝土及振捣混凝土3:将模具送入隔音室,将混凝土浇筑入模具,同时被振捣密实。由于模具在一个密闭室振捣,能够有效降低振捣噪音,达到友善工作环境的环保目的。步骤四、混凝土摸面4:将模具移动出隔音室后,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外表面进行摸面,同时对模具的外表面进行卫生清理。步骤五、静停养护5:将模具和新浇筑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在接下来的一定数量的工位上静停养护。步骤六、混凝土光面6:当混凝土流动性减小,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混凝土的外表面进行光面。步骤七、蒸汽养护7:当混凝土接近终凝时,将混凝土预制构件件移动至蒸汽养护室进行蒸汽养护。步骤八、取出预制件并表面处理存放8:当混凝土达至脱模强度,将模具和混凝土预制构件移出蒸汽养护室;通过专用吊具,将混凝土预制构件从模具中吊出,吊出后对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表面处理,随后吊运至临时堆存区。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九、清洗模具9,以便于循环利用:将模具内表面的残渣清理干净,并将其移动至清洗槽的上方;通过水管将残渣冲洗,并且滤网结构过滤残渣,同时将清洗水导流至排水通道中。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隔音内设置有震动机,震动机的震动分为三个时间段:第一时间段:震动机的震动频率650-750次/min,震动时间为1-3分钟;第二时间段:900-1100次/min,振动时间为40-50秒;第三时间段:300-500次/min,振动时间为1-2分钟。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时间段:震动机的震动频率为700次/min,震动时间为2分钟;第二时间段:1100次/min,振动时间为60秒;第三时间段:400次/min,振动时间为1分钟。通过上述的方式,使得第一时间段中采用高振动频率,能够将混凝土中的气泡和附在模具内壁的小气泡汇聚并且排出;第二时间段采用高振动频率能进一步消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同时,使得混凝土更加紧密,装填更为密实;第三时间段则采用低振动频率,消除模具中混凝土表面的凸起或凹陷,使得表面平整。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的原料:并且,具体的将水泥50kg,石英砂20kg,砾石10kg,粉煤灰20kg,云母粉5kg,乳胶粉1kg,膨胀剂5kg,聚羧基减水剂0.5kg和水20kg加入混合容器中,开机搅拌至混合均匀;随后通过灌浆机将该混凝土灌入模具中。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表面处理包括步骤如下: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表面进行清洁、打磨和防水处理。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预备模具,在所述模具的内表面喷涂适量的脱模油;步骤二、将预埋件安放于钢筋笼的固定位置处,用专用吊具将所述钢筋笼吊放到所述模具中,将所述模具盖板合上;步骤三、将所述模具送入隔音室,将混凝土浇筑入模具,同时被振捣密实;步骤四、将所述模具移动出所述隔音室后,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外表面进行摸面,同时对所述模具的外表面进行卫生清理;步骤五、将所述模具和新浇筑的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在接下来的一定数量的工位上静停养护;步骤六、当混凝土流动性减小,对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混凝土的外表面进行光面;步骤七、当混凝土接近终凝时,将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件移动至蒸汽养护室进行蒸汽养护;步骤八、当混凝土达至脱模强度,将所述模具和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移出所述蒸汽养护室;通过专用吊具,将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从所述模具中吊出,吊出后对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表面处理,随后吊运至临时堆存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预备模具,在所述模具的内表面喷涂适量的脱模油;步骤二、将预埋件安放于钢筋笼的固定位置处,用专用吊具将所述钢筋笼吊放到所述模具中,将所述模具盖板合上;步骤三、将所述模具送入隔音室,将混凝土浇筑入模具,同时被振捣密实;步骤四、将所述模具移动出所述隔音室后,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外表面进行摸面,同时对所述模具的外表面进行卫生清理;步骤五、将所述模具和新浇筑的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在接下来的一定数量的工位上静停养护;步骤六、当混凝土流动性减小,对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混凝土的外表面进行光面;步骤七、当混凝土接近终凝时,将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件移动至蒸汽养护室进行蒸汽养护;步骤八、当混凝土达至脱模强度,将所述模具和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移出所述蒸汽养护室;通过专用吊具,将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从所述模具中吊出,吊出后对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表面处理,随后吊运至临时堆存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九:将所述模具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红磊李建秋王大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一筑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