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铸用构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888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4 22:28
提供一种镶铸用构件及其制造方法,能在镶铸铸造的构件的不同的2个区域中容易地使紧贴性、热传导性等特性大为改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镶铸用构件(11)在被镶铸的面上具有网眼状的凸部(3)和平坦面(6),具备该凸部的高度相对高的高凸部区域(3a)和相对低的低凸部区域(3b)。该镶铸用构件(11)在镶铸用构件的铸模的要使熔液流入的面设有至少2个不同高度的区域,使形成于上述面上的涂布层具有厚度相对厚的区域和厚度相对薄的区域,通过涂布层的干燥,使得在厚的区域中相对地龟裂的宽度大且深度深,在薄的区域中,相对地龟裂的宽度小且深度浅,从而能利用上述两种龟裂形成高凸部区域(3a)和低凸部区域(3b)。

Components for inlay casting and their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laid casting componen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which can easily chang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ghtness and heat conductivity in two different areas of the inlaid casting component. The inlaid casting component (11)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a mesh-shaped convex part (3) and a flat surface (6) on the inlaid surface, a high convex part (3a) with a relatively high height of the convex part and a relatively low convex part (3b). The inlaid casting component (11) shall have at least two zones of different heights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sting die of the inlaid casting component so that the coating layer formed on the surface has a relatively thick zone and a relatively thin zone. By drying the coating layer, the width and depth of the relative cracks in the thicker zone are larger and deeper, and the width of the relative cracks in the thin zone is wider. The degree is small and the depth is shallow, so the high convex region (3a) and the low convex region (3b) can be formed by using the above two kinds of tortoise crac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镶铸用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镶铸用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压铸铸造技术等的发展,已使用如下被称为镶铸铸造的方法:将预先铸造好的构件置入铸模,在该部件和铸模之间流入熔化的铝等金属,使其粘接或者紧贴于该部件。通过该方法铸入的构件被称为镶铸用构件。镶铸用构件例如有被铸入内燃机的气缸体的气缸套筒(也称为气缸套或者套筒)、压铸轮毂的凸起或鼓、以及气缸体、下曲轴箱等的轴承部,另外,还有被铸入变速器箱内轴承部的轴承构件等。特别是用于上述用途的情况下,对镶铸用构件作用热负荷、大外力的情况多,要求提高镶铸用构件与对该构件进行镶铸的金属的紧贴性,改善散热性、导热性以及刚性。专利文献1~3记载了如下套筒:在通过压铸而镶铸的套筒中,在套筒外周面具有顶端变细的单独的针状凸部,且实施了使套筒的上部与下部改变紧贴性以及热传导性的处理。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07-016736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7-016734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7-01673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套筒的镶铸用构件中的不同的2个区域,有时会要求不同的特性。例如,在发动机用的气缸体中,在顶面(deck)侧的活塞滑动区域,要求镶铸用构件与所镶铸的金属之间的高紧贴性和高的热传导性,而在非活塞滑动区域的曲轴箱侧的区域,要求相对低的紧贴性和低的热传导性。为了在这种镶铸构件的不同的2个区域改变紧贴性和热传导性,也有进行镶铸用构件的粗面化处理、皮膜成型处理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存在制造工序变繁琐的问题。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镶铸用构件及其制造方法,能在套筒中的镶铸用构件的不同的2个区域中容易地使紧贴性、热传导性等特性大为改变。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一个方式,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镶铸用构件,在被镶铸的面上具有网眼状的凸部和平坦面,上述网眼状的凸部具备线状部分以及至少2个线状部分汇合的集合部分,上述凸部具备从上述平坦面立起的纵壁部分,上述镶铸用构件具备:上述线状部分的凸部离上述平坦面的高度相对高的高凸部区域;以及上述线状部分的凸部离上述平坦面的高度相对低的低凸部区域。上述高凸部区域和上述低凸部区域也可以分别形成于多个区域。另外,也可以存在高凸部区域与低凸部区域的中间的高度的凸部。上述线状部分的凸部的纵壁部分不限于与平坦面垂直,也可以相对于平坦面是倾斜的。另外,上述凸部也可以除了上述纵壁部分以外还具备顶部,上述凸部具备上述顶部的宽度大于上述纵壁部分的宽度的形状。上述镶铸用构件也可以为圆筒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沿着该圆筒形状的轴向或者周向具备上述高凸部区域和上述低凸部区域。上述镶铸用构件也可以是气缸套筒,上述气缸套筒通过铸造与发动机气缸体形成为一体,在这种情况下,优选该镶铸用构件在顶面侧具备上述高凸部区域,在曲轴箱侧具备上述低凸部区域。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吸排方向上具备上述高凸部区域,在前后方向上具备上述低凸部区域。优选上述高凸部区域中的上述凸部的高度与上述低凸部区域中的上述凸部的高度之差为0.1mm以上,更优选为0.2mm以上。另外,优选该差的上限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0.5mm以下。此外,此处的凸部的高度差是指高凸部区域的平均凸部高度与低凸部区域的平均凸部高度之差。作为另一方式,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镶铸用构件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如下工序:对准备流入熔液的铸模面涂抹涂模剂的工序;对上述涂模剂进行干燥,形成在表面具有龟裂形状的涂模层的工序;以及在上述涂模层上流入熔液,旋转上述铸模进行铸造的工序,上述准备流入熔液的铸模面具有至少2个不同高度的区域,由此形成的上述涂模层的厚度具有相对厚的厚区域和相对薄的薄区域,在上述厚区域中上述龟裂的宽度相对大且上述龟裂的深度相对深,在上述薄区域中上述龟裂的宽度相对小且深度相对浅。优选对龟裂的深度进行控制,使得形成于上述涂模层的上述厚区域的上述宽度大且深度深的龟裂的深度比上述薄区域的上述涂模层的厚度浅。特别是,在上述铸模具有圆筒形状,上述准备流入熔液的铸模面为其内周面的情况下,优选上述铸模具备作为上述薄区域的内径相对小的包括基准内径的基准内径区域以及作为上述厚区域的内径相对大的非基准内径区域,上述宽度大且深度深的龟裂的深度被控制为处于上述基准内径区域内。优选上述基准内径区域与上述非基准内径区域的内径差为0.1mm以上,更优选为0.2mm以上。另外,优选该内径差的上限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0.5mm以下。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镶铸用构件的被镶铸的面上具备网眼状的凸部,具备其中的线状部分的凸部的高度相对高的高凸部区域和凸部的高度相对低的低凸部区域,由此,使用该镶铸用构件而镶铸铸造的构件在高凸部区域的部分能得到镶铸用构件与所镶铸的金属之间的高紧贴性和高的热传导性,另一方面,在低凸部区域的部分能得到相对低的紧贴性和低的热传导性。这样,使用单个镶铸用构件就能在镶铸构件的不同的2个区域中容易地使紧贴性和热传导性大为改变。特别是,在将该镶铸用构件用作铸入到发动机气缸体的气缸套筒的情况下,通过在顶面侧具备高凸部区域,在曲轴箱侧具备低凸部区域,从而,通过镶铸铸造得到的气缸体在顶面侧的活塞滑动区域中能得到铸铁与铝之间的高紧贴性和高的热传导性,能抑制发动机实际运转时的内孔变形。另一方面,在曲轴箱侧的活塞滑动区域以外的区域中热传导性低,因此能抑制从套筒向气缸筒(铝侧)的热扩散,能使套筒整体的温度均匀,因此在整体上能抑制内孔变形。由此,由于机械损耗、窜漏气体的减少,而能提高燃料效率。另外,通过使发动机的F-R方向与套筒的低凸部区域一致地进行镶铸,由此能确保铝的壁厚并且使套筒彼此接近,能使内孔间间距缩短,因此能使发动机轻型化或者小型化。而且,通过形成凸部,由于锚定效果,能使套筒与铝的接触界面不产生局部间隙,因此,套筒壁温也会稳定化。由此,从套筒向气缸筒的热传导性提高并且均匀化,能改善发动机燃烧热的扩散性,因此也能应对缸内温度上升,因此能实现发动机的高压缩化。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镶铸用构件的一个例子的气缸套筒的立体图。图2是将图1的气缸套筒的表面放大并示意性表示的俯视图。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示出气缸套筒的示意性截面图。图4是示出将图1的气缸套筒作为一个构成要素的气缸体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图5是将图4中的气缸套筒周边放大表示的截面图。图6A、图6B分别是示意性示出应用于图9~图11所示的铸模的情况下的本专利技术的镶铸用构件的表面的线状凸部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图7A、图7B分别是示意性示出应用于图11所示的铸模的情况下的本专利技术的镶铸用构件的表面的线状凸部的大致Γ型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图8A、图8B、图8C分别是示意性示出应用于图11所示的铸模的情况下的本专利技术的镶铸用构件的表面的线状凸部的大致T型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图9是示意性示出能应用本专利技术的镶铸用构件的制造方法的铸模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图10是示意性示出能应用本专利技术的镶铸用构件的制造方法的铸模的另一例的截面图。图11是示意性示出能应用本专利技术的镶铸用构件的制造方法的铸模的又一例的截面图。图12A至图12H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镶铸用构件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流程图。图13A至图13D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镶铸用构件,在被镶铸的面上具有网眼状的凸部和平坦面,上述镶铸用构件的特征在于,上述网眼状的凸部具备线状部分以及至少2个线状部分汇合的集合部分,上述凸部具备从上述平坦面立起的纵壁部分,上述镶铸用构件具备:上述线状部分的凸部离上述平坦面的高度相对高的高凸部区域;以及上述线状部分的凸部离上述平坦面的高度相对低的低凸部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16 JP 2017-2209461.一种镶铸用构件,在被镶铸的面上具有网眼状的凸部和平坦面,上述镶铸用构件的特征在于,上述网眼状的凸部具备线状部分以及至少2个线状部分汇合的集合部分,上述凸部具备从上述平坦面立起的纵壁部分,上述镶铸用构件具备:上述线状部分的凸部离上述平坦面的高度相对高的高凸部区域;以及上述线状部分的凸部离上述平坦面的高度相对低的低凸部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镶铸用构件,上述镶铸用构件为圆筒形状,在沿着该圆筒形状的轴向或者周向具备上述高凸部区域和上述低凸部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镶铸用构件,上述镶铸用构件是气缸套筒,上述气缸套筒通过铸造与发动机气缸体形成为一体,该镶铸用构件在顶面侧具备上述高凸部区域,在曲轴箱侧具备上述低凸部区域。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泽谅山元昭人久冈未来水村雄一铃木延明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