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制木炭生产的自动上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885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4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木炭生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机制木炭生产的自动上料系统,包括储料机构、送料机构及筛分机机构,所述储料机构用于原材料的储存;所述送料机构用于将原材料运输到所述筛分机机构;所述筛分机构包括第三架体、筛分架、接料仓、废料排出装置及驱动装置,所述筛分架通过连接链与所述第三架体铰接,所述筛分架包括框架、进料部及筛分部,并用于原材料的筛分;所述接料仓用于筛分后原材料的收集;所述废料排出装置用于将废料进行收集;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对筛分架提供振源,以使筛分架进行振动筛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对原材料进行筛分,并且能够对筛分出的废料进行处理。

An automatic feeding system for mechanical charcoal produc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harcoal generat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n automatic feeding system for mechanical charcoal production, including a storage mechanism, a feeding mechanism and a screening mechanism, which is used for storing raw materials; the feeding mechanism is used for transporting raw materials to the screening mechanism; and the screen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third frame, a screening frame, a feeding bin and waste materials. Discharging device and driving device, the screen frame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third frame through connecting chain, the screen frame includes frame, feeding part and screening part, and is used for screening raw materials; the feeding bin is used for collecting raw materials after screening; the waste discharging device is used for collecting waste materials; and the driving device is used for providing vibration source for the screen frame to enter. Vibration screening.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screen raw materials, and can treat the screened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制木炭生产的自动上料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木炭生成设备
,尤其是一种用于机制木炭生产的自动上料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各省市当地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相关法规,开始全面整顿木炭市场,陆续颁发“禁止砍伐木材烧炭”的禁令。传统的以树木烧炭的木炭厂纷纷停产。拟建的项目从节能和新能源应用技术以及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角度出发,来满足我国工业、农业、畜牧业、冶金等行业不可缺少的木炭原料和添加剂,以及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燃料需求。机制木炭材料以锯末、树枝、稻壳、花生壳、以及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为原料,经过烘干脱烟,高温高压制成优质、环保高效机制木炭。清洁无毒,热能源高。机制木炭利用机制设备,将竹、木锯末,边角废料,花生壳等含碳物质,经过粉碎,烘干,挤压成形,炭化等工艺过程,生成棒状的木炭。在机制木炭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机制木炭的原材料进行输送,在机制木炭的生产所需的是粉末状的原材料,由于原材料中含有较多非粉末状态的杂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筛选,从而便于后序工作的进行。目前的筛选机在筛选原材料是仅仅考虑到所需原料的收集,而对于筛选出的废弃材料不能较好地进行处理,从而筛选机附近废料的堆积,影响了筛选的工作,并且使得厂区环境变差。当废料堆积到一定程度时,需要人工处理,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机制木炭生产的自动上料系统,以有效地对原材料进行筛分,并且能够对筛分出的废料进行处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机制木炭生产的自动上料系统,包括储料机构、送料机构及筛分机机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箱体及第一架体,所述箱体架设在所述第一架体上,所述箱体为棱台结构并两端均为开口结构,所述箱体窄端的开口设有一坡面;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传输带及第二架体,所述传输带通过所述第二架体倾斜装设,所述传输带较低的一端位于所述箱体下端开口的下方;所述筛分机构设于所述传输带较高一端的下方,所述筛分机构包括第三架体、筛分架、接料仓、废料排出装置及驱动装置,所述第三架体包括放置架、支撑杆及连接杆,所述放置架设有一放置口,所述支撑杆设有四根并分别与所述放置架的四角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设有两根,两所述连接杆相对设置并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筛分架包括框架、进料部及筛分部,所述筛分架设有四根连接链,四根所述连接链一端与所述筛分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铰接,所述框架设有入料口,所述进料部为棱台结构并较宽的一端与所述入料口导通连接,所述筛分部为梯形体结构并两端开口,所述筛分部的斜面两侧和底面设有筛孔,所述筛分部较宽的一端与所述进料部远离所述入料口的一端导通连接;所述进料部及所述筛分部均位于所述放置口内;所述接料仓为椎体结构并与所述第三架体固定连接,所述接料仓较宽的一端位于所述筛分部下方,所述接料仓较窄的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废料排出装置包括螺旋杆、废料管及第一电机,所述筛分部设有废料口,所述废料口相邻于所述筛分部斜面的一侧,所述螺旋杆一端由所述废料口穿入所述筛分部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筛分部外并与所述废料管转动连接,所述废料管与所述第三架体固定连接,所述废料管一端通过折叠管与所述废料口导通连接,另一端设有排放口;所述第一电机用于所述螺旋杆的驱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板、传动轴、传动盘、驱动盘、驱动杆及第二电机,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三架体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通过轴台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一端与所述传动盘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盘通过第一传动带与所述第二电机的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传动盘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盘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盘的偏心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框架铰接。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窄端内设有若干减速辊,所述减速辊设有翼片;所述减速辊两端分别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各所述减速辊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带通过第三电机驱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架体靠近所述传输带较高一端设有引导口,所述引导口靠近所述传输带的一侧设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具有倾斜角度,所述引导板一端与所述第二架体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清洁毛刷。进一步地,所述传输带设有防滑条,所述防滑条的方向与所述传输带运动方向垂直。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包括带体、传动滚筒、固定架及抵接杆,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带体之间并与所述第二架体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滚筒设有两个,并分别转动地装设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带体两端分别与两所述传动滚筒连接;所述抵接杆位于所述带体与所述固定架之间并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抵接杆两端均具有一个斜度,所述斜度沿远离所述抵接杆中心方向朝所述带体倾斜,所述抵接杆中间及两端均设有抵接轴,所述抵接轴与所述带体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带体设有凸条,所述传动滚筒及所述抵接轴均设有与所述凸条配合的凹环;所述带体中间部的凸条内设有若干所述卡齿,所述传动滚筒及所述抵接轴中间部的所述凹环内设有与所述卡齿配合的环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箱体为棱台结构并两端均为开口结构,制作木炭的原材料通过箱体较宽的口放入到箱体内,在原材料重力和箱体倾斜的作用下,原材料滑落到传输带上,通过传输带将原料运送至筛分机构。物料通过进料部进入到筛分部,在第二电机通过第一传动带驱动传动盘,传动轴随之转动,在传动轴的驱动下,驱动盘进行转动,由于驱动杆的一端与驱动盘的偏心圆铰接,另一端与框架铰接,使得驱动杆对框架进行往复推拉,并且在连接链的吊装下,框架进行往复振动;筛分部随框架振动,使得符合筛孔径距的原料进入接料仓,被筛分出的废料在螺旋杆的作用下排出筛分部外。实现了有效地对原材料进行筛分,并且能够对筛分出的废料进行处理。2.在减速辊的作用下,能够控制原料落到传输带的速率,以配合传输带的速度,使得原料能够均匀地进入筛分机构,提高筛分的效果;而且减速辊能够防止原料堵塞在箱体窄端的开口。3.抵接杆两端均具有一个斜度,斜度沿远离抵接杆中心方向朝带体倾斜,并通过抵接轴,使得带体的两侧具有斜度,有效防止原料的在运输的过程中撒出传输带外;带体的凸条和传动滚筒及抵接轴的凹环,能够使带体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持所具有的斜度;而带体中间部的凸条内的若干卡齿和传动滚筒及抵接轴中间部凹环内的环槽,能够将带体的中间部与抵接轴滑动连接,有效防止带体与抵接轴脱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用于机制木炭生产的自动上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用于机制木炭生产的自动上料系统的筛分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用于机制木炭生产的自动上料系统的筛分架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用于机制木炭生产的自动上料系统的减速辊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用于机制木炭生产的自动上料系统的第二架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用于机制木炭生产的自动上料系统的传输带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用于机制木炭生产的自动上料系统的传动滚筒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101-坡面,11-第一架体,12-减速辊,121-翼片,122-第二传动带,13-第三电机,2-传输带,201-防滑条,21-第二架体,211-引导口,212-引导板,213-清洁毛刷,3-第三架体,31-放置架,311-放置口,32-支撑杆,33-连接杆,4-筛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制木炭生产的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机构、送料机构及筛分机机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箱体(1)及第一架体(11),所述箱体(1)架设在所述第一架体(11)上,所述箱体(1)为棱台结构并两端均为开口结构,所述箱体(1)窄端的开口设有一坡面(101);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传输带(2)及第二架体(21),所述传输带(2)通过所述第二架体(21)倾斜装设,所述传输带(2)较低的一端位于所述箱体(1)下端开口的下方;所述筛分机构设于所述传输带(2)较高一端的下方,所述筛分机构包括第三架体(3)、筛分架(4)、接料仓(5)、废料排出装置(6)及驱动装置(7),所述第三架体(3)包括放置架(31)、支撑杆(32)及连接杆(33),所述放置架(31)设有一放置口(311),所述支撑杆(32)设有四根并分别与所述放置架(31)的四角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3)设有两根,两所述连接杆(33)相对设置并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支撑杆(32)固定连接;所述筛分架(4)包括框架(41)、进料部(42)及筛分部(43),所述筛分架(4)设有四根连接链(401),四根所述连接链(401)一端与所述筛分架(4)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33)铰接,所述框架(41)设有入料口(411),所述进料部(42)为棱台结构并较宽的一端与所述入料口(411)导通连接,所述筛分部(43)为梯形体结构并两端开口,所述筛分部(43)的斜面两侧和底面设有筛孔(431),所述筛分部(43)较宽的一端与所述进料部(42)远离所述入料口(411)的一端导通连接;所述进料部(42)及所述筛分部(43)均位于所述放置口(311)内;所述接料仓(5)为椎体结构并与所述第三架体(3)固定连接,所述接料仓(5)较宽的一端位于所述筛分部(43)下方,所述接料仓(5)较窄的一端设有出料口(51);所述废料排出装置(6)包括螺旋杆(61)、废料管(62)及第一电机(63),所述筛分部(43)设有废料口(432),所述废料口(432)相邻于所述筛分部(43)斜面的一侧,所述螺旋杆(61)一端由所述废料口(432)穿入所述筛分部(43)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筛分部(43)外并与所述废料管(62)转动连接,所述废料管(62)与所述第三架体(3)固定连接,所述废料管(62)一端通过折叠管(621)与所述废料口(432)导通连接,另一端设有排放口(622);所述第一电机(63)用于所述螺旋杆(61)的驱动;所述驱动装置(7)包括固定板(71)、传动轴(72)、传动盘(73)、驱动盘(74)、驱动杆(741)及第二电机(75),所述固定板(71)与所述第三架体(3)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72)通过轴台(721)与所述固定板(71)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72)一端与所述传动盘(73)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盘(73)通过第一传动带(731)与所述第二电机(75)的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72)远离所述传动盘(73)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盘(74)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74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盘(74)的偏心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框架(41)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制木炭生产的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机构、送料机构及筛分机机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箱体(1)及第一架体(11),所述箱体(1)架设在所述第一架体(11)上,所述箱体(1)为棱台结构并两端均为开口结构,所述箱体(1)窄端的开口设有一坡面(101);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传输带(2)及第二架体(21),所述传输带(2)通过所述第二架体(21)倾斜装设,所述传输带(2)较低的一端位于所述箱体(1)下端开口的下方;所述筛分机构设于所述传输带(2)较高一端的下方,所述筛分机构包括第三架体(3)、筛分架(4)、接料仓(5)、废料排出装置(6)及驱动装置(7),所述第三架体(3)包括放置架(31)、支撑杆(32)及连接杆(33),所述放置架(31)设有一放置口(311),所述支撑杆(32)设有四根并分别与所述放置架(31)的四角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3)设有两根,两所述连接杆(33)相对设置并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支撑杆(32)固定连接;所述筛分架(4)包括框架(41)、进料部(42)及筛分部(43),所述筛分架(4)设有四根连接链(401),四根所述连接链(401)一端与所述筛分架(4)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33)铰接,所述框架(41)设有入料口(411),所述进料部(42)为棱台结构并较宽的一端与所述入料口(411)导通连接,所述筛分部(43)为梯形体结构并两端开口,所述筛分部(43)的斜面两侧和底面设有筛孔(431),所述筛分部(43)较宽的一端与所述进料部(42)远离所述入料口(411)的一端导通连接;所述进料部(42)及所述筛分部(43)均位于所述放置口(311)内;所述接料仓(5)为椎体结构并与所述第三架体(3)固定连接,所述接料仓(5)较宽的一端位于所述筛分部(43)下方,所述接料仓(5)较窄的一端设有出料口(51);所述废料排出装置(6)包括螺旋杆(61)、废料管(62)及第一电机(63),所述筛分部(43)设有废料口(432),所述废料口(432)相邻于所述筛分部(43)斜面的一侧,所述螺旋杆(61)一端由所述废料口(432)穿入所述筛分部(43)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筛分部(43)外并与所述废料管(62)转动连接,所述废料管(62)与所述第三架体(3)固定连接,所述废料管(62)一端通过折叠管(621)与所述废料口(432)导通连接,另一端设有排放口(622);所述第一电机(63)用于所述螺旋杆(61)的驱动;所述驱动装置(7)包括固定板(71)、传动轴(72)、传动盘(73)、驱动盘(74)、驱动杆(741)及第二电机(75),所述固定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立成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道能加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