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履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720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性履带,所述弹性履带能够有效防止震动、龟裂的发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弹性履带是一种在履带本体的外周侧设置驱动齿的弹性履带,设置防震齿,所述防震齿的两端侧配置为与圆周方向上相邻的驱动齿连接或靠近,并与所述履带本体的内周侧的车轮旋转运动区域相对应。所述履带本体的外周侧设置有左右两列的齿列,所述各个齿列使得驱动齿和防震齿沿着履带本体的圆周方向交替配置。防震齿与驱动齿大致等高。

Elastic track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astic crawler,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vibration and cracks. The elastic caterpillar of the invention is an elastic caterpillar with driving teeth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caterpillar body and shock-proof teeth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hock-proof teeth to connect or approach the driving teeth adjacent to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nd corresponds to the rotational motion area of the wheel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caterpillar body. The outer side of the track body is provided with two rows of teeth, each of which makes the driving teeth and the shock-proof teeth alternately arranged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track body. The shock-proof teeth are roughly equal to the driving tee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弹性履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性履带,所述弹性履带用于运输车、农用机械、除雪机、建设机械等履带行走机构。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昭54-83235号涉及一种用于运输车等的履带行走机构的弹性履带,为了在减少行走中震动的同时防止龟裂的产生,在履带本体的圆周侧的圆周方向上相邻的驱动齿之间配置防震齿。所述弹性履带在履带本体的内周侧的宽度方向中央设置有驱动轮结合部,在履带本体的外周侧,驱动轮结合部的宽度方向两侧以左右两列分别设置有驱动齿,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驱动齿之间配置有防震齿。左右的驱动齿以与履带本体的驱动轮结合部的两侧的车轮传动区域(即,滚筒roller)相对应的形式设置有沿着圆周方向曲折的内端曲折部,防震齿沿着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配置,此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以与各个车轮的传动区域相对应的形式配置。
技术实现思路
就现有的弹性履带而言,以与左右的车轮传动区域相对应的形式,设置有各个驱动齿的内端曲折部,并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驱动齿的内端曲折部之间设置防震齿的两端部,因此,与不存在内端曲折部、防震齿相比,可以进一步防止因在行走时移动旋转轮对车轮旋转运动区域进行旋转运动而发生的震动,以及因履带本体曲折而发生的龟裂。但是,在现有的弹性履带中,以与车轮旋转运动区域相对应的形式设置有驱动齿的内端曲折部和防震齿,由于在所述驱动齿和防震齿之间沿着圆周方向具有较大间隔,因此问题在于难以充分防止震动和龟裂的发生。换句话说,行走时移动旋转轮进行车轮旋转运动,从而向圆周方向对弹性履带进行导向。但是移动旋转轮对车轮旋转运动区域进行旋转运动时,在驱动齿、防震齿的任意部分上,移动旋转轮沿着它们的齿上升,并在不存在驱动齿、防震齿的间隔部分上移动旋转轮逆向下降。因此,问题在于,移动旋转轮即使在平坦的路面上行走也一直会频繁进行反复上下运动,或者无法充分防止震动产生。此外,弹性履带以被驱动轮、从动轮缠绕的状态沿着圆周方向进行旋转运动,因此,问题在于,如果驱动齿和防震齿之间存在间隔部分,则容易从所述间隔部分向履带本体发生龟裂。本专利技术考虑到所述现有问题,从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履带,所述弹性履带能够有效防止震动、龟裂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弹性履带是一种在履带本体的外周侧设置驱动齿的弹性履带,在所述履带本体的外周侧上设置防震齿,所述防震齿的两端侧配置为与圆周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驱动齿连接或靠近,并与所述履带本体的内周侧的车轮旋转运动区域相对应。所述履带本体的外周侧设置有左右2列的齿列,所述各个齿列也可以是所述驱动齿和所述防震齿沿着所述履带本体的圆周方向交替配置。优选地,所述防震齿与所述驱动齿大致等高。优选地,所述左右2列的齿列的所述驱动齿是倾斜形状,所述倾斜形状使得所述履带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侧位于所述履带本体的圆周方向的一侧,使得宽度方向的外侧位于所述履带本体的圆周方向的另一侧,而所述防震齿为与所述驱动齿逆向的倾斜形状。所述左右2列的齿列也可以沿着所述履带本体的宽度方向大致形成线对称。所述左右2列的齿列也可以使得所述驱动齿及所述防震齿沿着所述履带本体的圆周方向错开半节距。所述左右2列的齿列的所述驱动齿也可以是,一侧的所述驱动齿的内端部位于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另一侧的所述驱动齿的内端部之间,两内端部在所述履带本体的宽度方向上重叠。也可以以与中央的车轮旋转运动区域相对应的形式配置所述左右两侧的所述驱动齿的内端部,以与左右车轮旋转运动区域相对应的形式配置所述防震齿,所述中央的车轮旋转运动区域设置于所述左右2列的驱动轮的结合部之间,所述左右车轮的旋转运动区域设置于所述左右2列的结合部外侧。优选地,所述防震齿的头部与所述驱动齿的头部连接或接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弹性履带,其优点在于能够有效防止震动、龟裂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履带行走机构的侧面图。图2a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弹性履带,是驱动轮侧的截面图。图2b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弹性履带,是从动轮侧的截面图。图2c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弹性履带,是移动旋转轮侧的截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外周侧的平面图。图5是图4的A-A线的截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内周侧的背面图。图7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履带行走机构的侧面图。图8a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弹性履带,是驱动轮侧的截面图。图8b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弹性履带,是从动轮侧的截面图。图8c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弹性履带,是移动旋转轮侧的截面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外周侧平面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内周侧背面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外周侧平面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外周侧平面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截面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仰视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5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外周侧平面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6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外周侧平面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6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截面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7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主要部位的平面图。图19是图18的B-B线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弹性履带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为多种各样的形态,并非局限于以下进行说明的实施例。以下为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明确说明,省略与本专利技术关系不密切的部分的详细说明,在专利技术的整体说明中,对相同或类似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图1至图6中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弹性履带。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履带行走机构(1),如图1及图2c所示,包括:驱动轮(2),其在上侧配置;从动轮(3),其在下侧配置为前后一对;弹性履带(4),其为被所述驱动轮(2)及从动轮(3)缠绕的履带形状;前后方向上的多个旋转轮(5)移动旋转轮(5),其在驱动轮(2)的下侧,配置于前后的从动轮(3)之间,并沿着圆周方向引导弹性履带(4)。如图1及图2a所示,驱动轮(2)包括:驱动轮体(6)驱动轮体(6a)、(6b),其间隔规定间距在左右方向配置;结合口(7),其在所述轮体(6a)、(6b)之间沿着圆周方向按照大致等间隔固定,并且驱动轮(2)通过驱动源(附图中未示出)的驱动而能够以正逆旋转的形式被支撑架(附图中未示出)支撑。如图1及图2b所示,从动轮(3)包括从动轮体(8a)、(8b),所述从动轮体(8a)、(8b)配置为能够一体旋转的左右一对,被支撑架的前后两端侧支撑。如图1及图2c所示,各个旋转轮(5)移动旋转轮(5)包括旋转运动轮体(9a)、(9b),所述旋转运动轮体(9a)、(9b)配置为能够一体旋转的左右一对,以能够上下移动的形式分别被支撑架支撑。如图2a至图6所示,弹性履带(4)包括:履带本体(10),其为通过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带子形状;驱动轮(2)的结合部(11),其设置于履带本体(10)的内周侧;齿列(12a)、(12b);其在履带本体(10)的外周侧沿着圆周方向设置为左右两列。履带本体(10)不具有芯金属,使得钢丝等抗张体(13)沿着宽度方向埋入多个。结合部(11)结合有驱动轮(2)的结合口(7),通过从履带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履带,其是在履带本体的外周侧设置驱动齿的弹性履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履带本体的外周侧上设置防震齿,所述防震齿的两端侧配置为与圆周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驱动齿连接或靠近,并与所述履带本体的内周侧的车轮旋转运动区域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06 JP 2017-041301;2018.02.20 KR 10-2018-001.一种弹性履带,其是在履带本体的外周侧设置驱动齿的弹性履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履带本体的外周侧上设置防震齿,所述防震齿的两端侧配置为与圆周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驱动齿连接或靠近,并与所述履带本体的内周侧的车轮旋转运动区域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本体的外周侧设置有左右两列的齿列,所述各个齿列使得所述驱动齿和所述防震齿沿着所述履带本体的圆周方向交替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性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齿与所述驱动齿大致等高。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两列的齿列的所述驱动齿是倾斜形状,所述倾斜形状是使得所述履带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内端部侧位于所述履带本体的圆周方向的一侧,使得宽度方向的外端部侧位于所述履带本体的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镕宰
申请(专利权)人:杰尼士产业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