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自卸车挂车主车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618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板自卸车挂车主车架总成,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横梁、连接件、举升油缸安装座、后倾翻支座、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一纵梁设置在第二纵梁的一侧,且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通过横梁及连接件相连接;所述举升油缸安装座设置在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的中部,且举升油缸安装座与第一纵梁及第二纵梁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后倾翻支座设置在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的中部,且后倾翻支座与第一纵梁及第二纵梁通过螺栓相连接;通过对现有装置的改进,该车架具有结构紧凑,能够降低车体中心及重量,连接预紧力大,车架拆装改装调整方便,管线走向顺畅且寿命长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的问题和不足。

A Frame Assembly for Trailer of Flat Dump Truc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ain frame assembly of a flat dump truck traile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longitudinal beam, a second longitudinal beam, a cross beam, a connecting member, a lifting cylinder mounting seat, a backward overturning support, a first connecting plate, a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a first supporting beam and a second supporting beam; the first longitudinal beam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second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first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second longitudinal beam pass through the cross beam and the connecting member. The lifting cylinder mounting seat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first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second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lifting cylinder mounting sea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second longitudinal beam by bolts; the backward overturning support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first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second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backward overturning sup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second longitudinal beam by bolts;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xisting device, the frame is improv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reduced body center and weight, large pre-tightening force of connection, convenient frame disassembly, assembly and adjustment, smooth pipeline direction and long service life, thus effectively solving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existing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自卸车挂车主车架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生产制造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平板自卸车挂车主车架总成。
技术介绍
主车架是跨接在汽车前后车桥上的框架式结构,俗称大梁,是汽车的基体。一般由两根纵梁和几根横梁组成,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承在车轮上;车架的功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总成,使各总成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并承受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在现有的自卸车中,其举升油缸安装座及运输箱体通过底架连接至主车架架体,导致自卸车整体重量增加且中心提高,且现有自卸车主车架调整不够方便,个别部位影响管线走向,导致管线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自卸车挂车主车架总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板自卸车挂车主车架总成,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横梁、连接件、举升油缸安装座、后倾翻支座、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一纵梁设置在第二纵梁的一侧,且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通过横梁及连接件相连接;所述举升油缸安装座设置在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的中部,且举升油缸安装座与第一纵梁及第二纵梁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后倾翻支座设置在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的中部,且后倾翻支座与第一纵梁及第二纵梁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举升油缸安装座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第二连接板的一侧,且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一支撑梁及第二支撑梁铆合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平板自卸车挂车主车架总成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及横梁均为截面为C形状的槽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平板自卸车挂车主车架总成横梁在第一纵梁即第二纵梁的中部设置有N处,且横梁的左右两端通过铆合连接方式设置有连接件。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平板自卸车挂车主车架总成连接件、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均通过螺栓连接至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且连接用螺栓由内向外穿,螺母在车架外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平板自卸车挂车主车架总成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的梁体均设置有N处用于装配横梁的安装孔。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一种平板自卸车挂车主车架总成通过将举升油缸安装座及翻转支座设置在纵梁的中部,使得箱体及举升油缸体能够直接安装至主车架总成上,免除了通过底架连接,有效降低了整车重量,且降低了车体中心,结构紧凑。2、本技术一种平板自卸车挂车主车架总成通过利用螺栓进行纵梁与横梁之间的安装固定,且在两处纵梁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使得连接预紧力大,车架部件装拆及改装方便,便于调整。3、本技术一种平板自卸车挂车主车架总成纵梁与横梁之间的连接螺栓均由内向外穿,螺母位于车架的外侧,其有效的降低了螺栓对管线磨损,且管线走向顺畅,延长了使用寿命。4、本技术通过对现有装置的改进,具有车架结构紧凑,能够降低车体中心及重量,连接预紧力大,车架拆装改装调整方便,管线走向顺畅且寿命长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举升油缸安装座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横梁3、连接件4、举升油缸安装座5、后倾翻支座6、第一连接板501、第二连接板502、第一支撑梁503、第二支撑梁50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平板自卸车挂车主车架总成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平板自卸车挂车主车架总成,包括: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横梁3、连接件4、举升油缸安装座5、后倾翻支座6、第一连接板501、第二连接板502、第一支撑梁503、第二支撑梁504;第一纵梁1设置在第二纵梁2的一侧,且第一纵梁1与第二纵梁2通过横梁3及连接件4相连接;举升油缸安装座5设置在第一纵梁1与第二纵梁2的中部,且举升油缸安装座5与第一纵梁1及第二纵梁2通过螺栓相连接;后倾翻支座6设置在第一纵梁1与第二纵梁2的中部,且后倾翻支座6与第一纵梁1及第二纵梁2通过螺栓相连接;举升油缸安装座5包括:第一连接板501、第二连接板502、第一支撑梁503、第二支撑梁504;第一连接板501设置在第二连接板502的一侧,且第一连接板501与第二连接板502通过第一支撑梁503及第二支撑梁504铆合相连接。具体的,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及横梁3均为截面为C形状的槽钢。具体的,横梁3在第一纵梁1即第二纵梁2的中部设置有N处,且横梁3的左右两端通过铆合连接方式设置有连接件4。具体的,连接件4、第一连接板501及第二连接板502均通过螺栓连接至第一纵梁1与第二纵梁2,且连接用螺栓由内向外穿,螺母在车架外侧,通过该方式设置螺栓能够避免连接螺栓磨穿管线。具体的,第一纵梁1与第二纵梁2的梁体均设置有N处用于装配横梁的安装孔,便于车架的拆装改装。具体实施步骤:使用该装置时,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及横梁3用于承重载荷及连接其他的车体部件,举升油缸安装座5用于安装自卸车的举升油缸,后倾翻支座6用于安装连接箱体与车架,该结构由于箱体无需通过底架安装至车架,减轻了整体重量,降低了车体的中心,且横梁3通过连接件4利用螺栓连接至纵梁,其便于车架的拆装及改装调节,且连接预紧力大,能够避免管线磨穿。综上所述:该一种平板自卸车挂车主车架总成,通过将举升油缸安装座及翻转支座设置在纵梁的中部,利用螺栓进行纵梁与横梁之间的安装固定,且在两处纵梁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纵梁与横梁之间的连接螺栓均由内向外穿,螺母位于车架的外侧,解决了现有的自卸车中,其举升油缸安装座及运输箱体通过底架连接至主车架架体,导致自卸车整体重量增加且中心提高,且现有自卸车主车架调整不够方便,个别部位影响管线走向,导致管线寿命降低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板自卸车挂车主车架总成,包括: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横梁(3)、连接件(4)、举升油缸安装座(5)、后倾翻支座(6)、第一连接板(501)、第二连接板(502)、第一支撑梁(503)、第二支撑梁(50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1)设置在第二纵梁(2)的一侧,且第一纵梁(1)与第二纵梁(2)通过横梁(3)及连接件(4)相连接;所述举升油缸安装座(5)设置在第一纵梁(1)与第二纵梁(2)的中部,且举升油缸安装座(5)与第一纵梁(1)及第二纵梁(2)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后倾翻支座(6)设置在第一纵梁(1)与第二纵梁(2)的中部,且后倾翻支座(6)与第一纵梁(1)及第二纵梁(2)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举升油缸安装座(5)包括:第一连接板(501)、第二连接板(502)、第一支撑梁(503)、第二支撑梁(504);所述第一连接板(501)设置在第二连接板(502)的一侧,且第一连接板(501)与第二连接板(502)通过第一支撑梁(503)及第二支撑梁(504)铆合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自卸车挂车主车架总成,包括: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横梁(3)、连接件(4)、举升油缸安装座(5)、后倾翻支座(6)、第一连接板(501)、第二连接板(502)、第一支撑梁(503)、第二支撑梁(50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1)设置在第二纵梁(2)的一侧,且第一纵梁(1)与第二纵梁(2)通过横梁(3)及连接件(4)相连接;所述举升油缸安装座(5)设置在第一纵梁(1)与第二纵梁(2)的中部,且举升油缸安装座(5)与第一纵梁(1)及第二纵梁(2)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后倾翻支座(6)设置在第一纵梁(1)与第二纵梁(2)的中部,且后倾翻支座(6)与第一纵梁(1)及第二纵梁(2)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举升油缸安装座(5)包括:第一连接板(501)、第二连接板(502)、第一支撑梁(503)、第二支撑梁(504);所述第一连接板(501)设置在第二连接板(5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陈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神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