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段式后纵梁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300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段式后纵梁的结构,包括后纵梁第一前段、后纵梁中段、后纵梁第二前段、第一焊接点和第二焊接点,所述后纵梁中段的一端设置正在后纵梁第一前段的一端,所述后纵梁中段另一端设置在后纵梁第二前段的一端,所述后纵梁第一前段与后纵梁中段的一端通过第一焊接点连接,所述后纵梁中段的另一端与后纵梁第二前段的一端通过第二焊接点连接,所述第一前段搭接端设置在后纵梁第一前段的一端外侧,所述第一前段外倒角设置在第一前段搭接端的外侧,所述第一前段内倒角设置在后纵梁第一前段的内侧,分割成三段式纵梁,开模费用较少,同时由于每段梁体较小,成型相对容易,单件梁体质量很好控制。

A Multi-section Rear Longitudinal Beam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ructure of a multi-section rear longitudinal beam, which comprises the first front section of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the second front section of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the first welding point and the second welding point. One end of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first front section of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the other end of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second front section of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first front section and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of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One end of the middle section is connected by the first welding point, the other end of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second front section of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by the second welding point. The first front section overlap end is located at one end of the first front section of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the first front section external chamfer is located at the outside of the first front section overlap end, and the first front section internal chamfer is located at the inside of the first front section of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Side, divided into three-section longitudinal beam, the opening cost is less,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each section of the beam body is relatively small, forming is relatively easy, single beam body quality is well control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段式后纵梁的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多段式后纵梁的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多数汽车车身来说,后纵梁一直都是钣金件中开模难度较大的关键性承重件,由于梁体大而且型面复杂,造成模具费用较高,而且钣金件质量一致性很难控制,钣金件容易扭曲变形。原结构是整体式纵梁结构,梁体较大,纵梁型面复杂,导致模具费用较高,同时,由于单件较大,容易产生扭曲变形,型面复杂难以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段式后纵梁的结构,减少纵梁模具开发成本,结构变形好控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段式后纵梁的结构,包括后纵梁第一前段、后纵梁中段、后纵梁第二前段、第一焊接点和第二焊接点,所述后纵梁中段的一端设置正在后纵梁第一前段的一端,所述后纵梁中段另一端设置在后纵梁第二前段的一端,所述后纵梁第一前段与后纵梁中段的一端通过第一焊接点连接,所述后纵梁中段的另一端与后纵梁第二前段的一端通过第二焊接点连接。优选的,所述后纵梁第一前段包括第一前段搭接端、第一前段外倒角和第一前段内倒角,所述第一前段搭接端设置在后纵梁第一前段的一端外侧,所述第一前段外倒角设置在第一前段搭接端的外侧,所述第一前段内倒角设置在后纵梁第一前段的内侧。优选的,所述后纵梁中段包括中段第一搭接端、中段第一外倒角、中段第一内倒角、中段第二搭接端、中段第二外倒角和中段第二内倒角,所述中段第一搭接端设置在后纵梁中段的一端,所述中段第一外倒角设置在后纵梁中段的一端外侧,所述中段第一内倒角设置在中段第一搭接端的内侧,所述中段第二搭接端设置在后纵梁中段的另一端,所述中段第二外倒角设置在后纵梁中段的另一端外侧,所述中段第二内倒角设置在中段第二搭接端的内侧。优选的,所述后纵梁第二前段包括第二前段搭接端、第二前段外倒角和第二前段内倒角,所述第二前段搭接端设置在后纵梁第二前段的一端,所述第二前段外倒角设置在第二前段搭接端的外侧,所述第二前段内倒角设置在后纵梁第二前段的内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分割成三段式纵梁,开模费用较少,同时由于每段梁体较小,成型相对容易,单件梁体质量很好控制。2、焊接处采用搭接形式,焊点更牢固,不影响后纵梁的承重强度及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后纵梁第一前段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后纵梁中段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后纵梁第二前段示意图。图中:1、后纵梁第一前段;101、第一前段搭接端;102、第一前段外倒角;103、第一前段内倒角;2、后纵梁中段;201、中段第一搭接端;202、中段第一外倒角;203、中段第一内倒角;204、中段第二搭接端;205、中段第二外倒角;206、中段第二内倒角;3、后纵梁第二前段;301、第二前段搭接端;302、第二前段外倒角;303、第二前段内倒角;4、第一焊接点;5、第二焊接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段式后纵梁的结构,包括后纵梁第一前段1、后纵梁中段2、后纵梁第二前段3、第一焊接点4和第二焊接点5,所述后纵梁中段2的一端设置正在后纵梁第一前段1的一端,所述后纵梁中段2另一端设置在后纵梁第二前段3的一端,所述后纵梁第一前段1与后纵梁中段2的一端通过第一焊接点4连接,所述后纵梁中段2的另一端与后纵梁第二前段3的一端通过第二焊接点5连接。具体的,所述后纵梁第一前段1包括第一前段搭接端101、第一前段外倒角102和第一前段内倒角103,所述第一前段搭接端101设置在后纵梁第一前段1的一端外侧,所述第一前段外倒角102设置在第一前段搭接端101的外侧,所述第一前段内倒角103设置在后纵梁第一前段1的内侧。具体的,所述后纵梁中段2包括中段第一搭接端201、中段第一外倒角202、中段第一内倒角203、中段第二搭接端204、中段第二外倒角205和中段第二内倒角206,所述中段第一搭接端201设置在后纵梁中段2的一端,所述中段第一外倒角202设置在后纵梁中段2的一端外侧,所述中段第一内倒角203设置在中段第一搭接端201的内侧,所述中段第二搭接端204设置在后纵梁中段2的另一端,所述中段第二外倒角205设置在后纵梁中段2的另一端外侧,所述中段第二内倒角206设置在中段第二搭接端204的内侧,第一前段搭接端101与中段第一搭接端201配合,内部第一前段内倒角103和中段第一内倒角203的交接处焊接,外侧从第一前段外倒角102和中段第一外倒角交接处焊接。具体的,所述后纵梁第二前段3包括第二前段搭接端301、第二前段外倒角302和第二前段内倒角303,所述第二前段搭接端301设置在后纵梁第二前段3的一端,所述第二前段外倒角302设置在第二前段搭接端301的外侧,所述第二前段内倒角303设置在后纵梁第二前段3的内侧,中段第二搭接端204与第二前段搭接端301配合,内部从中段第二内倒角206与第二前段内倒角303交接的地方焊接,外侧从中段第二外倒角205与第二前段外倒角302交接的地方焊接。结构原理:通过三组模具开发后纵梁第一前段1、后纵梁中段2和后纵梁第二前段3,然后纵梁第一前段1与后纵梁中段2之间通过第一焊接点4焊接,后纵梁中段2与后纵梁第二前段3之间通过第二焊接点5焊接,彼此之间通过搭接的形式焊接,使得结构强度更稳定,承重力更好。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段式后纵梁的结构,包括后纵梁第一前段(1)、后纵梁中段(2)、后纵梁第二前段(3)、第一焊接点(4)和第二焊接点(5),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中段(2)的一端设置正在后纵梁第一前段(1)的一端,所述后纵梁中段(2)另一端设置在后纵梁第二前段(3)的一端,所述后纵梁第一前段(1)与后纵梁中段(2)的一端通过第一焊接点(4)连接,所述后纵梁中段(2)的另一端与后纵梁第二前段(3)的一端通过第二焊接点(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段式后纵梁的结构,包括后纵梁第一前段(1)、后纵梁中段(2)、后纵梁第二前段(3)、第一焊接点(4)和第二焊接点(5),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中段(2)的一端设置正在后纵梁第一前段(1)的一端,所述后纵梁中段(2)另一端设置在后纵梁第二前段(3)的一端,所述后纵梁第一前段(1)与后纵梁中段(2)的一端通过第一焊接点(4)连接,所述后纵梁中段(2)的另一端与后纵梁第二前段(3)的一端通过第二焊接点(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段式后纵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第一前段(1)包括第一前段搭接端(101)、第一前段外倒角(102)和第一前段内倒角(103),所述第一前段搭接端(101)设置在后纵梁第一前段(1)的一端外侧,所述第一前段外倒角(102)设置在第一前段搭接端(101)的外侧,所述第一前段内倒角(103)设置在后纵梁第一前段(1)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段式后纵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中段(2)包括中段第一搭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源汪伟沈月明鲁金贺张泽毅
申请(专利权)人: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