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压机组模具移运过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3135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热压机组模具移运过渡车,包括第一过渡架、第二过渡架、第一连接管、导轨和多个模具,所述第一过渡架和第二过渡架相对布置,且第一过渡架和第二过渡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一连接管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过渡架和第二过渡架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多个分开布置的导轨,且第一过渡架上的导轨和第二过渡架上的导轨一一对应,多个模具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过渡架和第二过渡架上的导轨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同时对压机组进行物料过渡移运,而且省时省力。

A Transition Vehicle for Mould Transport of Cold and Hot Press Uni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ransfer vehicle for die transfer of a cold and hot press unit,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transition frame, a second transition frame, a first connecting pipe, a guide rail and a plurality of moulds. The first transition frame and a second transition frame are arranged relatively, and the top and bottom parts of the first transition frame and the second transition frame are connected together through corresponding first connecting pipe, respectively. The first transition frame and the second transition frame are connected as a whole. The frame is equipped with multiple separately arranged guideways along its length direction, and the guideways on the first transition frame correspond to those on the second transition frame one by one. The two sides of the multiple moulds slide with the guideways on the first transition frame and the second transition frame respectively. The utility model can simultaneously carry out material transitional transportation of the press unit, and saves time and lab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热压机组模具移运过渡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渡车,具体涉及一种冷热压机组模具移运过渡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冷压机和热压机均是分散布置在车间内,且每台冷压机和热压机均是独立工作,相互并不关联,在实施热压工序中,均是通过起重机械或者人工手动方式上料,每次上料时,工人需要手动将模具移送到热压机中,完成热压后再手动移送至冷压机中冷却成型,待完成冷压后再次通过起重机械或人工手动方式卸料,已有技术中没有将多台压机系统管理,不能完成统一自动上料或卸料,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同时对多台压机进行物料过渡移运,而且省时省力的用于模具移运的过渡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热压机组模具移运过渡车,包括多个模具,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第一过渡架、第二过渡架、第一连接管和导轨,所述第一过渡架和第二过渡架相对布置,且第一过渡架和第二过渡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一连接管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过渡架和第二过渡架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多个分开布置的导轨,且第一过渡架上的导轨和第二过渡架上的导轨一一对应,多个模具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过渡架和第二过渡架上的导轨滑动配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模具的两侧分别设有滚轮,且模具两侧的滚轮分别与第一过渡架和第二过渡架上的导轨滑动配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模具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其互为一体的固定块,所述滚轮具有的转轴与对应的固定块固定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模具的底部设有两列顶出孔,且每列顶出孔有三个。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过渡架和第二过渡架均设有底座、立柱和第二连接管,所述底座上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四个分开布置的立柱,所述导轨与立柱固定连接,多个立柱的上部和下部均通过对应的第二连接管连接为一体。本技术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技术的冷热压机组模具移运过渡车后,由于本技术还包括第一过渡架、第二过渡架、第一连接管和导轨,所述第一过渡架和第二过渡架相对布置,且第一过渡架和第二过渡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一连接管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过渡架和第二过渡架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多个分开布置的导轨,且第一过渡架上的导轨和第二过渡架上的导轨一一对应,多个模具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过渡架和第二过渡架上的导轨滑动配合,将本技术放置在由冷压机和热压机组成的机组的一侧,并位于升降车和模具推送移动小车之间,使用时,先将铺满原料的模具由升降车中的传送机构移送至过渡车,并与过渡车的导轨滑动配合,待过渡车上的每一层导轨装上模具后,由勾模装置将多个模具同步移运至模具推送移动小车后先移送至热压机中加热硫化,硫化结束后再由模具推送移动小车移送至冷压机内,实施冷却成型,待冷却成型结束后按相反的次序回到模具的初始位置,最后由升降车的六个油缸的作用下顶出工件,标志一个硫化成型过程结束。以此类推,循环往复。本技术的过渡车取代了已有技术中利用人工手动方式将模具移运到移动架上的技术方案,将多台热压机和冷压机归置在一起,并统一管理上料和卸料,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劳动强度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如图1、2、3、4所示,一种冷热压机组模具移运过渡车,包括第一过渡架1、第二过渡架2、第一连接管3、导轨4和多个模具5,所述第一过渡架1和第二过渡架2相对布置,且第一过渡架1和第二过渡架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一连接管3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过渡架1和第二过渡架2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多个分开布置的导轨4,且第一过渡架1上的导轨4和第二过渡架2上的导轨4一一对应,多个模具5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过渡架1和第二过渡架2上的导轨4滑动配合。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移动模具,所述模具5的两侧分别设有滚轮6,且模具5两侧的滚轮6分别与第一过渡架1和第二过渡架2上的导轨4滑动配合。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本技术结构更加合理,以及提高装配效率,所述模具5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其互为一体的固定块51,所述滚轮6具有的转轴61与对应的固定块51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后续工序中顶出模腔内的工件,所述模具5的底部设有两列顶出孔螺孔52,且每列顶出孔52有三个。如图2所示,为了使得本技术结构更加紧凑,以及便于装配组装,所述第一过渡架2和第二过渡架3均设有底座71、立柱72和第二连接管73,所述底座71上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四个分开布置的立柱72,所述导轨4与立柱72固定连接,多个立柱72的上部和下部均通过对应的第二连接管73连接为一体。将本技术放置在由冷压机和热压机组成的机组的一侧,并设在升降车和模具推送移动小车之间,起到桥梁作用。使用时,先将铺满原料的模具5由升降车中的传送机构移送至过渡车的导轨4并与其滑动配合,待过渡车上的每一层导轨4均装载模具5后,再由勾模装置同步移运至模具推送移动小车后先移送至热压机中加热硫化,硫化结束后再由模具推送移动小车移送至冷压机内,实施冷却成型,待冷却成型结束后按相反的次序回到模具的初始位置,最后由升降车的六个油缸的作用下顶出工件,标志一个硫化成型过程结束。以此类推,循环往复。本技术的过渡车取代了已有技术中利用人工手动方式将模具移运到移动架上的技术方案,将多台热压机和冷压机归置在一起,并统一管理上料和卸料,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劳动强度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热压机组模具移运过渡车,包括多个模具(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过渡架(1)、第二过渡架(2)、第一连接管(3)和导轨(4),所述第一过渡架(1)和第二过渡架(2)相对布置,且第一过渡架(1)和第二过渡架(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一连接管(3)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过渡架(1)和第二过渡架(2)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多个分开布置的导轨(4),且第一过渡架(1)上的导轨(4)和第二过渡架(2)上的导轨(4)一一对应,多个模具(5)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过渡架(1)和第二过渡架(2)上的导轨(4)滑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热压机组模具移运过渡车,包括多个模具(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过渡架(1)、第二过渡架(2)、第一连接管(3)和导轨(4),所述第一过渡架(1)和第二过渡架(2)相对布置,且第一过渡架(1)和第二过渡架(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一连接管(3)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过渡架(1)和第二过渡架(2)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多个分开布置的导轨(4),且第一过渡架(1)上的导轨(4)和第二过渡架(2)上的导轨(4)一一对应,多个模具(5)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过渡架(1)和第二过渡架(2)上的导轨(4)滑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压机组模具移运过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5)的两侧分别设有滚轮(6),且模具(5)两侧的滚轮(6)分别与第一过渡架(1)和第二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健王伟健丁文琴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橡塑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