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衬套硫化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89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衬套硫化模具,第一上模板和第二上模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离合机构,用于弹开并始终连接第一上模板和第二上模板,上模镶件嵌入第一上模板,第二上模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上型腔,中模板上设置有多个中型腔,下模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安装下模镶件的下型腔,上模镶件部分伸入第二上型腔,下模镶件部分伸入中型腔,下模镶件的上端与外管的相交处间隔设置有多个排胶口,中模板上设置有与排胶口相连通的盛胶槽;其优点是防止衬套开模时挂在第二上模板上,方便开模取件;保证多余的胶料和气体通过排胶口排入盛胶槽内,便于封胶,省去了后期修掉废边的工作,提高了衬套的质量和合格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A vulcanization die for rubber bush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ulcanization die for rubber bushing. A plurality of clutch mechanism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upper template and the second upper template for popping up and connecting the first upper template and the second upper template all the time. The upper die insert is embedded in the first upper template, the second upper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econd upper cavity, the middle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medium cavities, and the lower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xed cavities. Install the lower cavity of the lower die insert, the upper die insert part extends into the second upper cavity, the lower die insert part extends into the middle cavity, the upper end of the lower die insert is intersected with the outer tube with multiple rubber outlets, and the middle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rubber filling groove connected with the rubber outlet; its advantage is to prevent the bushing from hanging on the second upper template when opening the mould,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opening of the mould parts; ensure the surplus rubber and the tube. The gas is discharged into the filling trough through the rubber discharge port,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sealing, eliminating the later work of repairing the waste edge,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qualified rate of the bushing, and reducing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work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衬套硫化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硫化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橡胶衬套硫化模具。
技术介绍
现代汽车零件中大量采用橡胶衬套等柔性连接来满足车辆减震降噪的需求。目前常用的一种衬套包括2个嵌件,分别为外管和具有滚齿渗碳铁的内管,其制作工艺是先分别将2个嵌件装入橡胶衬套硫化模具中的型腔内,然后通过硫化工艺使嵌件和橡胶硫化粘接在一起。现有的橡胶衬套硫化模具,包含浇口套、流道板、上模板、上模镶件、中模板、下模板、下模具镶件和垫板共同组成。上模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上模镶件的上型腔,中模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装入外管和内管的定位腔,下模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下模镶件的下型腔,外管和内管压紧在上模镶件和下模镶件之间,上模具上也设计了封胶的筋。采用这种结构的橡胶衬套硫化模具,虽然在上模镶件上与内管相交处也设计了封胶的筋,但是由于内管的硬度较高(可达HRC40-42)、太硬导致模具压不住内管,甚至容易磨损模具,而且内管的上端面上设置有0.5mm深的齿,又由于橡胶无孔不入的特点,很难封住橡胶,胶料很容易在注射的过程中进入内管的内孔中。这样硫化过程中内管和上模板就容易在开模的时候卡住或者挂在上模板上,即便打开取出的产品,废边也较多,成品要进行修废边的工作,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开模、生产效率高且防止衬套挂模的橡胶衬套硫化模具,采用该结构的橡胶衬套硫化模具,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衬套的质量和合格率。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橡胶衬套硫化模具,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流道板、上模板、中模板、下模板、上模镶件和下模镶件,所述的上模板包括第一上模板和第二上模板,所述的第一上模板和所述的第二上模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离合机构,用于弹开并始终连接所述的第一上模板和所述的第二上模板,所述的第一上模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上模镶件的第一上型腔,所述的第二上模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上型腔,所述的中模板上设置有多个中型腔,所述的下模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安装所述的下模镶件的下型腔,所述的上模镶件的下端伸入所述的第二上型腔,所述的下模镶件部分伸入所述的中型腔内,所述的上模镶件和所述的下模镶件之间压紧安装衬套的内管和衬套的外管,所述的下模镶件的上端与所述的外管的相交处间隔设置有多个排胶口,所述的中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排胶口相连通的盛胶槽。所述的外管的外壁、所述的第二上型腔的内壁和所述的中型腔的内壁围成一避空腔,所述的避空腔分别与所述的盛胶槽、所述的排胶口相连通。有利于废胶和多余的气体排入盛胶槽,有缓存的作用。所述的排胶口为两个,所述的排胶口的宽度为0.5-0.9mm,所述的排胶口的深度为0.1-0.5mm。既可以排出多余的胶料,防止胶料流到内管的端面和内管的内壁上形成废胶,也可以排出多余的气体,防止硫化后的成品衬套上出现烂泡。所述的排胶口的宽度为0.7mm,所述的排胶口的深度为0.3mm。该尺寸的排胶口,即能使多余的气体和橡胶排出,在排出的5到8秒钟后,橡胶会固化,堵住该排胶口,又保证了模腔内的压力,不会卸压,从而保证腔内硫化的产品的质量。所述的离合机构包括弹性分离件和连接组件,所述的弹性分离件设置在所述的第一上模板和所述的第二上模板之间,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螺杆和连接块,所述的第一上模板上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的第二上模板上设置有第二插孔,所述的中模板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的连接杆依次穿过所述的第一插孔、所述的第二插孔并伸入所述的导向孔中,所述的连接块通过所述的螺杆固定在所述的连接杆的下端,所述的连接块上设置有向上突起的环形凸台,所述的环形凸台包覆住所述的连接杆的下端外壁,所述的第二上模板的下底面上设置有向上凹陷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的连接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的第一上模板和所述的第二上模板的厚度之和,当所述的第一上模板与所述的第二上模板压合时,所述的环形凸台的上端面与所述的第一限位槽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当所述的第一上模板与所述的第二上模板分离时,所述的连接杆随所述的第一上模板上移带动所述的连接块上移至所述的环形凸台卡紧所述的第一限位槽。在此结构中,采用连接杆、螺杆和连接块连接第一上模板和第二上模板,当第一上模板与第二上模板压合时,环形凸台的上端面与第一限位槽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当流道板移除后,弹性分离件迅速分离第一上模板与第二上模板,连接杆随第一上模板上移带动连接块上移至环形凸台卡紧第一限位槽,为弹性分离件分离第一上模板和第二上模板提供足够的间距,同时又可以使第二上模板始终挂在第一上模板上,为上模镶件与衬套分离提供足够的弹开力,防止衬套卡在或者挂在第二上模板上,使衬套留在中模板内,方便开模。所述的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向外延伸凸环,所述的第一上模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的凸环卡入所述的第二限位槽内。保证第一上模板上抬时,连接杆挂在第一上模板上。所述的第二插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的连接杆的直径。便于连接杆沿第二插孔顺畅的上下移动,有利于弹性分离件弹开顺利地弹开第一上模板和第二上模板。所述的弹性分离件为弹簧,所述的第一上模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上安装槽,所述的第二上模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下安装槽,所述的上安装槽与所述的下安装槽相对设置,所述的弹簧设置在所述的上安装槽和所述的下安装槽围成的弹簧安装腔内。所述的上模镶件的中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限位臂,所述的限位臂的下底面抵在所述的第二上模板上,所述的上模镶件的下端呈上大下小的圆台型,所述的第二上型腔的上端与所述的上模镶件的下端相匹配。限位臂有利于上模镶件限位,又因为上模镶件的下端呈上大下小的圆台型,第二上型腔的上端与上模镶件的下端相匹配,有利于上模镶件和衬套的内管、外管分离。所述的第一上模板的相对两边伸出所述的第二上模板。降低上模板的边缘厚度,方便吊装第一上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公开了一种橡胶衬套硫化模具,由于将上模板分成第一上模板和第二上模板,上模镶件下端伸入第二上模板的第二型腔内用于压紧衬套的内管和外管,而且在第一上模板和第二上模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离合机构,用于弹开并始终连接第一上模板和第二上模板,由此可见,硫化时,流道板放置在第一上模板上并压紧第二上模板,离合机构收合使第一上模板紧紧压在第二上模板,保证硫化正常进行;开模时,取下流道板,离合机构弹开迅速分离第一上模板和第二上模板并使第二上模板挂在第一上模板上,使上模镶件与衬套的内管、外管分离,衬套留在中模板内,防止衬套开模时挂在第二上模板上,方便开模取件;由于下模镶件的上端与外管的相交处间隔设置有多个排胶口,中模板上设置有与排胶口相连通的盛胶槽,从而保证多余的胶料和多余气体通过排胶口排入盛胶槽内,使滚齿类的内管的端面不再有废胶,解决了无法封胶的问题,省去了后期修掉废边的工作,大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轻工人的负担;因为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多余气体被排出,大大减少了橡胶产品因为气体残留而产生的烂泡问题,解决产品的表面质量问题,提高了衬套的质量和合格率;另外也防止多余的胶料进入内管的内孔中,进一步防止开模的时候内管与第二上模板卡死,或者衬套留在第二上型腔内,不好取下来的,有效地解决了产品挂模问题,具有结构合理、方便、快捷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衬套硫化模具,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流道板、上模板、中模板、下模板、上模镶件和下模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板包括第一上模板和第二上模板,所述的第一上模板和所述的第二上模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离合机构,用于弹开并始终连接所述的第一上模板和所述的第二上模板,所述的第一上模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上模镶件的第一上型腔,所述的第二上模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上型腔,所述的中模板上设置有多个中型腔,所述的下模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安装所述的下模镶件的下型腔,所述的上模镶件的下端伸入所述的第二上型腔,所述的下模镶件部分伸入所述的中型腔内,所述的上模镶件和所述的下模镶件之间压紧安装衬套的内管和衬套的外管,所述的下模镶件的上端与所述的外管的相交处间隔设置有多个排胶口,所述的中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排胶口相连通的盛胶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衬套硫化模具,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流道板、上模板、中模板、下模板、上模镶件和下模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板包括第一上模板和第二上模板,所述的第一上模板和所述的第二上模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离合机构,用于弹开并始终连接所述的第一上模板和所述的第二上模板,所述的第一上模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上模镶件的第一上型腔,所述的第二上模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上型腔,所述的中模板上设置有多个中型腔,所述的下模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安装所述的下模镶件的下型腔,所述的上模镶件的下端伸入所述的第二上型腔,所述的下模镶件部分伸入所述的中型腔内,所述的上模镶件和所述的下模镶件之间压紧安装衬套的内管和衬套的外管,所述的下模镶件的上端与所述的外管的相交处间隔设置有多个排胶口,所述的中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排胶口相连通的盛胶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衬套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的外壁、所述的第二上型腔的内壁和所述的中型腔的内壁围成一避空腔,所述的避空腔分别与所述的盛胶槽、所述的排胶口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衬套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胶口为两个,所述的排胶口的宽度为0.5-0.9mm,所述的排胶口的深度为0.1-0.5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橡胶衬套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胶口的宽度为0.7mm,所述的排胶口的深度为0.3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衬套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机构包括弹性分离件和连接组件,所述的弹性分离件设置在所述的第一上模板和所述的第二上模板之间,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螺杆和连接块,所述的第一上模板上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的第二上模板上设置有第二插孔,所述的中模板上设置有导向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雪雯潘孝勇方唯杨若怡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