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杆粗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3006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杆粗加工系统,其机架上布置有工作台,工作台四周依次设有上下料通道、用于粗加工连杆大小头孔及盖螺栓台的第一加工装置、用于加工连杆螺栓孔和螺纹底孔及杆背沉孔的第二加工装置以及用于加工螺纹和半精加工连杆大小头孔的第三加工装置,工作台为方形台体且其四个侧面台壁上均设有粗加工夹具,工作台可转动安装于机架上且转轴轴线与工作台的上下端面垂直相交。采用可转动的工作台以及多个加工工位环绕该工作台的结构,使得连杆粗加工设备高度集成化,提高了连杆在各加工设备之间的流通效率,而且,多个加工工位可以同时进行操作,因此可显著地提高连杆粗加工效率,减小系统占地面积。

A Rough Machining System for Connecting Rod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necting rod roughing system, in which a worktable is arranged on the frame, and the worktable is surrounded by a feeding and unloading passage, a first processing device for roughing connecting rod head holes and cover bolt table, a second processing device for processing connecting rod bolt holes, thread bottom holes and rod back countersunk holes, and a third addition for processing thread and semi-finishing connecting rod head holes. The worktable is a square platform and four side walls of the worktable are equipped with roughing fixtures. The worktable can be rotated and installed on the frame, and the axis of the rotating shaft intersects vertically with the upper and lower end faces of the worktable. The structure of rotating worktable and multi-processing workstation surrounding the worktable makes the rough machining equipment of connecting rod highly integrated and improves the flow efficiency of connecting rod among the processing equipment. Moreover, multiple processing workstations can operate simultaneously, so the rough machining efficiency of connecting rod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area of the system can b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杆粗加工系统
本技术属于连杆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连杆粗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连杆是发动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连杆的加工过程一般包括粗加工、胀断、精加工、铣小头斜面等,其中,连杆粗加工包括钻镗大小头孔、铣削盖螺栓台、钻螺栓孔、钻螺纹底孔、杆背沉孔、加工螺纹及精镗大小头孔等。目前的连杆粗加工,所涉及的各加工过程分别在不同的机床上完成,导致加工效率低,占用场地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连杆粗加工系统,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连杆粗加工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布置有工作台、第一加工装置、第二加工装置和第三加工装置,所述第一加工装置具有用于钻小头孔的第一钻刀、用于粗镗大头孔的大头粗镗刀及用于铣削盖螺栓台的铣刀,所述第二加工装置具有用于钻螺栓孔、螺纹底孔及杆背沉孔的第二钻刀,所述第三加工装置具有用于加工螺纹的丝锥、用于粗镗小头孔的小头粗镗刀、用于半精镗小头孔的小头精镗刀以及用于半精镗大头孔的大头精镗刀;所述工作台为方形台体且于其四个侧面台壁上均设有粗加工夹具,所述工作台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转轴轴线与所述工作台的上下端面垂直相交,所述机架上形成有上下料通道,所述上下料通道、所述第一加工装置、所述第二加工装置与所述第三加工装置沿所述工作台的转动方向依次布置于所述工作台的四周。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侧面台壁上均设有多个粗加工夹具且各所述侧面台壁上的粗加工夹具数量相同。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粗加工夹具包括大头夹紧机构、小头夹紧机构以及用于与连杆的小头端部抵靠的小头定位块,所述小头夹紧机构包括小头压板,所述小头压板具有便于小头加工的让位槽,所述小头定位块位于对应的所述让位槽的槽口侧,所述让位槽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小头压板的两板面且其靠近对应侧面台壁的一端呈向外渐扩的锥形压紧槽段,所述小头压板连接有用于驱使所述锥形压紧槽段压靠在连杆小头外圆面上或远离连杆小头的小头压板驱动单元。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锥形压紧槽段的锥面与所述小头压板的板面之间的夹角为45°。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粗加工夹具还包括用于与连杆小头侧面抵靠的两个辅助定位柱,两所述辅助定位柱均位于对应的所述小头定位块与对应的所述小头压板之间。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小头定位块与对应的两所述辅助定位柱之间呈等腰三角形布置。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大头夹紧机构包括两组大头压紧单元,两所述大头压紧单元均包括一大头压块且两所述大头压块与对应的所述小头定位块之间呈等腰三角形布置,每一所述大头压块具有适于压靠在连杆大头侧边的压靠斜面且连接有用于驱使其压靠斜面压靠或远离连杆大头的大头压块驱动单元。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让位槽的远离对应侧面台壁的一端呈向外渐扩的锥形扩口槽段。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上下料通道上设有取放料机械手。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工作台下方形成有排屑通道且延伸至与排屑机连通。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连杆粗加工系统,采用可转动的工作台以及多个加工工位环绕该工作台的结构,使得连杆粗加工设备高度集成化,提高了连杆在各加工设备之间的流通效率,而且,多个加工工位可以同时进行操作,因此可显著地提高连杆粗加工效率,减小系统占地面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杆粗加工系统的工位布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杆粗加工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小头夹紧机构与小头定位块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头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杆粗加工系统,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布置有工作台2、第一加工装置、第二加工装置和第三加工装置,所述第一加工装置具有用于钻小头孔的第一钻刀、用于粗镗大头孔的大头粗镗刀及用于铣削盖螺栓台的铣刀,所述第二加工装置具有用于钻螺栓孔、螺纹底孔及杆背沉孔的第二钻刀,所述第三加工装置具有用于加工螺纹的丝锥、用于粗镗小头孔的小头粗镗刀、用于半精镗小头孔的小头精镗刀以及用于半精镗大头孔的大头精镗刀;所述工作台2为方形台体且于其四个侧面台壁21上均设有粗加工夹具,所述工作台2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且转轴轴线与所述工作台2的上下端面垂直相交,所述机架1上形成有上下料通道,所述上下料通道、所述第一加工装置、所述第二加工装置与所述第三加工装置沿所述工作台2的转动方向依次布置于所述工作台2的四周。在上述连杆粗加工系统中,在上下料通道处对应形成上下料工位3,第一加工装置所在处即构成第一加工工位4,第二加工装置所在处即构成第二加工工位5,第三加工装置所在处即构成第三加工工位6,通过控制工作台2绕转轴轴线旋转,使得其四个侧面台壁21分别与上述四个工位相对,以同时进行相应的操作;具体地,在上下料工位3进行连杆取放料操作,在第一加工工位4粗加工连杆大小头孔及盖螺栓台,在第二加工工位5加工连杆螺栓孔、螺纹底孔和杆背沉孔,在第三加工工位6加工螺纹及精加工连杆大小头孔。上述工作台2优选为是立方体结构,上述转轴轴线为竖向轴线且穿过该立方体工作台2的中心。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杆粗加工系统,采用可转动的工作台2以及多个加工工位环绕该工作台2的结构,使得连杆粗加工设备高度集成化,提高了连杆在各加工设备之间的流通效率,而且,多个加工工位可以同时进行操作,因此可显著地提高连杆粗加工效率,减小系统占地面积。进一步优选地,各所述侧面台壁21上均设有多个粗加工夹具且各所述侧面台壁21上的粗加工夹具数量相同,一次可以装夹及加工多个连杆,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下料通道上设有取放料机械手,实现自动上下料,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述工作台2下方形成有排屑通道且延伸至与排屑机7连通,可及时将各加工工位产生的屑料排走,保证生产有序进行。实施例二一般地,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稳定夹持待加工连杆的粗加工夹具都适用于上述的连杆粗加工系统中,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夹持效果较佳、可有效提高加工精度的粗加工夹具:如图2-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杆粗加工夹具,包括大头夹紧机构、小头夹紧机构以及用于与连杆的小头端部抵靠的小头定位块22,上述大头夹紧机构、小头夹紧机构及小头定位块22均布置于对应的侧面台壁21上。其中,所述小头夹紧机构包括小头压板23,所述小头压板23具有便于小头加工的让位槽,所述小头定位块22位于所述让位槽的槽口侧,所述让位槽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小头压板23的两板面且其靠近对应侧面台壁21的一端呈向外渐扩的锥形压紧槽段,所述小头压板23连接有用于驱使所述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杆粗加工系统,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布置有工作台、第一加工装置、第二加工装置和第三加工装置,所述第一加工装置具有用于钻小头孔的第一钻刀、用于粗镗大头孔的大头粗镗刀及用于铣削盖螺栓台的铣刀,所述第二加工装置具有用于钻螺栓孔、螺纹底孔及杆背沉孔的第二钻刀,所述第三加工装置具有用于加工螺纹的丝锥、用于粗镗小头孔的小头粗镗刀、用于半精镗小头孔的小头精镗刀以及用于半精镗大头孔的大头精镗刀;所述工作台为方形台体且于其四个侧面台壁上均设有粗加工夹具,所述工作台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转轴轴线与所述工作台的上下端面垂直相交,所述机架上形成有上下料通道,所述上下料通道、所述第一加工装置、所述第二加工装置与所述第三加工装置沿所述工作台的转动方向依次布置于所述工作台的四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杆粗加工系统,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布置有工作台、第一加工装置、第二加工装置和第三加工装置,所述第一加工装置具有用于钻小头孔的第一钻刀、用于粗镗大头孔的大头粗镗刀及用于铣削盖螺栓台的铣刀,所述第二加工装置具有用于钻螺栓孔、螺纹底孔及杆背沉孔的第二钻刀,所述第三加工装置具有用于加工螺纹的丝锥、用于粗镗小头孔的小头粗镗刀、用于半精镗小头孔的小头精镗刀以及用于半精镗大头孔的大头精镗刀;所述工作台为方形台体且于其四个侧面台壁上均设有粗加工夹具,所述工作台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转轴轴线与所述工作台的上下端面垂直相交,所述机架上形成有上下料通道,所述上下料通道、所述第一加工装置、所述第二加工装置与所述第三加工装置沿所述工作台的转动方向依次布置于所述工作台的四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粗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侧面台壁上均设有多个粗加工夹具且各所述侧面台壁上的粗加工夹具数量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粗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加工夹具包括大头夹紧机构、小头夹紧机构以及用于与连杆的小头端部抵靠的小头定位块,所述小头夹紧机构包括小头压板,所述小头压板具有便于小头加工的让位槽,所述小头定位块位于对应的所述让位槽的槽口侧,所述让位槽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小头压板的两板面且其靠近对应侧面台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翼胡东升何康威王华李志华黄家荣严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宜都市仝鑫精密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