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陆两栖快艇的车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0388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水陆两栖快艇的车架总成,它包括环形梁、前门形梁、后门形梁、中U形梁、前U形梁、前角梁、后角梁、后U形梁、中底梁、前底梁、后底梁、加强板、辅梁和发动机座,其中环形梁由前保险杠、两边纵梁和后保险杠有序焊接而成,各部件均在工装夹具控制下有序焊接成一个完整的车架总成。该车架总成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具有较好的抗碰撞性能、可大幅提升车辆的抗翻滚能力、避免和显著减少车辆发生侧翻事故时对乘员造成伤害,能较好地满足开发多种水陆两用车艇的迫切需要。

Frame assembly of an amphibious speedboa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rame assembly of an amphibious speedboat, which comprises an annular beam, a front door beam, a rear door beam, a middle U-shaped beam, a front U-shaped beam, a front corner beam, a rear corner beam, a rear U-shaped beam, a middle bottom beam, a front bottom beam, a rear bottom beam, a reinforcing plate, auxiliary beams and an engine seat, in which the annular beam is orderly welded by a front bumper, two longitudinal beams and a rear bumper, and each component is in working assembly. Under the control of fixture, a complete frame assembly is welded orderly. The frame assembly has scientific design, reasonable structure, good anti-collision performance,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anti-roll ability of the vehicle, avoid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jury to the passengers when the vehicle rollover accident occurs, and can better meet the urgent need to develop a variety of amphibious vehicles and boa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陆两栖快艇的车架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车辆的车架总成,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较高的抗冲击能力的水陆两栖快艇的车架总成。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制造的水陆两用车多借用越野车的车架(底盘),这种车架虽可使车辆获得较好的通过性能、并具有较好的防碰撞能力,但也有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整车完成涉水密封后质量显著增重,从而加大了其吃水深度、增加了水上行驶阻力,使得涉水浮渡时速显著降低;二是不能适应发动机前置或后置的需要,因此难以满足开发新型水陆两栖车艇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性能可靠、易于制造、成本低廉,能确保整车所需的承载能力、可显著减少车辆发生碰撞时对乘员造成伤害、能满足装配折叠式浮筒/折叠式滑水板、能适应发动机前置(或后置)的“水陆两栖快艇的车架总成”。该种车架总成设计科学、具有较好的安全防护性能,能较好的满足多种水陆两栖快艇的开发需要。本专利技术是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的。一种水陆两栖快艇的车架总成,它包括环形梁1、前门形梁2、后门形梁3、中U形梁4、前U形梁5、前角梁6、后角梁7、后U形梁8、中底梁9、前底梁10、后底梁11、加强板12、辅梁13和发动机座14。其中:环形梁1由前保险杠1a、(两)边纵梁1b和后保险杠1c有序焊接而成,为便于相关部件的安装、特在边纵梁1b上有序设有安装孔1d。前门形梁2上有序开设有安装孔2a、后门形梁3上有序开设有安装孔3a,前门形梁2和后门形梁3分别有序焊接在边纵梁1b的前上部和后上部。(两)中U形梁4分别有序焊接在边纵梁1b的中下部。前U形梁5的两边有序开设有安装孔5a、(两)前角梁6上分别有序开设有安装孔6a,前U形梁5的两端有序焊接在边纵梁1b的前下部,前角梁6的两端分别有序焊接在边纵梁1b和前底梁10上。(两)后角梁7和后U形梁8的两边分别有序开设有若干安装孔,后角梁7的两端分别有序焊接在边纵梁1b和后底梁11上,后U形梁8的两端有序焊接在边纵梁1b的后下部。(两)中底梁9的两端有序焊接在(两)中U形梁4上。(两)前底梁10的两端有序焊接在中U形梁4和前U形梁5上。(两)后底梁11的两端有序焊接在中U形梁4和后U形梁8上。(各)加强板12分别有序焊接在前门形梁2、后门形梁3与边纵梁1b的连接处。辅梁13有序焊接在(两)边纵梁1b的中后部。发动机座14上有序开设有若干安装孔14a,(两)发动机座14分别有序焊接在(两)边纵梁1b的后上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较完美的实现了其专利技术目的。它较类似产品更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即有益效果)。1、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能力。2、能较好的适应发动机前置或后置的需要。3、便于车身安装和对车体实施密封。4、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廉。附图说明下面结合给出的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可知,本专利技术包括环形梁1、前门形梁2、后门形梁3、中U形梁4、前U形梁5、前角梁6、后角梁7、后U形梁8、中底梁9、前底梁10、后底梁11、加强板12、辅梁13和发动机座14。由图1还知,根据车辆的承载受力分析、碰撞受力分析以及车辆发生侧翻事故时的受力分析,为了确保车辆的抗冲击能力,特设计、焊装装了环形梁1、前门形梁2、后门形梁3、中U形梁4、前U形梁5、后U形梁8、中底梁9、前底梁10和后底梁11,以上各梁均在工装模具控制下有序焊接成一个车架总成整体。由图1还知,为便于减震器总成的安装,特在前门形梁2和后门形梁3上分别有序开设了前、后减震器座安装孔2a和3a。由图1还知,为便于各摇臂座等部件的安装,特有序设装了前U形梁5、前角梁6、后角梁7和后U形梁8,并在边纵梁1b上有序设有安装孔1d、在前U形梁5上有序开设了安装孔5a、在前角梁6上有序开设了有安装孔6a,并在后角梁7和后U形梁8上分别有序开设了相应的安装孔。由图1还知,为便于发动机总成等部件的安装,特设装了辅梁13和(两)发动机座14,并在(两)发动机座14上分别有序开设了若干安装孔14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陆两栖快艇的车架总成,它包括环形梁(1)、前门形梁(2)、后门形梁(3)、中U形梁(4)、前U形梁(5)、前角梁(6)、后角梁(7)、后U形梁(8)、中底梁(9)、前底梁(10)、后底梁(11)、加强板(12)、辅梁(13)和发动机座(14),其特征是环形梁(1)由前保险杠(1a)、两边纵梁(1b)和后保险杠(1c)有序焊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栖快艇的车架总成,它包括环形梁(1)、前门形梁(2)、后门形梁(3)、中U形梁(4)、前U形梁(5)、前角梁(6)、后角梁(7)、后U形梁(8)、中底梁(9)、前底梁(10)、后底梁(11)、加强板(12)、辅梁(13)和发动机座(14),其特征是环形梁(1)由前保险杠(1a)、两边纵梁(1b)和后保险杠(1c)有序焊接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快艇的车架总成,其特征是(两)边纵梁(1b)上有序设有若干安装孔(1d)、前门形梁(2)的两边有序开设有安装孔(2a)、后门形梁(3)的两边有序开设有安装孔(3a)、前U形梁(5)的两边有序开设有安装孔(5a)、(两)前角梁(6)上分别有序开设有安装孔(6a)、(两)后角梁(7)和后U形梁(8)的两边也有序开设有若干相应的安装孔、(两)发动机座(14)上分别有序开设有若干安装孔(14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快艇的车架总成,其特征是前门形梁(2)和后门形梁(3)分别有序焊接在边纵梁(1b)的前上部和后上部,(两)中U形梁(4)分别有序焊接在边纵梁(1b)的中下部,前U形梁(5)的两端有序焊接在边纵梁(1b)的前下部,(两)前角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益阳天华两栖车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