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amphibious frame structure includes a first float box, a first bridge assembly, a second float box, a second bridge assembly and a third float box; the first bridge assembly includes a first bridge, a first frame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first bridge and the second float box, two first wheels mounted on both ends of the first bridge and two first shock absorber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frame. The first float box is fixed on the first frame and spaced with the second float box; the second bridge assembly comprises a second bridge, a second frame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bridge and the second float box far from one end of the first bridge assembly, two second wheels mounted at both ends of the second bridge and a second float box far from the first bridge assembly. Two second shock absorbers are end-connected, the third float box is fixed on the second frame and spaced with the second float box, and is located at the opposite end of the first float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栖车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两栖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在船舶运输业中,因为船大水浅无法靠岸,货物都要靠小船运到岸边,再用三轮车或人力运到指定地点,费时又费力,水陆两栖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目前现有的两栖车车架的浮箱采用的是单体式浮箱,单体式浮箱因整体结构较大且需要配合车架设计安装,增加了设计难度,也导致单体式浮箱整体结构复杂,安装繁琐,同时单体式浮箱还缺少减震结构导致两栖车整体的抗震性差。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两栖车架结构来克服以上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栖车架结构,不再采用单体式浮箱,减小了设计难度和安装难度,并且具备很好的抗震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两栖车架结构,包括第一浮箱、第一车桥组件、第二浮箱、第二车桥组件及第三浮箱;所述第一车桥组件包括第一车桥、与所述第一车桥及第二浮箱的一端连接的第一架体及装设于所述第一车桥两端的两个第一车轮及与所述第一架体连接的两个第一减震装置,所述第一浮箱固定于所述第一架体上并与所述第二浮箱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车桥组件包括第二车桥、与所述第二车桥及第二浮箱远离第一车桥组件的一端连接的第二架体、装设于所述第二车桥两端的两个第二车轮及与所述第二架体及第二浮箱远离第一车桥组件的一端连接的两个第二减震装置,所述第三浮箱固定于所述第二架体上并与所述第二浮箱间隔设置,且位于与所述第一浮箱相背的一端。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架体包括框架、加强架及两个弯折且位于加强架两侧的支撑杆;所述加强架包括多个成对间隔设置的加强杆、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杆及两个间隔连接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栖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浮箱、第一车桥组件、第二浮箱、第二车桥组件及第三浮箱;所述第一车桥组件包括第一车桥、与所述第一车桥及第二浮箱的一端连接的第一架体及装设于所述第一车桥两端的两个第一车轮及与所述第一架体连接的两个第一减震装置,所述第一浮箱固定于所述第一架体上并与所述第二浮箱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车桥组件包括第二车桥、与所述第二车桥及第二浮箱远离第一车桥组件的一端连接的第二架体、装设于所述第二车桥两端的两个第二车轮及与所述第二架体及第二浮箱远离第一车桥组件的一端连接的两个第二减震装置,所述第三浮箱固定于所述第二架体上并与所述第二浮箱间隔设置,且位于与所述第一浮箱相背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栖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浮箱、第一车桥组件、第二浮箱、第二车桥组件及第三浮箱;所述第一车桥组件包括第一车桥、与所述第一车桥及第二浮箱的一端连接的第一架体及装设于所述第一车桥两端的两个第一车轮及与所述第一架体连接的两个第一减震装置,所述第一浮箱固定于所述第一架体上并与所述第二浮箱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车桥组件包括第二车桥、与所述第二车桥及第二浮箱远离第一车桥组件的一端连接的第二架体、装设于所述第二车桥两端的两个第二车轮及与所述第二架体及第二浮箱远离第一车桥组件的一端连接的两个第二减震装置,所述第三浮箱固定于所述第二架体上并与所述第二浮箱间隔设置,且位于与所述第一浮箱相背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栖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包括框架、加强架及两个弯折且位于加强架两侧的支撑杆;所述加强架包括多个成对间隔设置的加强杆、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杆及两个间隔连接于所述两个连接杆之间的横杆;每对加强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猛,王明境,马晓辉,钱龙,孟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银基烯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