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废弃物填筑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25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筑废弃物填筑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工法,该工法根据建筑废弃物的粒径和成分进行破碎、分选、剔除,进行级配优化处理得到路基填料,分离建筑废弃物的生活垃圾、塑料、金属材料、木质材料、腐殖质、泡沫轻物质杂物,路基填料的颗粒最大粒径不超过150mm。工法采用振动压路机先静压后振压,有效的避免了因振动导致表层颗粒松散的现象,具有良好的压实效果。工法采用的建筑废弃物透水性好,施工时不受雨季施工影响,能够加快施工进度。工法采用沉降差和压实度联合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废弃物填筑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Construction method of filling Expressway Subgrade with construction wast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filling highway subgrade with construction waste, which is broken, sorted and removed according to the particle size and composition of construction waste, and the gradation is optimized to obtain subgrade filling material, and to separate domestic waste, plastic, metal material, wood material, humus and foam light substance from building waste, and the maximum particle size of roadbed filler is not. More than 150 mm. Vibration roller is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It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phenomenon of loose surface particles caused by vibration and has good compaction effect. The construction waste adopted by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has good water permeability and is not affected by the construction in rainy season, so it can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The combined control of settlement difference and compactnes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of roadbed filled with construction waste, which has significant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废弃物填筑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工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建筑废弃物填充高速路基的方法,属于建筑废弃物再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结构临近使用年限被拆除,加之部分建筑遭受地震等自然灾害被损毁,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我国建筑废弃物年产量约35亿吨,但综合利用率不足5%,远低于欧盟(90%)、日本(97%以上)及韩国(97%以上)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如传统的废弃混凝土处理方法主要是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占用大量土地,破坏生态环境,并已超出城市建筑废弃物的处置能力,巨量的建筑废弃物的处理问题严重制约城市化建设的推进。根据我国“十三五”规划,计划2020年高速公路建成里程15万公里。高速公路建设里程在不断扩充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而获取这些建筑材料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建筑废弃物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冲击韧性强、耐磨性高、耐水性好等优良特性,物理及化学性能稳定,性能已超过粘土、粉性土、砂土及石灰土,与其他建筑材料相比还具有数量多且成本低的特点。首都环线高速公路起讫里程为K0+660.416~K38+859.023,全长38.2km,全线填土方量约600万m3,平均填土高度5.5米。北京地区路基施工土源少、取土难,工地周边建筑废弃物存量较多,多数为平房拆迁,砖块较多。由于建筑废弃物透水性好,施工时不受雨季施工影响,加快了施工进度。根据“低碳交通、环保交通”的要求,按照“勤俭办交通”的思路,利用建筑废弃物填筑公路路基,是“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一种尝试和试验,也是实现公路建设“节约成本、减少投资、降低造价”目标的一个突破口。加大资源再生利用,不仅可直接降低工程造价,还减少了取土开挖,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本工法是结合已建设完成的首都地区环线建筑废弃物填筑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并总结施工实践经验,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汇总而形成。该工法的形成,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为建筑废弃物填筑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方案的设计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同时,为国内类似条件下建筑废弃物填筑高速公路路基的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推进建筑废弃物填筑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相关方面的标准化规范形成与系统性研究,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了建筑废弃物填筑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工法,工法采用振动压路机先静压后振压,有效的避免了因振动导致表层颗粒松散的现象,具有良好的压实效果。工法采用的建筑废弃物透水性好,施工时不受雨季施工影响,能够加快施工进度。工法采用沉降差和压实度联合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废弃物填筑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建筑废弃物填筑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工法,该工法根据建筑废弃物的粒径和成分进行破碎、分选、剔除,进行级配优化处理得到路基填料,分离建筑废弃物的生活垃圾、塑料、金属材料、木质材料、腐殖质、泡沫轻物质杂物,路基填料的颗粒最大粒径不超过150mm。S1摊铺本工法采用的松浦厚度为250mm,运输填料时,安排好填料运输路线。路基填料经挖掘机直接装入自卸车运至施工现场,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装卸完成后的填料。每侧路基填料铺设的宽度要超过填层设计宽度50cm。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在摊铺过程中发现粒径超过规范及技术要求的,采用炮机破碎锤进行再次解小、人工破碎或剔除。S2洒水或晾晒建筑废弃物填料摊铺后和碾压前进行天然含水率检测与控制,含水率根据室内实验确定的建筑废弃物填料的最佳含水率进行控制,不超过±2%。含水率过低或过高应进行洒水或晾晒作业,洒水后进行闷料2~4h后进行后续碾压作业。S3填筑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对摊铺整平的工作段进行碾压,先压两侧靠路肩部分,后依次向中间压。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采用慢速,时速控制在2km/h;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碾压时从低向高进行,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式进行;压实路线对于轮碾纵向互相平行、行与行之间重叠40~50cm,前后相邻区段重叠100~150cm;对路基的边缘碾压时,压路机与线路横断面成45°角,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碾压时,先采用振动压路机静压、弱振各1遍,之后强振,强振3~7遍,直到压实度与沉降差满足技术要求,最后采用压路机静压1遍,碾压完工后的效果。路基每填筑1.5m后,根据需要采用能量25kJ以上三边形冲击压路机进行增强冲击补压10~15遍。S4包边土施工包边土与路基填筑同步施工。包边土也属于路基结构的一部分,其宽度算在最后成型路基宽度之内。包边土厚度为2.0m,在施工过程中向外侧加宽50cm,在全部成型后再进行削坡,以保证压路机的碾压宽度和边坡的压实度。为确保压实密度至93%压实度,需严格控制填土粒径、含水率等物理指标,碾压方法与一般土质路基一样,保证设计压实度及压实厚度,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包边土施工过程。当包边黏土碾压完毕,按规范要求检测压实度、平整度、宽度、标高。碾压前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不超过±2%。表面较干时应适度补水。碾压采用从低向高,由两边向中间错轮的方式,轮迹重叠40~50cm。先采用振动压路机静压、弱振各1遍,之后强振3~7遍,最后静压1遍。每强振2遍进行一次沉降量检测,最后进行压实度检测。碾压前查明碾压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及附近各种构造物,并根据构造物的类型设置保护距离,施工前对于拟保护的构造物在保护范围的外围应设置明显的标记物,对于不符合避让距离但又必须施工的可采取降低压路机的行驶速度减弱振动,增加碾压遍数的保护措施,并设专人指挥减轻影响。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工法的路基采用土方填筑,按照平原地区取土坑深度2m计算,需要占用土地7.5亩/万m3;路基采用建筑废弃物填筑时按节约1亩/万m3。因此,在不考虑节约运费的情况下,两项共减少土地使用8.5亩/万m3。本项目预期使用建筑废弃物30万m3,可节约土地使用8.5亩/万m3×30万m3=255亩。另外,目前建筑废弃物运送、填埋、清理均需消耗大量资金,将建筑废弃物通过加工处理作为再生料应用于建设,可以节约建筑废弃物填埋清理的巨额费用。公路工程施工对地材的需求量巨大,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加工利用将释放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废弃物替代路基取土可以减少建设期内的临时占用土地成本。此外,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后,避免了建筑废弃物中有害物质对周围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解决了建筑废弃物随意倾倒的现象,保护了区域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工法具体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工法进行详细说明。建筑废弃物填筑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工法,该工法根据建筑废弃物的粒径和成分进行破碎、分选、剔除,进行级配优化处理,必要时采取破碎等处理措施。应尽可能的分离其中的生活垃圾、塑料、金属材料、木质材料、腐殖质、泡沫轻物质等杂物,路基填料的颗粒最大粒径一般不超过150mm。S1摊铺采用建筑废弃物代替一般路基填料,填料的松铺厚度是压实效果控制的重要参数。松铺厚度应考虑压实机性能、填料粒径、填料性质,在确保填筑质量、技术合理的前提下,也应符合节约造价和缩短施工周期等方面所提出的要求,本工法采用的松浦厚度为250mm。运输填料时,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建筑废弃物填筑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该工法根据建筑废弃物的粒径和成分进行破碎、分选、剔除,进行级配优化处理得到路基填料,分离建筑废弃物的生活垃圾、塑料、金属材料、木质材料、腐殖质、泡沫轻物质杂物,路基填料的颗粒最大粒径不超过150mm;S1摊铺本工法采用的松浦厚度为250mm,运输填料时,安排好填料运输路线;路基填料经挖掘机直接装入自卸车运至施工现场,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装卸完成后的填料;每侧路基填料铺设的宽度要超过填层设计宽度50cm;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在摊铺过程中发现粒径超过规范及技术要求的,采用炮机破碎锤进行再次解小、人工破碎或剔除;S2洒水或晾晒建筑废弃物填料摊铺后和碾压前进行天然含水率检测与控制,含水率根据室内实验确定的建筑废弃物填料的最佳含水率进行控制,不超过±2%;含水率过低或过高应进行洒水或晾晒作业,洒水后进行闷料2~4h后进行后续碾压作业;S3填筑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对摊铺整平的工作段进行碾压,先压两侧靠路肩部分,后依次向中间压;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采用慢速,时速控制在2km/h;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碾压时从低向高进行,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式进行;压实路线对于轮碾纵向互相平行、行与行之间重叠40~50cm,前后相邻区段重叠100~150cm;对路基的边缘碾压时,压路机与线路横断面成45°角,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碾压时,先采用振动压路机静压、弱振各1遍,之后强振,强振3~7遍,直到压实度与沉降差满足技术要求,最后采用压路机静压1遍,碾压完工后的效果;路基每填筑1.5m后,根据需要采用能量25kJ以上三边形冲击压路机进行增强冲击补压10~15遍;S4包边土施工包边土与路基填筑同步施工;包边土也属于路基结构的一部分,其宽度算在最后成型路基宽度之内;包边土厚度为2.0m,在施工过程中向外侧加宽50cm,在全部成型后再进行削坡,以保证压路机的碾压宽度和边坡的压实度;为确保压实密度至93%压实度,需严格控制填土粒径、含水率等物理指标,碾压方法与一般土质路基一样,保证设计压实度及压实厚度,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包边土施工过程;当包边黏土碾压完毕,按规范要求检测压实度、平整度、宽度、标高。...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废弃物填筑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该工法根据建筑废弃物的粒径和成分进行破碎、分选、剔除,进行级配优化处理得到路基填料,分离建筑废弃物的生活垃圾、塑料、金属材料、木质材料、腐殖质、泡沫轻物质杂物,路基填料的颗粒最大粒径不超过150mm;S1摊铺本工法采用的松浦厚度为250mm,运输填料时,安排好填料运输路线;路基填料经挖掘机直接装入自卸车运至施工现场,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装卸完成后的填料;每侧路基填料铺设的宽度要超过填层设计宽度50cm;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在摊铺过程中发现粒径超过规范及技术要求的,采用炮机破碎锤进行再次解小、人工破碎或剔除;S2洒水或晾晒建筑废弃物填料摊铺后和碾压前进行天然含水率检测与控制,含水率根据室内实验确定的建筑废弃物填料的最佳含水率进行控制,不超过±2%;含水率过低或过高应进行洒水或晾晒作业,洒水后进行闷料2~4h后进行后续碾压作业;S3填筑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对摊铺整平的工作段进行碾压,先压两侧靠路肩部分,后依次向中间压;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采用慢速,时速控制在2km/h;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碾压时从低向高进行,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式进行;压实路线对于轮碾纵向互相平行、行与行之间重叠40~50cm,前后相邻区段重叠100~150cm;对路基的边缘碾压时,压路机与线路横断面成45°角,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碾压时,先采用振动压路机静压、弱振各1遍,之后强振,强振3~7遍,直到压实度与沉降差满足技术要求,最后采用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斌泉余昌平贾远辉王玉臣黄启丰保卫张军灵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