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沿海浅滩区的粉煤灰施工便道,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砖渣层和粉煤灰层,施工便道一侧紧贴素土围堰,施工便道的另一侧为斜坡,在斜坡上覆盖土工复合毯,施工便道在斜坡侧设有护栏,护栏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立柱,在立柱的上部连接至少一节灯杆,在最上面的灯杆的顶端设有太阳能灯;立柱及灯杆均为空心管,且位于上面的灯杆的下部套设在位于下面的灯杆的上端的内部,在灯杆和立柱的上部均设有若干螺纹孔,在螺纹孔内旋接紧定螺钉,紧定螺钉的顶端顶在相对应的灯杆的外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质量好、施工周期短、人员机械投入小、施工成本低的特点。特点。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沿海浅滩区的粉煤灰施工便道
[0001]本技术属于道路施工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沿海浅滩区的粉煤灰施工便道。
技术介绍
[0002]为保证车辆人员进出施工现场通畅,所需物资能及时运至现场,需要在所修道路或所修桥梁附近修筑施工便道。在沿海浅滩区进行施工时,由于沿海浅滩区土质松软且含水量高,施工便道的施工难度会大大增加,而现有的施工便道所采用的材料主要为石灰土、碎石等,施工周期长,人员机械投入大,因此便道施工选择合适的填筑材料及施工方案对增强便道质量、加快施工进展、节约施工成本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沿海浅滩区的粉煤灰施工便道,解决沿海浅滩区施工便道施工周期长、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人员机械投入大、施工成本高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用于沿海浅滩区的粉煤灰施工便道,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砖渣层和粉煤灰层,所述施工便道一侧紧贴素土围堰,所述施工便道的另一侧为斜坡,在所述斜坡上覆盖土工复合毯,所述施工便道在所述斜坡侧设有护栏,所述护栏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立柱,在所述立柱的上部连接至少一节灯杆,在最上面的所述灯杆的顶端设有太阳能灯;所述立柱及所述灯杆均为空心管,且位于上面的所述灯杆的下部套设在位于下面的所述灯杆的上端的内部,在所述灯杆和所述立柱的上部均设有若干螺纹孔,在所述螺纹孔内旋接紧定螺钉,所述紧定螺钉的顶端顶在相对应的所述灯杆的外面。
[0006]优选地,所述斜坡的坡度比为1:1,所述粉煤灰层和所述砖渣层的厚度之比为1:0.4。
[0007]优选地,所述粉煤灰层的厚度为1m,所述砖渣层的厚度为0.4m,所述粉煤灰层和所述砖渣层的压实度均大于94%。
[0008]优选地,所述素土围堰与所述施工便道相贴的侧面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斜面和竖直面,所述斜面自所述施工便道的上表面开始斜向上延伸,在所述斜面上覆盖有土工复合毯,所述竖直面紧贴所述施工便道设置。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1、粉煤灰层具有取材方便、材料成本低、渗透性好、压缩变形小的特点,砖渣层具有取材方便、材料成本低、具有一定的承载力的特点,将粉煤灰和砖渣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变害为利,通过粉煤灰和砖渣修筑高质量便道,减少维护次数,缩短整体施工工期;
[0011]2、在护栏的立柱上设置若干节灯杆,且每节灯杆套设在其下面的灯杆中,实现了灯杆的高度可调,必要时可调低或拆掉灯杆,避免影响车辆通行,更能适应现场施工环境。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申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粉煤灰层;2、砖渣层;3、土工复合毯;4、护栏、5、素土围堰;51、斜面;52、竖直面;6、太阳能灯;7、灯杆;8、紧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6]如图1
‑‑
2所示,一种用于沿海浅滩区的粉煤灰施工便道,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砖渣层2和粉煤灰层1。粉煤灰具有多孔、球形粒径的结构特性,在松散状态下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其渗透系数比黏性土的渗透系数大数百倍,粉煤灰在外载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压缩性,比粘性土压缩变形要小的多,粉煤灰在松散状态下水分挥发的相当快,在其干燥状态下易出现粉尘四处弥漫的现象,粉煤灰的毛细现象十分强烈,碾压密实的粉煤灰毛细水上升高度会下降很多,一般情况下粉煤灰压实度达到90%时,毛细水上升高度为0.8
‑
1.2m,通过试验其含水率达到27%左右时进行碾压具有较强的凝聚现象,且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0017]施工便道一侧紧贴素土围堰5,施工便道的另一侧为斜坡,在斜坡上覆盖土工复合毯3,防止水体冲刷而破坏便道。施工便道在斜坡侧设有护栏4,保证人员和车辆的安全。护栏4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立柱,在立柱的上部连接至少一节灯杆7,在最上面的灯杆7的顶端设有太阳能灯6;立柱及灯杆7均为空心管,且位于上面的灯杆7的下部套设在位于下面的灯杆7的上端的内部,最下面的灯杆降入立柱内,其他灯杆7层层下降,每一个灯杆7下降后落在其下面的灯杆7内。在灯杆7和立柱的上部均设有若干螺纹孔,在螺纹孔内旋接紧定螺钉8,紧定螺钉8的顶端顶在相对应的灯杆7的外面。若只调节太阳能灯6的高度,则松开一个灯杆7上的紧定螺钉8,调低相对应的灯杆7,最后再拧紧紧定螺钉8即可。若不需要安装照明灯,则可以把灯杆7全部卸下,用盖子封住立柱的顶端,防止雨水或异物进入立柱。
[0018]其中,斜坡的坡度比为1:1,粉煤灰层1和砖渣层2的厚度之比为1:0.4。可将粉煤灰层的厚度设为1m,砖渣层的厚度设为0.4m,既能保证相应的承载要求,又能减少材料的用量。粉煤灰层1和砖渣层2的压实度均大于94%,能够使便道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保证行人和行车的安全。
[0019]其中,素土围堰5与施工便道相贴的侧面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斜面51和竖直面52,斜面51自施工便道的上表面开始斜向上延伸。在斜面51上覆盖有土工复合毯3,防止水体冲刷而破坏便道。素土围堰5的竖直面52紧贴施工便道设置,可以有效利用素土围堰。素土围堰对便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可以减少便道的材料用量,提高安全性。
[0020]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沿海浅滩区的粉煤灰施工便道,其特征在于,施工便道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砖渣层(2)和粉煤灰层(1),所述施工便道一侧紧贴素土围堰(5),所述施工便道的另一侧为斜坡,在所述斜坡上覆盖土工复合毯(3),所述施工便道在所述斜坡侧设有护栏(4),所述护栏(4)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立柱,在所述立柱的上部连接至少一节灯杆(7),在最上面的所述灯杆(7)的顶端设有太阳能灯(6);所述立柱及所述灯杆(7)均为空心管,且位于上面的所述灯杆(7)的下部套设在位于下面的所述灯杆(7)的上端的内部,在所述灯杆(7)和所述立柱的上部均设有若干螺纹孔,在所述螺纹孔内旋接紧定螺钉(8),所述紧定螺钉(8)的顶端顶在相对应的所述灯杆(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佳飞,张立杰,李少贤,张海春,朱湘华,邓文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