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胎膜切换系统及滚边岛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773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胎膜切换系统,包括底座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用于安装胎膜,所述第一导轨与胎膜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小车,所述小车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所述小车对应所述第一导轨的高度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用于放置胎膜并与胎膜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小车用于将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对接。实现了可快速安装拆卸任意胎膜,且胎膜切换系统可设计为长条状结构,较圆形结构,大大降低了占地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胎膜切换系统的滚边岛。

A Membrane Switching System and Rolling Islan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etal membrane switch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 fixing frame. The fix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uide rail for installing the fetal membrane. The first guide rail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fetal membrane. A slide rail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base, and a trolley is arranged on the slide rail. The trolley slides with the slide rail, and the trolley corresponds to the first guide rail. The height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guide rail, which is used for placing the membranes and sliding with the membranes. The second guide rail and the first guide rail are located in the same straight line, and the car is used for docking the second guide rail with the first guide rail. It can quickly install and disassemble any membranes, and the membranes switching system can be designed as a long strip structure, which is more circular structure and greatly reduces the floor area.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rolling edge Island adopting the above-mentioned fetal membrane switch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胎膜切换系统及滚边岛
本技术涉及门盖机器人滚边岛
,特别是涉及一种胎膜切换系统及滚边岛。
技术介绍
滚边岛是一种门盖总成内外板扣合的设备,通过不同滚边程序能够控制机器人实现对应的滚边轨迹,具有较高的柔性化,有利于多车型混线生产,因此广泛应用于汽车厂焊装车间门盖线。滚边岛包括滚边机器人和回转台,回转台上设有胎膜,通过胎膜配合滚边机器人完成对门盖的滚边,当需对不同规格的门盖进行滚边时需切换胎膜。现有滚边岛通过将回转台设置为圆形,并在回转台周围设置多个胎膜,通过转动回转台以实现不同胎膜之间的切换。现有的胎膜切换系统采用回转台的转动实现,由于回转台设置为圆形,则需占用较大的空间,且能够切换的胎膜为回转台上能存放的胎膜数量,当还需切换为其他胎膜时,需拆卸并按照胎膜,拆卸和安装过程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占地面积小的胎膜切换系统。一种胎膜切换系统,包括底座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用于安装胎膜,所述第一导轨与胎膜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小车,所述小车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所述小车对应所述第一导轨的高度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用于放置胎膜并与胎膜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小车用于将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对接。根据本技术提出的胎膜切换系统,当需要更换胎膜时,只需将胎膜从第一导轨上拆卸,推至小车的第二导轨上移开,然后再将新的胎膜放置于第二导轨上,并推至第一导轨上安装固定,实现了可快速安装拆卸任意胎膜,且胎膜切换系统可设计为长条状结构,较圆形结构,大大降低了占地面积。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胎膜切换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的侧面为顶部较底部窄的梯形结构,所述固定架的两个斜面均用于安装胎膜,则可同时在固定架上设置安装两个胎膜。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回转电机,所述回转电机用于驱动固定架转动,则在滚边时,可通过回转电机转动固定架以实现两个胎膜之间的切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为上下设置的两个根轨道,采用两根轨道能增强第一轨道和第二导轨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上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导轨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导轨,则能增强下方的第一导轨的强度,提高了第一导轨的整体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小车的侧面为顶部较底部窄的梯形结构,所述小车的两个斜面均用于放置胎膜,则可利用小车同时拆卸或安装两个胎膜。进一步地,所述滑轨上对称设有导向轮,所述小车设置于所述导向轮上,利用导向轮可降低小车与滑轨之间的摩擦力,降低推动小车时的工作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小车的底部设有凸块,所述小车通过所述凸块与所述导向轮接触,用凸块与导向轮接触时可防止车身与滑轨的其他部件接触,降低了小车与滑轨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摩擦力。进一步地,所述滑轨上位于所述导向轮的外侧设有限位板,能防止小车滑动时发生偏移,当配合凸块时能防止凸块脱离导向轮。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胎膜切换系统的滚边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可快速安装拆卸任意胎膜,且胎膜切换系统可设计为长条状结构,较圆形结构,大大降低了占地面积;导向轮能降低推动小车时的工作强度。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胎膜切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固定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小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架,11-第一导轨,12-支撑板,2-底座,21-滑轨,211-导向轮,212-限位板,22-回转电机,3-小车,31-第二导轨,32-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胎膜切换系统,包括底座2和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上设有第一导轨11,所述第一导轨11用于安装胎膜,所述第一导轨11与胎膜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2的一侧设有滑轨21,所述滑轨21上设有小车3,所述小车3与所述滑轨21滑动配合,所述小车3上对应所述第一导轨11的高度设有第二导轨31,所述第二导轨31用于放置胎膜并与胎膜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导轨31与所述第一导轨11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小车3用于将所述第二导轨31与所述第一导轨11对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更换胎膜时,将小车3与固定架1对接,使第二导轨31与第一导轨11对接,将胎膜从第一导轨11上拆卸,推至小车的第二导轨31上移开,并放置于其他地方,然后再将新的胎膜放置于第二导轨31上,并推至第一导轨11上安装固定,实现了可快速安装拆卸任意胎膜,且胎膜切换系统可设计为长条状结构,较圆形结构,大大降低了占地面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轨通过定位销固定胎膜的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螺栓或零点定位系统。所述固定架1的侧面为顶部较底部窄的梯形结构,所述固定架1的两个斜面均用于安装胎膜,则可同时在固定架1上设置安装两个胎膜。当采用上述结构时,所述固定架1和所述底座2之间设有回转电机22,所述回转电机22用于驱动固定架1转动,则执行滚边时,可通过回转电机22转动固定架1以实现两个胎膜之间的切换。所述第一导轨11和所述第二导轨31均为上下设置的两个根轨道,采用两根轨道能增强第一轨道11和第二导轨31的强度,即能将胎膜同时固定于两根轨道上。所述固定架1上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导轨11上设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用于支撑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导轨11,则能增强下方的第一导轨11的强度,提高了第一导轨11的整体稳定性。所述小车3的侧面为顶部较底部窄的梯形结构,所述小车3的两个斜面均用于放置胎膜,则可利用小车3同时拆卸或安装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胎膜切换系统,包括底座和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用于安装胎膜,所述第一导轨与胎膜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小车,所述小车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所述小车对应所述第一导轨的高度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用于放置胎膜并与胎膜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小车用于将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胎膜切换系统,包括底座和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用于安装胎膜,所述第一导轨与胎膜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小车,所述小车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所述小车对应所述第一导轨的高度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用于放置胎膜并与胎膜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小车用于将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膜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侧面为顶部较底部窄的梯形结构,所述固定架的两个斜面均用于安装胎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胎膜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回转电机,所述回转电机用于驱动固定架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膜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胡杰曹振宋文邓增辉雷强强杨智华杨海万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