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口铁壳生产用翻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7736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水口铁壳生产用翻边装置,包括工作箱,工作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控制箱的左右两侧均嵌设有第一散热风机,控制箱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散热风机相对应的通风管,控制箱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循环水管,循环水管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通有水泵和第二散热风机,水泵和第二散热风机的顶部均与控制箱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工作箱设有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对控制箱内的电器元件进行散热,同时能够方便对翻边机进行移动,且方便对翻边机进行稳固放置。

A Flanging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Iron Shell in the Drainage Nozz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anging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iron shell of the sewer nozzle, which comprises a working box,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working box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working tabl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working tabl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ro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control box,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control box are embedded with a first cooling fan,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control box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oling wind. The ventilation pipe corresponding to the machin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top of the control box.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circulating pipe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water pump and a second radiator fan. The top of the water pump and the second radiator fan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top of the control box, and the working box has a movable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nveniently heat the electrical components in the control box, and can conveniently move the flanging machine, and is convenient for the stable placement of the flang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水口铁壳生产用翻边装置
本技术涉及下水口铁壳
,尤其涉及一种下水口铁壳生产用翻边装置。
技术介绍
连铸机浇铸钢水时需要使用下水口来控制钢水的流量,下水口的使用寿命一般为4小时左右,在这种连铸生产中需要使用中间包定径快换下水口,在下水口铁壳的开口处需要需用到翻边机对其进行翻边。现有的下水口铁壳生产用翻边机在长时间使用后,控制箱内的电器元件的温度容易升高,容易导致控制箱内部电器元件发生损坏,从而影响翻边机的正常使用,且在需要对翻边机进行移动时,还需人工搬运或是使用其他移动工具对其进行移动,过于繁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下水口铁壳生产用翻边机在长时间使用后,控制箱内的电器元件的温度容易升高,容易导致控制箱内部电器元件发生损坏,从而影响翻边机的正常使用,且在需要对翻边机进行移动时,还需人工搬运或是使用其他移动工具对其进行移动,过于繁琐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下水口铁壳生产用翻边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水口铁壳生产用翻边装置,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左右两侧均嵌设有第一散热风机,所述控制箱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散热风机相对应的通风管,所述控制箱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通有水泵和第二散热风机,所述水泵和第二散热风机的顶部均与控制箱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箱设有移动机构。优选的,所述通风管远离第一散热风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网。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左右两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远离第一散热风机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出风口。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片,所述控制箱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多个与散热片相对应的百叶散热孔。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与工作箱左右两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和蓄电池,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支撑板的中心处表面嵌设有滚动轴承,且滚动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螺纹筒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工型杆,所述工型杆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工作箱的底开设有固定块相对应的通孔。优选的,所述工型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工作箱的左右两内侧壁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匹配连接的第一滑槽。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推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凹槽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二滑块匹配连接的第二滑槽。优选的,所述工作箱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优选的,所述工作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水口铁壳生产用翻边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下水口铁壳生产用翻边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散热风机、循环水管、水泵和第二散热风机,在需要对控制箱内部电器元件进行散热时,启动第一散热风机、水泵和第二散热风机,第一散热风机从外界吸风,风经过防尘网时,防尘网将风中的灰尘过滤,风再通过通风管进入分流管内,再通过分流管侧壁的多个出风口将风排出,风经过循环水管时,风与循环水管内的冷水形成热交换,使风变成冷风,冷风加速对控制箱内的电器元件进行散热,使控制箱内的热量快速导入散热片内,再通过散热片将风通过百叶散热孔排出控制箱,两个第一散热风机对吹的风形成对流风,分流管扩大出风面积,对控制箱内的多个电器元件进行散热,水泵带动循环水管内的水循环流动,第二散热风机对循环水管内的水进行冷却,能够方便对控制箱内的电器元件进行散热。2、该下水口铁壳生产用翻边装置,通过设置有移动机构,在需要对翻边机进行移动时,启动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螺纹筒在滚动轴承内转动,螺纹筒推动螺纹杆,螺纹杆推动工型杆,工型杆推动固定块伸出工作箱,固定块推动万向轮与地面相抵,反之将万向轮收进工作箱内,能够方便对翻边机进行移动,且方便对翻边机进行稳固放置。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能够方便对控制箱内的电器元件进行散热,同时能够方便对翻边机进行移动,且方便对翻边机进行稳固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下水口铁壳生产用翻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下水口铁壳生产用翻边装置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下水口铁壳生产用翻边装置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下水口铁壳生产用翻边装置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箱、2支撑杆、3控制箱、4第一散热风机、5通风管、6循环水管、7水泵、8第二散热风机、9移动机构、10防尘网、11分流管、12散热片、13支撑板、14旋转电机、15第一锥齿轮、16螺纹筒、17第二锥齿轮、18螺纹杆、19工型杆、20固定块、21凹槽、22弹簧、23推杆、24万向轮、25支撑块、26推手、27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下水口铁壳生产用翻边装置,包括工作箱1,工作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3,控制箱3的左右两侧均嵌设有第一散热风机4,控制箱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散热风机4相对应的通风管5,控制箱3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循环水管6,循环水管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通有水泵7和第二散热风机8,水泵7和第二散热风机8的顶部均与控制箱3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工作箱1设有移动机构9,第一散热风机4、水泵7、第二散热风机8和旋转电机14通过控制开关蓄电池27电性连接,此电性连接为现有技术,属于本领域惯用技术手段,因此不加以描述。通风管5远离第一散热风机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0,能够防止灰尘进入控制箱3内。控制箱3的左右两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分流管11,分流管11远离第一散热风机4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出风口,能够扩大出风面积,对控制箱3内的多个电器元件进行散热。控制箱3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片12,控制箱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多个与散热片12相对应的百叶散热孔,能够方便将热量快速导出控制箱3。移动机构9包括与工作箱1左右两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板13,支撑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4和蓄电池27,旋转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5,支撑板13的中心处表面嵌设有滚动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水口铁壳生产用翻边装置,包括工作箱(1),所述工作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3)的左右两侧均嵌设有第一散热风机(4),所述控制箱(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散热风机(4)相对应的通风管(5),所述控制箱(3)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循环水管(6),所述循环水管(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通有水泵(7)和第二散热风机(8),所述水泵(7)和第二散热风机(8)的顶部均与控制箱(3)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箱(1)设有移动机构(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水口铁壳生产用翻边装置,包括工作箱(1),所述工作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3)的左右两侧均嵌设有第一散热风机(4),所述控制箱(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散热风机(4)相对应的通风管(5),所述控制箱(3)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循环水管(6),所述循环水管(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通有水泵(7)和第二散热风机(8),所述水泵(7)和第二散热风机(8)的顶部均与控制箱(3)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箱(1)设有移动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口铁壳生产用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5)远离第一散热风机(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口铁壳生产用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3)的左右两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分流管(11),所述分流管(11)远离第一散热风机(4)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出风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口铁壳生产用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3)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片(12),所述控制箱(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多个与散热片(12)相对应的百叶散热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口铁壳生产用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9)包括与工作箱(1)左右两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4)和蓄电池(27),所述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墩成余彬张晓查君德钱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瑞恒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