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排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491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二极管加工领域内的二极管排列装置,包括两个传送链,传送链的链节上设有用于卡接二极管引脚的凹槽,两个传送链之间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对中条,对中条的两端均朝向传送链弯折,两个对中条的中部之间的距离等于二极管管体的长度,对中条的顶面与凹槽的圆弧底部齐平;对中条的上、下侧以对中条所在平面对称分布有粘接机构,粘接机构包括粘接轮,粘接轮的轮面包括中部的圆环面以及位于圆环面两侧的圆锥面,圆锥面的大径端与圆环面连接,圆环面的轴向长度等于二极管的管体长度,粘接轮的外侧设有与圆环面滚动接触的涂胶辊,粘接轮靠近对中条的一端与二极管的管体相抵。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解决现有二极管生产中编带时二极管排布不整齐的问题。

Diode Arrangement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iode arrangement device in the field of diode processing, which comprises two transmission chains. A groove for clamping the lead of the diode is arranged on the chain sec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chain, and two parallel alignment bar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transmission chains. Both ends of the alignment bars are bent towards the transmission chai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middle of the two alignment bars is equal to the length of the diode tube body, and the alignment bars are arranged side by side. The top surface is flat with the bottom of the circular arc of the groove;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strip are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in the plane where the strip is located. The bond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bonding wheel. The wheel of the bonding wheel includes the central torus and the conical surface on both sides of the torus. The large diameter end of the conical surfa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rus. The axial length of the torus is equal to the length of the tube body of the diode,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bonding wheel. A rubber-coated roller rolling contact with the ring surface is provided, and the end of the adhesive wheel near the alignment bar is matched with the tube body of the diode. The invention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irregular arrangement of diodes in the production of existing dio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极管排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极管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极管排列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类越来越多的活动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这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依赖于电子行业的发展,电子行业中的基础零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等半导体件的需求量更是日益增大,对这类半导体件的产能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二极管的生产过程中,经过焊装、分极后的二极管仍为单个散装的状态,通常采用胶带或涂胶的薄膜将二极管按照统一的方向排布后粘接呈带状以便于有序存放,该过程通常称为编带工序。现有技术中由于二极管在前面经过焊装、分选等多个工序,部分二极管存在引脚长度不一致、管体两侧引脚长度不一致等情况,而在编带过程中现有技术均采用对引脚对齐的方式,这使得最终编带后的二极管排布不整齐,影响后续对二极管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二极管排列装置,以解决现有二极管生产中编带时二极管排布不整齐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二极管排列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传送链,传送链的链节上设有用于卡接二极管引脚的凹槽,两个传送链之间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对中条,对中条的两端均朝向传送链弯折,两个对中条的中部之间的距离等于二极管管体的长度,对中条的顶面与凹槽的圆弧底部齐平;对中条的上、下侧以对中条所在平面对称分布有粘接机构,粘接机构包括鼓状的粘接轮,粘接轮的轮面包括中部的圆环面以及位于圆环面两侧的圆锥面,圆锥面的大径端与圆环面连接,圆环面的轴向长度等于二极管的管体长度,粘接轮的外侧设有与圆环面滚动接触的涂胶辊,粘接轮靠近对中条的一端与二极管的管体相抵。本方案的原理是:实际应用时,传送链用于二极管的传送,两个传送链上的凹槽用于卡接二极管的两个引脚进而带动二极管跟随传送链移动,对中条用于将二极管的管体对齐排布,对中条两端的弯折部位用于对二极管的管体进行导向,两个对中条中部之间的距离刚好容纳二极管的管体通过,对中条的顶面将二极管的引脚支撑,二极管通过时管体在对中条的引导及限位下排列为整体的一排跟着传送链移动。对中条上、下侧对称设置的粘接机构用于将薄膜从二极管的上、下两侧同步粘接固定,鼓状且轮面分成三部分的粘接轮可将薄膜的中部对应的挤压粘接在二极管的管体上,圆环面作为将薄膜挤压粘接在管体上的压合面以及一定程度上驱动薄膜移动的驱动件。圆锥面用于露出薄膜与二极管管体的接触部位便于观察,并可对下方的薄膜进行支撑避免被粘接轮的轴端污染。涂胶辊用于在薄膜的中部涂刷宽度与二极管管体长度一致的胶液带,便于仅对二极管的管体进行粘接,粘接轮与二极管管体相抵使得可将薄膜用力压合粘接在二极管的管体上。本方案的优点是:1、采用传送过程中先进行二极管的管体定位对齐,然后先对二极管的管体进行粘接固定,可保证二极管的编带过程中管体整齐排列,进而使得后续进行二极管的加工更加便捷;2、采用传送过程中的同步对齐及管体粘接,可进行连续处理,使得二极管的编带过程中可持续高效进行,可结合到二极管的前、后端加工工序形成连续的加工过程中,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对中条中部的上、下方均设有倾斜设置的导膜板,导膜板与对中条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二极管引脚的直径,导膜板与对中条端面之间的夹角等于圆锥面锥角的一半。作为优选通过导膜板可对薄膜涂胶部位两侧的部分进行向上翻折并贴合粘接轮的圆锥面,在粘接轮的转动过程中同步带动薄膜均匀的移动,避免在对二极管管体粘接的过程中薄膜接触到二极管的引脚造成二极管歪斜。进一步,对中条位于传送链出料侧的弯折部分的上、下方均设有固定连接在导膜板上的放膜板,放膜板为上边沿朝向传送链倾斜设置的三角板。作为优选放膜板用于对导膜板处经过的薄膜进行继续导向并逐渐将薄膜两侧下放至平铺状态,便于后续通过薄膜将二极管的引脚也固定继而形成编带。进一步,传送链出料端外侧设有两个竖向并列分布的压合辊,压合辊的表面包覆有海绵层。作为优选通过压合辊可将薄膜稳定、平整的覆盖在二极管的表面,形成稳定的编带,海绵层可充分挤压薄膜使得两张薄膜可从上、下两侧完全覆盖二极管的表面,完成多个二极管有序编排固定成编带。进一步,涂胶辊安装在导膜板朝向传送链进料端一侧的顶端。作为优选这样利用导膜板对涂胶辊进行支撑,同时可便捷的对薄膜进行导向使得薄膜的中部涂胶后可及时将两侧翻折避免涂胶部位被干扰影响二极管管体的粘接。进一步,放膜板朝向粘接轮的侧面上固定有涂胶垫,涂胶垫为浸泡过胶液的海绵垫。作为优选这样通过涂胶垫对薄膜未涂胶的部位进行补充涂胶,使得位于二极管引脚部位的薄膜能够稳定的粘合,在先将二极管的管体粘接定位后再将二极管的引脚固定,实现二极管的整齐排布编带。进一步,粘接轮、传送链、压合辊的转动线速度一致。作为优选这样使得编带过程的各个步骤同步进行,可保证编带平整无褶皱。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传送链1、凹槽2、引脚3、对中条4、涂胶辊5、圆环面6、圆锥面7、导膜板8、放膜板9、压合辊10、管体11、粘接轮12、海绵层13、薄膜14。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所示:二极管排列装置,包括机架(图中未示出)及固定在机架上的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传送链1,传送链1的链节上设有用于卡接二极管引脚3的凹槽2,两个传送链1之间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对中条4,对中条4的两端均朝向传送链1弯折,两个对中条4的中部之间的距离等于二极管的管体11的长度,对中条4的顶面与凹槽2的内底面齐平。对中条4的上、下侧以对中条4所在平面对称分布有粘接机构,粘接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鼓状的粘接轮12,粘接轮12的驱动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粘接轮12的轮面包括中部的圆环面6以及位于圆环面6两侧的圆锥面7,圆锥面7的大径端与圆环面6连接,圆环面6的轴向长度等于二极管的管体11长度,粘接轮12朝向传送链1进料端的外侧设有与圆环面6滚动接触的涂胶辊5,粘接轮12的圆环面6与对中条4之间的多个二极管的管体11间歇相抵。对中条4中部的上、下方均设有倾斜设置的导膜板8,导膜板8与圆锥面7相切,导膜板8与对中条4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二极管引脚3的直径,导膜板8螺钉连接在机架上,导膜板8与对中条4端面之间的夹角等于圆锥面7锥角的一半,保证导膜板8准确定位并与圆锥面7相切设置,涂胶辊5安装在导膜板8朝向传送链1进料端一侧的顶端。对中条4位于传送链1出料侧的弯折部分的上、下放均设有与导膜板8一体成型的放膜板9,放膜板9为上边沿朝向传送链1倾斜设置的三角板,放膜板9的下边沿与对中条4的弯折段对齐。放膜板9朝向粘接轮12的侧面上固定有涂胶垫,涂胶垫为浸泡过胶液的海绵垫。传送链1出料端外侧设有两个竖向并列分布的压合辊10,压合辊10的表面包覆有海绵层13。粘接轮12、传送链1、压合辊10的转动线速度一致。具体实施过程如下:经过焊装、分极后的二极管放置在两个传送链1之间,二极管的两个引脚3分别放置在一个传送链1上的凹槽2内,通过两个传送链1将二极管支撑并传送。将用于形成编带的两张薄膜14均分别从涂胶辊5与粘接轮12之间穿过,然后从粘接轮12与二极管的管体11之间穿过,并将薄膜14的两侧从导膜板8与粘接轮12圆锥面7之间穿过,然后将薄膜14沿着放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二极管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传送链,传送链的链节上设有用于卡接二极管引脚的凹槽,两个传送链之间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对中条,对中条的两端均朝向传送链弯折,两个对中条的中部之间的距离等于二极管管体的长度,对中条的顶面与凹槽的圆弧底部齐平;对中条的上、下侧以对中条所在平面对称分布有粘接机构,粘接机构包括鼓状的粘接轮,粘接轮的轮面包括中部的圆环面以及位于圆环面两侧的圆锥面,圆锥面的大径端与圆环面连接,圆环面的轴向长度等于二极管的管体长度,粘接轮的外侧设有与圆环面滚动接触的涂胶辊,粘接轮靠近对中条的一端与二极管的管体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1.二极管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传送链,传送链的链节上设有用于卡接二极管引脚的凹槽,两个传送链之间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对中条,对中条的两端均朝向传送链弯折,两个对中条的中部之间的距离等于二极管管体的长度,对中条的顶面与凹槽的圆弧底部齐平;对中条的上、下侧以对中条所在平面对称分布有粘接机构,粘接机构包括鼓状的粘接轮,粘接轮的轮面包括中部的圆环面以及位于圆环面两侧的圆锥面,圆锥面的大径端与圆环面连接,圆环面的轴向长度等于二极管的管体长度,粘接轮的外侧设有与圆环面滚动接触的涂胶辊,粘接轮靠近对中条的一端与二极管的管体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条中部的上、下方均设有倾斜设置的导膜板,导膜板与对中条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二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云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龙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