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173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具打磨装置,包括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上方设有打磨装置固定架,作业平台两侧设有夹持机构,作业平台下端设有支撑脚,支撑脚下端设有第一固定板,作业平台上设有第一开槽,作业平台下端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位于第一开槽四角,连接柱下端设有第一打磨装置安装平台,夹持机构包括滑盒,滑盒上设有贯穿滑盒的方形通孔,方形通孔一侧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上方设有第一定位孔,方形通孔内设有第二定位孔,滑盒一侧设有气缸固定板,另一侧设有第三开槽,气缸固定板上均设有气缸,气缸上设有活塞杆,活塞杆顶端设有夹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并且能使用现有的打磨装置进行打磨,能同时对模具进行双面打磨。

A Mould Grind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uld polish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working platform. Above the working platform, there is a grinding device fixing frame, clamping mechanism on both sides of the working platform, a supporting foot at the bottom of the working platform, a first fixing plate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ing foot, a first slot on the working platform, a connecting column at the bottom of the working platform, a connecting column at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first slot, and a connecting column at the bottom of the working platform. The lower end is equipped with the installation platform of the first grinding device. The clamp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sliding box with square through holes running through the sliding box. On one side of the square through holes, there are threaded holes. On the top of the threaded holes, there are first positioning holes. In the square through holes, there is a second positioning hole. On one side of the sliding box, there is a cylinder fixed plate, on the other side, there is a third slot. On the cylinder fixed plate, there are cylinders on the cylinder fixed plate. The piston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plint at the top of the piston rod.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production cost, and can use the existing grinding device for grinding, and can simultaneously grind the mould on both si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打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模具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模具生产过程中,要对多个表面进行打磨,现有的技术在打磨模具时,只进行一个面打磨,再反转进行另一个面打磨,这样的打磨方式不仅效率低,同时也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在吊装翻面的时候还容易产生危险,针对这种情况,现提出一种模具打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打磨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并且能使用现有的打磨装置进行打磨,能同时对模具进行双面打磨,减少了模具翻面的工序,不仅打磨效率高,同时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模具打磨装置,包括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上方设有打磨装置固定架,作业平台两侧均设有夹持机构。所述作业平台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脚,支撑脚下端均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孔,作业平台上设有第一开槽,作业平台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连接柱,连接柱位于第一开槽四角,连接柱下端共同设有第一打磨装置安装平台。进一步地,所述打磨装置固定架包括阵列分布的第一固定底板,第一固定底板上均设有L型支撑板,第一固定底板上还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固定孔,L型支撑板上设有镜像分布的连接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均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连接处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端均设有第二打磨装置安装平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形成第二开槽,第二开槽正对第二打磨装置安装平台。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滑盒,滑盒上设有贯穿滑盒的方形通孔,方形通孔一侧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上方设有第一定位孔,方形通孔内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定位孔,滑盒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气缸固定板,另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三开槽,气缸固定板上均设有气缸,气缸上设有贯穿气缸固定板插入第二定位孔的活塞杆,活塞杆顶端设有夹板,夹板设有阵列分布的防滑纹,活塞杆伸缩时,夹板穿过第三开槽。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孔内设有螺纹杆,第一定位孔内设有滑竿,螺纹杆与滑竿一端顶端共同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第三定位孔,滑竿一端插入第三定位孔内,第三定位孔下方设有第一轴承孔,螺纹杆一端插入第一轴承孔内,第一支架下端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一侧设有伺服电机固定平台,伺服电机固定平台下端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下端均设有第二固定底板。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与滑竿另一端顶端共同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设有第四定位孔,滑竿另一端插入第四定位孔,第四定位孔下方设有第二轴承孔,螺纹杆另一端插入第二轴承孔,第二支架下端设有第三固定底板。进一步地,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平台上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螺纹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并且能使用现有的打磨装置进行打磨,降低了模具生产成本;2、本专利技术能同时对模具进行双面打磨,减少了模具翻面的工序,不仅打磨效率高,同时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3、本专利技术减少了作业时吊起模具翻面,降低了模具掉落的风险,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模具打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作业平台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打磨装置固定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模具打磨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模具打磨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支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一种模具打磨装置,包括作业平台1,如图1所示,作业平台1上方设有打磨装置固定架2,作业平台1两侧均设有夹持机构3。作业平台1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脚11,如图2所示,支撑脚11下端均设有第一固定板111,第一固定板111上设有第一固定孔112,作业平台1上设有第一开槽12,作业平台1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连接柱13,连接柱13位于第一开槽12四角,连接柱13下端共同设有第一打磨装置安装平台14。打磨装置固定架2包括阵列分布的第一固定底板21,如图3所示,第一固定底板21上均设有L型支撑板22,第一固定底板21上还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固定孔211,L型支撑板22上设有镜像分布的连接第一连接杆23,第一连接杆23上均设有第二连接杆24,第一连接杆23与第二连接杆24连接处上设有支撑杆25,支撑杆25上端均设有第二打磨装置安装平台26,第一连接杆23与第二连接杆24之间形成第二开槽27,第二开槽27正对第二打磨装置安装平台26。夹持机构3包括滑盒31,如图1、图4、图5所示,滑盒31上设有贯穿滑盒31的方形通孔311,方形通孔311一侧设有螺纹孔312,螺纹孔312上方设有第一定位孔3121,方形通孔311内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定位孔313,滑盒31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气缸固定板314,另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三开槽315,气缸固定板314上均设有气缸32,气缸32上设有贯穿气缸固定板314插入第二定位孔313的活塞杆33,活塞杆33顶端设有夹板34,夹板34设有阵列分布的防滑纹341,活塞杆33伸缩时,夹板34穿过第三开槽315。螺纹孔312内设有螺纹杆36,第一定位孔3121内设有滑竿35,螺纹杆36与滑竿35一端顶端共同设有第一支架37,如图4、图6所示,第一支架37上第三定位孔371,滑竿35一端插入第三定位孔371内,第三定位孔371下方设有第一轴承孔372,螺纹杆36一端插入第一轴承孔372内,第一支架37下端设有第一支撑板373,第一支撑板373一侧设有伺服电机固定平台374,伺服电机固定平台374下端设有第二支撑板375,第一支撑板373与第二支撑板375下端均设有第二固定底板376。螺纹杆36与滑竿35另一端顶端共同设有第二支架38,第二支架38上设有第四定位孔381,滑竿35另一端插入第四定位孔381,第四定位孔381下方设有第二轴承孔382,螺纹杆36另一端插入第二轴承孔382,第二支架38下端设有第三固定底板383。伺服电机固定平台374上设有伺服电机39,伺服电机39驱动螺纹杆36。使用时,将模具打磨设备固定在第二打磨装置安装平台26与第一打磨装置安装平台14上,将模具放置在作业平台1上,使用夹持机构3将模具夹紧,再启动伺服电机39将模具运输至打磨装置固定架2下方进行打磨,打磨结束后,使用夹持机构3将模具夹紧,再启动伺服电机39将模具运输至作业平台1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打磨装置,包括作业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1)上方设有打磨装置固定架(2),作业平台(1)两侧均设有夹持机构(3);所述作业平台(1)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脚(11),支撑脚(11)下端均设有第一固定板(111),第一固定板(111)上设有第一固定孔(112),作业平台(1)上设有第一开槽(12),作业平台(1)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连接柱(13),连接柱(13)位于第一开槽(12)四角,连接柱(13)下端共同设有第一打磨装置安装平台(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打磨装置,包括作业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1)上方设有打磨装置固定架(2),作业平台(1)两侧均设有夹持机构(3);所述作业平台(1)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脚(11),支撑脚(11)下端均设有第一固定板(111),第一固定板(111)上设有第一固定孔(112),作业平台(1)上设有第一开槽(12),作业平台(1)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连接柱(13),连接柱(13)位于第一开槽(12)四角,连接柱(13)下端共同设有第一打磨装置安装平台(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固定架(2)包括阵列分布的第一固定底板(21),第一固定底板(21)上均设有L型支撑板(22),第一固定底板(21)上还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固定孔(211),L型支撑板(22)上设有镜像分布的连接第一连接杆(23),第一连接杆(23)上均设有第二连接杆(24),第一连接杆(23)与第二连接杆(24)连接处上设有支撑杆(25),支撑杆(25)上端均设有第二打磨装置安装平台(26),第一连接杆(23)与第二连接杆(24)之间形成第二开槽(27),第二开槽(27)正对第二打磨装置安装平台(2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滑盒(31),滑盒(31)上设有贯穿滑盒(31)的方形通孔(311),方形通孔(311)一侧设有螺纹孔(312),螺纹孔(312)上方设有第一定位孔(3121),方形通孔(311)内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定位孔(313),滑盒(31)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气缸固定板(314),另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滨霞管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东特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