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1129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清洁含有液体杂质的气体的离心分离器。该离心分离器包括固定壳体(1),其包围分离空间(2)并具有内壁表面(3)。旋转部件(4)被设置在分离空间(2)内并设置为绕旋转轴(x)沿旋转方向旋转。旋转部件使气体旋转以将液体杂质从气体中分离。气体出口(10)设置成用于排出经过清洁的气体。第一液体出口(12)被设置在旋转部件下游,用于排出分离出的液体杂质。分离空间包括在旋转部件和内壁表面之间延伸的环形表面。环形表面被设置为将液体杂质径向向外地传输至第一液体出口(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一种用于清洁气体去除液体杂质例如油滴和油雾 的离心分离器。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 的离心分离器。
技术介绍
SE523690C中公开了 一种这样的离心分离器,其用于清洁含有油滴 和/或油雾形式的液体杂质的气体。用于经过清洁气体的气体出口在公 知的离心分离器内从分离空间的下部伸出。紧靠气体出口的上方,具有 形成环形表面并延伸进入分离空间的防护部件。在防护部件上方一定距 离处,有多个用于释放从分离空间中分离出的油的出口孔。分离出的油 被分离空间的内壁捕获并朝着出口孔向下流动。在防护部件的下游,气 体出口附近也有一个环形末端表面。堆积在或者存在于靠近这种环形表面的层内的液体杂质,例如油, 由于该层内的气流旋转被非旋转表面带来的摩擦力减速的原因,将被径 向向内地向该表面上的分离空间的中心输送。因此4艮难从分离空间中排 出液体杂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心分离器,能够以有效的方式从气体中 分离液体杂质。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具有简单结构并能够确保 将位于环形表面上的分离出的液体杂质从分离空间送出的离心分离器。上述目的通过先前限定的离心分离器实现,其特征在于,环形表面 被设置为将液体杂质径向向外地传输至第一液体出口。通过以这样的方 式设置该表面,利用气流的携带,存在于该表面上的液体杂质向外朝着 第一液体出口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离心分离器包括多个设置在环形表面 上并设置为促进所述传输的引导部件。利用这些引导部件,液体杂质由 于分离空间内气流的影响就将被朝着直径更大的方向向外输送并因此 被送至内壁表面和第二液体出口。有利地,所见的径向向外的所述引导 部件沿旋转方向指向前方。由于这种倾斜的,或者说相对于径向方向倾 斜的部件,相对于旋转和气流方向,引导部件上游侧和下游侧上的液体 杂质即可被向外朝着第一液体出口输送。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引导部件沿旋转轴的方向来看基 本是直的。引导部件沿旋转轴的方向来看也可以有利地是弯曲的。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引导部件被设置为从环形表面向 上延伸的肋条。可选地,所述引导部件可以被设置为从环形表面向下延 伸的凹槽。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每个引导部件都具有第一径向内端和 第二径向外端,其中径向外端位于内壁表面附近但隔开一定距离以在内 壁表面和径向外端之间形成径向外部通道。用这样的方式,分离出的液 体杂质到达内壁后就将在环形表面上沿内壁表面流动直至到达第一液 体出口的一个出口孔为止。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径向内端位于环形表面的环形内端附 近但隔开一定距离以在环形内端和径向内端之间形成径向内部通道。有 利地,环形表面的环形内端可以由向上伸出的围绕表面,例如基本为圆 柱形的表面来限定。由环形表面上的气流向内输送的液体杂质,将随后 沿该通道流动直至被某一个引导部件捕获并可以向外朝第一液体出口 输送。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环形表面是圆锥形的并且向外和向下 倾斜。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第一液体出口包括在内壁表面径向外 侧绕分离空间延伸的环形收集通道。有利地,第一液体出口可以包括至 少一个在分离空间和收集通道之间延伸并连接环形表面的出口孔,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离心分离器以旋转轴基本竖直地延伸 这样的方式设置,其中固定壳体具有上端和下端且其中第一液体出口被 设置在下端。这样环形表面即可构成分离空间的下端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气体出口被设置在上端附近。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旋转部件包括多个分离盘。 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离心分离器还包括第二液体出口,第 二液体出口被设置在气体出口上游和第一液体出口下游,用于排出分离出的液体杂质,并包括至少一个出口孔。通过这种进一步设置的液体出 口,就有可能收集在内壁表面上向气体出口输送的液体杂质。有利地, 第一液体出口构成主出口而第二液体出口构成残余物出口 ,其中大部分 液体杂质将沿内壁表面向下流至第二液体出口。可能有较少部分的液体 杂质将由于向上流动的气流而被沿内壁表面向上输送至第一液体出口。 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确保基本上将全部的液体杂质从待清洁气体中正 确地分离,并随后将完全洁净的气体通过气体出口送出离心分离器。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离心分离器包括环绕的环形凹槽,环 形凹槽从固定壳体内的内壁表面向外延伸并具有环形的底面,其中出口 孔从底面向外延伸。利用这样的从壁面向外延伸也就是伸入固定壳体壁 内的环形凹槽,即可捕获沿内壁表面流动的液体杂质。液体杂质在沿旋 转方向的旋转路径内以相对较高的速度转动。液体杂质将被收集在环形 凹槽内并沿环形凹槽的旋转方向流动。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第二液体出口也包括环形收集通道, 环形收集通道在环形凹槽径向外侧绕分离空间延伸。用这样的方式,能 够以简单便捷的方式收集分离出的液体杂质,并能够随后利用单根管路 将其从离心分离器送出。有利地,第二液体出口的出口孔可以在环形凹槽和收集通道之间延伸以使在环形凹槽内沿旋转方向流动的液体杂质 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被排入环形收集通道内。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环形凹槽具有在底面和内壁表面之间 在底面下游延伸的第一限制壁,其中笫二液体出口的出口孔具有位于第 一限制壁高度处的上顶点。由此可以确保所有在环形凹槽内流动的液体 杂质都通过出口孔被排入环形收集通道内。有利地,第一限制壁可以基 本平行于径向平面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环形凹槽具有在底面和内壁表面之间 在底面上游延伸的第二限制壁。有利地,第二限制壁相对于径向平面是 倾斜的。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离心分离器包括至少一个引导叶片,引导叶片被设置为引导分离出的液体杂质流过第二液体出口的出口孑L。有利地,引导叶片可以延伸通过第二液体出口的出口孔,其中以有效的 方式输送液体杂质通过出口孔并送入环形收集通道内。引导叶片可以有 利地沿至少一个方向延伸,其相对于第二液体出口的出口孔处的旋转方 向的切线向外且向前倾斜。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第二液体出口的出口孔具有相对于旋 转方向的前限制表面和后限制表面,其中这些限制表面中的至少一个沿 一方向延伸,其相对于第二液体出口的出口孔处的旋转方向的切线向外 且向前倾斜。附图说明现通过对作为示例而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介绍并参照相关附图对 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地介绍。图l公开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离心分离器的竖直截面图。图2公开了沿图i中的n-n线的截面图。 图3公开了沿图i中的ni-in线的截面图。 图4公开了从图i中的离心分离器内侧向离心分离器液体出口的出 口孔来看的视图。图5公开了从上方来看的通过图4中的出口孔的截面图。 图6公开了通过图1中离心分离器的液体出口的轴向截面图。 图7公开了通过图1中离心分离器表面上的肋条形式的引导部件的 截面图。图8公开了通过凹槽形式的引导部件的类似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l公开了用于清洁含有液体杂质的气体的离心分离器,液体杂质 例如是油雾或油滴形式的油,也有可能是固体颗粒。离心分离器包括包 围基本封闭的分离空间2的固定壳体1。壳体1具有面向分离空间2的 内壁表面3。分离空间2被设置为允许气体从中流过。离心分离器还包括旋转部件4,旋转部件4被设置在分离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清洁含有液体杂质的气体的离心分离器,其中所述离心分离器包括: 固定壳体(1),固定壳体(1)包围分离空间(2)并具有面向分离空间(2)的内壁表面(3),其中分离空间(2)允许气体从中流过, 用于待清洁气体的入口(9), 旋转部件(4),相对于气流方向设置在入口(9)下游的分离空间(2)内,并设置为绕旋转轴(x)沿旋转方向(r)旋转,其中旋转部件(4)适用于使气体沿旋转方向(r)旋转以利用离心力将至少主要部分的液体杂质从气体中分离, 气体出口(10),相对于气流方向设置在旋转部件(4)的下游,用于排出经过清洁的气体,和 第一液体出口(12),设置成用于排出分离出的液体杂质, 其中分离空间(2)包括环形表面(50),环形表面(50)在旋转部件(4)和内壁表面(3)之间延伸, 其特征在于,环形表面(50)设置为将液体杂质径向向外地传输至第一液体出口(1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斯库格L博格斯特伦CG卡尔森R里德斯特拉尔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法拉瓦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