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202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9),尤其是蒸发器(8),其包括第一收集罐(14’),所述第一收集罐(14’)具有第一收集管(15’)和第二收集管(16’),并且所述热交换器(9)包括第二收集罐(14”),所述第二收集罐(14”)与所述第一收集罐(14’)相对地定位,并且具有第三收集管(15、15’)和第四收集管(16”)。以提高的效率实现了热交换器的简化且紧凑的实施例在于,第一收集罐(14’)的收集管(15’、16’)分别具有将对应的收集管(15’、16’)分隔为两个管部(68、69、70、71)的分隔壁(67),其中这些管部(68、69、70、71)中的两个在所述第一收集罐(14’)内部彼此流体地连接,使得热交换器(9)被收集罐(14)和热交换器管(11)跨过总共四个流路流过。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交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尤其是用于空调系统的蒸发器,其具有经由热交换器管而彼此流体连接的两个收集罐。
技术介绍
在运行期间,第一流体(例如冷却剂)以及第二流体(例如空气)流过普遍的热交换器,使得在两种流体之间发生热交换。第一流体流过的热交换器通常具有热交换器管,第二流体流过所述热交换器管以便实现流体之间的热交换。从DE102015210184A1已知这样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具有两个热交换器本体,其分别具有两个收集管和热交换器管,其中调节通过热交换器本体的流量的分隔壁设置在相应的热交换器本体中。空气由此围绕热交换器本体流动,使得在冷却剂与空气之间发生热交换。期望针对这样的热交换器提供一种简化的设置,并且期望更有效地设计它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因此解决如下的目的:针对上述类型的热交换器提出一种改进的、或者至少替代的实施例,其尤其是特征在于简化的设置和/或提高的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标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的主题解决。有益的实施例为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本专利技术基于如下的主要构思:提供一种包括两个收集罐的热交换器,所述两个收集罐彼此相对地定位且分别具有两个收集管,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空调系统(1)的热交换器(9),尤其是蒸发器(8),‑包括第一收集罐(14’),其具有第一收集管(15’)和第二收集管(16’),其中所述第一收集管(15’)具有用于流体进入的第一收集管开口(43),并且所述第二收集管(16’)具有用于排出流体的第二收集管开口(44),‑包括第二收集罐(14”),其与所述第一收集罐(14’)相对地定位,并且具有第三收集管(15”)和第四收集管(16”),‑包括热交换器管(11),其将所述第一收集管(15’)流体地连接至所述第三收集管(15”),并且将所述第二收集管(16’)流体地连接至所述第四收集管(16”),‑其中在每种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收集管(1...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20 DE 102017218818.91.一种用于空调系统(1)的热交换器(9),尤其是蒸发器(8),-包括第一收集罐(14’),其具有第一收集管(15’)和第二收集管(16’),其中所述第一收集管(15’)具有用于流体进入的第一收集管开口(43),并且所述第二收集管(16’)具有用于排出流体的第二收集管开口(44),-包括第二收集罐(14”),其与所述第一收集罐(14’)相对地定位,并且具有第三收集管(15”)和第四收集管(16”),-包括热交换器管(11),其将所述第一收集管(15’)流体地连接至所述第三收集管(15”),并且将所述第二收集管(16’)流体地连接至所述第四收集管(16”),-其中在每种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收集管(15’)和所述第二收集管(16’)分隔为第一管部(68、70)和第二管部(69、71)的分隔壁(67)在每种情况下布置在所述第一收集管(15’)和所述第二收集管(16’)中,-其中所述第一收集管(15’)的所述第二管部(69)和所述第二收集管(16’)的所述第二管部(71)在所述第一收集罐(14’)中流体地连接,使得流体如下地流过所述热交换器(9):第一收集管开口(43)、所述第一收集管(15’)的第一管部(68)、热交换器管(11)、第三收集管(15”)、热交换器管(11)、所述第一收集管(15’)的第二管部(69)、所述第二收集管(16’)的第二管部(71)、热交换器管(11)、第四收集管(16”)、热交换器管(11)、所述第二收集管(16’)的第一管部(70)、第二收集管开口(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集管(15’)的所述第一管部(68)包括第一收集管开口(43),并且所述第二收集管(16’)的所述第一管部(70)包括所述第二收集管开口(4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热交换器管(11’)将所述第一收集管(15’)的所述第一管部(68)流体地连接至所述第三收集管(15”),-第二热交换器管(11”)将所述第三收集管(15”)连接至所述第一收集管(15’)的第二管部(69),-第三热交换器管(11”’)将所述第二收集管(16’)的所述第二管部(71)流体地连接至所述第四收集管(16”),-第四热交换器管(11””)将所述第四收集管(16”)流体地连接至所述第二收集管(16’)的所述第一管部(70)。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相应的收集管(15、16)具有包括通道(30)的平坦的底部(17),所述通道(30)被向外部引导,用于容纳所述热交换器管(1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相应的热交换器管(11)具有肩部,通过所述肩部所述热交换器管(11)在前侧撞击对应的收集管(15、16)。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收集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克塞尔·多尔德雷戈特弗里德·迪尔理查德·戈采哈拉尔德·米莱森本亚明·诺特杜尔福特马库斯·普夫利格
申请(专利权)人: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