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气性耐腐蚀汽车安全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17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透气性耐腐蚀汽车安全带,包括安全带本体,安全带本体包括第一基层、聚丙烯层、第一粘胶层、棉絮层和第二基层,第一基层的底部设置有聚丙烯层,聚丙烯层的底部设置有棉絮层,聚丙烯层与棉絮层之间通过第一粘胶层固定连接,棉絮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基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透气孔、第二透气孔、聚丙烯层、棉絮层、聚四氟乙烯层、陶瓷纤维层、无纺布层和玻璃纤维层的配合使用,解决了传统的汽车安全带其透气性较差,易磨损,使用寿命较低,且易出现安全带断裂的现象,进而降低了车辆安全性的问题,该汽车安全带具备透气性好和耐腐蚀的优点,延长了安全带的使用寿命,方便了使用者使用,适合推广。

A High Permeability and Corrosion Resistant Vehicle Seatbel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 permeability and corrosion-resistant automobile seat belt, which comprises a seat belt body,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base, a polypropylene layer, a first viscose layer, a cotton floss layer and a second base. A polypropylene laye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base, a cotton floss laye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olypropylene layer, and a cotton floss layer is fixed between the polypropylene layer and the cotton floss layer through the first viscose layer. The bottom of the floor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bas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of poor air permeability, easy wear, low service life and easy breakage of the seat belt of the traditional automobile through the combined use of the first air permeability hole, the second air permeability hole, the polypropylene layer, the cotton floss layer, the PTFE layer, the ceramic fiber layer, the non-woven fabric layer and the glass fiber layer, thereby reducing the safety of the automobile. The seat belt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air permeability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prolong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seat belt, facilitates the use of users, and is suitable for promo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透气性耐腐蚀汽车安全带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具体为一种高透气性耐腐蚀汽车安全带。
技术介绍
汽车安全带是为了在碰撞时对乘员进行约束以及避免碰撞时乘员与方向盘及仪表板等发生二次碰撞或避免碰撞时冲出车外导致死伤的安全装置,汽车安全带又可以称之为座椅安全带,是乘员约束装置的一种,汽车安全带是公认的最廉价也是最有效的安全装置,在车辆的装备中很多地区是强制装备安全带的。传统的汽车安全带其透气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因安全带长期与驾驶员或乘车人员接触易造成安全带磨损,不仅减少了安全带的使用寿命,而且易出现安全带断裂的现象,降低了车辆的安全性,不方便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透气性耐腐蚀汽车安全带,具备透气性好和耐腐蚀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汽车安全带其透气性较差,易磨损,使用寿命较低,且易出现安全带断裂的现象,进而降低了车辆安全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透气性耐腐蚀汽车安全带,包括安全带本体,所述安全带本体包括第一基层、聚丙烯层、第一粘胶层、棉絮层和第二基层,所述第一基层的底部设置有聚丙烯层,所述聚丙烯层的底部设置有棉絮层,所述聚丙烯层与棉絮层之间通过第一粘胶层固定连接,所述棉絮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基层,所述聚丙烯层与第一基层的厚度相同,所述棉絮层与第二基层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基层包括聚四氟乙烯层、第二粘胶层和陶瓷纤维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层的底部设置有陶瓷纤维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层与陶瓷纤维层之间通过第二粘胶层固定连接,所述聚四氟乙烯层与陶瓷纤维层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基层包括无纺布层、第三粘胶层和玻璃纤维层,所述无纺布层的底部设置有玻璃纤维层,所述无纺布层和玻璃纤维层之间通过第三粘胶层固定连接,所述无纺布层与玻璃纤维层的厚度相同。所述安全带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锁扣,所述锁扣的正表面开设有接触槽,所述接触槽内腔的前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全带本体与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锁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锁块,所述锁块的正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锁块的底部设置有自锁器,所述自锁器的正表面设置有控制钮块,所述自锁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带,所述自锁器与锁块相适配,所述安全带本体的正表面开设有菱形槽,所述菱形槽内腔的前侧开设有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二透气孔位于菱形槽内腔后侧的中心处。优选的,所述锁扣的四角均设置有圆角,圆角的角度为三十度至六十度。优选的,所述安全带本体的宽度为四厘米。优选的,所述接触槽内腔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凸块,所述防滑凸块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防滑凸块位于安装槽的底部。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气孔的孔径为一厘米至三厘米,所述第一透气孔的直径为第二透气孔直径的两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第一透气孔、第二透气孔、聚丙烯层、棉絮层、聚四氟乙烯层、陶瓷纤维层、无纺布层和玻璃纤维层的配合使用,解决了传统的汽车安全带其透气性较差,易磨损,使用寿命较低,且易出现安全带断裂的现象,进而降低了车辆安全性的问题,该汽车安全带具备透气性好和耐腐蚀的优点,延长了安全带的使用寿命,方便了使用者使用,适合推广。2、本技术通过菱形槽的设置,使得安全带本体表面形成凹凸结构,在安全带本体受力被拉伸时,能够对提供良好的弹力,达到了增强安全带本体韧性的效果,同时凹凸结构能够更快的散发热量,进一步增强了该汽车安全带的透气效果,通过防滑凸块的设置,增大了使用者手掌与接触槽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使用者能够更稳定的拿取锁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安全带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基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基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全带本体;101、第一基层;1011、聚四氟乙烯层;1012、第二粘胶层;1013、陶瓷纤维层;102、聚丙烯层;103、第一粘胶层;104、棉絮层;105、第二基层;1051、无纺布层;1052、第三粘胶层;1053、玻璃纤维层;2、锁扣;3、防滑凸块;4、接触槽;5、安装槽;6、锁块;7、卡槽;8、自锁器;9、控制钮块;10、伸缩带;11、菱形槽;12、第一透气孔;13、第二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透气性耐腐蚀汽车安全带,包括安全带本体1,安全带本体1包括第一基层101、聚丙烯层102、第一粘胶层103、棉絮层104和第二基层105,第一基层101的底部设置有聚丙烯层102,聚丙烯层102的底部设置有棉絮层104,聚丙烯层102与棉絮层104之间通过第一粘胶层103固定连接,棉絮层10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基层105,聚丙烯层102与第一基层101的厚度相同,棉絮层104与第二基层105的厚度相同,第一基层101包括聚四氟乙烯层1011、第二粘胶层1012和陶瓷纤维层1013,聚四氟乙烯层1011的底部设置有陶瓷纤维层1013,聚四氟乙烯层1011与陶瓷纤维层1013之间通过第二粘胶层1012固定连接,聚四氟乙烯层1011与陶瓷纤维层1013的厚度相同,第二基层105包括无纺布层1051、第三粘胶层1052和玻璃纤维层1053,无纺布层1051的底部设置有玻璃纤维层1053,无纺布层1051和玻璃纤维层1053之间通过第三粘胶层1052固定连接,无纺布层1051与玻璃纤维层1053的厚度相同。安全带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锁扣2,锁扣2的正表面开设有接触槽4,接触槽4内腔的前侧开设有安装槽5,安全带本体1与安装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锁扣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锁块6,锁块6的正表面开设有卡槽7,锁块6的底部设置有自锁器8,自锁器8的正表面设置有控制钮块9,自锁器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带10,自锁器8与锁块6相适配,安全带本体1的正表面开设有菱形槽11,菱形槽11内腔的前侧开设有第一透气孔12和第二透气孔13,第一透气孔12的数量为四个,第二透气孔13位于菱形槽11内腔后侧的中心处。本技术中:锁扣2的四角均设置有圆角,圆角的角度为三十度至六十度。本技术中:安全带本体1的宽度为四厘米。本技术中:接触槽4内腔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凸块3,防滑凸块3的数量为四个,防滑凸块3位于安装槽5的底部,通过防滑凸块3的设置,增大了使用者手掌与接触槽4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使用者能够更稳定的拿取锁扣2。本技术中:第一透气孔12的孔径为一厘米至三厘米,第一透气孔12的直径为第二透气孔13直径的两倍。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使用者通过菱形槽11、第一透气孔12和第二透气孔13的配合使用,能够将使用者与安全带本体1之间的热量充分的散发至空气中,其中聚四氟乙烯层1011具有抗酸抗碱的性能,聚四氟乙烯层1011和聚丙烯层102都具有良好的耐热等性能,同时通过聚四氟乙烯层1011和聚丙烯层102的配合使用,能够避免高温、雨水或酸碱等物质对其造成破坏,对安全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透气性耐腐蚀汽车安全带,包括安全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本体(1)包括第一基层(101)、聚丙烯层(102)、第一粘胶层(103)、棉絮层(104)和第二基层(105),所述第一基层(101)的底部设置有聚丙烯层(102),所述聚丙烯层(102)的底部设置有棉絮层(104),所述聚丙烯层(102)与棉絮层(104)之间通过第一粘胶层(103)固定连接,所述棉絮层(10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基层(105),所述聚丙烯层(102)与第一基层(101)的厚度相同,所述棉絮层(104)与第二基层(105)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基层(101)包括聚四氟乙烯层(1011)、第二粘胶层(1012)和陶瓷纤维层(1013),所述聚四氟乙烯层(1011)的底部设置有陶瓷纤维层(1013),所述聚四氟乙烯层(1011)与陶瓷纤维层(1013)之间通过第二粘胶层(1012)固定连接,所述聚四氟乙烯层(1011)与陶瓷纤维层(1013)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基层(105)包括无纺布层(1051)、第三粘胶层(1052)和玻璃纤维层(1053),所述无纺布层(1051)的底部设置有玻璃纤维层(1053),所述无纺布层(1051)和玻璃纤维层(1053)之间通过第三粘胶层(1052)固定连接,所述无纺布层(1051)与玻璃纤维层(1053)的厚度相同;所述安全带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锁扣(2),所述锁扣(2)的正表面开设有接触槽(4),所述接触槽(4)内腔的前侧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全带本体(1)与安装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锁扣(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锁块(6),所述锁块(6)的正表面开设有卡槽(7),所述锁块(6)的底部设置有自锁器(8),所述自锁器(8)的正表面设置有控制钮块(9),所述自锁器(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带(10),所述自锁器(8)与锁块(6)相适配,所述安全带本体(1)的正表面开设有菱形槽(11),所述菱形槽(11)内腔的前侧开设有第一透气孔(12)和第二透气孔(13),所述第一透气孔(1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二透气孔(13)位于菱形槽(11)内腔后侧的中心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透气性耐腐蚀汽车安全带,包括安全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本体(1)包括第一基层(101)、聚丙烯层(102)、第一粘胶层(103)、棉絮层(104)和第二基层(105),所述第一基层(101)的底部设置有聚丙烯层(102),所述聚丙烯层(102)的底部设置有棉絮层(104),所述聚丙烯层(102)与棉絮层(104)之间通过第一粘胶层(103)固定连接,所述棉絮层(10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基层(105),所述聚丙烯层(102)与第一基层(101)的厚度相同,所述棉絮层(104)与第二基层(105)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基层(101)包括聚四氟乙烯层(1011)、第二粘胶层(1012)和陶瓷纤维层(1013),所述聚四氟乙烯层(1011)的底部设置有陶瓷纤维层(1013),所述聚四氟乙烯层(1011)与陶瓷纤维层(1013)之间通过第二粘胶层(1012)固定连接,所述聚四氟乙烯层(1011)与陶瓷纤维层(1013)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基层(105)包括无纺布层(1051)、第三粘胶层(1052)和玻璃纤维层(1053),所述无纺布层(1051)的底部设置有玻璃纤维层(1053),所述无纺布层(1051)和玻璃纤维层(1053)之间通过第三粘胶层(1052)固定连接,所述无纺布层(1051)与玻璃纤维层(1053)的厚度相同;所述安全带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锁扣(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杰钱欣
申请(专利权)人:郎溪飞马工业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