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实现轮间差速的轮毂液驱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毂液驱系统,更确切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实现前桥左右车轮轮毂马达差速的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并提供一种轮毂马达差速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重型车辆作为工业发展和物流运输的重要载体,提高其工作性能是汽车研究者不懈追求的目标。重型车辆经常工作于泥泞、附着系数低的坏路或无路地带,也会工作于市区、高速等较好的路况,工作环境复杂多变。为提高重型车辆的工况适应性,目前采用的方案主要有全轮驱动结构、电动轮辅助前轮驱动结构和液压辅助前轮驱动结构。全轮驱动结构的机械传动系统复杂且质量较大,电动轮辅助前轮驱动结构存在电池功率密度小、使用寿命短、系统控制复杂的缺点,均不是提高重型车辆性能的最优方案;液压传动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比功率大、改装成本低、技术发展成熟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工程车辆领域。以欧洲为首的一些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如力士乐、波克兰、MAN等公司;近年来国内对重型车辆轮毂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的研究较多,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3790876A,公开日为2014-05-14,公开了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实现轮间差速的轮毂液驱系统,包括发动机(1)、离合器(2)、变速箱(3)、驱动桥(4)、后轮(5)、取力器(6)、万向节(7)、液压泵组件(8)、油箱(9)、液压控制阀组(10)、蓄能器组件(11)、液压马达组件(12)、前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轴与离合器(2)的输入轴为法兰连接或花键连接,离合器(2)的输出轴与变速箱(3)的输入轴采用花键副连接或两者为同轴连接,变速箱(3)的输出轴与驱动桥(4)采用万向节连接,驱动桥(4)与后轮(5)采用万向节连接,取力器(6)的动力输入轴与发动机(1)的输出轴采用花键连接,取力器(6)的输出轴与万向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实现轮间差速的轮毂液驱系统,包括发动机(1)、离合器(2)、变速箱(3)、驱动桥(4)、后轮(5)、取力器(6)、万向节(7)、液压泵组件(8)、油箱(9)、液压控制阀组(10)、蓄能器组件(11)、液压马达组件(12)、前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轴与离合器(2)的输入轴为法兰连接或花键连接,离合器(2)的输出轴与变速箱(3)的输入轴采用花键副连接或两者为同轴连接,变速箱(3)的输出轴与驱动桥(4)采用万向节连接,驱动桥(4)与后轮(5)采用万向节连接,取力器(6)的动力输入轴与发动机(1)的输出轴采用花键连接,取力器(6)的输出轴与万向节(7)采用法兰连接,万向节(7)与液压泵组件(8)为法兰连接或花键连接,液压泵组件(8)与油箱(9)为液压管路连接,液压泵组件(8)与液压控制阀组(10)为液压管路连接,液压控制阀组(10)与蓄能器组件(11)为液压管路连接,液压控制阀组(10)与液压马达组件(12)为液压管路连接,液压马达组件(12)的输出轴与前轮(13)为花键连接或两者同轴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轮间差速的轮毂液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组件(8)包括液压变量泵(801)、补油泵(802)、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803)、溢流阀(804)、单向阀(805)、单向阀(806)、溢流阀(807)、溢流阀(808),所述液压变量泵(801)的端口a与单向阀(805)的输出端、溢流阀(807)的输入端、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101)、单向阀(1103)的输出端、三位三通液动换向阀(1006)、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008)、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009)通过液压管路密封连接,液压变量泵(801)的端口b与单向阀(806)的输出端、溢流阀(808)的输入端、溢流阀(1001)的输入端、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002)通过液压管路密封连接,液压变量泵(801)的端口c与液压控制单元HCU通过电路信号连接;补油泵(802)的输入轴与液压变量泵(801)的输入轴采用花键副连接或两者为同轴连接,补油泵(802)的出油口与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803)、溢流阀(804)的输入端、单向阀(805)的输入端、单向阀(806)的输入端、溢流阀(807)的输出端、溢流阀(808)的输出端通过液压管路密封连接,补油泵(802)的进油口与油箱(9)、溢流阀(804)的输出端通过液压管路连接;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803)与溢流阀(1007)的输入端、液压马达(1201)的端口c、液压马达(1202)的端口c采用液压管路密封连接,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803)与液压控制单元HCU通过电路信号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轮间差速的轮毂液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阀组(10)包括溢流阀(1001)、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002)、单向阀(1003)、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004)、溢流阀(1005)、三位三通液动换向阀(1006)、溢流阀(1007)、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008)、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009)、单向节流阀(1010)、单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华,刘持林,宋大凤,崔臣,王恺,刘大川,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