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器及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889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夹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夹持器及夹持装置。夹持器包括支撑机构和连杆机构,连杆机构上连接有夹持件;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第一连杆和第一转动臂分别与第一连接轴固接,第二连接轴一端与第二转动臂固接,第一转动臂通过转动轴与第二连杆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臂通过转动轴与第二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板体与第一夹持件相连,第二夹持件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二板体与第二夹持件相连。夹持装置包括上述的夹持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很难夹紧小口径或重量较轻的钻杆的技术问题。

Clamper and Clamp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clamp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clamping device and a clamping device. The gripper consists of a support mechanism and a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and the gripper is connected on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includes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the first connecting shaft,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the first rotating arm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arm.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first rotating arm are respectively fix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the first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shaft is fixed with the second rotating arm, and the first rotating arm is fixed with the second rotating arm through the rotating shaft. One end of the two connecting rods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arm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through the rotating shaft. The clamping part includes the first clamping part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part. The first clamp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lamping part through the first slant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lamping part through the slanting plate. The clamping device includes the clamping device mentioned abov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clamp a small diameter or light weight drill pipe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持器及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夹持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夹持器及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夹持器是固定在给进装置机身的前端,用于夹持孔内钻具及与回转器配合进行机械拧卸钻杆。利用卡瓦座的挡板和锚杆固定卡瓦,将两根插杆抽出即可取出卡瓦,扩大通孔,以便通过粗径钻具。目前市面上通用的夹持器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液压夹持器,另一种为木马夹持器。其中,现有的液压夹持器主要采用弹簧夹紧、液压松开的结构,但存在卡瓦容易磨损,更换起来麻烦,增加维修工时,而且成本比较高的缺点。现有的木马夹持器较笨重,主要次对大口径的钻杆,利用钻杆的自重进行夹持,对于小口径的钻杆或者较轻的钻杆就很难夹紧了,因此急需要一款能够夹紧小口径和重量轻的钻杆的夹持器。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很难夹紧小口径或重量较轻的钻杆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夹持器,包括:支撑机构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上连接有用于加持钻杆的夹持件;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所述第一连接轴贯穿所述支撑机构,且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一转动臂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贯穿所述支撑机构,且所述第二连接轴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通过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臂通过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相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相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一连杆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轴设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设置有面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一板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二板体固定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件通过转轴所述第一板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通过转轴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体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夹持件侧壁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板体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侧壁形成的夹角为锐角。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体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夹持件侧壁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板体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侧壁形成的夹角为钝角。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夹持件设置为防止钻杆下滑的卡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很难夹紧小口径或重量较轻的钻杆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夹持装置,包括:上述的夹持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夹持器及夹持装置具有如下优势:本技术提供的夹持器,包括支撑机构和设置在支撑机构上的连杆机构,连杆机构上连接有用于加持钻杆的夹持件;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第一连接轴贯穿支撑机构,且第一连杆和第一转动臂分别与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第二连接轴贯穿支撑机构,且第二连接轴一端与第二转动臂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臂通过转动轴与第二连杆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臂通过转动轴与第二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板体与第一夹持件相连接,第二夹持件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二板体与第二夹持件相连接。使用时,掰动或踩踏第一连杆,使第二连杆转动,此时第二连杆带动第一连接轴转动,进而第一连接轴能够带动倾斜设置的第一板体转动,然后推动第一夹持件向钻杆的轴心方向移动;与此同时第一连接轴还能够带动第一转动臂转动,第一转动臂带动第二连杆转动,第二连杆带动第二转动臂转动,第二转动臂带动第二连接轴转动,从而第二连接轴能够带动倾斜设置的第二板体转动,然后推动第二夹持件向钻杆的轴心方向移动,最终夹紧钻杆,即使钻杆口径较小也能够对其进行夹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很难夹紧小口径或重量较轻的钻杆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夹持装置,包括上述的夹持器。由于夹持器的设置,所以夹持装置具有上述夹持器的所有优点;通过连杆机构的设置,使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同时向钻杆的轴心方向移动,能够夹紧钻杆,即使钻杆口径较小也能够对其进行夹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持器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持器的侧视图。图标:100-支撑机构;200-弹性件;300-连杆机构;400-面板;500-钻杆;301-第一连杆;302-第二连接轴;303-第二转动臂;304-第二连杆;305-第一转动臂;306-第一板体;307-第一夹持件;308-第二夹持件;309-第二板体;310-第一连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夹持器,包括:支撑机构100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100上的连杆机构300,所述连杆机构300上连接有用于加持钻杆500的夹持件;所述连杆机构300包括第一连杆301、第二连杆304、第一连接轴310、第二连接轴302、第一转动臂305和第二转动臂303,所述第一连接轴310贯穿所述支撑机构100,且所述第一连杆301和所述第一转动臂305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轴3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上连接有用于加持钻杆的夹持件;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所述第一连接轴贯穿所述支撑机构,且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一转动臂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贯穿所述支撑机构,且所述第二连接轴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通过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臂通过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相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上连接有用于加持钻杆的夹持件;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所述第一连接轴贯穿所述支撑机构,且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一转动臂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贯穿所述支撑机构,且所述第二连接轴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通过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臂通过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相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一连杆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成李端洪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金洋地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