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触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35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触探机,涉及动力触探试验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提升机构、制动部、外架总成、内架总成和击锤总成;通过内架总成与外架总成滑动连接,击锤总成安装于内架总成上,且提升机构与内架总成传动连接,使得提升机构可通过拉动内架总成带动击锤总成相对于外架总成提升;又因为制动部与提升机构传动连接,制动部通过提升机构将内架总成相对于外架总成的位置固定时,击锤总成相对外架总成的位置也被固定;不再需要人工对击锤进行抬举,减少了作业人员的数量以及作业人员的劳动量,提高了触探杆的增减更换效率及动力触探试验的整体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触探机
本技术涉及动力触探试验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触探机。
技术介绍
圆锥动力触探装置主要用于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实验是利用一定重量的击锤,将标准规格的探头和钻杆打入地基中,根据探头及钻杆每贯入土中固定长度所需要的锤击数量,判断地基的密实度等力学特性。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装置主要包括机架、击锤、驱动机构、探头和触探杆,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击锤沿机架提升,击锤自由落体下落后对触探杆进行锤击;在进行动力触探试验的过程中,常需要对触探杆进行更换,触探杆更换之前需要将击锤提升,使得击锤保持在远离触探杆的状态。目前,在增减更换触探杆时,多通过两至多人抬举击锤,占用的作业人员多,劳动量大,影响触探杆的更换效率及动力触探试验的整体效率。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触探机,以缓解现有触探机在增减更换触探杆时,占用的作业人员多,耗费的劳动量大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动力触探机,包括提升机构、制动部、外架总成、内架总成和击锤总成;所述内架总成与所述外架总成滑动连接,所述击锤总成安装于所述内架总成上,所述提升机构与所述内架总成传动连接,所述提升机构用于通过所述内架总成带动所述击锤总成提升;所述制动部与所述提升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制动部用于通过所述提升机构将所述内架总成相对于所述外架总成的位置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卷扬机本体和驱动部;所述卷扬机本体通过卷扬绳与所述内架总成连接;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外架总成铰接,所述驱动部和所述卷扬机本体之间设有柔性传动体,所述驱动部通过所述柔性传动体带动所述卷扬机本体转动;所述制动部与所述驱动部传动连接,所述制动部用于带动所述驱动部向远离所述卷扬机本体的方向转动,以将所述柔性传动体张紧。进一步的,所述柔性传动体设为传动皮带;所述驱动部的驱动轴上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卷扬机本体上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传动皮带分别与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制动部设为制动踏杆;所述制动踏杆与所述驱动部连接,所述制动踏杆配置为在受脚踏力时通过所述传动皮带限制所述卷扬机本体的转动。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铰接座;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铰接座上,所述铰接座通过铰接轴铰接于所述外架总成,所述制动踏杆的一端与所述铰接座固定连接,所述制动踏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架总成。进一步的,所述内架总成包括内架本体和驱动机构;所述内架本体与所述外架总成滑动连接,所述提升机构通过所述卷扬绳与内架本体连接;所述击锤总成与所述内架本体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内架本体上且与所述击锤总成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部和驱动链条;所述驱动链条通过链轮安装于所述内架本体上,所述动力部与所述驱动链条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驱动链条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驱动链条与所述击锤总成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链条用于带动所述击锤总成沿所述内架本体提升。进一步的,所述击锤总成包括击锤本体和设于所述击锤本体上的挂置部;所述驱动链条上设有与所述挂置部挂置配合的承载部。进一步的,所述外架总成包括底部支架和折叠支架;所述折叠支架设于所述底部支架的顶部且与所述底部支架铰接,使得所述折叠支架可相对于所述底部支架旋转折叠,所述底部支架和所述折叠支架之间设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用于限制所述折叠支架相对于所述底部支架转动;所述提升机构安装于所述底部支架上,所述内架总成分别与所述底部支架和所述折叠支架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锁止螺栓;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部支架上,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折叠支架上,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锁止螺栓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动力触探机,包括提升机构、制动部、外架总成、内架总成和击锤总成;内架总成与外架总成滑动连接,击锤总成安装于内架总成上,提升机构与内架总成传动连接,提升机构用于通过内架总成带动击锤总成提升;制动部与提升机构传动连接,制动部通过提升机构将内架总成相对于外架总成的位置固定。通过内架总成与外架总成滑动连接,击锤总成安装于内架总成上,且提升机构与内架总成传动连接,使得提升机构可通过拉动内架总成带动击锤总成相对于外架总成提升;又因为制动部与提升机构传动连接,制动部通过提升机构将内架总成相对于外架总成的位置固定时,击锤总成相对外架总成的位置也被固定;不再需要人工对击锤进行抬举,减少了作业人员的数量以及作业人员的劳动量,提高了触探杆的增减更换效率及动力触探试验的整体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力触探机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力触探机的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力触探机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力触探机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力触探机中的内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标:100-提升机构;110-卷扬机本体;120-驱动部;121-驱动电机;122-铰接座;130-柔性传动体;200-制动部;300-外架总成;310-底部支架;320-折叠支架;400-内架总成;410-内架本体;420-驱动机构;421-动力部;422-驱动链条;500-击锤总成;510-击锤本体;520-挂置部;530-承载部;600-卷扬绳;610-第一滑轮;620-第二滑轮;630-第三滑轮;640-第四滑轮;700-锁止机构;710-第一连接部;720-第二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触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机构(100)、制动部(200)、外架总成(300)、内架总成(400)和击锤总成(500);/n所述内架总成(400)与所述外架总成(300)滑动连接,所述击锤总成(500)安装于所述内架总成(400)上,所述提升机构(100)与所述内架总成(400)传动连接,所述提升机构(100)用于通过所述内架总成(400)带动所述击锤总成(500)提升;/n所述制动部(200)与所述提升机构(100)传动连接,所述制动部(200)用于通过所述提升机构(100)将所述内架总成(400)相对于所述外架总成(300)的位置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触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机构(100)、制动部(200)、外架总成(300)、内架总成(400)和击锤总成(500);
所述内架总成(400)与所述外架总成(300)滑动连接,所述击锤总成(500)安装于所述内架总成(400)上,所述提升机构(100)与所述内架总成(400)传动连接,所述提升机构(100)用于通过所述内架总成(400)带动所述击锤总成(500)提升;
所述制动部(200)与所述提升机构(100)传动连接,所述制动部(200)用于通过所述提升机构(100)将所述内架总成(400)相对于所述外架总成(300)的位置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触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100)包括卷扬机本体(110)和驱动部(120);
所述卷扬机本体(110)通过卷扬绳(600)与所述内架总成(400)连接;所述驱动部(120)与所述外架总成(300)铰接,所述驱动部(120)和所述卷扬机本体(110)之间设有柔性传动体(130),所述驱动部(120)通过所述柔性传动体(130)带动所述卷扬机本体(110)转动;
所述制动部(200)与所述驱动部(120)传动连接,所述制动部(200)用于带动所述驱动部(120)向远离所述卷扬机本体(110)的方向转动,以将所述柔性传动体(130)张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触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传动体(130)设为传动皮带;
所述驱动部(120)的驱动轴上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卷扬机本体(110)上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传动皮带分别与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触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部(200)设为制动踏杆;
所述制动踏杆与所述驱动部(120)连接,所述制动踏杆配置为在受脚踏力时通过所述传动皮带限制所述卷扬机本体(110)的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触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120)包括驱动电机(121)和铰接座(122);
所述驱动电机(121)安装于所述铰接座(122)上,所述铰接座(122)通过铰接轴铰接于所述外架总成(300),所述制动踏杆的一端与所述铰接座(122)固定连接,所述制动踏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架总成(300)。


6.根据权利要求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寿卿黄信成蒋杰黄建成文江鸥葛建彪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金洋地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