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柱、车门窗框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7558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车门窗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立柱、车门窗框结构及汽车。该立柱包括立柱内板及立柱外板,所述立柱外板包括第一空腔部、第一外板部、第二外板部、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空腔部与第一外板部之间,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空腔部与第二外板部之间,所述第一外板部与第二外板部沿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立柱内板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一延伸部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另一侧表面上。该立柱通过激光焊接可提高立柱内板及立柱外板之间的密封性,同时有利于保证立柱的外观和尺寸稳定性。

Column, Door and Window Frame Structure and Automobil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door and window frames, and relates to a pillar, a structure of door and window frames and an automobile. The column comprises a column inner plate and a column outer plate. The column outer plate comprises a first cavity part, a first outer plate part, a second outer plate part, a first extension part and a second extension part. The first extension part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rst cavity part and the first outer plate, and the second extension part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rst cavity part and the second outer plate, and the first outer plate and the second outer plate. The outer plate extend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he inner plate of the column is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second extension by laser welding, and the first extension is fix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econd extension by laser welding. Laser welding can improve the sealing between the inner plate and the outer plate of the column, and it is also helpful to ensure the appearance and dimensional stability of the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柱、车门窗框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属于汽车车门窗框
,特别是涉及一种立柱、车门窗框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车门窗框包括上框、前立柱以及后立柱,上框连接在前立柱的上端以及后立柱的上端之间。现有技术中,上框采用点焊的方式焊接成型,前立柱由前立柱内板和前立柱外板组成,前立柱内板和前立柱外板之间采用点焊和包边工艺连接,后立柱由后立柱内板和后立柱外板组成,后立柱内板和后立柱外板采用点焊和包边工艺连接。但是,由于点焊时的焊点之间留有空隙,导致窗框密封不良,需向空隙中涂密封胶进行防腐。同时由于点焊的不连续性,在拉弯工艺中难以保证变形的连续性,导致窗框性能不连续,外观和尺寸稳定性差,并且采用点焊连接时的焊接边较长,不利于降低零件的重量。此外,前立柱内板及后立柱内板的结构复杂,成形工序多,生产效率低,重量偏重,并且前立柱内板和前立柱外板连接工序多,后立柱内板和后立柱外板连接工序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窗框密封不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立柱、车门窗框结构及汽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柱,用于车门窗框,包括立柱内板及立柱外板,所述立柱外板包括第一空腔部、第一外板部、第二外板部、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空腔部与第一外板部之间,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空腔部与第二外板部之间,所述第一外板部与第二外板部沿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立柱内板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一延伸部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另一侧表面上。可选地,所述第一空腔部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口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可选地,所述立柱内板包括基座壁,所述基座壁沿所述第二延伸部延伸并激光焊接在所述第二延伸部上,所述基座壁与所述第二延伸部激光焊接后形成沿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激光焊道。可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沿所述第二延伸部延伸并激光焊接在所述第二延伸部上,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激光焊接后形成沿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激光焊道。可选地,所述立柱内板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基座壁的内端的第一边缘以及形成在所述基座壁的外端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朝向彼此弯曲延伸。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立柱,立柱内板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第二延伸部的一侧表面上,第一延伸部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第二延伸部的另一侧表面上,立柱内板与立柱外板之间的连接由现有技术的的三层点焊加包边工艺改变为纯激光焊焊接的双层焊,减少了包边工序,同时可有效减少焊接区域的尺寸,达到减重的目的。由于激光焊接具有连续性,有利于提高立柱内板及立柱外板之间的密封性,同时有利于保证立柱的外观和尺寸稳定性。此外,激光焊接的连续性可节省涂胶工序,节约生产成本及工时,提升生产效率,还可提升立柱的整体刚度,使立柱存在减重的空间,以便于实现立柱的轻量化。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窗框结构,包括上框、前立柱以及后立柱,所述前立柱及后立柱中的至少一个采用上述的立柱,所述前立柱的上端与所述上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后立柱的上端与所述上框的后端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上框包括钩子部、第二空腔部、空腔延伸部、车外侧端部以及末端部,所述钩子部连接在所述第二空腔部上,所述空腔延伸部连接在所述第二空腔部与车外侧端部之间,所述末端部连接在所述车外侧端部上,所述钩子部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所述末端部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空腔延伸部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所述末端部的另一侧表面上。可选地,所述第二空腔部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口的一侧与所述钩子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的另一侧与所述空腔延伸部连接。可选地,所述钩子部与末端部激光焊接后形成沿所述上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激光焊道,所述末端部与空腔延伸部激光焊接后形成沿所述上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四激光焊道。再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的车门窗框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立柱的截面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车门窗框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上框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上框的截面图。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00、上框;200、前立柱;300、后立柱;11、钩子部;12、第二空腔部;121、第二连接口;13、空腔延伸部;14、车外侧端部;15、末端部;16、第三激光焊道;17、第四激光焊道;21、立柱内板;211、基座壁;212、第一边缘;213、第二边缘;22、立柱外板;221、第一空腔部;2211、第一连接口;222、第一外板部;223、第二外板部;224、第一延伸部;225、第二延伸部;23、第一激光焊道;24、第二激光焊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门窗框结构,包括上框100、前立柱200以及后立柱300,所述前立柱200的上端与所述上框100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后立柱300的上端与所述上框100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前立柱200采用如图1所示的立柱。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立柱,用于车门窗框,包括立柱内板21及立柱外板22,所述立柱外板22包括第一空腔部221、第一外板部222、第二外板部223、第一延伸部224以及第二延伸部225,所述第一延伸部224连接在所述第一空腔部221与第一外板部222之间,所述第二延伸部225连接在所述第一空腔部221与第二外板部223之间,所述第一外板部222与第二外板部223沿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立柱内板21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延伸部225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一延伸部224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延伸部225的另一侧表面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立柱,所述立柱内板21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延伸部225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一延伸部224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延伸部225的另一侧表面上,所述立柱内板21与立柱外板22之间的连接由现有技术的的三层点焊加包边工艺改变为纯激光焊焊接的双层焊,减少了包边工序,同时可有效减少焊接区域的尺寸,达到减重的目的。由于激光焊接具有连续性,有利于提高所述立柱内板21及立柱外板22之间的密封性,同时有利于保证立柱的外观和尺寸稳定性。此外,激光焊接的连续性可节省涂胶工序,节约生产成本及工时,提升生产效率,还可提升立柱的整体刚度,使立柱存在减重的空间,以便于实现立柱的轻量化。所述立柱内板21由现有技术中先辊压后冲压的生产工艺改为纯辊压工艺,结构简单,单件减重达70%,立柱总成减重约5%。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也可仅使所述后立柱采用如图1所示的立柱,或使所述前立柱及后立柱均采用如图1所示的立柱。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空腔部221设有第一连接口2211,所述第一连接口221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延伸部224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口2211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延伸部225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空腔部221与第一延伸部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柱,用于车门窗框,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内板及立柱外板,所述立柱外板包括第一空腔部、第一外板部、第二外板部、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空腔部与第一外板部之间,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空腔部与第二外板部之间,所述第一外板部与第二外板部沿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立柱内板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一延伸部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另一侧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柱,用于车门窗框,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内板及立柱外板,所述立柱外板包括第一空腔部、第一外板部、第二外板部、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空腔部与第一外板部之间,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空腔部与第二外板部之间,所述第一外板部与第二外板部沿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立柱内板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一延伸部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另一侧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部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口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内板包括基座壁,所述基座壁沿所述第二延伸部延伸并激光焊接在所述第二延伸部上,所述基座壁与所述第二延伸部激光焊接后形成沿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激光焊道。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沿所述第二延伸部延伸并激光焊接在所述第二延伸部上,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激光焊接后形成沿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激光焊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内板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基座壁的内端的第一边缘以及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成龙莫观智刘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