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冲击的前保险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7159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了一种降低冲击的前保险杠,包括前保险罩,横梁的两端与所述前保险罩的两侧壁固定连接,在所述前保险罩外侧设有与所述前保险罩形状、大小相配合的防护架;在所述防护罩内侧设有减震垫,其固接在横梁上,在所述防护罩内壁上设有导向柱,其另一端埋入所述减震垫内。前保险罩壳外增加了防护架,增加了保险杠的硬度,减小了保险罩壳的破坏程度;当杠壳受到冲击力时,减震垫、压缩弹簧对防护架以及前保险罩壳受到的冲击给予缓冲,同时冲击力通过导向柱传递至减震垫,减震垫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将冲击能量减弱,从而减小车体碰撞产生的冲击,给予人身安全提供了多重保障。

A front bumper for shock reduc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ront bumper for reducing impact,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bumper, two ends of a beam and two sides of the front bumper, and a protective frame matching the shape and size of the front bumper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front bumper, and a shock absorber pa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protective cover, which is fixed on the cross beam, and a guide column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protective cover. The other end of the cushion is embedded in the cushion. When the bars are subjected to impact force, shock absorber pads and compression springs cushion the impact of the shield and the front bumper housing, while the impact force is transmitted to the shock absorber through the guide column, the shock absorber pads reduce the impact energy in the process of compression, thereby reducing the vehicle. The impact of body collision provides multiple safeguards for personal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冲击的前保险杠
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冲击的前保险杠。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由于其本身重量轻,动力比不上燃油汽车,碰撞时受破坏程度更严重,因此其前后保险杠要求更为有效。汽车保险杠是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目前轿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轿车的前后保险杠采用了塑料,称为塑料保险杠。塑料保险杠是由外板、缓冲材料和横梁三部分组成,其中外板和缓冲材料用塑料制成。碰撞过程中靠保险杠的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其缓冲减震作用,以保护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但是由于塑料硬度不高,撞击下破坏程度大,且其缓冲吸能作用还不够好,当保险杠出现局部碰撞变形时,需要整体更换,维修成本较高,并且对车内人员和车辆本身的保护能力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降低冲击的前保险杠,包括前保险罩,横梁的两端与所述前保险罩的两侧壁固定连接,在所述前保险罩外侧设有与所述前保险罩形状、大小相配合的防护架。其中,在所述防护罩内侧设有减震垫,其固接在横梁上,在所述防护罩内壁上设有导向柱,其另一端埋入所述减震垫内。其中,所述防护架由互相平行的横架和连接在所述横架之间的竖架组成。进一步地,所述横架为与所述前保险罩形状一致的金属管体,所述竖架为连接在相邻所述横架之间的实体金属板体,相邻所述横架的端部呈圆角过渡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横架内侧设有固定孔,在所述前保险罩相对位置设有相配合的通孔,从所述前保险罩内侧通过紧固螺栓进行固定。进一步地,在所述导向柱上设有压缩弹簧。进一步地,在所述减震垫上靠近所述导向柱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导向柱相配合的固定槽,所述导向柱延伸至所述固定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前保险罩壳外增加了防护架,增加了保险杠的硬度,减小了保险罩壳的破坏程度;当杠壳受到冲击力时,减震垫、压缩弹簧对防护架以及前保险罩壳受到的冲击给予缓冲,同时冲击力通过导向柱传递至减震垫,减震垫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将冲击能量减弱,从而减小车体碰撞产生的冲击,给予人身安全提供了多重保障;减震垫和压缩弹簧之间设有导向柱,将冲击力直线传递至减震垫上,减小了车头在撞击下局部变形严重的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横梁;2.前保险罩;3.防护架;31横架;32竖架;4.减震垫;5导向柱;6.压缩弹簧;7.通孔;8.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了一种降低冲击的前保险杠,包括前保险罩2,横梁1的两端与所述前保险罩2的两侧壁固定连接,在所述前保险罩2外侧设有与所述前保险罩2形状、大小相配合的防护架3,增强了前保险杠的整体硬度。其中,在所述防护罩内侧设有减震垫4,其固接在横梁1上,在所述防护罩内壁上设有导向柱5,其另一端埋入所述减震垫4内,减震垫4与横梁1的宽度相等,用以吸收撞击能量。其中,所述防护架3由互相平行的横架31和连接在所述横架31之间的竖架32组成。进一步地,所述横架31为与所述前保险罩2形状一致的金属管体,所述竖架32为连接在相邻所述横架31之间的实体金属板体,相邻所述横架31的端部呈圆角过渡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横架31内侧设有固定孔8,在所述前保险罩2相对位置设有相配合的通孔7,从所述前保险罩2内侧通过紧固螺栓进行固定,保证了罩壳的稳固相连,且防护架3与前保险罩2贴合固定,使得车体造型和谐统一,更美观。进一步地,在所述导向柱5上设有压缩弹簧6。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缓冲度,从而减小车体碰撞产生的冲击,给予人身安全提供了多重保障。进一步地,在所述减震垫4上靠近所述导向柱5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导向柱5相配合的固定槽,所述导向柱5延伸至所述固定槽内,保证了保险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冲击的前保险杠,包括前保险罩,横梁的两端与所述前保险罩的两侧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保险罩外侧设有与所述前保险罩形状、大小相配合的防护架;在所述防护罩内侧设有减震垫,其固接在横梁上,在所述防护罩内壁上设有导向柱,其另一端埋入所述减震垫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冲击的前保险杠,包括前保险罩,横梁的两端与所述前保险罩的两侧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保险罩外侧设有与所述前保险罩形状、大小相配合的防护架;在所述防护罩内侧设有减震垫,其固接在横梁上,在所述防护罩内壁上设有导向柱,其另一端埋入所述减震垫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冲击的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由互相平行的横架和连接在所述横架之间的竖架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冲击的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架为与所述前保险罩形状一致的金属管体,所述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竞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