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PR仪器的受样器与耦合器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5411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PR仪器的受样器与耦合器的连接结构,包括耦合器及与耦合器相配合的受样器,所述受样器包括受样器本体及配合设置在受样器本体底部的针座,所述受样器本体包括第一大腔体及设置在第一大腔体底部且与第一大腔体连通的第一小腔体;所述耦合器包括耦合器本体及配合设置在耦合器本体底部的橡胶封塞,所述耦合器本体包括第二大腔体及设置在第二大腔体底部且与第二大腔体连通的第二小腔体;所述针座包括针座本体、设置在针座本体顶部的针头及设置在针座本体底部的对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耦合器与受样器对接,并通过针头与橡胶封塞进行配合,大大降低了样品的泄露风险。

A 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the Receiver and Coupler of SPR Instru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a sample receiver and a coupler of SPR instruments, including a coupler and a sample receiver matched with a coupler. The sample receiver comprises a sample receiver body and a needle seat match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ample receiver body. The sample receiver body comprises a first large cavity and a first small cavity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large cavit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avity. The coupler comprises a coupler body and a rubber plug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oupler body. The coupler body comprises a second largest cavity and a second small cavity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largest cavit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largest cavity. The needle seat comprises a needle seat body, a needle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needle seat body and a pair of joint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needle seat body. The effect is that the coup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ample receiver and the needle is cooperated with the rubber plug,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leakage risk of the sa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PR仪器的受样器与耦合器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SPR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SPR仪器的受样器与耦合器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SPR仪器的测试样品大多液体样品,测试的样品都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取样器件获得,然后直接或通过辅助工具进入SPR仪器中,目前一般SPR仪器采用的进样方式比较复杂,需要借助各种工具,而且进样过程有敞开环节;由于一般所测试样品存在各种有毒有害的不安全因素,所以测试过程必须避免样品的泄漏和污染问题,所以现在一般SPR仪器进样测试需要在室内稳定条件下进行,不能满足现场测试的要求。所以设计一种安全、便捷的进样结构和仪器配套连对于SPR仪器满足各种现场测试要求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一种SPR仪器的受样器与耦合器的连接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SPR仪器的受样器与耦合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耦合器及与耦合器相配合的受样器,所述受样器包括受样器本体及配合设置在受样器本体底部的针座,所述受样器本体包括第一大腔体及设置在第一大腔体底部且与第一大腔体连通的第一小腔体;所述耦合器包括耦合器本体及配合设置在耦合器本体底部的橡胶封塞,所述耦合器本体包括第二大腔体及设置在第二大腔体底部且与第二大腔体连通的第二小腔体;所述针座包括针座本体、设置在针座本体顶部的针头及设置在针座本体底部的对接头,所述针头与对接头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大腔体配合设置在第一大腔体内,所述第二小腔体设置在第一小腔体内,并通过橡胶封塞与第一小腔体紧密配合。所述的一种SPR仪器的受样器与耦合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腔体与第一小腔体之间的连接处构成限位结构,所述第二大腔体与限位结构接触后,针头刺穿橡胶封塞并伸入至第二小腔体的相应位置。所述的一种SPR仪器的受样器与耦合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小腔体的外壁与橡胶封塞相配合,并通过橡胶封塞对耦合器底部进行密封。所述的一种SPR仪器的受样器与耦合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与受样器本体之间采用分体结构或一体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耦合器上的第二小腔体外壁上紧密配合设置橡胶封塞,提高耦合器的密封性,同时能够便于与针头对接,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2)受样器上设置限位结构,能够在与耦合器对接后,保证针头插入至对应的位置。3)针座本体底部设有对接头,便于与SPR仪器流路对接,保证样品快捷简便输送到SPR仪器并实现测试。4)耦合器与受样器对接,并通过针头与橡胶封塞进行配合,大大降低了样品的泄露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耦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受样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针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耦合器,101-第二大腔体,102-第二小腔体,103-耦合器本体,2-受样器,201-受样器本体,202-第一大腔体,203-第一小腔体,3-橡胶封塞,4-针座,401-针座本体,402-对接头,403-针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4所述,一种SPR仪器的受样器与耦合器的连接结构,包括耦合器1、第二大腔体101、第二小腔体102、耦合器本体103、受样器2、受样器本体201、第一大腔体202、第一小腔体203、橡胶封塞3、针座4、针座本体401、对接头402、针头403。受样器2与耦合器1相配合,受样器2包括受样器本体201及配合设置在受样器本体201底部的针座4,受样器本体201包括第一大腔体202及设置在第一大腔体202底部且与第一大腔体202连通的第一小腔体203;耦合器1包括耦合器本体103及配合设置在耦合器本体103底部的橡胶封塞3,耦合器本体103包括第二大腔体101及设置在第二大腔体101底部且与第二大腔体101连通的第二小腔体102;针座4包括针座本体401、设置在针座本体401顶部的针头403及设置在针座本体401底部的对接头402,针头403与对接头402之间相互连通;第二大腔体101配合设置在第一大腔体202内,第二小腔体102设置在第一小腔体203内,并通过橡胶封塞3与第一小腔体201紧密配合。第一大腔体202与第一小腔体203之间的连接处构成限位结构,第二大腔体101与限位结构接触后,针头403刺穿橡胶封塞3并伸入至第二小腔体102的相应位置。第二小腔体102的外壁与橡胶封塞3相配合,并通过橡胶封塞3对耦合器1底部进行密封。针座4与受样器本体201之间采用分体结构或一体结构。使用时耦合器1插入受样器2中,通过针座4上的针头403刺穿橡胶封塞3,使得耦合器1与受样器2之间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PR仪器的受样器与耦合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耦合器(1)及与耦合器(1)相配合的受样器(2),所述受样器(2)包括受样器本体(201)及配合设置在受样器本体(201)底部的针座(4),所述受样器本体(201)包括第一大腔体(202)及设置在第一大腔体(202)底部且与第一大腔体(202)连通的第一小腔体(203);所述耦合器(1)包括耦合器本体(103)及配合设置在耦合器本体(103)底部的橡胶封塞(3),所述耦合器本体(103)包括第二大腔体(101)及设置在第二大腔体(101)底部且与第二大腔体(101)连通的第二小腔体(102);所述针座(4)包括针座本体(401)、设置在针座本体(401)顶部的针头(403)及设置在针座本体(401)底部的对接头(402),所述针头(403)与对接头(402)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大腔体(101)配合设置在第一大腔体(202)内,所述第二小腔体(102)设置在第一小腔体(203)内,并通过橡胶封塞(3)与第一小腔体(203)紧密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PR仪器的受样器与耦合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耦合器(1)及与耦合器(1)相配合的受样器(2),所述受样器(2)包括受样器本体(201)及配合设置在受样器本体(201)底部的针座(4),所述受样器本体(201)包括第一大腔体(202)及设置在第一大腔体(202)底部且与第一大腔体(202)连通的第一小腔体(203);所述耦合器(1)包括耦合器本体(103)及配合设置在耦合器本体(103)底部的橡胶封塞(3),所述耦合器本体(103)包括第二大腔体(101)及设置在第二大腔体(101)底部且与第二大腔体(101)连通的第二小腔体(102);所述针座(4)包括针座本体(401)、设置在针座本体(401)顶部的针头(403)及设置在针座本体(401)底部的对接头(402),所述针头(403)与对接头(402)之间相互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向荣郑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诺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