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压轴承逃气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压轴承逃气结构,特别是指一种高转速动压轴承的动压轴承逃气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散热风扇为散热模块中主要的组件之一。而近年来为了配合笔记本电脑与平板计算机等信息产品不断朝向小型化、薄形化且处理器操作功率不断提升的趋势,使得散热模块也必须随着朝向小型化、薄形化且同时要兼顾提升散热效率的方向发展。为了因应风扇微型化、薄型化且高转速的需求,目前相当多的散热风扇已经改采动压轴承的设计取代传统的轴承。因动压轴承运转时,因轴心与耐磨片接触转动时产生热气,热气若无排出,将导致轴心无法稳定转动,故动压轴承上必须设置逃气结构,以供排放热气。现有的动压轴承采用的逃气结构,大致上为在轴承本体的外侧表面设置多个轴向的逃气沟槽,通过所述逃气沟槽使得热气能够排出。然而,现有动压轴承的逃气沟槽是位于轴承本体侧面,但逃气沟槽的空间有限,使得排气效果不佳,且逃气沟槽无法连通到轴承本体底部的空间,而使得轴承本体底侧空间的气体不易排出。此外,部分动压轴承在转轴的底侧设置有扣片或止推板的环形结构,这些类型的板体结构会阻碍轴承本体底部空间的热气排出,造成轴承本体底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压轴承逃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压轴承逃气结构包括:一外壳、一轴承本体、一转轴;其中,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具有一内侧壁,所述轴承本体能够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轴承本体的中心具有一转轴孔,所述转轴孔从所述轴承本体的上端贯穿到所述轴承本体的下端,所述转轴孔的内侧壁设有多个导油沟槽,所述转轴贯穿设置于所述转轴孔内;所述轴承本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一逃气通道,所述逃气通道沿着与所述转轴孔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从所述轴承本体的侧面的上端延伸到下端;所述轴承本体的底面还设置有一底部容置槽,所述轴承本体的底面邻近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压轴承逃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压轴承逃气结构包括:一外壳、一轴承本体、一转轴;其中,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具有一内侧壁,所述轴承本体能够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轴承本体的中心具有一转轴孔,所述转轴孔从所述轴承本体的上端贯穿到所述轴承本体的下端,所述转轴孔的内侧壁设有多个导油沟槽,所述转轴贯穿设置于所述转轴孔内;所述轴承本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一逃气通道,所述逃气通道沿着与所述转轴孔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从所述轴承本体的侧面的上端延伸到下端;所述轴承本体的底面还设置有一底部容置槽,所述轴承本体的底面邻近所述逃气通道的一侧形成有连通所述逃气通道和所述底部容置槽的一逃气缺口,使得所述底部容置槽经由所述逃气缺口与所述逃气通道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压轴承逃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一切面部,所述切面部沿着与所述转轴孔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从所述轴承本体的上端延伸到下端,当所述轴承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时,在所述切面部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所述内侧壁之间形成所述逃气通道;所述底部容置槽具有以所述转轴孔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一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的半径大于所述切面部与所述中心轴线的间距,使得所述底部容置槽的所述环形侧壁被所述切面部切断,使得所述底部容置槽与所述切面部相邻接的位置处形成所述逃气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压轴承逃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位于第一容置空间的下侧的位置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内侧壁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内侧壁的直径,因此使得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交界处形成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友约,游晴晖,
申请(专利权)人:东培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