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旋翼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5193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翼无人机的控制技术,属于飞机设计技术领域。一种双旋翼无人机,包括上旋翼、下旋翼和设备舱,在上旋翼、下旋翼和设备舱之间设置有偏航角调节装置;所述偏航角调节装置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连接件,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均为两组;动力装置用于为上旋翼、下旋翼的转动提供动力支持,其一端通过连接装置与设备舱连接固定,另一端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轴Ⅰ、轴Ⅱ的端部;连接件设置于轴Ⅰ、轴Ⅱ及传动装置之间,用于实现上旋翼、下旋翼与动力装置的转动连接;上旋翼、下旋翼的转动方向相反。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采用双旋翼,结构更加紧凑。2、结构简化,重量更轻。3、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4实用性较强,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大的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旋翼无人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翼无人机的控制技术,属于飞机设计

技术介绍
飞机一般采用气动力操控,如固定翼飞机调节舵面,旋翼飞机调节浆叶,都是利用气动力改变飞机的姿态和飞行方向。不过采用气动力操控飞机,在遇到乱流时飞机会很难控制。飞机除了受气动力还受惯性力等其他载荷作用,飞机在飞行时改变飞机重心,飞机的姿态也会发生改变。比如在小型公务机上,乘客从机头走到机尾,飞机也会随之发生俯仰,因此对飞机重心进行控制也可以实现对飞机的控制。直升机桨叶旋转会给机身一个反作用扭矩,使飞机发生反向转动,因此直升机常用尾桨或用双旋翼来抵消反作用扭矩,不过对桨叶的反作用扭矩进行控制也可以实现飞机偏航。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通过调节重心位置来控制飞机的俯仰角,通过调节旋翼转速来控制飞机的偏航角的双旋翼无人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旋翼无人机,包括上旋翼、下旋翼和设备舱,在上旋翼、下旋翼和设备舱之间设置有偏航角调节装置;上旋翼轴线的一侧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轴Ⅰ;下旋翼轴线的一侧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轴Ⅱ,在轴Ⅱ的轴心沿其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旋翼无人机,包括上旋翼、下旋翼和设备舱,其特征在于:在上旋翼、下旋翼和设备舱之间设置有偏航角调节装置;上旋翼轴线的一侧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轴Ⅰ;下旋翼轴线的一侧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轴Ⅱ,在轴Ⅱ的轴心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容纳轴Ⅰ穿过的通孔;所述偏航角调节装置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连接件,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均为两组;动力装置用于为上旋翼、下旋翼的转动提供动力支持,其一端通过连接装置与设备舱连接固定,另一端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轴Ⅰ、轴Ⅱ的端部;连接件设置于轴Ⅰ、轴Ⅱ及传动装置之间,用于实现上旋翼、下旋翼与动力装置的转动连接;上旋翼、下旋翼的转动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旋翼无人机,包括上旋翼、下旋翼和设备舱,其特征在于:在上旋翼、下旋翼和设备舱之间设置有偏航角调节装置;上旋翼轴线的一侧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轴Ⅰ;下旋翼轴线的一侧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轴Ⅱ,在轴Ⅱ的轴心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容纳轴Ⅰ穿过的通孔;所述偏航角调节装置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连接件,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均为两组;动力装置用于为上旋翼、下旋翼的转动提供动力支持,其一端通过连接装置与设备舱连接固定,另一端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轴Ⅰ、轴Ⅱ的端部;连接件设置于轴Ⅰ、轴Ⅱ及传动装置之间,用于实现上旋翼、下旋翼与动力装置的转动连接;上旋翼、下旋翼的转动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上旋翼、下旋翼、偏航角调节装置和设备舱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重心调节装置,包括杆状件、电磁线圈、弹性件和紧固件,杆状件为U形永磁铁,其一端依次穿过电磁线圈、弹性件,并通过螺母限位,另一端与设备舱转动连接;电磁线圈通过紧固件与动力装置连接;电磁线圈极性与插入弹性件的杆状件的极性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张爱茹王红飞项小平朱亲强杜龙杜兴刚张海周余凌晶姜亚娟龚思楚王学强朱翔李朝光尹彦琦岳鹏阳刘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