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96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插头组件,是设置于一交换器中,所述插头组件包含一本体、一上盖及一电路板,所述上盖装设于所述本体的上方,所述上盖的上表面后端设有数个散热鳍片,所述上盖的下表面上设有一第一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上具有一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开设有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具有一设于所述上盖的下表面并向后方凸伸的导热管;所述电路板装设于所述上盖中并与所述第二导热件互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插头组件运作时,所述电路板会因电流的流动而产生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插头组件借由在所述上盖的下表面所设置的第二导热件与所述电路板相接触,使所述电路板上的热,能经由所述第二导热件传导至所述第一导热件及所述导热管上,使热透过所述上盖传导至所述散热鳍片上,如此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插头组件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效果,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头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头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插头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四通道小型可插拔接口(QuadSmallForm-factorPluggable,QSFP)是透过一与其组装并互相接触的外壳配合以达到散热的功效,所述外壳上具有数个散热鳍片,当QSFP在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透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到所述外壳上,再利用所述外壳上面的所述散热鳍片达到散热目的。然而,此种散热方式需另外组装一所述外壳,进而增加了QSFP的体积及制造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插头组件,使得插头组件本身即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插头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一种插头组件,是设置于一交换器中,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本体、一上盖和一电路板;所述上盖,装设于所述本体的上方,所述上盖的上表面后端设有数个散热鳍片,所述上盖的下表面上设有一第一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上具有一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开设有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具有一设于所述上盖的下表面并向后方凸伸的导热管;所述电路板装设于所述上盖中并与所述第二导热件互相接触。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每一散热鳍片上具有至少一圆柱。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导热件为一铜片,所述第二导热件为散热膏或散热贴,所述导热管为一铜管。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本体的两侧边上均具有向内凹陷形成的下固定槽,所述下固定槽具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一下卡固槽,所述下固定槽的前部具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二下卡固槽,所述上盖的两侧均具有向内凹陷形成的上固定槽,所述上固定槽对应所述下固定槽而设,并与其组合形成一固定槽,所述上固定槽具有一凹陷形成的第一上卡固槽,所述第一上卡固槽对应所述第一下卡固槽而设,所述上固定槽的前部具有一凹陷形成的第二上卡固槽,所述第二上卡固槽对应所述第二下卡固槽而设。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盖内的两侧均具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内设置有一回弹件,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外壁上开设有一开口。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进一步具有一设置于所述上固定槽及所述下固定槽中的退锁件,所述退锁件的两侧均具有一向上凸伸形成的第一上卡固块,所述第一上卡固块对应所述第一上卡固槽而设并卡固于其中,所述退锁件的两侧均具有一向下凸伸形成的第一下卡固块,所述第一下卡固块对应所述第一下卡固槽而设并卡固于其中,所述退锁件的两侧前端均具有一上下凸伸形成的第二卡固块,所述第二卡固块的上部设于所述第二上卡固槽内,所述第二卡固块的下部设于所述第二下卡固槽内,所述第二卡固块向前凸伸形成一凸块,所述退锁件的两侧均具有一向内凸伸形成的抵顶块,所述抵顶块经过所述开口组装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并抵顶住所述回弹件,所述退锁件后端上固设有一拉环。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电路板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接触部,所述电路板的一面上开设有数个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本体及所述上盖互相接触。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接触部为所述电路板向外裸露出的铜箔,所述第二接触部为一在所述电路板上所形成的数个圈形铜箔。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电路板上还开设有至少一开孔,所述开孔内具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一由所述本体向上凸伸至所述上盖所形成的部件,所述固定部穿过所述开孔并与所述本体及所述上盖相接触。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电路板上还开设有至少一开孔,所述开孔内具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一由所述上盖向下凸伸至所述本体所形成的部件,所述固定部穿过所述开孔并与所述本体及所述上盖相接触。如上所述,本技术插头组件借由在所述上盖的下表面所设置的所述第二导热件与所述电路板相接触,使所述电路板上的热,能经由所述第二导热件传导至所述第一导热件及所述导热管上,使热透过所述上盖传导至所述散热鳍片上,如此使本技术插头组件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效果,进而提高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插头组件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插头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插头组件的上盖的下视图。图4为本技术插头组件的电路板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的目的和功效,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插头组件100为一四通道小型可插拔接口(QuadSmallForm-factorPluggable,QSFP),是设置于一交换器(图中未示)中,所述插头组件100包含一本体1、一上盖2及一电路板4。请参阅图2及图3,所述本体1开设有数个上下贯穿的下固定孔11,所述每一下固定孔11内均具有一固定件111,所述本体1的两侧边上均具有向内凹陷形成的下固定槽12,所述下固定槽12具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一下卡固槽121,所述下固定槽12的前部具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二下卡固槽122,所述本体1的后端具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下外接口13。所述上盖2装设于所述本体1的上方,所述上盖2的上表面后端设有一凸台21,所述凸台21上设有数个散热鳍片211,所述每一散热鳍片211上具有至少一圆柱2111,所述圆柱2111可以增加散热面积,也有助于压铸制程的材料流动,本实施例中,设有七个所述散热鳍片211,所述每一散热鳍片211上均具有二个所述圆柱2111,所述上盖2的下表面上设有一第一导热件2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件22为一铜片,所述第一导热件22上具有一第二导热件22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热件221为散热膏或散热贴,所述第一导热件22开设有一容置槽222,所述容置槽222内具有一设于所述上盖2的下表面并向后方凸伸的导热管23,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23为一铜管,所述上盖2的下表面还开设有数个上固定孔24,所述每一上固定孔24均对应所述本体1的每一下固定孔11而设,当所述上盖2组装于所述本体1上时,以所述数个固定件111穿过所述每一下固定孔11及所对应的所述上固定孔24,如此将所述上盖2固定于所述本体1上。所述上盖2的两侧均具有向内凹陷形成的上固定槽25,所述上固定槽25对应所述下固定槽12而设,并与其组合形成一固定槽,所述上固定槽25具有一凹陷形成的第一上卡固槽251,所述第一上卡固槽251对应所述第一下卡固槽121而设,所述上固定槽25的前部具有一凹陷形成的第二上卡固槽252,所述第二上卡固槽252对应所述第二下卡固槽122而设,所述上盖2的后端具有一凹陷形成的上外接口26,所述上外接口26对应所述下外接口13而设,当所述上盖2组装于所述本体1上时,所述上外接口26与所述下外接口13组合成一外接口,所述外接口可以使外接线缆(图中未示)通过,使外接线缆能与本技术插头组件100中的所述电路板4连结,所述上盖2内的两侧均具有一凹陷形成的第一容置槽27,所述第一容置槽27上还具有一向内凸伸形成的卡持块271,所述上盖2内的两侧均具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二容置槽28,所述第二容置槽28内设置有一回弹件281,本实施例中,所述回弹件281为弹簧,所述第二容置槽28的外壁上开设有一开口282。本技术插头组件100还具有一设置于所述上固定槽25及所述下固定槽12中的退锁件3,所述退锁件3的两侧均具有一向上凸伸形成的第一上卡固块3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头组件,是设置于一交换器中,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本体、一上盖和一电路板;所述上盖,装设于所述本体的上方,所述上盖的上表面后端设有数个散热鳍片,所述上盖的下表面上设有一第一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上具有一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开设有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具有一设于所述上盖的下表面并向后方凸伸的导热管;所述电路板装设于所述上盖中并与所述第二导热件互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22 US 62/688,3931.一种插头组件,是设置于一交换器中,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本体、一上盖和一电路板;所述上盖,装设于所述本体的上方,所述上盖的上表面后端设有数个散热鳍片,所述上盖的下表面上设有一第一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上具有一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开设有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具有一设于所述上盖的下表面并向后方凸伸的导热管;所述电路板装设于所述上盖中并与所述第二导热件互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散热鳍片上具有至少一圆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件为一铜片,所述第二导热件为散热膏或散热贴,所述导热管为一铜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两侧边上均具有向内凹陷形成的下固定槽,所述下固定槽具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一下卡固槽,所述下固定槽的前部具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二下卡固槽,所述上盖的两侧均具有向内凹陷形成的上固定槽,所述上固定槽对应所述下固定槽而设,并与其组合形成一固定槽,所述上固定槽具有一凹陷形成的第一上卡固槽,所述第一上卡固槽对应所述第一下卡固槽而设,所述上固定槽的前部具有一凹陷形成的第二上卡固槽,所述第二上卡固槽对应所述第二下卡固槽而设。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内的两侧均具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内设置有一回弹件,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外壁上开设有一开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头组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
申请(专利权)人:盔甲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