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布装置的方法以及经涂布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074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9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涂布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一内涂布层于一物品上以及形成与该内涂布层相接触的一外涂布层。将包括有金属氧化物奈米粒子与一第一溶剂的一第一溶液涂布于该物品上。移除该第一溶剂而于该物品上形成具有该金属氧化物奈米粒子的该内涂布层。将包括有二氧化硅奈米粒子与一第二溶剂的一第二溶液涂布于该物品上。移除该第二溶剂而形成具有该二氧化硅奈米粒子的该外涂布层。强化该金属氧化物奈米粒子与该二氧化硅奈米粒子间的结合力,例如藉由对该内涂布层与该外涂布层涂布一第三溶液,该第三溶液可为例如水、乙醇、或其混合物。

The method of coating device and the coated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ating device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forming an inner coating layer on an object and forming an outer coating layer contacting with the inner coating layer. A first solution containing a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 and a first solvent is coated on the article. The first solvent is removed and the inner coating layer with the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is formed on the article. A second solution containing silicon dioxide nanoparticles and a second solvent is coated on the article. The second solvent is removed and the outer coating layer with the silicon dioxide nanoparticles is formed. The adhesion between the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and the silica nanoparticles is strengthened, for example, by coating a third solution between the inner coating layer and the outer coating layer, the third solution can be as water, ethanol or its m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布装置的方法以及经涂布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制造奈米薄膜的方法,尤其是关于一种形成一具有奈米薄膜的装置而保护其避免腐蚀或沾湿的方法,以及经该方法所产生的物品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持续于其尺寸缩小化以及容量增加的发展,关于腐蚀性控制的重要性亦逐渐提升。基于积体电路与小尺寸电子元件的系统小型化,紧密的元件空间配置以及具有比以前更低电压和触点压力的可分离电触点,常由于形成少量的金属腐蚀而导致电子元件的故障。因此找寻一种能够制造具有超疏水性奈米薄膜的电子元件的方法是重要的。此种技术可以保护装置表面避免一些外来化学物质的腐蚀和沾湿,并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此外,一些其他工程系统,例如飞行器、汽车、管路与海军舰艇亦需要一具保护性的奈米薄膜来防止其被腐蚀和沾湿,并提供较少的摩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形成经涂布的物品或形成装置的方法,以及经该方法所产生的物品或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一内涂布层于一物品上以及形成与该内涂布层相接触的一外涂布层。形成该内涂布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包括有金属氧化物奈米粒子与一第一溶剂的一第一溶液涂布于该物品上,以及移除该第一溶剂而于该物品上形成具有该金属氧化物奈米粒子的该内涂布层。形成该外涂布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包括有二氧化硅奈米粒子与一第二溶剂的一第二溶液涂布于该物品上。移除该第二溶剂而形成具有该二氧化硅奈米粒子的该外涂布层。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强化该金属氧化物奈米粒子与该二氧化硅奈米粒子间的结合力。该结合力可藉由对该内涂布层与该外涂布层涂布一第三溶液来强化,该第三溶液可为例如水、乙醇、或任何其混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于该内涂布层与该外涂布层的交界面上,该金属氧化物奈米粒子与该二氧化硅奈米粒子系彼此共价键结在一起。在每一内涂布层或外涂布层中的奈米粒子可以彼此键结或融合在一起,也可附聚在一起。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该第一溶液的方法,该第一溶液具有金属氧化物奈米粒子。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金属粉末与蒸馏水加入血清瓶中。将混合的溶液的pH值调整至6.5至9.5之间,其可藉由加入酸性溶剂,例如硝酸(HNO3)、氢氟酸(HF)、硫酸(H2SO4)或盐酸(HCl);中性溶剂,例如:异丙醇(IPA)、丙酮(acetone)或酒精(alcohol),与/或碱性溶剂,例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或氨水(NH4OH)。再将混合的溶液于一适当温度下剧烈搅拌加热一段期间,例如于约50℃至约150℃的温度下加热10至20小时。混合的溶液中所具有的金属氧化物奈米粒子,其尺寸或粒径分布在数奈米至数百奈米之间,例如在室温下约5nm至约100nm之间,且该混合的溶液是具亲水性以及透明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则在于提供一种制备该第二溶液的方法,该第二溶液具有二氧化硅奈米粒子。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二氧化硅粉末与蒸馏水加入血清瓶中。将混合的溶液的pH值调整至6.5至9.5之间,其可藉由加入酸性溶剂,例如:硝酸(HNO3)、氢氟酸(HF)、硫酸(H2SO4)或盐酸(HCl);中性溶剂,例如:异丙醇(IPA)、丙酮(acetone)或酒精(alcohol),与/或碱性溶剂,例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或氨水(NH4OH)。之后将有机溶剂加入该混合的溶液中,该有机溶剂系例如:正己烷(n-hexane)、正庚烷(n-heptane)、正辛烷(n-octane)、正十二烷(n-dodecane)、正十四烷(n-tetradecane)、正十六烷(n-hexadecane)、或其任意组合。该有机溶剂可包括硅氧烷(siloxane)或硅烷(silane)。于该混合的溶液中加入金属材料作为催化剂,该金属材料系例如:Fe、Cr、Mn或Mo。将该混合的溶液于一适当温度下剧烈搅拌加热一段期间,例如于约50℃至约150℃温度下加热1至10小时,之后形成一两层混合的溶液,其中尺寸较小的二氧化硅奈米粒子位于上层。该混合的溶液的上层萃取作为第二溶液。该第二溶液中所包括的二氧化硅奈米粒子,其尺寸或粒径分布在1埃至数十奈米之间,例如在室温下为0.1nm至50nm之间,且该第二溶液是透明的、具疏水性以及低挥发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则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具有透明、超疏水性奈米薄膜涂布层的电子装置的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清洁电子装置。将电子装置于一适当温度下烘烤一段期间,例如于约50℃至约150℃的温度下烘烤10至30分钟。涂布含有金属氧化物奈米粒子做为第一溶质的第一溶液于该电子装置上,其可藉由该领域中任何已知的方法,例如:喷涂、浸涂、卷涂、刷涂等来完成。金属氧化物奈米粒子的尺寸在数奈米至数百奈米之间,例如从约5nm至约100nm之间。涂布有该第一溶液之电子装置于一适当温度下烘烤一段期间,例如于约50℃至约150℃的温度下加热5至30分钟,以形成一具有金属氧化物奈米粒子的一内涂布层。之后强化该内涂布层与该电子装置间之粘合力。接着涂布含有二氧化硅奈米粒子做为第二溶质的第二溶液于该内涂布层上。二氧化硅奈米粒子的尺寸在1埃至数十奈米之间,例如在0.1nm至50nm之间。涂布有该第二溶液之电子装置于一适当温度下烘烤一段期间,例如于约50℃至约150℃温度下加热10至30分钟,以于该内涂布层上形成一具有二氧化硅奈米粒子的一外涂布层。之后强化于该内涂布层与该外涂布层间之粘合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布印刷电路板组件(printedcircuitboardassembly,PCBA)的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清洁印刷电路板组件之表面。将印刷电路板组件于一适当温度下烘烤一段期间,例如于约50℃至约150℃温度下烘烤10至30分钟。涂布含有金属氧化物奈米粒子做为第一溶质的第一溶液于该电子装置上,其可藉由该领域中任何已知的方法,例如:喷涂、浸涂、卷涂、刷涂等来完成。金属氧化物奈米粒子的尺寸在数奈米至数百奈米之间,例如从约5nm至约100nm之间。涂布有该第一溶液之印刷电路板组件于一适当温度下烘烤一段期间,例如于约50℃至约150℃温度下加热5至30分钟,以形成一具有金属氧化物奈米粒子的该内涂布层。之后强化该内涂布层与该印刷电路板组件间的粘合力。接着涂布含有二氧化硅奈米粒子做为第二溶质的第二溶液于该内涂布层上。二氧化硅奈米粒子的尺寸在1埃至数十奈米之间,例如在0.1nm至50nm之间。涂布有该第二溶液之印刷电路板组件于一适当温度下烘烤一段期间,例如于约50℃至约150℃温度下加热10至30分钟,以于该内涂布层上形成一具有二氧化硅奈米粒子的一外涂布层。之后强化于该内涂布层与该外涂布层间的粘合力。涂布于装置上的奈米薄膜厚度可由数奈米至几微米,例如从10nm至1mm。奈米薄膜可由二氧化钛奈米粒子与二氧化硅奈米粒子所组成。二氧化硅奈米粒子的直径小于二氧化钛奈米粒子的直径。奈米薄膜包含尺寸较大的二氧化钛奈米粒子与尺寸较小的二氧化硅奈米粒子可表现出层次结构与高表面粗糙度,产生具有超疏水性的特性。装置表面上奈米薄膜的水接触角θ在90°<θ<150°的范围内。于许多实施例中,奈米薄膜可使装置表面有较小的摩擦力或其他功能。如前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涂布装置的方法以及经涂布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一内涂布层于一物品上,形成该内涂布层的步骤包括:涂布一第一溶液于该物品上,该第一溶液包括金属氧化物奈米粒子与一第一溶剂;及移除该第一溶剂,而于该物品上形成具有该金属氧化物奈米粒子的该内涂布层;形成一外涂布层,与该内涂布层相接触,形成该外涂布层的步骤包括:涂布一第二溶液于该物品上,该第二溶液包括二氧化硅奈米粒子与一第二溶剂;及移除该第二溶剂,而形成具有该二氧化硅奈米粒子的该外涂布层;以及强化该金属氧化物奈米粒子与该二氧化硅奈米粒子间的一结合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17 US 62/351,590;2016.08.31 US 62/381,915;1.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一内涂布层于一物品上,形成该内涂布层的步骤包括:涂布一第一溶液于该物品上,该第一溶液包括金属氧化物奈米粒子与一第一溶剂;及移除该第一溶剂,而于该物品上形成具有该金属氧化物奈米粒子的该内涂布层;形成一外涂布层,与该内涂布层相接触,形成该外涂布层的步骤包括:涂布一第二溶液于该物品上,该第二溶液包括二氧化硅奈米粒子与一第二溶剂;及移除该第二溶剂,而形成具有该二氧化硅奈米粒子的该外涂布层;以及强化该金属氧化物奈米粒子与该二氧化硅奈米粒子间的一结合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强化该金属氧化物奈米粒子与该二氧化硅奈米粒子间的一结合力的步骤包括对该内涂布层与该外涂布层涂布一第三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溶液是水、乙醇、或其任意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溶液以选自浸涂、喷涂与刷涂所组成群组的至少一方法涂布约10秒至约30秒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于涂布该第一溶液于该物品前,以一遮罩材料于该物品的一或多个部分形成遮罩;以及于该外涂布层形成后移除该遮罩材料,以曝露该物品的一或多个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于涂布该第二溶液于该物品前,以一遮罩材料于该内涂布层的一或多个部分形成遮罩;以及于该外涂布层形成后,移除该内涂布层的一或多个部分上的该遮罩材料,以曝露该内涂布层的一或多个部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溶剂藉由将该物品于约50℃至约150℃的范围内的第一温度下加热约5分钟至约30分钟的一第一期间内而加以移除。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于该内涂布层形成之后,将涂布有该内涂布层的该物品于一第二温度下烘烤一第二期间,该第一温度高于该第二温度,而该第一期间短于该第二期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
申请(专利权)人:盔甲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